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古上神離去,天族已掌管三界一千二百萬年。表麵雖然太平,實則卻也一直波濤暗湧,眾位是否認可?”文殊菩薩突然發問。“在下以為天下本應有德者居之,此次既然玉帝自認失職,也說明龍鳳兩族誕育的天族未必就是玉帝的最佳人選。我們或可在上仙之中,推選德才兼備者繼任玉帝之職,眾位以為如何?”翼君借勢轉了話鋒。
“當初約定由龍鳳兩族擔此重任,隻因混沌初開、萬物初長,龍鳳兩族不過是占了先機。實則萬物生長有急有緩,許多後起之秀,比如佛家一些仙友的實力,其實並不在我兩族之下。”水君看著如來佛祖中肯地說道。“這樣看來,兩位族長對這規矩也是早有異議?”如來佛祖微微一笑。“佛祖言重了,我等隻是自覺無能,實在有負父神之托,所以才會有此一議。”天徹不想再連累任何人,否則他恐怕隻有墮入地獄一條路好走了。
佛祖對天徹道:“就請燃燈上古佛陪天君走一遭吧,其它事不妨待平叛之後再議。”“燃燈古佛可是出自過去**劫的眾佛之首,既然古佛可以助陣平叛,我們未來自然光明,就像彌勒佛一樣笑口常開。”青華大帝說完拍了拍王母的手。
“此次平叛,不如就請燃燈古佛作為統帥指揮全局,我還是甘為先鋒。”天徹誠懇地說道。“既然天君甘為先鋒,老衲又不開殺戒,這統帥自然是由翼君擔當最為合適……”燃燈古佛意味深長地看著鳳天一,翼君感覺燃燈的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胸膛。
燃燈古佛對眾仙解釋道:“翼君陽氣最重、浴火不死,又一向智勇雙全,自然適合擔此重任!何況那魔君終歸還是……翼族之後。”“古佛高見,翼君確有統帥之才。”水君率先附議。眾仙聽了也是深以為然。
“隻是,父神任上諸位上神以彗星之石煉成玄鐵,又結合天地間清濁餘氣方才建成天庭。天庭上空滿是震懾之氣,無論法力如何高強,也隻能從預留的四座天門進入。自從魔族占了天庭,四座天門至今連一條縫也沒有開過。”王母道出症結所在。
“原來王母已派人盯住魔族,真是高瞻遠矚。”司戰由衷地感佩。“是我那義女墨雪,那日我讓她迴去照應喜宴,她路遇傳訊官得知魔族入侵,就趕去前沿觀敵暸陣。也幸好有不飛鳥跟著她,才能及時傳遞訊息。”“就是那隻飛起來會快到看不見翅膀的神鳥?”龍虹瀟早就聽過此鳥大名,一直想著有機會看看它飛翔的樣子。
他一出聲倒是吸引了燃燈古佛的注意,“小仙君,令尊是哪一位龍王?”“古佛見諒,晚輩西海龍虹瀟失禮了。”虹瀟自覺唐突,抱拳低聲迴複。“司命何在?”燃燈問話時仍在打量虹瀟。“小仙在此,不知古佛有何示下?”司命在角落裏抱拳答道。“此番平叛之戰必將兇險非常,稍後,還是請仙君先護虹瀟迴宮吧。”大戰在即,燃燈古佛不願為帥,反倒做了一個看似不著邊際的安排。
“我們還是請翼君分配任務吧。”看著大家都在猜度,天徹立即將話題引迴來。
“我想請問眾位,有誰知道四座天門可有什麽弱點?”翼君直切要害。“天門所用玄鐵本就取自隕石,化於共融山火神洞、又淬於水神洞……史冊有載,‘天生有克,大傷無解。’也正因如此,天庭才有可守不可攻之說。”長生大帝搖頭歎道。“督造天門者乃是當時的司安,想來,開陽仙君最該清楚個中詳情才是。”翼君繼續突破。
眾仙注視之下,司安隻是無奈地搖頭,方才他一直在低頭沉思。“天門本就堅不可摧。當時建造天門所餘一百一十三萬斤玄鐵,水君還求去做了定海神針,不信各位可以用此器做個試驗。”太乙真人眯著眼道:“共工為贖罪將所有法力注入玄鐵,水神洞裏就隻剩下五層冰塔;連火神洞中的火山,也已沉寂數百萬年。如今若有火神現世相助,此事或許還有三分機會。”
“真人說的不是廢……費力也做不到的事麽?聽您如此一說,豈不更像死路一條?”九天玄女憂心忡忡地道。
“各位逃出來的暗道呢?”鳳天次終於忍不住一問,大典當日他仍在家照顧愛妾,竟然萬幸地躲過一劫。“暗道可出不可進,當初上神們留下此路隻為後來者救急保命。若想收複失地,則必須依靠我們自身的能力去反敗為勝。這才正是眾位上神對後輩的用心之處。”星開陽道。
“據我所知,當初隕石入共融山四十九天不化,司安差點跳進火山口。虧了他座下一隻喚作及兒的麒麟,那靈獸搶在主人前頭跳下去,玄鐵才得以煉成。”水君說道。司安點點頭,“正是,因為隕石本就被天火燒過,故而最為耐火。不過隕石原為星辰,本也有些靈性,所以仙族靈血可以引發其內部不安,加速融化。”
“那我們如果引來天火,再加以靈血是否就可以融化此門?”南海龍王分析道。“恐怕不行——因為隕石煉為玄鐵之後靈性已滅,故而就算是天族的血進去,也不會有用。”“這不又繞迴來了麽?還是死路一條。”赤腳大仙無奈歎道。
“或許……還真有一條死路可行。”燃燈古佛若有所思地說道。“此話何解?”翼君追問道。“罪過、罪過,既然玄鐵煉就之時融入了麒麟之血,如今若能同血相溶,天門就會有隙可乘。”燃燈古佛道破關竅。“有道理……可是,似乎從未聽說再有麒麟現世。”太上老君對燃燈古佛的話感到費解。“我也隻是聽說過,還未得見過。”幾位上仙也很是納悶。
“龍族與千金馬可生麒麟。”司命說到這裏便不再繼續,卻隻看向西海龍王。龍季洋看看司命若有所悟地說道:“在下有一女紅珊,因早年與天馬小卒馬鹿一私定終身,已被我困在鎖龍井一千五百年。我聽說她們兩個孩子謙尋、謙又出生時,似龍非龍、似獅非獅、似馬非馬、似鹿非鹿。原以為這四不像是他們的報應,難不成……反倒是麒麟降世?”
“都是在下失職,當時,四弟隻說紅珊生了兩個四不像的怪胎,我便順著他在水族簿上登記了四不像。本想待他氣消了再去探看,後來卻真真……是給忘了。”水君有些汗顏。
“如此看來應該不錯。相傳麒麟現處必有祥瑞,西海二子或許正是化解此次天劫的關鍵。”司安期待滿滿。“我這就去將他們帶來,翼君盡管差派。”西海龍王邊說邊走。“龍王慢行,大戰之際這血……怕是要多用……”說到此處,司安也有些猶疑。“正是如此,所以還請龍王三思,若是您主意定了……由傳訊官代勞,還略快些。”王母試探著說道。
龍季洋道:“龍族為了天下太平已領受天命千萬年,如今又焉敢因私而廢公?”其實他心中也是翻江倒海——沒人知道,他在夢中見過女兒和外孫多少次,現下重逢真在眼前,自己卻可能是去要孫兒的性命。此種情形,任是怎樣的大道理,他也無法平靜自己的心,隻好用“情非得已”四個字,給自己的情感尋了半個出口。
“那就煩請龍族各位王子去請紅珊郡主一家,我們隨水君先去定海塔。”翼君唯恐龍季洋反悔,趕緊分派下去。
為免引起海嘯,水君先將冰魄置於定海塔上,又念了一個咒語,才將塔邊上的定海神針變成長槍大小,與季洋一起抬進塔內。馬千尋將血滴在神針上,一刻過去也未見什麽變化。翼君想一想,便讓鳳朝雲與兩位鳳族上仙一起對著神針噴火。等到神針發燙再讓千尋重新滴血。很快,神針上顯出一絲裂隙,最終溢出紫血兩倍有餘……
翼君眼見試驗成功,抓緊布置任務,“鳳朝雲立刻帶人去火神洞取火;明日辰時,大家各領自家強將精兵在通天樹下集合;屆時還請水君務必帶上定海神針;明日午時一到,就由司戰上仙帶一隊佯攻西天門,長生大帝帶隊佯攻南天門;待魔族將大部分兵力調過去戒備,再由玉帝與東王公帶隊火燒東、北兩座天門;燃燈古佛與四海龍族,負責護著定海神針和麒麟等在東、北天門之間。到時隻看哪邊火勢更猛,便將麒麟血塗在定海神針一端,直接重創。天門邊角處總會薄弱些,應該更好得手,隻要門上現出一隙可乘,便由玉帝和青華大帝率先攻進去!具體兵力分派,我們待到明日辰時再定。”
眾仙雖然相信翼君的的分析,卻也從他眼中的火焰預見到戰事慘烈。大家紛紛將目光轉向燃燈古佛,古佛仍是淡然地撚著佛珠,他眼中的燈火,照出了希望與光明……
“當初約定由龍鳳兩族擔此重任,隻因混沌初開、萬物初長,龍鳳兩族不過是占了先機。實則萬物生長有急有緩,許多後起之秀,比如佛家一些仙友的實力,其實並不在我兩族之下。”水君看著如來佛祖中肯地說道。“這樣看來,兩位族長對這規矩也是早有異議?”如來佛祖微微一笑。“佛祖言重了,我等隻是自覺無能,實在有負父神之托,所以才會有此一議。”天徹不想再連累任何人,否則他恐怕隻有墮入地獄一條路好走了。
佛祖對天徹道:“就請燃燈上古佛陪天君走一遭吧,其它事不妨待平叛之後再議。”“燃燈古佛可是出自過去**劫的眾佛之首,既然古佛可以助陣平叛,我們未來自然光明,就像彌勒佛一樣笑口常開。”青華大帝說完拍了拍王母的手。
“此次平叛,不如就請燃燈古佛作為統帥指揮全局,我還是甘為先鋒。”天徹誠懇地說道。“既然天君甘為先鋒,老衲又不開殺戒,這統帥自然是由翼君擔當最為合適……”燃燈古佛意味深長地看著鳳天一,翼君感覺燃燈的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胸膛。
燃燈古佛對眾仙解釋道:“翼君陽氣最重、浴火不死,又一向智勇雙全,自然適合擔此重任!何況那魔君終歸還是……翼族之後。”“古佛高見,翼君確有統帥之才。”水君率先附議。眾仙聽了也是深以為然。
“隻是,父神任上諸位上神以彗星之石煉成玄鐵,又結合天地間清濁餘氣方才建成天庭。天庭上空滿是震懾之氣,無論法力如何高強,也隻能從預留的四座天門進入。自從魔族占了天庭,四座天門至今連一條縫也沒有開過。”王母道出症結所在。
“原來王母已派人盯住魔族,真是高瞻遠矚。”司戰由衷地感佩。“是我那義女墨雪,那日我讓她迴去照應喜宴,她路遇傳訊官得知魔族入侵,就趕去前沿觀敵暸陣。也幸好有不飛鳥跟著她,才能及時傳遞訊息。”“就是那隻飛起來會快到看不見翅膀的神鳥?”龍虹瀟早就聽過此鳥大名,一直想著有機會看看它飛翔的樣子。
他一出聲倒是吸引了燃燈古佛的注意,“小仙君,令尊是哪一位龍王?”“古佛見諒,晚輩西海龍虹瀟失禮了。”虹瀟自覺唐突,抱拳低聲迴複。“司命何在?”燃燈問話時仍在打量虹瀟。“小仙在此,不知古佛有何示下?”司命在角落裏抱拳答道。“此番平叛之戰必將兇險非常,稍後,還是請仙君先護虹瀟迴宮吧。”大戰在即,燃燈古佛不願為帥,反倒做了一個看似不著邊際的安排。
“我們還是請翼君分配任務吧。”看著大家都在猜度,天徹立即將話題引迴來。
“我想請問眾位,有誰知道四座天門可有什麽弱點?”翼君直切要害。“天門所用玄鐵本就取自隕石,化於共融山火神洞、又淬於水神洞……史冊有載,‘天生有克,大傷無解。’也正因如此,天庭才有可守不可攻之說。”長生大帝搖頭歎道。“督造天門者乃是當時的司安,想來,開陽仙君最該清楚個中詳情才是。”翼君繼續突破。
眾仙注視之下,司安隻是無奈地搖頭,方才他一直在低頭沉思。“天門本就堅不可摧。當時建造天門所餘一百一十三萬斤玄鐵,水君還求去做了定海神針,不信各位可以用此器做個試驗。”太乙真人眯著眼道:“共工為贖罪將所有法力注入玄鐵,水神洞裏就隻剩下五層冰塔;連火神洞中的火山,也已沉寂數百萬年。如今若有火神現世相助,此事或許還有三分機會。”
“真人說的不是廢……費力也做不到的事麽?聽您如此一說,豈不更像死路一條?”九天玄女憂心忡忡地道。
“各位逃出來的暗道呢?”鳳天次終於忍不住一問,大典當日他仍在家照顧愛妾,竟然萬幸地躲過一劫。“暗道可出不可進,當初上神們留下此路隻為後來者救急保命。若想收複失地,則必須依靠我們自身的能力去反敗為勝。這才正是眾位上神對後輩的用心之處。”星開陽道。
“據我所知,當初隕石入共融山四十九天不化,司安差點跳進火山口。虧了他座下一隻喚作及兒的麒麟,那靈獸搶在主人前頭跳下去,玄鐵才得以煉成。”水君說道。司安點點頭,“正是,因為隕石本就被天火燒過,故而最為耐火。不過隕石原為星辰,本也有些靈性,所以仙族靈血可以引發其內部不安,加速融化。”
“那我們如果引來天火,再加以靈血是否就可以融化此門?”南海龍王分析道。“恐怕不行——因為隕石煉為玄鐵之後靈性已滅,故而就算是天族的血進去,也不會有用。”“這不又繞迴來了麽?還是死路一條。”赤腳大仙無奈歎道。
“或許……還真有一條死路可行。”燃燈古佛若有所思地說道。“此話何解?”翼君追問道。“罪過、罪過,既然玄鐵煉就之時融入了麒麟之血,如今若能同血相溶,天門就會有隙可乘。”燃燈古佛道破關竅。“有道理……可是,似乎從未聽說再有麒麟現世。”太上老君對燃燈古佛的話感到費解。“我也隻是聽說過,還未得見過。”幾位上仙也很是納悶。
“龍族與千金馬可生麒麟。”司命說到這裏便不再繼續,卻隻看向西海龍王。龍季洋看看司命若有所悟地說道:“在下有一女紅珊,因早年與天馬小卒馬鹿一私定終身,已被我困在鎖龍井一千五百年。我聽說她們兩個孩子謙尋、謙又出生時,似龍非龍、似獅非獅、似馬非馬、似鹿非鹿。原以為這四不像是他們的報應,難不成……反倒是麒麟降世?”
“都是在下失職,當時,四弟隻說紅珊生了兩個四不像的怪胎,我便順著他在水族簿上登記了四不像。本想待他氣消了再去探看,後來卻真真……是給忘了。”水君有些汗顏。
“如此看來應該不錯。相傳麒麟現處必有祥瑞,西海二子或許正是化解此次天劫的關鍵。”司安期待滿滿。“我這就去將他們帶來,翼君盡管差派。”西海龍王邊說邊走。“龍王慢行,大戰之際這血……怕是要多用……”說到此處,司安也有些猶疑。“正是如此,所以還請龍王三思,若是您主意定了……由傳訊官代勞,還略快些。”王母試探著說道。
龍季洋道:“龍族為了天下太平已領受天命千萬年,如今又焉敢因私而廢公?”其實他心中也是翻江倒海——沒人知道,他在夢中見過女兒和外孫多少次,現下重逢真在眼前,自己卻可能是去要孫兒的性命。此種情形,任是怎樣的大道理,他也無法平靜自己的心,隻好用“情非得已”四個字,給自己的情感尋了半個出口。
“那就煩請龍族各位王子去請紅珊郡主一家,我們隨水君先去定海塔。”翼君唯恐龍季洋反悔,趕緊分派下去。
為免引起海嘯,水君先將冰魄置於定海塔上,又念了一個咒語,才將塔邊上的定海神針變成長槍大小,與季洋一起抬進塔內。馬千尋將血滴在神針上,一刻過去也未見什麽變化。翼君想一想,便讓鳳朝雲與兩位鳳族上仙一起對著神針噴火。等到神針發燙再讓千尋重新滴血。很快,神針上顯出一絲裂隙,最終溢出紫血兩倍有餘……
翼君眼見試驗成功,抓緊布置任務,“鳳朝雲立刻帶人去火神洞取火;明日辰時,大家各領自家強將精兵在通天樹下集合;屆時還請水君務必帶上定海神針;明日午時一到,就由司戰上仙帶一隊佯攻西天門,長生大帝帶隊佯攻南天門;待魔族將大部分兵力調過去戒備,再由玉帝與東王公帶隊火燒東、北兩座天門;燃燈古佛與四海龍族,負責護著定海神針和麒麟等在東、北天門之間。到時隻看哪邊火勢更猛,便將麒麟血塗在定海神針一端,直接重創。天門邊角處總會薄弱些,應該更好得手,隻要門上現出一隙可乘,便由玉帝和青華大帝率先攻進去!具體兵力分派,我們待到明日辰時再定。”
眾仙雖然相信翼君的的分析,卻也從他眼中的火焰預見到戰事慘烈。大家紛紛將目光轉向燃燈古佛,古佛仍是淡然地撚著佛珠,他眼中的燈火,照出了希望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