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必須滿足具有水源便於滅火,地勢較高空氣流通性強,相對幹燥,洪澇威脅小。同時運糧最好用漕運,有碼頭,單純人力、畜力成本運輸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而且從事運輸的人越多,保密性越差。因此緊挨大河可以建立碼頭,通過漕運周轉糧草。


    而南方緯度高,氣溫常年偏地,空氣相對幹燥,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以北的那塊地,顯然都滿足條件。


    普通人多半不會留意囤糧之事,但百裏燕征戰多年,又是治粟內史,主管農業生產,這點心得他還是有的。鹹國三大倉無不是建在地勢較高水源充足,常年有風,臨近馳道的僻靜之處。


    詳細考慮清楚,他當機立斷說:


    “田鵬說的不無道理,咱們去打他們的糧倉!”


    蘇洪聞訊大吃一驚:


    “將軍,這不能吧。我等怎知金雪狄人的糧倉何在。”


    百裏燕指著途中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以北說道:


    “這裏可能有糧倉。”


    “將軍,你怎麽知道?”


    “猜的!”


    百裏燕直截了當道,蘇洪翻了一眼:


    “猜也能管用?”


    方亮這時說道:


    “首領,靠猜太冒險了吧。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在婆嵩省腹地,我們一路過去,要穿越多處村子,會被白毛賊和維持隊所發現。”


    “危險是危險了些,但在卡米斯和巴庫薩阿附近有多座礦山,如果能搞點什麽動作,把金雪狄人引過去,我軍再去劫糧,沿途隻要避開村落城堡,就能直取此地!”


    “那要是此地沒有糧倉,又該怎麽辦?”方亮又問。


    “那就徹底把沿途礦坑搞掉,令其短時內無法生產!”


    百裏燕現在不以擴大隊伍,拉山頭、搶地盤為主要目標,而是如何能更大範圍,破壞金雪狄人的生產,拖垮他們的後勤,打亂他們的經濟生產,鍛煉兵丁,重建一支精幹新軍是首要目標。


    在敵人的地盤上,遠隔萬裏占地盤拉山頭,顯然並現實,也辦不到。若能搞垮幾處礦坑,隔三差五放一把火,十天半個月殺一票人,三兩月打一座城,令其雞飛狗跳惶惶不可終日,倒也能為千嶽山的聯軍盡一份綿薄之力,雖然清楚的知道也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眼下由於築城的需求,金雪狄人從關外兩省抽調了大量青壯勞力,礦工也在其中。礦坑駐軍通常為礦工的三分之一,如果有六百礦工,就會有兩百名戰士。


    原先戒備森嚴的礦坑,如今因礦工的減少,駐守兵力有所削減,攻打礦坑的難度會少得多,至少不用像攻打城堡那般翻牆而入平添風險。


    打定主意,百裏燕催促大軍上路,前往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


    最便捷的途徑無疑是自東北向西南直走三十度,穿越二百五十裏地,期間需要穿越七個村莊,三個城堡,一個要塞,一處小城,沿途守軍少說五六千人,加上維持隊二鬼子,得有六七千。


    百裏燕選擇繼續南下繞過村莊,而後轉到向西去,尋找隱蔽點,縮短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的距離。


    這裏不得不提二鬼子維持隊這些敗類,這些由中原三代四代,甚至不知道多少代的後民惡棍組成的治安隊數量不在少數。


    金雪狄人依靠他們一級一級的管理欺壓中原後民,百裏燕甚至擔心,金雪狄人日後早晚要向他的隊伍裏安插臥底和眼線,甚至不排除金雪狄人通過幾百年的馴化,早已派出間諜潛入中原收集情報,否則他們又怎能對中原的政治形勢把握的如此清楚。


    南下行徑五天有餘,抵達位於卡米斯城與巴庫薩阿城以東一百一十裏的瑪琪米山,瑪琪米山以西有村子與城塞,東南是原始森林,以南是條河,應該是通往糧倉的那大河的支流。


    “向西八十裏,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鐵礦,蘇洪,你從老卒中挑一百個幹練些的健步士隨我出擊。”


    “將軍,就一百個人啊,要是探路,還是末將去吧。”


    “不,實際情況很複雜,你不知道怎麽處置。”


    “這人是不是太少了,一百人能做什麽。”方亮不解道。


    “此去需穿越金雪狄人腹地,我軍四千人,連帶馬匹輜重無法一起通過,因此隻能擇小股精銳急行軍前出,才能不被發現。此外,田鵬帶上你所有的人,跟我一起出發,卸甲輕裝上路。兩百多人對付一個礦坑的守軍,應該綽綽有餘。”


    “啊,不騎馬啊!”田鵬詫異道。


    “這八十裏路必須一夜走完!”百裏燕堅決道。


    “乖乖,這還不走斷我兩條腿!”


    “這才剛開始,今後別說一天走八十裏,我率軍最多時,一天走了一百三十多裏,六日強行軍七百裏急襲破敵,走八十裏路已經是馬馬虎虎。行了,趁天色還早,各營抓緊時間歇息。”


    田鵬力大卻是個短腿,披重甲行軍八十裏,就是中原軍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天色一黑,百裏燕、田鵬率領兩百人離開營地,避開大路的視野,借助夜幕的掩護迅速穿過村莊、城堡、要塞之間的盲區,直插鐵礦。


    奔襲六十裏之際,田鵬已是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我的天,我走不動了,得趕緊歇會兒,要不腿就得斷了……”


    “不行,前方有片蘆葦蕩,必須趕到那裏歇息!來兩個人,把田鵬架起來,就是拖,也得拖到蘆葦蕩!”


    百裏燕招唿老卒二人,架起田鵬繼續上路。斥候探得前方有蘆葦蕩,百裏燕決意天亮之前不再行軍,得到第二天探明情況之後,再做重新部署。


    晨昏前抵達蘆葦蕩,天色蒙蒙見亮,這才是兩百人,一個晚上走了七十裏路,要是四千人一起上路,稀稀拉拉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停在什麽地方。


    天色一亮,附近的中原後民在各村維持隊的驅趕下前往田間勞作。


    屯田發明於中原,卻是被金雪狄人利用到了極致,他們對中原後民實行了完全剝削的屯田製,集中人力耕作所出產的糧食,除了口糧,幾乎盡歸金雪狄人所有,甚至金雪狄人還推行與黑巾軍頗為相似的《清戶糧》製度。


    通過清查中原後民家中的餘糧,確定所要接濟的口糧,然後統一由金雪狄人的官員負責每月的發放。


    由於維持隊常駐村中,對村民的盤剝卡要也是層出不窮。這些個維持隊有些人已經皈依了月神王教,加入了番籍,對金雪狄人的那一套強盜邏輯奉為至寶,對同是中原民的本地人,進行了極為殘酷的剝削和鎮壓,虐打殺人幾乎是家常便飯。


    第二日天黑,兩百餘人繼續上路,走出十二裏,便是發現地圖標記的礦坑。


    金雪狄人為便於管理,礦坑都是以省名、礦種、編號命名。


    眼前這座礦坑是“婆嵩省鐵礦七號”,而整個婆嵩省東部最大編號的鐵礦是十三,算上西部,得有二十多大小座鐵礦坑,數量十分驚人。即便是晉國、誌國這等中原強國,全國所發現的鐵礦也沒有金雪狄人一個省多,這才是他們的一個省。


    當然,鐵礦出產也有多有少,不能一概而論,但能開采二十座鐵礦坑,那也是不得了的技術進步。


    金雪狄人挖掘礦石後,通常都裝上獨角馬拉的大型兩輪平板馬車運往指定冶煉廠,幾座礦坑之間,以冶煉廠為核心初步提煉礦物,變成生鐵錠塊原料,然後再運往省城婆嵩城,與各地大型城池兵器工廠進行第二次精煉,然後澆鑄成所需模型,經行兵器的生產加工。


    與中原各國就地開采就地冶煉生產節約工時的生產方式相比,金雪狄人的生產運輸流程並算不上高明,百裏燕琢磨著,他們是怕賣苦力的中原後民造反,而不得不將整個生產環節給拆散城多個節點,讓你有槍沒子彈,有子彈沒槍,難以知道冶煉技術,無法根本威脅到金雪狄人的統治。


    礦坑呈馬蹄形地形,礦洞位於馬蹄形中央,進出礦坑隻能經由馬蹄形唯一的出口,而周圍的高丘,其實都是挖掘過程產生的廢料石塊,長年累月堆砌而成,金雪狄人占據了馬蹄形山丘的製高點和唯一的出口。


    根據天鵬的交代,守備礦區的金雪狄人弓箭手和弩兵為主,以便於遠程鎮壓礦工。真要是正麵打起了,配備有格鬥武器的輔助兵,往往不一定是手持鐵鋤、鐵鎬礦工的對手,故而第一時間以弓弩手鎮壓,能極大的震懾礦工的暴動。


    翻上亂石坡,可見礦工的住宿區被圍在一道一丈多高的石牆之內,金雪狄人在石牆上修築了高台和營房,入夜後礦工被驅趕至石牆之內,金雪狄人居高臨下的看管礦工。


    不同於其他的城塞城堡,由於礦工被關在石牆之內,一丈高的石牆之內沒有上下城牆的馬道,而設在城外與城內建造石階,石階的兩側同樣也砌有石牆加蓋了頂棚,使之成為密閉通道,出入口有鐵柵門閉合。


    礦區的戒備較為鬆懈,礦區入口不關門的情況常有,石牆也不是很高,人梯可以輕易翻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