半年間全國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正如公良修所看打探到的消息,鹹國畝產三四石已是極為普遍,四五石也不在少數,即便隻征收三成的田賦,總量卻是二十年前的七成田賦的七至八倍。


    有了糧食,有了工業生產和養殖,大興土木所需的人力支用開銷通過做工,以實物或現金反哺給民夫,如此在中原竟也成了獨此一家的風範。


    當各國還在以奴隸賤民和苦役做工的時候,鹹國已經跳出了曆史的束縛,做工不僅能吃飽飯,能吃好,還有錢拿,何等的羨煞旁人。


    於是近些年邊境上舉家逃難至鹹國的流民不在少數,百裏燕來者不拒,甚至還鼓勵外國流民遷往鹹國,不僅給予土地,還編有戶籍,令其生產以自救,免稅三年,三年後複征。


    十一月二十,三百支預生產後膛紙殼定裝步槍全數交付,這是繼去年夏天生產九十五支試驗用槍,第一批預定型步槍下線,而一切得益於高速鋼的出現,讓生產出現了轉機。


    永興步槍槍管的長度將近超過八百五十毫,沒有無縫鋼管擠壓機,用搞高錳鋼調質熱處理加工製成的劣質鑽頭,要打通一根實心圓鋼極為耗時費力,也根本不太現實,至少打通後保證內孔所需的粗加工精度和餘量將是很大問題。


    而高速鋼製成的加長鑽頭隻需上鑽機定心裝夾,將之兩端各打一個直徑十二毫,深度四百五十毫的深孔,兩段將其接通,然後再上拉孔機,經由粗拉孔、半粗拉孔,熱處理,最後精拉孔,一根滑膛光管就此完成一整套加工流程,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止十倍。


    有鑒於此,百裏燕甚至開始考慮設計膛線拉刀與同步旋轉協調器,但最後否定了這個打算,首先前者的設計比普通光孔拉刀複雜得多,刀具容易崩裂,後者需要協調膛線加工過程的旋轉角,否則即便有拉刀,未必能拉出膛線。


    其次是當下仍以擴張基礎加工產能為主,實在沒有必要分配設計和製造產能去攻關膛線設備,能湊合著用再說吧。


    十一月廿二,經過兩天的驗槍,百裏燕在遠離永興城的武備營靶場觀閱打靶,一排排槍聲夾雜著火藥味道讓人心頭為之激動,二十六年前,百裏燕做夢也想不到,二十六年後的今天會有槍有炮。


    “侯爺,十發子彈射擊完畢,是否派人效驗靶牆。”蔣傑飛快說道,舉手投足間滿是幹練與銳氣,充滿了朝氣與蓬勃。


    此時百裏燕放下望遠鏡,搖了搖頭:


    “不用,這裏都看得清楚,傳令再打十發看看。”


    “諾。”


    滑膛槍的精度必定有限,圓頭鉛彈定型之初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遂在彈丸尾部開有大孔,彈丸的直徑略要比槍孔小幾絲,當火藥點燃之際,彈丸尾部的大孔熱脹頂住槍管壁,進而將彈頭擠壓於內壁從而有助於提高精度,但代價是槍口初速會很低,同時精度也沒高太多。


    又是十發排槍打完,百步之外的鬆木牆靶布滿彈孔,仔細觀察若久,百裏燕說道:


    “換靶場,臥姿射擊,每人二十發。”


    “諾!”


    迅速改換靶場,已經備下的鬆木牆靶又是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彈孔,隱約間百裏燕已是發現端倪:


    “果然如此,還是趴著射擊精度更高啊。”


    “侯爺,臥姿射擊的命中率確實一直高於站著或是蹲著射擊,但卻不利於若是後排的槍手瞄準射擊。最好還是一排站著,一排蹲著,一排臥著,三排交替漸進射擊火力最強。”


    “嗯,說的不錯。但此搶乃是滑膛,命中精度確實並不高,因此隻能密集射擊以求密度覆蓋,如若全趴著就成了零敲碎打。但臥姿這一戰術動作卻是少不得,不能因噎廢食,今後或許是保命的大本領,切不可輕視之。”


    “末將明白了。”


    永興步槍的使用了動能更大的硝化棉鈍化後的無煙火藥,威力遠大於黑火藥,後膛裝填的氣密性,使之彈丸有效射程接近四百米,而有效精度卻不足百米。


    這個距離仍在誌國朝天弩覆蓋範圍之內,倘若兩百步外朝天弩結成五萬人的大陣,一次發射兩萬五千支巨弩箭,對永興步槍的殺傷十分巨大。


    退一步說,但凡是拋射箭矢,無不是以麵躍頂覆蓋,而步槍的射擊絕大多數情況是線和點從正麵直線射擊,很難超越射界越頂射擊,因此臥姿能避免最大的被彈麵積,對槍械是有效的,但遭遇集團型拋射兵器的覆蓋,趴著和站著的區別不是很大。


    當然,這是極端案例,百裏燕不會傻到用自己的步槍兵與敵方有組織的弓弩陣正麵對衝,至少也會以火炮為依仗,步炮協同作戰。


    觀閱完畢射擊操練,百裏燕親自裝填打了幾槍,後坐力還是蠻大的,畢竟口徑達到了14.5毫(約合13毫米),裝藥很大,動能不可避免高得多,一旦被這種彈丸集中要害,最好的醫療條件也救之乏術。


    “真是好槍,可惜隻能裝一發子彈。”


    百裏燕感慨道,這時蔣傑接話說:


    “如若能裝備一兩萬支,編練成陣列阻隔於大陣之前,一分鍾間齊射十數萬發子彈,威力足可駭敵,那時便不愁一發子彈少了。”


    “理是這個理,但短時內不會大量生產,依然還隻能用人命去搏殺。不過如今已經有上好的炮,倒也不擔心列國憑空冒出個妖怪出來。”


    預定型生產的三百支槍是過去一年多間測試改進的產物,隻為驗證改進後的可靠性和技術要求,說是基本定型也不錯,因此百裏燕仍沒有批量列裝的打算。


    此外工業產能不足,當下的重點集中於設備擴張,批量生產需要騰挪工業產能,這並不劃算,這也是百裏燕不急於卷入戰爭的原因之一。


    最後,槍械生產不能完全依靠通用機床,需要定製一批專機,尤其是鑽孔和槍機配件的生產,需要專機流水生產,以保證精度與零件的通用互換性,如此又得耗費人員設計專機騰挪產能生產配套,實在不劃算。


    二人說話之際,一兵士來報:


    “啟稟侯爺,有陔陵大司馬的函件。”


    “拿來我看。”


    接過兵士手中的函件,內容是衛國使者已經抵達丘南郡霧聊,最快四五日內能到陔陵。


    此前十月十五日前後隱約得到衛國調兵北上的消息,現在衛國使臣不期而至,可見發兵前的外交準備工作已到了最後關頭,不排除衛王移駕至孫國舊地,拉近與中原的距離,以縮短消息傳遞的時間,方便決策。


    閱後收起函件,百裏燕隨即與蔣傑返迴永興,去見宗伯泰與趙安陵。


    說明來意,宗伯泰稍作思索後先道:


    “衛國既然未向東線調集重兵,可見衛王定是有把握不令諸侯救援長孫,或者至少遲滯諸侯出兵。這與當初侯爺所謀借以歧國為借口,有所相背,侯爺可要當心衛國有驚人之舉。”


    “可本侯實在想不出衛國還能如何驚人,難不成還能嚇破本侯的膽量?”


    百裏燕不以為衛國能有什麽籌碼可以阻止鹹國出兵,除非衛國已經看破鹹國短時內沒有出兵的打算,於是想在鹹國生產調整完成之前,打垮長孫再向東推進。但知道鹹國經濟全部運作計劃的寥寥無幾,衛國根本不可能知道百裏燕不開戰的目的是為了加速發展工業。


    當此情況下,衛國要搞出什麽重磅炸彈,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思索之際,一旁坐著的趙安陵說道:


    “其實宗伯兄擔心的不無道理,但也言過其實了。”


    宗伯泰揚著濃眉,似是詫異,忙是問道:


    “賢弟緣何如此認為?”


    “首先衛國北伐長孫,之初本是侯爺為打破與金雪狄交易,而設下競價之計,令長孫受益而衛國失利的詐計,故而衛國北伐長孫,我等都知曉,但各國諸侯並不知曉此事。


    而現在卻不同,局勢已經明朗,衛國伐長孫已成定局,諸侯皆知,當此情況之下諸侯如何做想,這是衛國所需考慮的。倘若衛國清楚知曉誌國不願卷入此戰,而晉國又畏縮不前,此時再對付我鹹國,恐怕就容易得多了。”


    “嗯,趙先生言之有理。不過這麽一說,本侯反又覺宗伯先生所言亦有理。倘若衛國已經明晰各國諸侯所想,必然要利用此等態勢爭取時間,先擊潰長孫。誌國、晉國各有其軟肋,唯獨我鹹國兵強馬壯,倘若此時與長孫合力,擊潰衛國,所能得到的收益極多。


    因此衛國若要阻止我國發兵,或至少令我國按兵不動,定有驚人之舉可震懾我等。”


    天下不是隻有你一個聰明人,衛國收編了當年愚論派的原班人馬,各個都是精於算計,道行高深的廟裏大佛,如若摸清了誌國、晉國的心態和底線,剩下的就是如何讓鹹國退出戰爭。


    鹹國如今國力強盛兵強馬壯,世人皆知鹹國有圖強圖霸之心,衛國重兵北上,在諸侯看來正是鹹國出兵一爭高下的大好時機。衛國若要保證東翼的安全,就必須迫使鹹國退出戰爭。


    此前與長孫使者柴湘鬧掰之事可大可小,這隻是借口的伏筆,關鍵在於如何運作,但衛國並不會清楚相國會以生絲為借口向長孫國發難,因此衛國要保證鹹國退出戰爭,必須有足夠的籌碼,而這個籌碼是什麽,能讓鹹國束縛手腳不能出兵,著實令人琢磨不透。


    至少經濟上衛國已經沒有還手餘地,能招架住即將而至的留足舍缺已是難得,實在想不出其在政治上能有什麽恐嚇之舉,還是說軍事領域又搞出了什麽邪門歪道,令唬住人,這倒是不得不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