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頁的印記,乃是以王朝古字書寫的“薑”。
但這個薑字之上,尚有一道極細極細的白色痕跡,放遠了看宛如一道細微的裂縫。
別人可能看不出來此裂縫的含義,還會以為是紙質的問題。
但是薑迎一眼看出它的不對勁,因為她身上也有一模一樣的東西——她的玉佩。
那塊薑氏玉佩的裂痕,正好與紙上薑字上麵的白色裂痕一樣。
無論位置、長短或整體的比例,均所差無幾,如此重合,她不認為會是一種巧合。
她心中愕然無比,結合記載的內容,她幾乎已經斷定自己的推測是對的。
隻是……
尹三真人見薑迎滿麵愕然,臉色也極其蒼白,以為是因看到自己父親暗暗記載了這麽個東西,覺得震驚並胡思亂想。
她再次寬慰薑迎道:“或許你的父親正好在某些事情上,需要到這樣的術法,又或者僅僅由於好奇,便記載下來了,你無需有心。”
但薑迎憂心的不是這個,她忽然看向尹三真人,問:“他煉氣一二層的修為,有可能使用這等術法麽?”
尹三真人道:“那你更不必擔心了。煉氣一二層,自然無法使用這等術法。”
薑迎頓時表現出猶豫,好半晌了,她又試探著問:“假設他通過某種方式,還是成功使用了這項術法,那麽他移魂之後……移魂術法有時間限製麽?”
尹三真人發現她有點語無倫次,或者說邏輯混亂,一點也不像之前條理清晰的樣子。
尹三真人不免擔心,一邊迴答她,一邊安慰道:“若成功使用術法並且中途毫無差錯,自然不存在時間限製……你究竟在擔憂些什麽呢?不妨直言,看我能否幫上你的忙。”
薑迎沉默了片刻,沒有迴答,轉而又問:“移魂隻能人體移動至人體麽?其他的物品能夠充當容器麽?”
“……”尹三真人隱約聽出她的意思了,心中駭然。
“你莫非懷疑……”
薑迎看著她,沒有說話。
尹三真人又想了想,問:“你可有想要研究的具體容器?”
但是薑迎想到當年初遇尹三真人之時,尹三真人也曾提及玉佩,但顯然並未看破玉佩內中的奧秘。
她不知道換做今日,又能否有所收獲。
並且尹三真人金丹的修為,竟也無法一眼看破玉佩內中的關竅,這移魂大法究竟有多厲害?為什麽她的父親能夠使用這般厲害的術法?哪怕是那位散修,藥寶也道他僅有築基的修為,未到金丹,又怎能瞞住尹三真人的眼睛?
思來想去,她決定再試一次,將玉佩取出遞給尹三真人。
“不知真人能否仔細查看此玉佩?”
尹三真人一看:這不是當年見過的玉佩麽?
接到手中時十分詫異:“我猶記當年瀟瀟帶你迴來,我便察覺到你的玉佩之中蘊含著些微的力量,但不清晰。那時我以為那是你自帶的寶物或法器,便也不過問,沒想到……”
她忽然抬頭問薑迎:“這是你自王朝帶來的物品,並非寶物法器,對麽?”
薑迎點頭:“在我父親未入仙境前,它隻是一塊隨身玉佩。”
“在你父親未入仙境前……此話何意?”
薑迎略過藥寶,隻道:“我能夠自玉佩之中感受到奇怪的力量。總之,有勞真人替我鑒別一二。”
於是尹三真人凝聚靈力,往玉佩內查看。
但因能夠推想薑迎心中的疑惑源頭在何處,她擔心自己的力量會對玉佩造成傷害,便用最緩慢最溫和的方式查看。
好半晌過去,她臉色也逐漸變了。
這玉佩的內中,竟然真如薑迎所推測,有著一絲絲微弱的……魂氣!
她看向薑迎:“你第一次察覺玉佩有異是在何時?”
薑迎以為她從王朝時期問起,老實迴答:“初次發現此玉佩不同尋常,是在拿迴玉佩的當日。”
她迴想起那一日的經曆,心中隱有一陣悲痛侵蝕她的內心——那是她第一次確切得知自己已家破人亡,她當時看著冷靜鎮定,實際內心的世界早已分崩離析。
但她強忍著那一份痛苦,想到目前仍有希望,她繼續將當時在暗處所發現的玉佩發亮的現象告知尹三真人。
尹三真人聽罷搖搖頭:“我並非此意。我想問的是,你是否曾因某種比玉佩發亮更怪異、更能確信非比尋常的現象而推測出你的玉佩已非普通的玉佩。”
薑迎立馬迴想到自己僅有的兩次“昏迷”的體驗。
她聽到她父親的聲音,並且還能夠聞到與此竹屋完全一致的藥香。
她又將此事告知尹三真人。
尹三真人聽罷,結合自己的感應,緩慢對薑迎道:“我想你的猜測是對的——我在這枚玉佩當中,感應到了一絲魂氣。”
“魂氣?!”
“嗯。所謂魂氣,與魂火的氣息又有些許差別,前者乃生魂,後者乃死魂。”
薑迎一聽,抑製不住的激動:“生魂……”
尹三真人難得見她這副模樣——竟激動得身子都在顫抖。
她微微一笑,語氣篤定道:“對,生魂。證明此魂進入此玉佩前,並未身亡,若它是你的父親,那麽你或許……”
“我可以將它放出來麽?!”薑迎不等她說完便急不可耐地追問。
尹三真人因此頓了頓,這一次迴答並未如薑迎所願:“我所感應的魂氣極淡極淡,我無法確認內中的魂體是何狀態、有多少能量,也不確定貿貿然將其自玉佩之中分離,會對它造成多大的影響。”
薑迎更著急了:“魂氣極淡又是?”
尹三真人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她冷靜。
“你父親或許是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完成此法,加之他修為尚淺,完成這樣的術法又需要消耗不少的力量,所以他魂氣極淡實屬正常,不一定是個壞消息。”
“但是如你先前所疑惑,他僅有煉氣一二層的修為,實不具備進行移魂大法的能力,所以我想他還是另有助力。若你我能夠找到助力那人,或許那人更清楚該如何分離這一道魂魄。”
薑迎一陣悵然:依藥寶所言,父親在西小靈界接觸最多的、最信任的,隻有那位丹修的散修了!
可是那位散修也才築基的修為……
“那人或許僅有築基修為……”
“倘若在築基的後期或圓滿期,將這麽一道魂魄移入玉佩,倒不算難題。但是問題是,那位築基修士應當未曾跟隨你父親迴到王朝才對,那你父親如何能夠借助他的力量?薑姑娘,你是否遺漏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薑迎凝眉沉思起來。
可是她記得十分清楚,她阿爹當年孤身一人迴到王朝,並未有誰與他同道。
而當王朝皇帝發現他曾入仙境、加以迫害之時,王朝皇帝也將她阿爹迴歸後的一切行蹤查得清清楚楚,若有疑點,對方應當比自己還早知道,也應當早有行動才對。
退一萬步來講,哪怕當時那位散修秘密跟隨阿爹迴歸,又秘密與阿爹聯係,被王朝秘密得知,這位築基的修士也不該不是王朝凡人的對手,他甚至輕輕一揮手間,便能將整個王朝覆滅。
又怎麽可能讓她阿爹陷於如此困境?
若有意為之,又何須在最後關頭出手相救?
再退一萬步講,哪怕旁人不清楚這位修士的存在,藥寶也應當清楚,畢竟她一直跟隨她阿爹,總有碰上的時候吧?她阿爹也沒有必要隱瞞藥寶吧?
……許許多多的疑點,最後讓薑迎將重點轉向藥寶。
【藥寶。】
藥寶一聽那語氣,嚇得一個激靈:【幹……幹啥?我什麽也不知道!】
【正是你的不知道最為可疑。你說,我阿爹迴王朝的那段日子,當真不曾與王朝之外的人有所聯係?那位散修不在王朝?】
【當然不在啊。當日將軍與散修爺爺道別之時,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
【那你確定那位散修不會秘密跟隨我阿爹迴朝?】
【怎麽可能呀……他若真想迴去,直說不就好啦?大將軍又不會不歡迎,幹什麽偷偷摸摸的呢?】
【那……】薑迎是真的想不明白了,【那我阿爹這移魂大法究竟如何完成?他又是如何得知此法?因何背著你暗自記載修煉,最後躲於玉佩之中也不曾告知於你?】
【唔……】藥寶沉吟一聲,語氣又變得猶豫:【其實……】
【我不想再聽到你說“其實”。你但凡還有任何隱瞞,請你一口氣說完。】
薑迎一次又一次聽到藥寶說“其實”,有種自己不問她便絕對不說的糟糕的感覺,這讓薑迎有些生氣。
藥寶又嚇得一個激靈,心知關係到至親,薑迎已經不淡定了,她隻好不再隱瞞:【其實我猜大將軍不告訴我實情,是因他早便做好長遠的打算,認為我到最後極有可能會跟隨在你身邊而非他,所以他要瞞著我,以免有朝一日他遇難,那移魂大法又失敗了,你卻從我口中得知此事,憑白奔波爾後又大大失望,再一次遭受打擊……】
【那我在蠱毒門首次向你打探此事時,你說你並不確定,故而不願告訴我答案。也就是意味著,你在當時便懷疑玉裏有我阿爹的生魂——你又是因何產生此猜測?】
藥寶沒想到她還記得此事:【這個啊……】她頓了頓才道:【我本來便是魂體狀態啊,魂體與魂體之間,是最能夠互相感應的了。】
【但是尹三真人說得對,玉裏的魂氣十分淡薄,它更像是大將軍生前留在玉裏的氣息而非生魂,所以我便不敢確定,同時也不敢將此事告知於你……】
薑迎馬不停蹄又問:【你是魂體,那你當時又如何進入玉佩?你莫非天生便知移魂大法?】
【不不不不,你誤會了,我當時隻是附著於玉佩,並未進入玉佩。我保持這種魂體狀態許久許久了,能夠熟練附著在許多物體之上,但是這移魂大法不一樣,或者說,大將軍的情況不同,他是將他的魂體轉移到玉裏了,玉能養人,也能養魂,是一個不錯的棲身容器呢。】
【……】薑迎聽得一片混亂,同時滿心焦躁:這疑點怎麽就這麽多?
捋也捋不完,更別提捋得清晰了。
如今她無法確認那位散修是否跟隨她父親進入王朝,便無法確認其是否還在西小靈界。
哪怕他在,具體在何方?如何才能尋找?她們才來西小靈界,便連此地的基本情況也沒摸清楚,又該如何尋找此人的下落?
【那位散修可有姓名或名號?】
【有有有,他叫清心道人。】
【清心道人?清心寡欲的清心?】
【對對對,正是此名號。】
薑迎準備晚些出門打探此人的信息。
這時尹三真人見她沉默了太久,怔怔出神的樣子,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麽,就難免有些擔憂。
“薑姑娘,雖說我十分理解你的焦急心情,但我還是認為你不必逼迫自己一日之內找到所有真相。
你既然發現了令尊隱藏在此的信息,又發現了玉中的生魂氣息,那麽你不妨靜下心來,好好將此事整理清楚,從長規劃,好讓令尊的生魂能夠順利且完美無損地自玉中分離。”
薑迎深吸一口氣,焦慮地在屋內轉起圈圈:“可我擔心夜長夢多,擔心玉在期間遭遇不測,也擔心父親的生魂在玉佩之中困得久了,氣息越來越微弱。”
“這你不必擔憂,隻要玉佩安好並未受打擊,生魂便不會有事——我方才已然告訴了你這點不是麽。”
可是薑迎道理隨懂,她做不到啊!
這種絕望了許多許多年,忽然死灰複燃的希望,是最最熬人的事情了。
尤其得知玉佩之內有生魂氣息後,薑迎感覺這枚玉佩已不是玉佩,它沉甸甸的,在自己手中如火般燙手、如金般珍貴,讓她不敢緊握,怕重了傷它,又不敢放鬆,怕誤摔了它。
她甚至不敢將它放迴儲物戒中,怕戒子打失落入陌生人手,怕內裏的其他物件忽然亂動劃傷了它。
更不敢隨身攜帶,不敢重新掛迴頸上。她甚至無法想象當年沒有儲物戒時、她從王朝敵軍手中層層突圍進入仙境時,她竟敢就這樣戴著這枚玉佩,在重重險境中摸滾打爬!
但這個薑字之上,尚有一道極細極細的白色痕跡,放遠了看宛如一道細微的裂縫。
別人可能看不出來此裂縫的含義,還會以為是紙質的問題。
但是薑迎一眼看出它的不對勁,因為她身上也有一模一樣的東西——她的玉佩。
那塊薑氏玉佩的裂痕,正好與紙上薑字上麵的白色裂痕一樣。
無論位置、長短或整體的比例,均所差無幾,如此重合,她不認為會是一種巧合。
她心中愕然無比,結合記載的內容,她幾乎已經斷定自己的推測是對的。
隻是……
尹三真人見薑迎滿麵愕然,臉色也極其蒼白,以為是因看到自己父親暗暗記載了這麽個東西,覺得震驚並胡思亂想。
她再次寬慰薑迎道:“或許你的父親正好在某些事情上,需要到這樣的術法,又或者僅僅由於好奇,便記載下來了,你無需有心。”
但薑迎憂心的不是這個,她忽然看向尹三真人,問:“他煉氣一二層的修為,有可能使用這等術法麽?”
尹三真人道:“那你更不必擔心了。煉氣一二層,自然無法使用這等術法。”
薑迎頓時表現出猶豫,好半晌了,她又試探著問:“假設他通過某種方式,還是成功使用了這項術法,那麽他移魂之後……移魂術法有時間限製麽?”
尹三真人發現她有點語無倫次,或者說邏輯混亂,一點也不像之前條理清晰的樣子。
尹三真人不免擔心,一邊迴答她,一邊安慰道:“若成功使用術法並且中途毫無差錯,自然不存在時間限製……你究竟在擔憂些什麽呢?不妨直言,看我能否幫上你的忙。”
薑迎沉默了片刻,沒有迴答,轉而又問:“移魂隻能人體移動至人體麽?其他的物品能夠充當容器麽?”
“……”尹三真人隱約聽出她的意思了,心中駭然。
“你莫非懷疑……”
薑迎看著她,沒有說話。
尹三真人又想了想,問:“你可有想要研究的具體容器?”
但是薑迎想到當年初遇尹三真人之時,尹三真人也曾提及玉佩,但顯然並未看破玉佩內中的奧秘。
她不知道換做今日,又能否有所收獲。
並且尹三真人金丹的修為,竟也無法一眼看破玉佩內中的關竅,這移魂大法究竟有多厲害?為什麽她的父親能夠使用這般厲害的術法?哪怕是那位散修,藥寶也道他僅有築基的修為,未到金丹,又怎能瞞住尹三真人的眼睛?
思來想去,她決定再試一次,將玉佩取出遞給尹三真人。
“不知真人能否仔細查看此玉佩?”
尹三真人一看:這不是當年見過的玉佩麽?
接到手中時十分詫異:“我猶記當年瀟瀟帶你迴來,我便察覺到你的玉佩之中蘊含著些微的力量,但不清晰。那時我以為那是你自帶的寶物或法器,便也不過問,沒想到……”
她忽然抬頭問薑迎:“這是你自王朝帶來的物品,並非寶物法器,對麽?”
薑迎點頭:“在我父親未入仙境前,它隻是一塊隨身玉佩。”
“在你父親未入仙境前……此話何意?”
薑迎略過藥寶,隻道:“我能夠自玉佩之中感受到奇怪的力量。總之,有勞真人替我鑒別一二。”
於是尹三真人凝聚靈力,往玉佩內查看。
但因能夠推想薑迎心中的疑惑源頭在何處,她擔心自己的力量會對玉佩造成傷害,便用最緩慢最溫和的方式查看。
好半晌過去,她臉色也逐漸變了。
這玉佩的內中,竟然真如薑迎所推測,有著一絲絲微弱的……魂氣!
她看向薑迎:“你第一次察覺玉佩有異是在何時?”
薑迎以為她從王朝時期問起,老實迴答:“初次發現此玉佩不同尋常,是在拿迴玉佩的當日。”
她迴想起那一日的經曆,心中隱有一陣悲痛侵蝕她的內心——那是她第一次確切得知自己已家破人亡,她當時看著冷靜鎮定,實際內心的世界早已分崩離析。
但她強忍著那一份痛苦,想到目前仍有希望,她繼續將當時在暗處所發現的玉佩發亮的現象告知尹三真人。
尹三真人聽罷搖搖頭:“我並非此意。我想問的是,你是否曾因某種比玉佩發亮更怪異、更能確信非比尋常的現象而推測出你的玉佩已非普通的玉佩。”
薑迎立馬迴想到自己僅有的兩次“昏迷”的體驗。
她聽到她父親的聲音,並且還能夠聞到與此竹屋完全一致的藥香。
她又將此事告知尹三真人。
尹三真人聽罷,結合自己的感應,緩慢對薑迎道:“我想你的猜測是對的——我在這枚玉佩當中,感應到了一絲魂氣。”
“魂氣?!”
“嗯。所謂魂氣,與魂火的氣息又有些許差別,前者乃生魂,後者乃死魂。”
薑迎一聽,抑製不住的激動:“生魂……”
尹三真人難得見她這副模樣——竟激動得身子都在顫抖。
她微微一笑,語氣篤定道:“對,生魂。證明此魂進入此玉佩前,並未身亡,若它是你的父親,那麽你或許……”
“我可以將它放出來麽?!”薑迎不等她說完便急不可耐地追問。
尹三真人因此頓了頓,這一次迴答並未如薑迎所願:“我所感應的魂氣極淡極淡,我無法確認內中的魂體是何狀態、有多少能量,也不確定貿貿然將其自玉佩之中分離,會對它造成多大的影響。”
薑迎更著急了:“魂氣極淡又是?”
尹三真人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她冷靜。
“你父親或許是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完成此法,加之他修為尚淺,完成這樣的術法又需要消耗不少的力量,所以他魂氣極淡實屬正常,不一定是個壞消息。”
“但是如你先前所疑惑,他僅有煉氣一二層的修為,實不具備進行移魂大法的能力,所以我想他還是另有助力。若你我能夠找到助力那人,或許那人更清楚該如何分離這一道魂魄。”
薑迎一陣悵然:依藥寶所言,父親在西小靈界接觸最多的、最信任的,隻有那位丹修的散修了!
可是那位散修也才築基的修為……
“那人或許僅有築基修為……”
“倘若在築基的後期或圓滿期,將這麽一道魂魄移入玉佩,倒不算難題。但是問題是,那位築基修士應當未曾跟隨你父親迴到王朝才對,那你父親如何能夠借助他的力量?薑姑娘,你是否遺漏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薑迎凝眉沉思起來。
可是她記得十分清楚,她阿爹當年孤身一人迴到王朝,並未有誰與他同道。
而當王朝皇帝發現他曾入仙境、加以迫害之時,王朝皇帝也將她阿爹迴歸後的一切行蹤查得清清楚楚,若有疑點,對方應當比自己還早知道,也應當早有行動才對。
退一萬步來講,哪怕當時那位散修秘密跟隨阿爹迴歸,又秘密與阿爹聯係,被王朝秘密得知,這位築基的修士也不該不是王朝凡人的對手,他甚至輕輕一揮手間,便能將整個王朝覆滅。
又怎麽可能讓她阿爹陷於如此困境?
若有意為之,又何須在最後關頭出手相救?
再退一萬步講,哪怕旁人不清楚這位修士的存在,藥寶也應當清楚,畢竟她一直跟隨她阿爹,總有碰上的時候吧?她阿爹也沒有必要隱瞞藥寶吧?
……許許多多的疑點,最後讓薑迎將重點轉向藥寶。
【藥寶。】
藥寶一聽那語氣,嚇得一個激靈:【幹……幹啥?我什麽也不知道!】
【正是你的不知道最為可疑。你說,我阿爹迴王朝的那段日子,當真不曾與王朝之外的人有所聯係?那位散修不在王朝?】
【當然不在啊。當日將軍與散修爺爺道別之時,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
【那你確定那位散修不會秘密跟隨我阿爹迴朝?】
【怎麽可能呀……他若真想迴去,直說不就好啦?大將軍又不會不歡迎,幹什麽偷偷摸摸的呢?】
【那……】薑迎是真的想不明白了,【那我阿爹這移魂大法究竟如何完成?他又是如何得知此法?因何背著你暗自記載修煉,最後躲於玉佩之中也不曾告知於你?】
【唔……】藥寶沉吟一聲,語氣又變得猶豫:【其實……】
【我不想再聽到你說“其實”。你但凡還有任何隱瞞,請你一口氣說完。】
薑迎一次又一次聽到藥寶說“其實”,有種自己不問她便絕對不說的糟糕的感覺,這讓薑迎有些生氣。
藥寶又嚇得一個激靈,心知關係到至親,薑迎已經不淡定了,她隻好不再隱瞞:【其實我猜大將軍不告訴我實情,是因他早便做好長遠的打算,認為我到最後極有可能會跟隨在你身邊而非他,所以他要瞞著我,以免有朝一日他遇難,那移魂大法又失敗了,你卻從我口中得知此事,憑白奔波爾後又大大失望,再一次遭受打擊……】
【那我在蠱毒門首次向你打探此事時,你說你並不確定,故而不願告訴我答案。也就是意味著,你在當時便懷疑玉裏有我阿爹的生魂——你又是因何產生此猜測?】
藥寶沒想到她還記得此事:【這個啊……】她頓了頓才道:【我本來便是魂體狀態啊,魂體與魂體之間,是最能夠互相感應的了。】
【但是尹三真人說得對,玉裏的魂氣十分淡薄,它更像是大將軍生前留在玉裏的氣息而非生魂,所以我便不敢確定,同時也不敢將此事告知於你……】
薑迎馬不停蹄又問:【你是魂體,那你當時又如何進入玉佩?你莫非天生便知移魂大法?】
【不不不不,你誤會了,我當時隻是附著於玉佩,並未進入玉佩。我保持這種魂體狀態許久許久了,能夠熟練附著在許多物體之上,但是這移魂大法不一樣,或者說,大將軍的情況不同,他是將他的魂體轉移到玉裏了,玉能養人,也能養魂,是一個不錯的棲身容器呢。】
【……】薑迎聽得一片混亂,同時滿心焦躁:這疑點怎麽就這麽多?
捋也捋不完,更別提捋得清晰了。
如今她無法確認那位散修是否跟隨她父親進入王朝,便無法確認其是否還在西小靈界。
哪怕他在,具體在何方?如何才能尋找?她們才來西小靈界,便連此地的基本情況也沒摸清楚,又該如何尋找此人的下落?
【那位散修可有姓名或名號?】
【有有有,他叫清心道人。】
【清心道人?清心寡欲的清心?】
【對對對,正是此名號。】
薑迎準備晚些出門打探此人的信息。
這時尹三真人見她沉默了太久,怔怔出神的樣子,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麽,就難免有些擔憂。
“薑姑娘,雖說我十分理解你的焦急心情,但我還是認為你不必逼迫自己一日之內找到所有真相。
你既然發現了令尊隱藏在此的信息,又發現了玉中的生魂氣息,那麽你不妨靜下心來,好好將此事整理清楚,從長規劃,好讓令尊的生魂能夠順利且完美無損地自玉中分離。”
薑迎深吸一口氣,焦慮地在屋內轉起圈圈:“可我擔心夜長夢多,擔心玉在期間遭遇不測,也擔心父親的生魂在玉佩之中困得久了,氣息越來越微弱。”
“這你不必擔憂,隻要玉佩安好並未受打擊,生魂便不會有事——我方才已然告訴了你這點不是麽。”
可是薑迎道理隨懂,她做不到啊!
這種絕望了許多許多年,忽然死灰複燃的希望,是最最熬人的事情了。
尤其得知玉佩之內有生魂氣息後,薑迎感覺這枚玉佩已不是玉佩,它沉甸甸的,在自己手中如火般燙手、如金般珍貴,讓她不敢緊握,怕重了傷它,又不敢放鬆,怕誤摔了它。
她甚至不敢將它放迴儲物戒中,怕戒子打失落入陌生人手,怕內裏的其他物件忽然亂動劃傷了它。
更不敢隨身攜帶,不敢重新掛迴頸上。她甚至無法想象當年沒有儲物戒時、她從王朝敵軍手中層層突圍進入仙境時,她竟敢就這樣戴著這枚玉佩,在重重險境中摸滾打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