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著一個公文包,胡長軍神情鬱鬱的進了家門。小蘿莉胡媚和弟弟胡力正在看電視,看見父親迴來,小蘿莉跑過去為父親拿了一雙棉拖鞋。湘省的天氣已經冷了,胡長軍最近的心情和天氣一樣,一直都不是太好,原因是多方麵的。
在縣裏,做為新上任的縣長,胡長軍的聲譽非常不錯。相比於調走的上一任的縣長,胡長軍的知名度高得多。下麵所屬的鄉鎮公社的群眾,知道這位縣長,是因為大樹鎮板栗收購的事情,幾乎傳到家家戶戶的耳中,人人都知道大樹鎮今年的日子好過不少!對普通的群眾來說,家裏的錢能多點,生活好一點,就是最大的願望。
大樹鎮的工作成績出色,聯係客商收購板栗,組織村民編織竹筐,今年村民的個人家庭收入比往年多不少。難得的是,大樹鎮周邊的幾個公社也因此受益良多,老林書記等幾個公社的領導對此是讚不絕口。
胡長軍上任縣府之後,老林書記等人對胡長軍是全力支持的。老林書記的威望高,在某些工作的場合擺明了支持胡長軍,別看胡長軍年紀輕,隻有三十多歲,資曆不老,參加工作的時間不是太長。拿老林書記來說,參加工作的時間就已經超過胡長軍的年紀。但是胡長軍文化高,做的事情也能讓下麵的群眾點頭。這種領導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這種人做領導你不支持還能支持誰?
老林書記的話確實影響了一批人。在政府的班子裏就有一兩位領導,是老林書記手下帶出來的人。
當然,胡長軍私下裏和老林書記等人一起坐著談話的時候,老林書記開玩笑說,縣長,你原來是大樹鎮公社的領導,為大樹鎮多想一下,偏心一點是對的。換成我們也是這樣做。竹筐什麽的你不給我們編,我們也認了,現在你當縣長了,往後一碗水要端平吧。
編製竹筐的事情。隻能瞞一時,瞞不了長久。不管林成貴如何強調保密,也是沒有用的。誰沒有個三親兩戚?拿到錢的村民到縣城買東西遇到熟人,或者是走親戚的時候,那都是滿帶自豪的笑容說出來,末了,才補充一句,哎呀,你不要告訴別人。胡長軍笑著,沒有什麽不好意思。老書記說的就是實話,我也認。我管著大樹鎮的時候,肯定是為大樹鎮,不可能當著大樹鎮的頭頭去為別的公社著想。現在我當了縣長,自然就要為整個縣做打算。
胡長軍從基層上來。工作踏實,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直接當上縣政府首腦,又說明上麵有人,這一點縣政府各位領導心裏是清楚的。縣委書記年紀偏大,離著退休的時間沒兩年了,對整個縣的發展不怎麽過問,隻管著黨委那一塊。胡長軍作為政府的一把手。縣裏的二號人物,天然就占著上風,自然有副手向他靠攏。所以初一上任,倒也是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對著縣裏的幾位實權老資格的領導,也能不落下風。而且,時間越久,這種優勢就會越明顯。
政府班子人員的構成,一段時間來胡長軍是熟悉了。整個政府班子的運轉,在胡長軍的指揮下緩緩開始了啟動。
怎麽打開工作局麵?這就是目前胡長軍所必須麵對的情況。老林書記等幹部和群眾對胡長軍的期望。落在胡長軍身上就是深深地壓力。按部就班、維持原狀?莫說普通幹部、群眾會失望,就是對胡長軍寄予厚望的長輩也不允許。這就逼著胡長軍要想辦法。
眼看著一兩個月就是過年的時間到了,從上任到春節,這段不長的時間是給胡長軍的緩衝時間。年末是總結歸納的階段,胡長軍接手,要了解情況,時間是必不可少的。那麽,春節過後,工作怎麽辦?
組織工作胡長軍是理順了,可是轉到經濟方麵之後,通過全盤的了解,對全縣的工作可以這麽形容,就是一潭死水,胡長軍的心是撥涼撥涼的。
縣城裏的工業現狀,有幾個國營大廠,是省直屬管轄的,或者是歸機械部的,不歸縣裏管。縣裏麵有的,不多的幾個小工廠,農機具廠、毛紡織廠、電機廠、印染廠、印刷廠等等,這些廠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規模不大,勉勉強強維持著。有的工廠掙的錢,發放工廠的工人工資都難。有個別廠子是賺錢的,但是貨物被批走後,拿不到錢。都是國家的企業,上級部門、關係部門,互相賒銷的多。計劃經濟時代最容易形成的三角債問題。有時候縣政府還要想盡辦法,調撥資金、物資支援某個廠,國家的工廠不允許倒閉。
胡長軍的眼光見識超於常人。國家七九年已經開始‘利改稅、撥改貸’在部分地方的試點工作。八零年開始在十八個省市擴大推廣‘利改稅,撥改貸’,以胡長軍的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沒有了國家的撥款,企業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胡長軍不知道縣裏的這些工廠還能支持多久?
工業一時是指望不上了,那農業如何?曆來就是農業縣份,胡長軍查閱各公社的曆史資料,同樣不容樂觀。今年分田承包到戶的工作已經接近完成,明年的農業工作狀況,估計會有好轉。還是得在農業方麵想些辦法。
大樹鎮板栗的銷售給了胡長軍一些啟發,能不能在類似的農產品方麵想辦法,建立特有產品的基地?胡長軍記得林成貴說起過,板栗收完後,大樹鎮還收集了一些幹筍、幹蘑菇之類的產品給小李。小李的手下趙強還在縣裏的供銷社要了一批貨物運到深區。
一想起小李,胡長軍就覺得心裏更不舒服了。這種不舒服是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胡長軍就是不能相信小李是在港區規規矩矩的讀著書。這孩子,如果誤了讀書,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呐。
為什麽不相信,應該是小李一向來給胡長軍的表現,實在是太,怎麽形容呢?胡長軍想了一下,對,太精明、老練了。很多時候,胡長軍覺得是在和一個同齡的、久經世事的中年人在打交道。胡長軍搖搖頭,自己在想什麽?小李就是一個孩子,就是太聰明了,希望他是真的在好好讀書。
想到小李的聰明,胡長軍的心裏閃過另外一個念頭。趙強等人還在執行著小李的計劃,那縣裏的工作不知道小李有什麽好辦法,等他迴來倒是一定要問問看。
在縣裏,做為新上任的縣長,胡長軍的聲譽非常不錯。相比於調走的上一任的縣長,胡長軍的知名度高得多。下麵所屬的鄉鎮公社的群眾,知道這位縣長,是因為大樹鎮板栗收購的事情,幾乎傳到家家戶戶的耳中,人人都知道大樹鎮今年的日子好過不少!對普通的群眾來說,家裏的錢能多點,生活好一點,就是最大的願望。
大樹鎮的工作成績出色,聯係客商收購板栗,組織村民編織竹筐,今年村民的個人家庭收入比往年多不少。難得的是,大樹鎮周邊的幾個公社也因此受益良多,老林書記等幾個公社的領導對此是讚不絕口。
胡長軍上任縣府之後,老林書記等人對胡長軍是全力支持的。老林書記的威望高,在某些工作的場合擺明了支持胡長軍,別看胡長軍年紀輕,隻有三十多歲,資曆不老,參加工作的時間不是太長。拿老林書記來說,參加工作的時間就已經超過胡長軍的年紀。但是胡長軍文化高,做的事情也能讓下麵的群眾點頭。這種領導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這種人做領導你不支持還能支持誰?
老林書記的話確實影響了一批人。在政府的班子裏就有一兩位領導,是老林書記手下帶出來的人。
當然,胡長軍私下裏和老林書記等人一起坐著談話的時候,老林書記開玩笑說,縣長,你原來是大樹鎮公社的領導,為大樹鎮多想一下,偏心一點是對的。換成我們也是這樣做。竹筐什麽的你不給我們編,我們也認了,現在你當縣長了,往後一碗水要端平吧。
編製竹筐的事情。隻能瞞一時,瞞不了長久。不管林成貴如何強調保密,也是沒有用的。誰沒有個三親兩戚?拿到錢的村民到縣城買東西遇到熟人,或者是走親戚的時候,那都是滿帶自豪的笑容說出來,末了,才補充一句,哎呀,你不要告訴別人。胡長軍笑著,沒有什麽不好意思。老書記說的就是實話,我也認。我管著大樹鎮的時候,肯定是為大樹鎮,不可能當著大樹鎮的頭頭去為別的公社著想。現在我當了縣長,自然就要為整個縣做打算。
胡長軍從基層上來。工作踏實,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直接當上縣政府首腦,又說明上麵有人,這一點縣政府各位領導心裏是清楚的。縣委書記年紀偏大,離著退休的時間沒兩年了,對整個縣的發展不怎麽過問,隻管著黨委那一塊。胡長軍作為政府的一把手。縣裏的二號人物,天然就占著上風,自然有副手向他靠攏。所以初一上任,倒也是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對著縣裏的幾位實權老資格的領導,也能不落下風。而且,時間越久,這種優勢就會越明顯。
政府班子人員的構成,一段時間來胡長軍是熟悉了。整個政府班子的運轉,在胡長軍的指揮下緩緩開始了啟動。
怎麽打開工作局麵?這就是目前胡長軍所必須麵對的情況。老林書記等幹部和群眾對胡長軍的期望。落在胡長軍身上就是深深地壓力。按部就班、維持原狀?莫說普通幹部、群眾會失望,就是對胡長軍寄予厚望的長輩也不允許。這就逼著胡長軍要想辦法。
眼看著一兩個月就是過年的時間到了,從上任到春節,這段不長的時間是給胡長軍的緩衝時間。年末是總結歸納的階段,胡長軍接手,要了解情況,時間是必不可少的。那麽,春節過後,工作怎麽辦?
組織工作胡長軍是理順了,可是轉到經濟方麵之後,通過全盤的了解,對全縣的工作可以這麽形容,就是一潭死水,胡長軍的心是撥涼撥涼的。
縣城裏的工業現狀,有幾個國營大廠,是省直屬管轄的,或者是歸機械部的,不歸縣裏管。縣裏麵有的,不多的幾個小工廠,農機具廠、毛紡織廠、電機廠、印染廠、印刷廠等等,這些廠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規模不大,勉勉強強維持著。有的工廠掙的錢,發放工廠的工人工資都難。有個別廠子是賺錢的,但是貨物被批走後,拿不到錢。都是國家的企業,上級部門、關係部門,互相賒銷的多。計劃經濟時代最容易形成的三角債問題。有時候縣政府還要想盡辦法,調撥資金、物資支援某個廠,國家的工廠不允許倒閉。
胡長軍的眼光見識超於常人。國家七九年已經開始‘利改稅、撥改貸’在部分地方的試點工作。八零年開始在十八個省市擴大推廣‘利改稅,撥改貸’,以胡長軍的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沒有了國家的撥款,企業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胡長軍不知道縣裏的這些工廠還能支持多久?
工業一時是指望不上了,那農業如何?曆來就是農業縣份,胡長軍查閱各公社的曆史資料,同樣不容樂觀。今年分田承包到戶的工作已經接近完成,明年的農業工作狀況,估計會有好轉。還是得在農業方麵想些辦法。
大樹鎮板栗的銷售給了胡長軍一些啟發,能不能在類似的農產品方麵想辦法,建立特有產品的基地?胡長軍記得林成貴說起過,板栗收完後,大樹鎮還收集了一些幹筍、幹蘑菇之類的產品給小李。小李的手下趙強還在縣裏的供銷社要了一批貨物運到深區。
一想起小李,胡長軍就覺得心裏更不舒服了。這種不舒服是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胡長軍就是不能相信小李是在港區規規矩矩的讀著書。這孩子,如果誤了讀書,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呐。
為什麽不相信,應該是小李一向來給胡長軍的表現,實在是太,怎麽形容呢?胡長軍想了一下,對,太精明、老練了。很多時候,胡長軍覺得是在和一個同齡的、久經世事的中年人在打交道。胡長軍搖搖頭,自己在想什麽?小李就是一個孩子,就是太聰明了,希望他是真的在好好讀書。
想到小李的聰明,胡長軍的心裏閃過另外一個念頭。趙強等人還在執行著小李的計劃,那縣裏的工作不知道小李有什麽好辦法,等他迴來倒是一定要問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