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雙方兵力
召喚人物有詞條,請陛下稱太子! 作者:君子不扶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安郡,如果魏王真的起兵,這裏是他的糧道重地。”
“隻要占據這裏便能切斷他的糧草補給,沒了糧食,二十萬大軍便如草芥,彈指可滅。”
李如虎分析雙方的情況,一針見血的指出該如何對戰。
他繼續說著心中想法:“京城外的大營,加上周邊各郡能調動的士兵,總共也不過二十萬左右。”
“從各邊境大營調兵動靜太大,會打草驚蛇,所以在兵力上雙方是對等的。”
李鼎點點頭,沒有過多猶豫,便說道:“禦敵的事,我就全權交給你們兄弟負責了。”
李如虎:“請殿下放心,我兄弟二人一定不會辜負太子的信任!”
接下來的日子,李鼎無條件的信任李家兄弟,幾乎對他們有求必應,準備應對未來的大戰。
這也是他的優點之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上書房內,李二鳳披著被子,坐在椅子上。
在他的對麵,坐著年邁的長孫無忌,曾經意氣風發的二人,如今都已遲暮。
“陛下,你老了…”
“你也老了,咱們都老了。”
二人看著對方,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想當年,一個揮斥方遒,是文武百官之首的右丞相。
一個是心高氣傲,文治武功皆出彩的大淵皇帝陛下。
如今卻都成了老邁不堪的樣子,難免令人唏噓。
“陛下,許久不見,為何今日突然叫我進宮見駕?”
隨著年紀大了,長孫無忌進宮的次數少之又少,近些年來,幾乎一年都來不了兩次。
“我快撐不住了。”李二鳳語氣平靜,可說出的話卻是令人心中劇震。
皇帝撐不住了,要變天了,這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長孫無忌聽後卻表現的異常冷靜,或許隻有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對於生死之事才會看淡。
“那陛下還要準備那最後一場試煉嗎?”
“要,所以才叫你過來。”李二鳳點頭,沒有絲毫的猶豫。
早在五年前,魏王剛去關外大營時,二人就討論過這事。
那時的李二鳳便預料到了今天這般局勢,魏王可能會起兵。
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是最後的試煉,贏的人順理成章的繼承大位。
長孫無忌眼中有些猶豫,想了會,還是提醒道:“陛下,你有想過輸掉這場戰爭的人,下場會如何嗎?”
李二鳳被問的沉默,他何嚐不明白,輸的人隻有一條路,死路!
勝利者不會允許叛賊活著,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兄弟。
“所以我才找你過來。”李二鳳歎息一聲,指了指身後的禦桌,說道:“那裏有我留下的一道旨意。”
“倘若我沒撐到這場戰爭結束,你就把這道旨意交給新君。”
長孫無忌看著那道聖旨,問道:“若老臣也沒撐到最後呢,那該怎麽辦?”
“怎麽辦?”
“隻有天知道了…”
李二鳳靠著椅背,眼中是深深的疲倦,當年為了爭這皇位,用全家的性命去拚。
可真坐在這個位置上,沉浮多年,到了最後隻有疲憊。
“其實啊,當這皇帝也沒什麽意思,要是可以,我還想做迴秦王,和你一起喝酒打獵,笑談風雲。”
“臣也是這麽想的。”長孫無忌迴了一句,便站起身去把桌上的聖旨收好。
在宮人的護送下,拄著拐杖離開,隔著殿門,看向他遠離的背影,李二鳳扯著嗓子大喊:“大兄,天冷路滑,走慢些!”
大兄,這個稱唿已經好多年沒聽到過了。
長孫無忌腳步一頓,背對著迴道:“知道了!”
二人情緒低落,眼眶泛紅,心中都明白,這一別或許就是永別。
對於這樣的安排,作為事件主角的太子與魏王,二人都不知曉。
此刻的他們,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準備。
關外大營。
李嶽坐在帥案前,看著眾人,緩緩道:“京城來的消息,大將軍李錦繡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營帳內的所有人都情緒低落。
他們雖然不是李錦繡的舊部,可對於這個老人,心中是極其敬佩的。
一輩子為了大淵出生入死,沒有做過什麽出格的事。
但悲傷過後,更多的也是慶幸,因為隻有李錦繡死,他們起兵才有勝算。
“另外一個消息,大將軍的兩個兒子留在了京城,在太子身邊辦差。”
李嶽話音落下,立馬就有人反應過來。
“這是在防備魏王殿下!”
“那李家兩兄弟我見過,帶兵打仗很是在行,如果他們領兵的話,咱們會很頭疼。”一位年邁的偏將忍不住擔憂道。
大帳內,許多跟李家兄弟同輩的中年將領,立馬就不服氣道:“老將軍,你怎麽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對啊,那李家兄弟是人,咱們也是人,同樣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難道就比他們差?”
“說的對,我們不怕他們!”
聽著這些人的話,李嶽重重的敲了敲桌子,神色凝重道:“諸位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難道不懂驕兵必敗的道理嗎?”
此話一出,眾人都沉默著低下頭,不敢言語。
“那李家兄弟的名聲,本王也聽過,確實不是尋常人。”
“但也沒什麽好怕的,關外大營二十萬精銳,朝廷眼下能調的兵也不過二十萬。”
“隻要宮中一有消息傳出,父皇撐不住了,咱們就起兵直撲京城。”
“憑借本王的身份,隻要打垮朝廷軍,在座的各位,本王誰都不會虧待!”
聽到這話,原本情緒低落的眾人,頓時跟打了雞血般興奮。
從軍多年,等的不就是封王拜相,功勳加身的這一刻嗎。
“末將願為魏王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眾人齊齊出聲,營帳內群情激昂。
雙方人馬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朝中有些心思敏銳的人,洞察到了不對勁,也開始紛紛推測。
一時間流言蜚語不斷,弄得人心惶惶。
皇宮,入夜,上書房內,一聲急促的驚唿打破寂靜的黑夜。
“來人,快來人啊,陛下,陛下他…”
“隻要占據這裏便能切斷他的糧草補給,沒了糧食,二十萬大軍便如草芥,彈指可滅。”
李如虎分析雙方的情況,一針見血的指出該如何對戰。
他繼續說著心中想法:“京城外的大營,加上周邊各郡能調動的士兵,總共也不過二十萬左右。”
“從各邊境大營調兵動靜太大,會打草驚蛇,所以在兵力上雙方是對等的。”
李鼎點點頭,沒有過多猶豫,便說道:“禦敵的事,我就全權交給你們兄弟負責了。”
李如虎:“請殿下放心,我兄弟二人一定不會辜負太子的信任!”
接下來的日子,李鼎無條件的信任李家兄弟,幾乎對他們有求必應,準備應對未來的大戰。
這也是他的優點之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上書房內,李二鳳披著被子,坐在椅子上。
在他的對麵,坐著年邁的長孫無忌,曾經意氣風發的二人,如今都已遲暮。
“陛下,你老了…”
“你也老了,咱們都老了。”
二人看著對方,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想當年,一個揮斥方遒,是文武百官之首的右丞相。
一個是心高氣傲,文治武功皆出彩的大淵皇帝陛下。
如今卻都成了老邁不堪的樣子,難免令人唏噓。
“陛下,許久不見,為何今日突然叫我進宮見駕?”
隨著年紀大了,長孫無忌進宮的次數少之又少,近些年來,幾乎一年都來不了兩次。
“我快撐不住了。”李二鳳語氣平靜,可說出的話卻是令人心中劇震。
皇帝撐不住了,要變天了,這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長孫無忌聽後卻表現的異常冷靜,或許隻有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對於生死之事才會看淡。
“那陛下還要準備那最後一場試煉嗎?”
“要,所以才叫你過來。”李二鳳點頭,沒有絲毫的猶豫。
早在五年前,魏王剛去關外大營時,二人就討論過這事。
那時的李二鳳便預料到了今天這般局勢,魏王可能會起兵。
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是最後的試煉,贏的人順理成章的繼承大位。
長孫無忌眼中有些猶豫,想了會,還是提醒道:“陛下,你有想過輸掉這場戰爭的人,下場會如何嗎?”
李二鳳被問的沉默,他何嚐不明白,輸的人隻有一條路,死路!
勝利者不會允許叛賊活著,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兄弟。
“所以我才找你過來。”李二鳳歎息一聲,指了指身後的禦桌,說道:“那裏有我留下的一道旨意。”
“倘若我沒撐到這場戰爭結束,你就把這道旨意交給新君。”
長孫無忌看著那道聖旨,問道:“若老臣也沒撐到最後呢,那該怎麽辦?”
“怎麽辦?”
“隻有天知道了…”
李二鳳靠著椅背,眼中是深深的疲倦,當年為了爭這皇位,用全家的性命去拚。
可真坐在這個位置上,沉浮多年,到了最後隻有疲憊。
“其實啊,當這皇帝也沒什麽意思,要是可以,我還想做迴秦王,和你一起喝酒打獵,笑談風雲。”
“臣也是這麽想的。”長孫無忌迴了一句,便站起身去把桌上的聖旨收好。
在宮人的護送下,拄著拐杖離開,隔著殿門,看向他遠離的背影,李二鳳扯著嗓子大喊:“大兄,天冷路滑,走慢些!”
大兄,這個稱唿已經好多年沒聽到過了。
長孫無忌腳步一頓,背對著迴道:“知道了!”
二人情緒低落,眼眶泛紅,心中都明白,這一別或許就是永別。
對於這樣的安排,作為事件主角的太子與魏王,二人都不知曉。
此刻的他們,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準備。
關外大營。
李嶽坐在帥案前,看著眾人,緩緩道:“京城來的消息,大將軍李錦繡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營帳內的所有人都情緒低落。
他們雖然不是李錦繡的舊部,可對於這個老人,心中是極其敬佩的。
一輩子為了大淵出生入死,沒有做過什麽出格的事。
但悲傷過後,更多的也是慶幸,因為隻有李錦繡死,他們起兵才有勝算。
“另外一個消息,大將軍的兩個兒子留在了京城,在太子身邊辦差。”
李嶽話音落下,立馬就有人反應過來。
“這是在防備魏王殿下!”
“那李家兩兄弟我見過,帶兵打仗很是在行,如果他們領兵的話,咱們會很頭疼。”一位年邁的偏將忍不住擔憂道。
大帳內,許多跟李家兄弟同輩的中年將領,立馬就不服氣道:“老將軍,你怎麽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對啊,那李家兄弟是人,咱們也是人,同樣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難道就比他們差?”
“說的對,我們不怕他們!”
聽著這些人的話,李嶽重重的敲了敲桌子,神色凝重道:“諸位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難道不懂驕兵必敗的道理嗎?”
此話一出,眾人都沉默著低下頭,不敢言語。
“那李家兄弟的名聲,本王也聽過,確實不是尋常人。”
“但也沒什麽好怕的,關外大營二十萬精銳,朝廷眼下能調的兵也不過二十萬。”
“隻要宮中一有消息傳出,父皇撐不住了,咱們就起兵直撲京城。”
“憑借本王的身份,隻要打垮朝廷軍,在座的各位,本王誰都不會虧待!”
聽到這話,原本情緒低落的眾人,頓時跟打了雞血般興奮。
從軍多年,等的不就是封王拜相,功勳加身的這一刻嗎。
“末將願為魏王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眾人齊齊出聲,營帳內群情激昂。
雙方人馬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朝中有些心思敏銳的人,洞察到了不對勁,也開始紛紛推測。
一時間流言蜚語不斷,弄得人心惶惶。
皇宮,入夜,上書房內,一聲急促的驚唿打破寂靜的黑夜。
“來人,快來人啊,陛下,陛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