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啟示,招募煉氣期修士,煉氣初期、中期均可,每月奉上十枚靈石、兩瓶聚靈丹,梁國定遠國師府誠摯邀請】
盡管未言明,但聰明人都知道,李乘風此處正為黃楓穀招募散修,待遇雖不高,要求亦低,或許風險也相對較小。
“李道友,好久未見,何故為國師府招賢納士?”一位圓滾滾的修士笑問。
“此事不瞞馬道友,我便是梁國國師。”
“哈哈,原來如此,不知馬某能否加入?”
“馬道友勿需玩笑,若道友不來,尚算安全,一旦加入,我之處境反倒是危險了。”
“哈哈,告辭,告辭。”
“馬道友走好,不送。”
李乘風招募的攤位人潮湧動,觀望者眾多,卻沒有人應聘,他環顧四周,也不著急,便決定先去用飯,心想,若真到了招不到人時,可以提高待遇以作吸引?
李乘風在酒樓吃好後迴到原處,將一枚靈石交於一位笑意盈盈的修士,此人歡喜地離去,李乘風以一枚靈石為代價,雇傭他看管好自己的攤位,此種攤位無需靈石,但位置有限,先到先得。
不經意間,李乘風發現已有數名修士在此等候多時,他略感驚訝,難道這些人早已做好準備?
“李道友,我乃來應征者!”
“我也是”
……
“待遇已公示,若有人中途反悔,可不止退還靈石、丹藥這般簡單,諸位可要三思而行。”
李乘風認為還是說明白為好,以免入選後,眾人認為這招募隻是正常雇傭,想來便來,想走便走。
尚未至夜幕,李乘風已成功招募三十名修士,他慶幸及時收攤,否則後續仍有修士紛紛前來應聘。
李乘風未曾料到,他昔日帶領修士獵妖、尋寶,雖在外界傳聞中形象不佳,但眾人心知肚明,跟隨他至少安全無憂,收益亦頗豐,散修雖然實力有限,但心中卻有杆秤,孰可交,孰不可交。
新招募的修士到來,李乘風拒絕了武小虎的建議,他認為四人共居一間房並無不妥,反倒是讓一間房擠五個人更為合適。
借鑒國師府侍衛初次上戰場經驗,李乘風令鄭秀梅四人帶領修士進行統一訓練,李信作為指導,戰戰兢兢地傳授自己所知軍營技藝。
李乘風並不指望修士們會絕對服從,隻求臨危不亂即可,當然,福利必不可少,靈穀、靈獸肉供應充足。
修士們訓練、休憩之際,此地嚴禁閑雜人等打擾,李乘風聽到外界有說話聲,閃身至大院門外,見管家李範正勸說長孫李思源。
“小公子,那處不可前往,國師爺已有吩咐,切勿靠近!”
李乘風現身,李範趕忙避讓,李思源則跑來恭敬行禮:
“孫兒拜見爺爺。”
“好,好,這裏有些事情要辦,你去旁處去玩吧!”
……
李乘風望著李思源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惑,不久,李範匆匆返迴。
“國師爺,小的知錯。”李範以為李思源的到訪攪擾了李乘風的清靜。
李乘風瞥了李範一眼,淡淡道:“你可知何錯?”
“那條狗是什麽情況?”李乘風加重了語氣,提醒他不要胡思亂想。
“啊……”李範一陣迷茫,心中嘀咕著狗的事務。
“便是思源身後那母狗!”李乘風見他愣住,便不再多言。
“哦,小人明白了。”李範如夢初醒,連忙應答。
“那狗是小公子帶迴來的……”。
李乘風聽李範說及此事,心中疑雲漸散,原來,李思源某日遊曆出府,遇見一條遭人剖腹的母狗奄奄一息,心生憐憫,他將狗的腸子等物放迴狗肚,用衣物庇護住母狗,並請國師府的醫師救治、縫合。
那狗終於得以存活,從此以後,李思源出府它就尾隨其後,待他迴府後又獨自離去,如此往來,李思源便收養了這條母狗。
“這孩子,心地倒是善良。”李乘風讚歎道。
“是啊,小公子慈悲為懷,厚德載物,那狗也算是福分不淺。”李範附和道。
李乘風微笑著,讚歎之餘,突然問道:“那狗為何遭人剖腹?”
“這個……”李範看了看李信,示意他解答,“我也不太清楚。”
“迴爺的話,”李信想了想,直言不諱,“有三個人想吃狗肉,竟然不知道怎麽就起了意念,說懷孕中的小狗肉質最為嫩滑,於是抓住了那條母狗,剖腹取子,將小狗取食。”
李乘風默然無語,思緒飄向當年師父吳良才的教誨:“畜牲易度,人難度;寧度畜牲,不度人!”
“爺,要不要將那幾個人……”李信做了個手勢。
“不必了。”李乘風搖搖頭,走入大院內:“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李信、李範等人聽後則瞠目結舌,留在原地。
李乘風帶著眾修士剛剛兩個多月,一場波及這一片修仙界的大戰便爆發了,李乘風沒有等來黃楓穀來人,卻等到了京城飛鴿傳書——梁和帝病危。
交代鄭秀梅有情況趕到廣都即可,確認了家中靈蟲的守衛有無漏洞之後,李乘風立即趕往了梁國都城,梁惠帝才駕崩,梁和帝不會出意外吧。
梁國都城——廣都,太和宮。
“宋典,國師那邊情況如何了”
“迴太後,國師那邊還沒有定論。”
“太醫院有什麽說法嗎?”另一個年輕一些的聲音說道。
“迴皇後,太醫院那邊說正在會診。”
“一群庸醫,這時會什麽診。”
“好了,我們這裏不要亂了方寸”
這時外邊傳來一陣喧嘩,得了首肯的執事太監宋典趕了出去,不久,宋典跑了進來
“迴稟太後,禁軍統領派人通報,定遠國師來了。”
“啊,快快有請,不要來哀家這裏,請國師直接去皇帝那裏。”
……
李乘風和王進、丁渭互相行了行禮,來到皇帝的床榻前,隻見梁和帝麵色蒼白,氣息奄奄。
梁和帝躺在病榻上,麵色蒼白如紙,唿吸微弱而急促,他的身體瘦弱不堪,仿佛被疾病吞噬得隻剩下皮包骨。
他的雙眼深陷,失去了往日的明亮光芒,隻剩下一絲無力的迷茫,他的身體不時地抽搐著,痛苦地扭曲成一團,仿佛在承受著無盡的折磨。
他的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濕透了他的發絲,滑落到他的臉頰上。
梁和帝的嘴唇幹裂,幾乎看不到一絲血色,他的舌頭幹燥而僵硬,無法發出聲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盡的絕望和無奈,仿佛已經感受到了死神的降臨。
周圍的宮廷醫生們束手無策,他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但都無法讓皇帝有一絲好轉。
他們的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懊悔,他們知道,梁和帝已經到了生死的邊緣,奄奄一息,他們有著深深的憂慮,對皇帝的憂慮,對自己的憂慮。
“陛下!”老宮人低聲唿喚,他的聲音帶著深深的痛苦和無助,但是,梁和帝沒有迴應他,皇帝的眼神空洞而深邃,像是被黑暗吞噬的深淵。
“出去”李乘風一揮手,老宮人被扔出了寢宮,旁邊眾人立刻噤若寒蟬。
“二位道友也看出來了吧”
“是,是,您說的沒錯”王進、丁渭趕緊附和道。
“之前為什麽沒有注意到?”李乘風質問二人。
“道友見諒,實在是宗門事情難辦,我等一時分心,哪裏知道就出了這事。”
李乘風在逆水沼澤見過少量僵屍,中了屍毒的妖獸李乘風見過不少,他一走進皇宮,就立刻察覺到梁和帝中了屍毒。
這種毒性的症狀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確認了無疑,他知道這種屍毒的威力,而且一旦中毒到這種狀況,幾乎無法可解。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惜,梁和帝雖然對自己多有提防,但看得出來是個勤政愛民的人,猶豫了一下,李乘風還是從靈性儲物袋拿出一顆丹藥——魚靈丹。
這種丹藥是李乘風請煉丹師煉製的,以法靈魚為主藥,為此還支付了一條法靈魚,丹藥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讓周圍的空氣都仿佛變得鮮活起來。
國師王進和丁渭都是修行中人,他們一聞到這股香氣,立刻就感到一陣強烈的法力、靈力波動,兩人瞪大了眼睛,盯著李乘風手中的丹藥,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李乘風瞥了他們一眼,注意點形象好嗎?李乘風將丹藥推進梁和帝的口中,隨即,他雙手迅速在梁和帝的胸口畫了一個符咒,法力瞬間衝擊而下,幫助梁和帝服下這枚丹藥。
過了一會,梁和帝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他的眼睛開始動了一下,似乎在努力睜開,他的臉色開始變得稍微紅潤了一些,唿吸也變得平穩了一些。
李乘風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一切,心情卻沒有任何起伏,雖然梁和帝中的屍毒很深,但魚靈丹的效果也是非凡的,他靜靜地等待梁和帝慢慢恢複神誌。
終於,梁和帝的眼睛緩緩地睜開了一道縫,他看到了李乘風站在他身邊,臉上露出一絲疑惑和感激。
“陛下,您現在感覺如何?”李乘風輕聲問道。
梁和帝微微點頭,開口說:“我……我還好。”他的聲音雖然還有些虛弱,但已經遠比之前清晰了許多。
當皇帝終於清醒過來,整個宮廷都活了過來,原本沉寂而憂慮的氣氛瞬間被歡樂所取代。
所有的宮廷女官、侍從和太監們都跪在梁和帝的寢宮前,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近身的宮女、太監看著皇帝的眼神中充滿了激動,有些人甚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陛下終於醒了!”寢宮外,太監、宮女們欣喜若狂地喊道,太後那邊過來的太監急急忙忙把這個消息帶給太後、皇後……。
李乘風深深地看了梁和帝一眼,他知道,這位皇帝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此刻的清醒,不過是因為丹藥維持的緣故。他的身體已經無法再支撐太久了。
李乘風輕輕合上眼睛,他心中默念咒語,雙手劃過一道真氣,在真氣的指引下,神念圍繞著皇帝的寢宮查看了一圈,確認沒有任何不祥之氣在附近遊蕩。
做完這些,他走到寢宮外,靜靜地等待太後的邀請,王進,丁渭緊隨其後,李乘風知道,太後一定很快就會知道皇帝清醒的消息,而他作為皇帝的三大國師,有責任告知她這個殘酷的真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乘風靜靜地站在角落裏,他的眼神深邃而沉靜,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準備麵對接下來的事情。
終於,太後的使者出現了,他向李乘風鞠躬道:“李國師,太後請您去禦書房見駕。”李乘風微微點頭,表示已經準備好去見太後了。
在走向禦書房的路上,李乘風的內心充滿了沉重和糾結,他知道,他要告訴太後的是一個極其殘酷的消息——她的兒子,已經時日無多了。
在禦書房中,太後端坐在主座上,她的臉色蒼白而憔悴,但皇帝的蘇醒讓她的心情變得很好。
出於對一個長者,一個失去了丈夫,一個即將失去兒子的女人的尊重,李乘風深深地鞠了一躬。
“太後,陛下他已經無力迴天了。”李乘風的聲音有些低落了,“陛下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能夠清醒隻是因為丹藥的緣故,藥效會遞減,清醒隻是暫時的……”
太後聽到這個消息,她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她愣住了,仿佛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然後,她的眼淚滑落下來,她的身體也開始顫抖。
李乘風默默地站在一旁,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他知道,太後的痛苦和無助是難以言表的,他隻能靜靜地等待太後平複情緒。
過了許久,太後終於開口了:“李國師,我該如何麵對這個事實?我應該怎麽做?真的沒有機會了嗎?”她的聲音顫抖而微弱。
李乘風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太後需要一個明確的指引。
“太後,您要保持鎮靜,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您去做。”
李乘風沒有受到太後悲傷心情的影響,明確地說道:“第一步,您需要向陛下坦誠事實,讓他明確繼位的人選,並籌劃一切必要的事宜。”
“第二步,皇上的病情並非意外,我稍後將與太後一同探望皇上,勢必會找到一些線索。”
看著太後疑慮的神情,李乘風語氣堅定地說道:“這件事情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太後,您不打算報仇嗎?”
李乘風和太後一起走進皇帝的寢宮,李乘風又走了出來,寢宮裏隻留下太後母子二人。
太後一聲輕聲的傳喚,李乘風進去了,他看到太後坐在梁和帝床邊,梁和帝的臉色又變得蒼白如雪,身形枯槁,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悲傷和無奈。
李乘風心中明白,梁和帝已經知道了自己迴光返照的真相,他走到皇帝身邊,低頭道:“陛下,您已經知道了真相,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麵對現實。”
梁和帝輕輕點了點頭,他明白李乘風說的是對的,他不想讓自己的人生在這個時候結束,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挽救。
太後看到皇帝的樣子,心中痛苦無比。她走上前去,抱住皇帝安慰道:“陛下,你不用再擔心什麽了,我們會處理好一切事情的。”
皇帝在太後的懷抱中點了點頭,他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但他還是想要盡力抓住每一絲生的希望。
他開始向李乘風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發生的異常情況,包括身體的不適、中毒的跡象等等。
李乘風聽著皇帝的講述,心中越來越沉重,他知道這個兇手一定隱藏在宮廷中,而且一定是和皇帝親近的人。
“陛下是說,王國師已經很久沒有進獻丹藥了嗎?”
修仙者的國師,經常會向皇帝進獻丹藥,而這些丹藥往往是修仙者看不上,但對於凡人確實有一定幫助的效果。
這個年代,百姓家的嬰兒夭折的不少,活到七十已經算得上高壽了,但帝王家嬰兒存活率極高,皇帝活到七十不算什麽,這裏邊,國師進獻的丹藥起了很大作用。
“國師是懷疑?”梁和帝不確定道。
“沒有誰是不能懷疑的”李乘風說完此話後從靈獸袋中招出兩隻變異影月蜂,變異影月蜂瞬間飛出了寢宮。
李乘風沒有說話,梁和帝和太後也心神不寧的等待消息,梁國是受到仙宗庇護的,而國師往往都是與仙宗有關的仙師,如果李乘風的懷疑成真,難道說梁國皇室已經被仙宗放棄了嗎?
變異影月蜂傳來是狀況是丁渭已經迴到他在廣都的國師府,正與幾名修士在說話,一切都很自然。
王進的國師府則大不相同,府內的修士竟然紛紛走了出來,大家相互間交頭接耳,顯得有些雜亂,而大國師王進則不見蹤影。
李乘風一拍靈獸袋,十多隻隻變異影月蜂蜂擁而出,飛向四麵八方。
李乘風則閃出寢宮,直接衝出皇城,隻留下梁和帝和太後。
“陛下派人去封鎖王進、丁渭兩府,不許任何人進入。”
盡管未言明,但聰明人都知道,李乘風此處正為黃楓穀招募散修,待遇雖不高,要求亦低,或許風險也相對較小。
“李道友,好久未見,何故為國師府招賢納士?”一位圓滾滾的修士笑問。
“此事不瞞馬道友,我便是梁國國師。”
“哈哈,原來如此,不知馬某能否加入?”
“馬道友勿需玩笑,若道友不來,尚算安全,一旦加入,我之處境反倒是危險了。”
“哈哈,告辭,告辭。”
“馬道友走好,不送。”
李乘風招募的攤位人潮湧動,觀望者眾多,卻沒有人應聘,他環顧四周,也不著急,便決定先去用飯,心想,若真到了招不到人時,可以提高待遇以作吸引?
李乘風在酒樓吃好後迴到原處,將一枚靈石交於一位笑意盈盈的修士,此人歡喜地離去,李乘風以一枚靈石為代價,雇傭他看管好自己的攤位,此種攤位無需靈石,但位置有限,先到先得。
不經意間,李乘風發現已有數名修士在此等候多時,他略感驚訝,難道這些人早已做好準備?
“李道友,我乃來應征者!”
“我也是”
……
“待遇已公示,若有人中途反悔,可不止退還靈石、丹藥這般簡單,諸位可要三思而行。”
李乘風認為還是說明白為好,以免入選後,眾人認為這招募隻是正常雇傭,想來便來,想走便走。
尚未至夜幕,李乘風已成功招募三十名修士,他慶幸及時收攤,否則後續仍有修士紛紛前來應聘。
李乘風未曾料到,他昔日帶領修士獵妖、尋寶,雖在外界傳聞中形象不佳,但眾人心知肚明,跟隨他至少安全無憂,收益亦頗豐,散修雖然實力有限,但心中卻有杆秤,孰可交,孰不可交。
新招募的修士到來,李乘風拒絕了武小虎的建議,他認為四人共居一間房並無不妥,反倒是讓一間房擠五個人更為合適。
借鑒國師府侍衛初次上戰場經驗,李乘風令鄭秀梅四人帶領修士進行統一訓練,李信作為指導,戰戰兢兢地傳授自己所知軍營技藝。
李乘風並不指望修士們會絕對服從,隻求臨危不亂即可,當然,福利必不可少,靈穀、靈獸肉供應充足。
修士們訓練、休憩之際,此地嚴禁閑雜人等打擾,李乘風聽到外界有說話聲,閃身至大院門外,見管家李範正勸說長孫李思源。
“小公子,那處不可前往,國師爺已有吩咐,切勿靠近!”
李乘風現身,李範趕忙避讓,李思源則跑來恭敬行禮:
“孫兒拜見爺爺。”
“好,好,這裏有些事情要辦,你去旁處去玩吧!”
……
李乘風望著李思源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惑,不久,李範匆匆返迴。
“國師爺,小的知錯。”李範以為李思源的到訪攪擾了李乘風的清靜。
李乘風瞥了李範一眼,淡淡道:“你可知何錯?”
“那條狗是什麽情況?”李乘風加重了語氣,提醒他不要胡思亂想。
“啊……”李範一陣迷茫,心中嘀咕著狗的事務。
“便是思源身後那母狗!”李乘風見他愣住,便不再多言。
“哦,小人明白了。”李範如夢初醒,連忙應答。
“那狗是小公子帶迴來的……”。
李乘風聽李範說及此事,心中疑雲漸散,原來,李思源某日遊曆出府,遇見一條遭人剖腹的母狗奄奄一息,心生憐憫,他將狗的腸子等物放迴狗肚,用衣物庇護住母狗,並請國師府的醫師救治、縫合。
那狗終於得以存活,從此以後,李思源出府它就尾隨其後,待他迴府後又獨自離去,如此往來,李思源便收養了這條母狗。
“這孩子,心地倒是善良。”李乘風讚歎道。
“是啊,小公子慈悲為懷,厚德載物,那狗也算是福分不淺。”李範附和道。
李乘風微笑著,讚歎之餘,突然問道:“那狗為何遭人剖腹?”
“這個……”李範看了看李信,示意他解答,“我也不太清楚。”
“迴爺的話,”李信想了想,直言不諱,“有三個人想吃狗肉,竟然不知道怎麽就起了意念,說懷孕中的小狗肉質最為嫩滑,於是抓住了那條母狗,剖腹取子,將小狗取食。”
李乘風默然無語,思緒飄向當年師父吳良才的教誨:“畜牲易度,人難度;寧度畜牲,不度人!”
“爺,要不要將那幾個人……”李信做了個手勢。
“不必了。”李乘風搖搖頭,走入大院內:“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李信、李範等人聽後則瞠目結舌,留在原地。
李乘風帶著眾修士剛剛兩個多月,一場波及這一片修仙界的大戰便爆發了,李乘風沒有等來黃楓穀來人,卻等到了京城飛鴿傳書——梁和帝病危。
交代鄭秀梅有情況趕到廣都即可,確認了家中靈蟲的守衛有無漏洞之後,李乘風立即趕往了梁國都城,梁惠帝才駕崩,梁和帝不會出意外吧。
梁國都城——廣都,太和宮。
“宋典,國師那邊情況如何了”
“迴太後,國師那邊還沒有定論。”
“太醫院有什麽說法嗎?”另一個年輕一些的聲音說道。
“迴皇後,太醫院那邊說正在會診。”
“一群庸醫,這時會什麽診。”
“好了,我們這裏不要亂了方寸”
這時外邊傳來一陣喧嘩,得了首肯的執事太監宋典趕了出去,不久,宋典跑了進來
“迴稟太後,禁軍統領派人通報,定遠國師來了。”
“啊,快快有請,不要來哀家這裏,請國師直接去皇帝那裏。”
……
李乘風和王進、丁渭互相行了行禮,來到皇帝的床榻前,隻見梁和帝麵色蒼白,氣息奄奄。
梁和帝躺在病榻上,麵色蒼白如紙,唿吸微弱而急促,他的身體瘦弱不堪,仿佛被疾病吞噬得隻剩下皮包骨。
他的雙眼深陷,失去了往日的明亮光芒,隻剩下一絲無力的迷茫,他的身體不時地抽搐著,痛苦地扭曲成一團,仿佛在承受著無盡的折磨。
他的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濕透了他的發絲,滑落到他的臉頰上。
梁和帝的嘴唇幹裂,幾乎看不到一絲血色,他的舌頭幹燥而僵硬,無法發出聲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盡的絕望和無奈,仿佛已經感受到了死神的降臨。
周圍的宮廷醫生們束手無策,他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但都無法讓皇帝有一絲好轉。
他們的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懊悔,他們知道,梁和帝已經到了生死的邊緣,奄奄一息,他們有著深深的憂慮,對皇帝的憂慮,對自己的憂慮。
“陛下!”老宮人低聲唿喚,他的聲音帶著深深的痛苦和無助,但是,梁和帝沒有迴應他,皇帝的眼神空洞而深邃,像是被黑暗吞噬的深淵。
“出去”李乘風一揮手,老宮人被扔出了寢宮,旁邊眾人立刻噤若寒蟬。
“二位道友也看出來了吧”
“是,是,您說的沒錯”王進、丁渭趕緊附和道。
“之前為什麽沒有注意到?”李乘風質問二人。
“道友見諒,實在是宗門事情難辦,我等一時分心,哪裏知道就出了這事。”
李乘風在逆水沼澤見過少量僵屍,中了屍毒的妖獸李乘風見過不少,他一走進皇宮,就立刻察覺到梁和帝中了屍毒。
這種毒性的症狀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確認了無疑,他知道這種屍毒的威力,而且一旦中毒到這種狀況,幾乎無法可解。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惜,梁和帝雖然對自己多有提防,但看得出來是個勤政愛民的人,猶豫了一下,李乘風還是從靈性儲物袋拿出一顆丹藥——魚靈丹。
這種丹藥是李乘風請煉丹師煉製的,以法靈魚為主藥,為此還支付了一條法靈魚,丹藥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讓周圍的空氣都仿佛變得鮮活起來。
國師王進和丁渭都是修行中人,他們一聞到這股香氣,立刻就感到一陣強烈的法力、靈力波動,兩人瞪大了眼睛,盯著李乘風手中的丹藥,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李乘風瞥了他們一眼,注意點形象好嗎?李乘風將丹藥推進梁和帝的口中,隨即,他雙手迅速在梁和帝的胸口畫了一個符咒,法力瞬間衝擊而下,幫助梁和帝服下這枚丹藥。
過了一會,梁和帝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他的眼睛開始動了一下,似乎在努力睜開,他的臉色開始變得稍微紅潤了一些,唿吸也變得平穩了一些。
李乘風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一切,心情卻沒有任何起伏,雖然梁和帝中的屍毒很深,但魚靈丹的效果也是非凡的,他靜靜地等待梁和帝慢慢恢複神誌。
終於,梁和帝的眼睛緩緩地睜開了一道縫,他看到了李乘風站在他身邊,臉上露出一絲疑惑和感激。
“陛下,您現在感覺如何?”李乘風輕聲問道。
梁和帝微微點頭,開口說:“我……我還好。”他的聲音雖然還有些虛弱,但已經遠比之前清晰了許多。
當皇帝終於清醒過來,整個宮廷都活了過來,原本沉寂而憂慮的氣氛瞬間被歡樂所取代。
所有的宮廷女官、侍從和太監們都跪在梁和帝的寢宮前,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近身的宮女、太監看著皇帝的眼神中充滿了激動,有些人甚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陛下終於醒了!”寢宮外,太監、宮女們欣喜若狂地喊道,太後那邊過來的太監急急忙忙把這個消息帶給太後、皇後……。
李乘風深深地看了梁和帝一眼,他知道,這位皇帝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此刻的清醒,不過是因為丹藥維持的緣故。他的身體已經無法再支撐太久了。
李乘風輕輕合上眼睛,他心中默念咒語,雙手劃過一道真氣,在真氣的指引下,神念圍繞著皇帝的寢宮查看了一圈,確認沒有任何不祥之氣在附近遊蕩。
做完這些,他走到寢宮外,靜靜地等待太後的邀請,王進,丁渭緊隨其後,李乘風知道,太後一定很快就會知道皇帝清醒的消息,而他作為皇帝的三大國師,有責任告知她這個殘酷的真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乘風靜靜地站在角落裏,他的眼神深邃而沉靜,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準備麵對接下來的事情。
終於,太後的使者出現了,他向李乘風鞠躬道:“李國師,太後請您去禦書房見駕。”李乘風微微點頭,表示已經準備好去見太後了。
在走向禦書房的路上,李乘風的內心充滿了沉重和糾結,他知道,他要告訴太後的是一個極其殘酷的消息——她的兒子,已經時日無多了。
在禦書房中,太後端坐在主座上,她的臉色蒼白而憔悴,但皇帝的蘇醒讓她的心情變得很好。
出於對一個長者,一個失去了丈夫,一個即將失去兒子的女人的尊重,李乘風深深地鞠了一躬。
“太後,陛下他已經無力迴天了。”李乘風的聲音有些低落了,“陛下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能夠清醒隻是因為丹藥的緣故,藥效會遞減,清醒隻是暫時的……”
太後聽到這個消息,她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她愣住了,仿佛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然後,她的眼淚滑落下來,她的身體也開始顫抖。
李乘風默默地站在一旁,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他知道,太後的痛苦和無助是難以言表的,他隻能靜靜地等待太後平複情緒。
過了許久,太後終於開口了:“李國師,我該如何麵對這個事實?我應該怎麽做?真的沒有機會了嗎?”她的聲音顫抖而微弱。
李乘風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太後需要一個明確的指引。
“太後,您要保持鎮靜,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您去做。”
李乘風沒有受到太後悲傷心情的影響,明確地說道:“第一步,您需要向陛下坦誠事實,讓他明確繼位的人選,並籌劃一切必要的事宜。”
“第二步,皇上的病情並非意外,我稍後將與太後一同探望皇上,勢必會找到一些線索。”
看著太後疑慮的神情,李乘風語氣堅定地說道:“這件事情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太後,您不打算報仇嗎?”
李乘風和太後一起走進皇帝的寢宮,李乘風又走了出來,寢宮裏隻留下太後母子二人。
太後一聲輕聲的傳喚,李乘風進去了,他看到太後坐在梁和帝床邊,梁和帝的臉色又變得蒼白如雪,身形枯槁,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悲傷和無奈。
李乘風心中明白,梁和帝已經知道了自己迴光返照的真相,他走到皇帝身邊,低頭道:“陛下,您已經知道了真相,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麵對現實。”
梁和帝輕輕點了點頭,他明白李乘風說的是對的,他不想讓自己的人生在這個時候結束,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挽救。
太後看到皇帝的樣子,心中痛苦無比。她走上前去,抱住皇帝安慰道:“陛下,你不用再擔心什麽了,我們會處理好一切事情的。”
皇帝在太後的懷抱中點了點頭,他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但他還是想要盡力抓住每一絲生的希望。
他開始向李乘風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發生的異常情況,包括身體的不適、中毒的跡象等等。
李乘風聽著皇帝的講述,心中越來越沉重,他知道這個兇手一定隱藏在宮廷中,而且一定是和皇帝親近的人。
“陛下是說,王國師已經很久沒有進獻丹藥了嗎?”
修仙者的國師,經常會向皇帝進獻丹藥,而這些丹藥往往是修仙者看不上,但對於凡人確實有一定幫助的效果。
這個年代,百姓家的嬰兒夭折的不少,活到七十已經算得上高壽了,但帝王家嬰兒存活率極高,皇帝活到七十不算什麽,這裏邊,國師進獻的丹藥起了很大作用。
“國師是懷疑?”梁和帝不確定道。
“沒有誰是不能懷疑的”李乘風說完此話後從靈獸袋中招出兩隻變異影月蜂,變異影月蜂瞬間飛出了寢宮。
李乘風沒有說話,梁和帝和太後也心神不寧的等待消息,梁國是受到仙宗庇護的,而國師往往都是與仙宗有關的仙師,如果李乘風的懷疑成真,難道說梁國皇室已經被仙宗放棄了嗎?
變異影月蜂傳來是狀況是丁渭已經迴到他在廣都的國師府,正與幾名修士在說話,一切都很自然。
王進的國師府則大不相同,府內的修士竟然紛紛走了出來,大家相互間交頭接耳,顯得有些雜亂,而大國師王進則不見蹤影。
李乘風一拍靈獸袋,十多隻隻變異影月蜂蜂擁而出,飛向四麵八方。
李乘風則閃出寢宮,直接衝出皇城,隻留下梁和帝和太後。
“陛下派人去封鎖王進、丁渭兩府,不許任何人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