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求助
流放海南四歲半顯眼包靠趕海發家 作者:梔子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陌生的聲音, 殿內一滯。
但敲門的聲音越發重,聲音也越發焦急......
頭頂的聲音漸漸平息,方丈準備親自出去,卻被麵前的弟子安撫,弟子望著頭頂,小心地過去開門。
門外風力平息,沒有先前巨大的吸力,仿佛要將人卷出去......
僧人詢問對方來意......
誰知,對方直接問方丈,僧人還未迴答,對方就闖了進來......
方丈聞聲,已經從弟子重重包圍、桌案底下走出......
“阿彌陀佛......”
方丈念出,來人就撲跪到方丈麵前。
方丈身體仍有些虛弱,門後的僧人和身後站出的,從旁攙扶。
方丈傾身,親自將人攙扶起。
“起來說......”
宋家兄弟看見,進來的人不過二十歲,小廝打扮,滿臉是淚,哭求方丈去救自己的少東家。
少東家?
宋家兄弟有些疑問,但見方丈和僧眾們神色,似乎通過交談,認出求救的人,與寺廟淵源頗深。
“慢慢說,你們少東家如何了?”
方丈讓弟子送來一碗水和半個饅頭,遞給小廝,讓他緩緩。
小廝果然餓急了,狼吞虎咽,將饅頭吃幹淨,又喝了兩口水,情緒也才稍稍穩定。
“我是少爺跟前的小廝。以前來海南島,都是管事帶著護衛押船......
這次台風剛過,少爺要求前來,之前他沒來過海南島......
誰想到,竟會遇到這場大台風......
比以前的台風都大,貨船翻了,所有人落水......
侍衛們鳧水,救下了我和管事,少爺和另外兩名侍衛,不知所蹤......
先前台風大,我們靠不了岸。現在風眼轉移,我們才勉強爬上來,除了我來找您求援......
其餘人,要麽在水裏,要麽在岸上尋找......”
小廝的話,宋家兄弟明白了大概。
不出所料,小廝所在的貨船, 就是每月登島兩次,從兩廣和福建運來的貨船。
方丈提過,當初寺廟興建,就是來自這家商人的捐助......
有錢有船,寺廟建造的石塊、瓦片,才得以從周邊陸地運來......
正因為確保質量,才能抵擋這麽多年的台風。
方丈也提及,商戶每年都會捐上一筆香火錢,算是為海上航行祈福......
便是旁人,以宋家人對方丈的了解,也不會袖手旁觀......
更何況,是對寺廟一直都有照拂的人家。
“施主是想要,我們幫忙尋找你家少爺?”
方丈和緩開口。
小廝眼眶通紅,“大師,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我們自己找了許久,都沒找到......
擔心再這麽耽擱下去,少爺不會鳧水,隻怕會更加危險......
隻能來求助方丈,希望方丈莫怪......”
方丈抬手,朝頭頂看看,感受風力變化,對身旁弟子道,“你在寺內守好師弟,我隨這位施主先出去看看......”
“師父......”
“師父,我去!”
......
僧眾們紛紛發言,被方丈溫聲安撫。
隨小廝出門前,方丈朝宋家兄弟告別,“我先隨這位小施主出去看看......
多謝幾位施主,幫忙護寺裏周全。若是沒有裏麵,佛祖金身未必能保存周全......
你們先在此處休息,萬一有事,盡可以與我的弟子們商議,他們會盡可能提供幫助......”
宋家人聽聞,隱隱有了不詳預感。
於是,宋成厚與宋成堅對視一眼後點頭,宋成厚開口道:
“方丈,外麵情況不明,您貿然出去,或恐受傷......”
宋成堅抬頭,看看整棵巨樹下的牆壁,補充道,“方丈,雖然殿裏有牆壁,看似可以擋風......
但山上的風險也不少,這棵樹實在太重,牆壁隨時也有坍塌的風險......
現在,既然風眼轉移,不若咱們一同出去......
若有危險,再找地方暫避,此時此地,未必比外麵安全......”
聽宋家兄弟這麽說,方丈舉目四望,沒有立刻否決,接受了宋成堅的提議。
小廝聽見,這麽多人要出去,還都是青壯年......
肉眼可見的欣喜,眼中也有愧疚,一閃而過。
老八開辟的道路,負責在前麵帶路。
老三背起大哥,老十背起二哥,緊跟其後。
老六隨著隊伍,以防有人受傷。
老七抱著溫詩詩,其他僧人,每人抱著一個小沙彌,緊緊護在懷裏......
以防殘餘的風,卷帶雜物,傷到孩子們。
僧人攙扶著方丈,確認沒有人落下,和小廝一同出了大殿。
迴頭看了眼仰臥的佛像,方丈念了句“阿彌陀佛”,讓弟子將殿門合上。
艱難地出了寺門,所有人站在沙灘上,看見原本碧綠的海水,成了灰褐色......
天空灰蒙蒙的,沙灘一片狼藉,漂浮著茅草與端木,不難知道,這些曾是多少漁民們的茅草屋頂......
是他們棲身的家。
眾人心情沉重,見有這麽多人出來,幾個人從沙灘兩旁朝這邊聚攏。
管事的樣子,方丈自然認得。
從前建造寺廟時,就是這位年輕的管事,將一船船物資運上岸......
此刻,已經到了中年,滿臉急色,眼中盡是滄桑。
“住持……”
管事剛叫出口,聲音已經哽咽。
宋成堅示意老十將他放下,朝海麵望去......
海麵依舊洶湧,隻是對比之前的狂風驟雨,算是平靜不少。
宋成堅遠遠地看見幾個人在水裏沉浮,岸上還有幾人在四處尋找。
方丈握住管事的手,問他進展情況。
管事搖頭,手段和結果一目了然。
方丈思索後,突然向宋成堅開口,“宋施主,我們參與水下救援不多......
方才多虧了宋二公子大才,指揮得當,才減少了損失......
請教一下施主,是否有的建議?”
若是沒有台風,方丈或許會派弟子,到疍民、漁民家中借船,甚至請疍民、漁民幫忙,到海中尋人......
可眼下,台風未息,寺廟都損失如此,更何況疍民和漁民?
且不說出海的,情況不知如何,有沒有平安迴來......
他又怎好好開,讓他們重新踏入風雨,置身危險之中?!
宋成堅看出方丈的擔心,直麵管事,直言不諱道,“你們方法不對,這樣隻是在浪費時間......”
但敲門的聲音越發重,聲音也越發焦急......
頭頂的聲音漸漸平息,方丈準備親自出去,卻被麵前的弟子安撫,弟子望著頭頂,小心地過去開門。
門外風力平息,沒有先前巨大的吸力,仿佛要將人卷出去......
僧人詢問對方來意......
誰知,對方直接問方丈,僧人還未迴答,對方就闖了進來......
方丈聞聲,已經從弟子重重包圍、桌案底下走出......
“阿彌陀佛......”
方丈念出,來人就撲跪到方丈麵前。
方丈身體仍有些虛弱,門後的僧人和身後站出的,從旁攙扶。
方丈傾身,親自將人攙扶起。
“起來說......”
宋家兄弟看見,進來的人不過二十歲,小廝打扮,滿臉是淚,哭求方丈去救自己的少東家。
少東家?
宋家兄弟有些疑問,但見方丈和僧眾們神色,似乎通過交談,認出求救的人,與寺廟淵源頗深。
“慢慢說,你們少東家如何了?”
方丈讓弟子送來一碗水和半個饅頭,遞給小廝,讓他緩緩。
小廝果然餓急了,狼吞虎咽,將饅頭吃幹淨,又喝了兩口水,情緒也才稍稍穩定。
“我是少爺跟前的小廝。以前來海南島,都是管事帶著護衛押船......
這次台風剛過,少爺要求前來,之前他沒來過海南島......
誰想到,竟會遇到這場大台風......
比以前的台風都大,貨船翻了,所有人落水......
侍衛們鳧水,救下了我和管事,少爺和另外兩名侍衛,不知所蹤......
先前台風大,我們靠不了岸。現在風眼轉移,我們才勉強爬上來,除了我來找您求援......
其餘人,要麽在水裏,要麽在岸上尋找......”
小廝的話,宋家兄弟明白了大概。
不出所料,小廝所在的貨船, 就是每月登島兩次,從兩廣和福建運來的貨船。
方丈提過,當初寺廟興建,就是來自這家商人的捐助......
有錢有船,寺廟建造的石塊、瓦片,才得以從周邊陸地運來......
正因為確保質量,才能抵擋這麽多年的台風。
方丈也提及,商戶每年都會捐上一筆香火錢,算是為海上航行祈福......
便是旁人,以宋家人對方丈的了解,也不會袖手旁觀......
更何況,是對寺廟一直都有照拂的人家。
“施主是想要,我們幫忙尋找你家少爺?”
方丈和緩開口。
小廝眼眶通紅,“大師,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我們自己找了許久,都沒找到......
擔心再這麽耽擱下去,少爺不會鳧水,隻怕會更加危險......
隻能來求助方丈,希望方丈莫怪......”
方丈抬手,朝頭頂看看,感受風力變化,對身旁弟子道,“你在寺內守好師弟,我隨這位施主先出去看看......”
“師父......”
“師父,我去!”
......
僧眾們紛紛發言,被方丈溫聲安撫。
隨小廝出門前,方丈朝宋家兄弟告別,“我先隨這位小施主出去看看......
多謝幾位施主,幫忙護寺裏周全。若是沒有裏麵,佛祖金身未必能保存周全......
你們先在此處休息,萬一有事,盡可以與我的弟子們商議,他們會盡可能提供幫助......”
宋家人聽聞,隱隱有了不詳預感。
於是,宋成厚與宋成堅對視一眼後點頭,宋成厚開口道:
“方丈,外麵情況不明,您貿然出去,或恐受傷......”
宋成堅抬頭,看看整棵巨樹下的牆壁,補充道,“方丈,雖然殿裏有牆壁,看似可以擋風......
但山上的風險也不少,這棵樹實在太重,牆壁隨時也有坍塌的風險......
現在,既然風眼轉移,不若咱們一同出去......
若有危險,再找地方暫避,此時此地,未必比外麵安全......”
聽宋家兄弟這麽說,方丈舉目四望,沒有立刻否決,接受了宋成堅的提議。
小廝聽見,這麽多人要出去,還都是青壯年......
肉眼可見的欣喜,眼中也有愧疚,一閃而過。
老八開辟的道路,負責在前麵帶路。
老三背起大哥,老十背起二哥,緊跟其後。
老六隨著隊伍,以防有人受傷。
老七抱著溫詩詩,其他僧人,每人抱著一個小沙彌,緊緊護在懷裏......
以防殘餘的風,卷帶雜物,傷到孩子們。
僧人攙扶著方丈,確認沒有人落下,和小廝一同出了大殿。
迴頭看了眼仰臥的佛像,方丈念了句“阿彌陀佛”,讓弟子將殿門合上。
艱難地出了寺門,所有人站在沙灘上,看見原本碧綠的海水,成了灰褐色......
天空灰蒙蒙的,沙灘一片狼藉,漂浮著茅草與端木,不難知道,這些曾是多少漁民們的茅草屋頂......
是他們棲身的家。
眾人心情沉重,見有這麽多人出來,幾個人從沙灘兩旁朝這邊聚攏。
管事的樣子,方丈自然認得。
從前建造寺廟時,就是這位年輕的管事,將一船船物資運上岸......
此刻,已經到了中年,滿臉急色,眼中盡是滄桑。
“住持……”
管事剛叫出口,聲音已經哽咽。
宋成堅示意老十將他放下,朝海麵望去......
海麵依舊洶湧,隻是對比之前的狂風驟雨,算是平靜不少。
宋成堅遠遠地看見幾個人在水裏沉浮,岸上還有幾人在四處尋找。
方丈握住管事的手,問他進展情況。
管事搖頭,手段和結果一目了然。
方丈思索後,突然向宋成堅開口,“宋施主,我們參與水下救援不多......
方才多虧了宋二公子大才,指揮得當,才減少了損失......
請教一下施主,是否有的建議?”
若是沒有台風,方丈或許會派弟子,到疍民、漁民家中借船,甚至請疍民、漁民幫忙,到海中尋人......
可眼下,台風未息,寺廟都損失如此,更何況疍民和漁民?
且不說出海的,情況不知如何,有沒有平安迴來......
他又怎好好開,讓他們重新踏入風雨,置身危險之中?!
宋成堅看出方丈的擔心,直麵管事,直言不諱道,“你們方法不對,這樣隻是在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