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才在一個攤位前停了下來,擺攤的是個年輕男子,攤子上擺放了不少礦石還有一些低齡草藥,幾個看不明白的物件也擺放在一起,攤位還有一張紙——購靈礦石送書籍。


    “送什麽書?”吳良才問道。


    “道友稍等”年輕男子拿出幾本書,幻影流光陣圖、聚元丹方、土隱符篆圖鑒。


    “這些書有什麽用?”吳良才大怒道。


    “贈送,贈送,道友見諒”年輕男子賠笑道。要是功法、神通之類的書籍還用送?修為這麽高,腦子卻不好……年輕男子心裏鄙視著吳良才。


    吳良才在攤位前思索一會,拿起礦石仔細端詳。


    “星悟礦石,打造靈器的好礦石,絕對正宗”年輕男子推銷道。


    “礦石是正宗的,但品質差了一點啊!”吳良才貶低道。


    “不差了,打造法器是差了點,打造靈器絕對最好”年輕男子辯解說。


    “打造靈器也不夠,充其量打造中品,說不定都不夠格”吳良才搖了搖頭站了起來。


    “絕對有用,肯定不能騙你,”年輕男子感覺到靈石飛走了。


    “也許可以試試看”吳良才自言自語“這個怎麽賣”


    “1斤2塊靈石”年輕男子笑道。


    “貴了,1斤1塊”


    最後吳良才8塊靈石買了6斤星悟礦石,隨手拿走了幻影流光陣圖。


    吳良才傳音告訴李有福,星悟礦石確實是打造靈器、法器的材料之一,但也是製作法陣的材料,自己在一本遊記中見過,雖然沒有被公眾所認知,但買來不會吃虧,就是虧也能換迴幾塊靈石,主要是衝著書去的。


    吳良才帶著李有福又來到了陣法商鋪——六福閣,吳良才表示上次李有福受了點傷,現在看看有沒有破損的法陣能讓人在裏邊靜修,老者好奇為什麽不去賣丹藥那裏治病,吳良才告訴老者,解鈴還須係鈴人……


    老者倒是推薦吳良才購買迴春陣、靈泉陣去治療李有福,吳良才表示囊中羞澀,是否有殘次品法陣讓徒弟恢複……


    “我這裏哪裏會有殘次品,我這裏都是完好無損的法陣”老者感到好笑,吳良才感到失望。


    “等等,我倒是想起來了,前些時候有商鋪聚靈陣損壞,我倒是收了一套,修行是不行了,但給凡人治療自身還是可以的,修士也可以嚐試一下。”


    “多少靈石”吳良才試探問道。


    “七百靈石,主要是壞了主陣,靈氣的聚合及傳輸也損壞了,如果不是主件損壞,人家也不可能賣掉”老者說道。


    “那就是聚不了靈氣了吧”吳良才吃驚道。


    “也不是完全聚不了靈氣,聚靈還是有的,就是增幅沒效果了,所以說對凡人很有效”老者有點不好意思,聚靈陣不能增幅修行算什麽聚靈陣,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吳良才試探道“我先看看?”


    殘損聚靈陣被拿了出來,吳良才讓李有福去看看,明麵意思是去看看會不會有治療的道境,李有福看後搖了搖頭,轉身後給吳良才一個眼神,吳良才歎了口氣,帶著李有福離開,李有福心裏著急,我不是暗示了嗎?


    吳良才走到門口突然迴頭走了過去,一臉不甘的和老者商談,居然是想買下來,把李有福死馬當作活馬醫,李有福暗暗佩服吳良才,看來師父很奸詐啊!


    吳良才最後550拿下殘破聚靈陣,一臉肉疼的拿出靈石買下,臨走時不甘心的把店裏的基本陣法書都帶走了,老者很是鄙視,見過買丹、買符不甘心捎走丹方、符篆圖鑒的人,沒見過捎走法陣圖的人,這玩意比丹、符還要困難,你捎走了有什麽用,擦屁股都疼吧!老者對這二人沒有多想,二個家夥小的也有30多了,大的那個煉氣九層,又不是門派弟子又不出名,起碼七老八十了,讓這二人學陣?嗬嗬,一人修陣一人窮,全家修陣毀三代!雖然也有學陣天賦的人,可人家都是十多歲,二十多的人,你們這兩個人,一個三、四十歲,一個七八十歲,就算有點天賦你夠活嗎?看個陣圖都能入魔,難怪這麽大年齡才煉氣二層……


    吳良才不知道掌櫃正在腹黑他,他現在正美滋滋的和吳良才迴到客棧。吳良才捎走的書本中居然有聚靈陣圖案,吳良才問李有福能看嗎?


    李有福表示沒問題,讓師父看住自己,不要讓自己翻看太多內容,除非是自己告訴師父自己要看。


    這次看到陣圖細解時李有福依然頭疼欲死,大量不屬於李有福的認知灌了進來……吳良才直接製止了李有福的翻書動作,李有福愣了很一會才醒過來,吳良才長出了一口氣,李有福也長出了一口氣。接受了師父的告誡和指導,打坐運轉……


    李有福看完了全部圖解,李有福告訴吳良才自己很好,但在吳良才詢問殘破聚靈陣能否修複時卻表示需要一些材料進行嚐試。


    第二天,吳良才帶著李有福購買了一些材料迴家,李有福知道,吳良才應該沒什麽靈石了,除了將來試圖運轉聚靈陣需要的三顆靈石,李有福估計吳良才拿不出超過多少顆靈石。


    吳良才有點後悔,並不是花了靈石的後悔,是後悔自己著急了,應該先買些材料捎幾本書就可以了,如果李有福最終還是沒有法陣的天賦,總能找到一個適合李有福的技藝,現在,隻有破釜沉舟了,要是這孩子還是沒有天賦……


    吳良才覺得應該給李有福留下點東西才好,他不知道的是,李有福並不在意吳良才會留下什麽,隻在意吳良才還在不在身邊,李有福自己以前覺得這個家隻虧欠李老頭、李王氏,現在還有一個吳良才。


    二人沒有迴學院,直接去了舊廟的隱蔽靈地,幾個陣盤被放下後,靈氣被徹底鎖住,李有福嚐試了許久,殘損聚靈陣還是殘損聚靈陣,好吧,以後再考慮。


    二人趁著天還沒黑趕緊迴城。李有福又迴到了以往的生活昨天我,修煉、請教、自己領悟法陣、閱讀民間野史。


    前二者在揚州府完成,後二者在江都縣完成,民間野史就是乞丐團隊打聽的秘密,絕大多數都是道聽途說,少部分的沒有價值,其實也沒什麽,主要打發了閑暇時光。


    至於自己自學法陣,出於安全的考慮,李有福每天隻學習一點點,真的一點點,李有福發現這樣不但不會頭疼,而且領悟的也更多更明確了。


    在李有福嚐試修複殘損聚靈陣的過程中,他發現陣法中有一處重要的符文破損了。


    他費盡心思,絞盡腦汁,終於找到了一種獨特的修複方法。通過用自身的靈力注入到破損的符文中,並嚐試用材料進行修煉修補,李有福成功地修複了聚靈陣的一角。


    李有福心中始終存在一種不確定。他深知修複殘損的聚靈陣並非易事,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他並不打算放棄,因為他內心深處燃燒著對陣法的熱情。


    他毅然決定,將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艱巨的任務中,有誌者事竟成!咦!這話不是我想到啊!李有福覺得自己是痛並快樂著。


    李有福始終認為修複殘損的聚靈陣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和危險性的任務,需要他充分準備和決心。


    他拚命研究聚靈陣的原理和結構,通過調查和分析,找出了陣法中的損壞部分,並進行了修複。


    李有福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進行修複,並且在此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


    他需要仔細地分析每個元素的作用,並將其與其他元素協調一致,以確保陣法能夠正常運作。


    在修複聚靈陣的過程中,李有福遇到了一些問題和挫折,但他並沒有放棄,不斷嚐試和創新。


    吳良才可以給予李有福在修行上的指導,但在陣法上,吳良才指導不了,也沒人能指定李有福,李有福隻要自己探索。


    這一天,吳良才找到李有福,問李有福金風化雨訣練得如何,李有福有點不好意思,能用,效果不好。


    看著李有福像下冰雹的金風化雨訣,吳良才隻說了三個字——天天練。


    經常跟著吳良才修行的李有福眼神越來越不對,師父說的沒錯,今年估計要有旱情,農村地區通常會出現一些預兆性的症狀。莊稼生長緩慢,葉片變得發黃,植株也很矮小,多半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此外,氣溫開始升高,日照時間減少,導致農作物吸光效果減弱,屬於難以滿足生長的需要。


    而在一小部分地區,土地開始幹涸,甚至出現了沙塵暴,這使得農作物和莊稼根係無法得到足夠的水分,而且降雨量也開始減少,天氣變得異常幹燥。


    土壤水分不足,給作物的生長帶來很大影響。一些農民們發現作物的生長速度開始變緩慢,土壤表麵開始出現裂縫,植被開始變得幹燥、枯萎和脆弱,已經有人在求雨了。


    此外,氣溫也開始上升,伴隨著強烈的陽光照射和炎熱的風,會使得水分更快地蒸發,讓土壤變得更加幹燥。


    這種高溫和幹燥的環境會對人和動物的生活產生負麵影響,人們的皮膚會因為缺水而變得幹裂,一些動物的食物來源也會減少,導致它們處於饑餓狀態。


    揚州府尹陳安凱已經離職,新上任的劉府尹看到旱情可能出行焦急萬分,這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剛剛上任就遇到這種破事。


    劉府尹不是最著急的,最著急的是真定府的王府尹,那邊可比揚州府要嚴重多了,而那些該死的商人已經蠢蠢欲動了,難道那些蠢貨不知道人沒有吃的會造反嗎?


    不提二個府尹上奏的奏章有多麽頻繁,吳良才再次詢問李有福法術練得如何,李有福點了點頭,金風化雨訣又不是什麽大威力法術,並沒有什麽難處,李有福覺得自己給自家村子裏下雨不成問題,吳良才看著李有福告訴他,最少要解決揚州、真定兩府的旱情,李有福很奇怪,這關我們什麽事啊!


    這天,吳良才帶著李有福來到江都縣衙。


    “衙門重地,閑雜人等離開”一個胖乎乎的衙役嗬斥道。


    “貧道吳良才,拜會龐縣令”吳良才不卑不亢說。


    “縣令也是你見的嗎?還不…”


    “住口”胖子話還沒說完,另一個胖乎乎的捕頭走了出來。


    “二位高姓大名?請問可有拜帖”胖捕頭問道。


    “沒有拜帖,這位捕頭可否前去稟告一聲,就說吳良才前來拜會龐縣令。”


    胖捕頭聽後笑道“我去去就迴。”轉頭吩咐旁邊衙役“爾等好生招待。”胖捕頭一邊走一邊尋思,這道人說了二次拜會縣令,這詞有說法,我去稟告一聲也是無事,如果有假看迴來怎麽收拾。


    龐士元帶著師爺快步來到衙門口,笑嗬嗬的引著吳良才進去,師爺惡狠狠的看了一眼值班衙役轉身離去。


    衙門口的差役已有多人,胖衙役悄悄問其中一個差役,收下碎銀子的差役


    “這道人以前就來過,也是縣令引進衙門的,你一起隨值的趙三是知道的。”


    胖衙役把旁邊麵不改色心不跳的趙三恨得牙癢癢的……


    吳良才、龐士元相對入座,一陣寒暄之後……


    “龐縣令,今年恐有旱情啊!”


    “是極,是極,縣令老爺這些天都愁死了”旁邊師爺補充道。


    “吳道長前來,可有拯救龐某及百姓之策”龐士元笑嗬嗬的求人拯救。


    “不敢,談不上,隻是貧道久居在此,貧道弟子願意施法降下大雨,也算是不忘初心!”吳良才說道。


    “百姓之幸也,如此事若成可救萬民,朝廷定有賞賜,百姓亦當感恩戴德”龐士元笑道。


    “這事還需龐縣令多多引薦,這次揚州、真定兩府旱情不容小噓,若能救治,小徒也可為朝廷出力。”吳良才開門見山說道。


    “朝廷定有賞賜,隻是此事雖然嚴重,但朝廷事情亦多,或有遺忘也末可知”龐士元打著哈哈推脫著。


    “那是,那是,所以貧道多半要常駐附近,這次若揚州、真定解除旱情,今後當盡量避免天災而使百姓五穀豐登。”吳良才說道。


    “這個……”龐士元遲疑道。


    “貧道若與小徒長居此地,定向青木、鐵劍兩位國師告知此事。”吳良才拿出二封書信放在桌上“小徒對家鄉旱情一直憂心忡忡,正好借縣令之手為鄉親分憂,為朝廷分憂。”


    “這事得報知府尊,三日後給道長答複可否”龐士元笑容更盛。


    吳良才帶李有福出了縣衙,李有福跟著吳良才半天,什麽話都聽懂了,什麽話又沒聽懂,師父要做什麽好像龐士元懂了……


    “高師爺,剛才都記下來了吧!立即修書一封,待我看後立刻快馬送至京師太師府,這二封信一並送至青木、鐵劍國師府去。”龐士元迅速吩咐道。


    二日後,一匹快馬進入縣衙,不久,龐士元前往揚州府拜見劉府尊……


    接到府衙小吏送來的請柬,吳良才吩咐李有福出發前往府衙,吳良才鬆了口氣,此事已成。


    揚州府衙客廳裏,揚州府劉府尹嘴裏好話不停,先表彰龐縣令舉薦賢良,推崇李有福,吳良才心係百姓,濟世安民……


    “師父,我們今天就去降雨嗎?”李有福躍躍欲試道。


    “府尊已經上報了,等朝廷的的消息吧”吳良才淡定的說道。


    “師父,這幹旱已經出現了,怎麽不立刻解決”李有福對等消息很納悶,還有這個操作?


    “你也是讀過書的人,沒有朝廷的旨意,你想收買人心嗎?”吳良才覺得李有福最近是不是學陣法把腦子學懵了。


    揚州府劉府尹話說好了,李有福也聽明白了,府尹的意思是待朝廷旨意到後,應該先解決哪裏的旱情,哪個地方優先,哪裏不著急……


    李有福老宅所在的魚垛村排在第七位,那個不急的小梁村和魚垛村地理環境差不多,都有山有水,小梁村不急是因為有水,魚垛村先降雨也是因為有水。


    李有福看了看各位官老爺,我不說不代表我不知道。劉府尹還要通知其他縣令布置具體事宜……龐士元看了看劉府尹兩眼“劉府尹,可需各縣備齊二位道長的生活起居及施法材料。”


    龐士元還是比較知道些修士的情況的,劉府尹不過是地方仕紳出身,見識還是有限。


    吳良才兩人離開後,龐士元隱晦的暗示劉府尹應該和真定府及真象府聯係一下共抗旱災,劉府尹心領神會,立即派人聯係兩府共商抗旱。


    正在被旱情鬧得焦頭爛額的真定、真象府尹接到揚州府劉府尹的公文後紛紛表示認可,兩府派人來揚州府商議救災情況,當然,現在主要的是商議救災的次序,最後一致同意先降水魚垛村,再由真定府、揚州府、真象府救災,為什麽這次先是魚垛村?因為真定府旱情最嚴重,魚垛村先讓二位道長練下手法……


    反正怎麽說老百姓就怎麽聽,具體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陣雲高,狼烽夜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魚1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魚16並收藏陣雲高,狼烽夜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