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好好好,正愁著找不到你呢!
龍族,從遊戲裏反複歸來的路明非 作者:嚴肅又無趣的和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時辰之後,光狼城的守軍終於看到了從東麵而來的民夫和士卒,他們神色慌張,麵露恐懼,甚至有些人已經丟掉了頭盔,卸下了戰甲。
這些人被身後的大批騎兵驅趕著,狼狽不堪地逃到了城門底下,一邊拚命地敲打著城門,一邊大聲唿喊著開門。
然而,城門卻依然緊閉著,沒有任何打開的跡象。
自古以來,對於潰兵的接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士氣的影響隻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擔心敵軍會混雜其中。
因此,守城士兵不敢輕易打開城門,以免給敵人可乘之機。
最終,城外互為犄角的兩個營帳中的步兵迅速結成陣勢,將這些潰兵保護起來。這樣一來,才暫時穩住局勢,並防止敵軍趁機進攻。
不過,這些潰兵估計還要經過一番嚴格的篩選才能重新獲得信任。
路明非自然不會在這些人中安插自己的探子。
一旦被發現,那些被派去的細作將會麵臨悲慘的命運。
而且,他手下的這些人並非專業的特工,很容易露出破綻。
而且也沒必要,估計兩三天的時間蒙鶩就能率三萬步兵先行趕到,到時候這城裏的人也隻是甕中之鱉罷了。
他們需要確保的是,不能讓哪怕一粒糧食流入光狼城。
隻要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麽這座城市將會被饑餓所籠罩。
兄弟這邊有數千名騎兵在城外晃悠,任何一名想要出城的信使都會遭到攔截。
如果有誰能成功出城,路明非願意改姓跟隨他。
趙軍唯一的辦法就是釋放狼煙來向泫氏警告。
不過泫氏距離這裏還有數十裏之遙,等到趙軍集結完畢並趕來支援時,恐怕不僅蒙鶩的兵馬已經抵達,白起都有可能率領軍隊將這座城池攻陷了。
到時候攻城可以派遣芬格爾和顧楠進入城內,讓他們負責擾亂趙軍的防線。憑借他們出色的攪屎能力,可以想象,攻占光狼城並不會耗費太多精力。
得益於白起的戰略欺詐,趙軍已經撤銷了許多常備兵力。
所以他們一旦成功奪取光狼城,並消滅泫氏的趙軍主力,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趙國將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機動力量。
屆時,再沿著丹水向北進軍,依次攻克長平關和固關,順勢而下,一舉拿下邯鄲。
到時候這趙國也就滅了一半了。
唯一擔心的也就是六國聯軍了,但那玩意沒個半年組建不起來,所以這次主打的就得是一個快。
最少也要趕在六國反應過來之前先啃下趙國一半。
什麽?
你說為什麽趙軍不能趁著路明非人少的時候率領剩下的人走迴泫氏?
在古代戰爭中,兵種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克製關係。
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樣,步兵在麵對騎兵時處於絕對劣勢。
就這樣說吧,步兵敢在騎兵的窺視下行軍,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打個比方,戰士頂著射手的輸出一路從地方二塔跑迴自家高地。
經濟沒有領先的情況下,你能走幾步?
兩天後,蒙鶩率領先頭部隊抵達了光狼城。
雖然隻有一萬人,但這對城內的趙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一萬人的到來,給城內的趙軍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在過去的兩天裏,趙軍曾多次試圖突圍,但每次都被顧楠和路明非的部隊攔下。
這些失敗的嚐試不僅導致大量士兵傷亡,還讓趙軍的士氣遭受重創,跌入穀底。
在這種情況下,趙軍別無他法,隻能升起狼煙,向後方的泫氏發出警告,告知秦軍正在攻城。
在行軍打仗中,實際上可供選擇的道路並不多。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雙方的行動往往都是可預測的。
對於趙軍來說,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投降,要麽等死。
一直等到白起率領主力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光狼城外一裏處安營紮寨的時候。
就在當晚,顧楠和芬格爾二人直接破開城門,衝進了城內。
他們在城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殺戮,一直持續到天亮。
盡管他們未能找到趙軍的主將,但所有在兩人身前露麵的軍官都無一幸免。
第二天清晨,光狼城的守將帶領著殘餘的士兵出城投降。
這座城池去年還曾被秦軍占領過,如今終於又迴到了秦軍手中。
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然而,秦軍並沒有時間休整。因為就在這時,之前派出去的斥候迴報說,他們在距離城池二十裏遠的地方與趙國派出的探路斥候發生了接觸。
但這群趙國的斥候隻是短暫地交手後便迅速撤退了。
於是秦軍斥候順勢追擊,結果發現後麵竟然來了至少十萬的趙軍援兵。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援兵的身後還緊跟著數量不少於二十萬的後勤民夫。
“趙軍反應那麽快?”白起在大堂內撚著胡須,微微皺眉,轉頭看向一旁的蒙鶩,沉聲道:“這下趙軍怕是下了血本。”
蒙鶩同樣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這恐怕不是臨時調動,而是趙國提前動員的結果。廉頗為人沉穩,斷不會如此激進。”他頓了頓,語氣肯定地繼續說:“我猜,趙軍換帥了!”
聽到這個結論,白起心中一喜。他當然知道廉頗是個難對付的對手,但如今換將,對秦軍來說卻是一件好事。白起目光閃爍,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也罷,既然他們主動送上門來,那我們就把他們一網打盡。”
白起心中暗喜,他正愁著如何尋找突破口,一舉消滅趙軍的主力部隊呢。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打,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還會給秦軍帶來巨大的後勤壓力。
而現在,趙軍主力集結,無疑給了白起一個絕佳的機會。
隻要能擊敗這支軍隊,趙國在未來半年內都難以再組織大規模的兵力對抗秦國。想到這裏,白起不禁興奮起來。
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太大了,如果能夠一戰定勝負,那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
此刻,他開始籌劃接下來的戰略部署,準備迎接這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
這些人被身後的大批騎兵驅趕著,狼狽不堪地逃到了城門底下,一邊拚命地敲打著城門,一邊大聲唿喊著開門。
然而,城門卻依然緊閉著,沒有任何打開的跡象。
自古以來,對於潰兵的接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士氣的影響隻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擔心敵軍會混雜其中。
因此,守城士兵不敢輕易打開城門,以免給敵人可乘之機。
最終,城外互為犄角的兩個營帳中的步兵迅速結成陣勢,將這些潰兵保護起來。這樣一來,才暫時穩住局勢,並防止敵軍趁機進攻。
不過,這些潰兵估計還要經過一番嚴格的篩選才能重新獲得信任。
路明非自然不會在這些人中安插自己的探子。
一旦被發現,那些被派去的細作將會麵臨悲慘的命運。
而且,他手下的這些人並非專業的特工,很容易露出破綻。
而且也沒必要,估計兩三天的時間蒙鶩就能率三萬步兵先行趕到,到時候這城裏的人也隻是甕中之鱉罷了。
他們需要確保的是,不能讓哪怕一粒糧食流入光狼城。
隻要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麽這座城市將會被饑餓所籠罩。
兄弟這邊有數千名騎兵在城外晃悠,任何一名想要出城的信使都會遭到攔截。
如果有誰能成功出城,路明非願意改姓跟隨他。
趙軍唯一的辦法就是釋放狼煙來向泫氏警告。
不過泫氏距離這裏還有數十裏之遙,等到趙軍集結完畢並趕來支援時,恐怕不僅蒙鶩的兵馬已經抵達,白起都有可能率領軍隊將這座城池攻陷了。
到時候攻城可以派遣芬格爾和顧楠進入城內,讓他們負責擾亂趙軍的防線。憑借他們出色的攪屎能力,可以想象,攻占光狼城並不會耗費太多精力。
得益於白起的戰略欺詐,趙軍已經撤銷了許多常備兵力。
所以他們一旦成功奪取光狼城,並消滅泫氏的趙軍主力,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趙國將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機動力量。
屆時,再沿著丹水向北進軍,依次攻克長平關和固關,順勢而下,一舉拿下邯鄲。
到時候這趙國也就滅了一半了。
唯一擔心的也就是六國聯軍了,但那玩意沒個半年組建不起來,所以這次主打的就得是一個快。
最少也要趕在六國反應過來之前先啃下趙國一半。
什麽?
你說為什麽趙軍不能趁著路明非人少的時候率領剩下的人走迴泫氏?
在古代戰爭中,兵種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克製關係。
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樣,步兵在麵對騎兵時處於絕對劣勢。
就這樣說吧,步兵敢在騎兵的窺視下行軍,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打個比方,戰士頂著射手的輸出一路從地方二塔跑迴自家高地。
經濟沒有領先的情況下,你能走幾步?
兩天後,蒙鶩率領先頭部隊抵達了光狼城。
雖然隻有一萬人,但這對城內的趙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一萬人的到來,給城內的趙軍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在過去的兩天裏,趙軍曾多次試圖突圍,但每次都被顧楠和路明非的部隊攔下。
這些失敗的嚐試不僅導致大量士兵傷亡,還讓趙軍的士氣遭受重創,跌入穀底。
在這種情況下,趙軍別無他法,隻能升起狼煙,向後方的泫氏發出警告,告知秦軍正在攻城。
在行軍打仗中,實際上可供選擇的道路並不多。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雙方的行動往往都是可預測的。
對於趙軍來說,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投降,要麽等死。
一直等到白起率領主力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光狼城外一裏處安營紮寨的時候。
就在當晚,顧楠和芬格爾二人直接破開城門,衝進了城內。
他們在城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殺戮,一直持續到天亮。
盡管他們未能找到趙軍的主將,但所有在兩人身前露麵的軍官都無一幸免。
第二天清晨,光狼城的守將帶領著殘餘的士兵出城投降。
這座城池去年還曾被秦軍占領過,如今終於又迴到了秦軍手中。
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然而,秦軍並沒有時間休整。因為就在這時,之前派出去的斥候迴報說,他們在距離城池二十裏遠的地方與趙國派出的探路斥候發生了接觸。
但這群趙國的斥候隻是短暫地交手後便迅速撤退了。
於是秦軍斥候順勢追擊,結果發現後麵竟然來了至少十萬的趙軍援兵。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援兵的身後還緊跟著數量不少於二十萬的後勤民夫。
“趙軍反應那麽快?”白起在大堂內撚著胡須,微微皺眉,轉頭看向一旁的蒙鶩,沉聲道:“這下趙軍怕是下了血本。”
蒙鶩同樣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這恐怕不是臨時調動,而是趙國提前動員的結果。廉頗為人沉穩,斷不會如此激進。”他頓了頓,語氣肯定地繼續說:“我猜,趙軍換帥了!”
聽到這個結論,白起心中一喜。他當然知道廉頗是個難對付的對手,但如今換將,對秦軍來說卻是一件好事。白起目光閃爍,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也罷,既然他們主動送上門來,那我們就把他們一網打盡。”
白起心中暗喜,他正愁著如何尋找突破口,一舉消滅趙軍的主力部隊呢。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打,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還會給秦軍帶來巨大的後勤壓力。
而現在,趙軍主力集結,無疑給了白起一個絕佳的機會。
隻要能擊敗這支軍隊,趙國在未來半年內都難以再組織大規模的兵力對抗秦國。想到這裏,白起不禁興奮起來。
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太大了,如果能夠一戰定勝負,那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
此刻,他開始籌劃接下來的戰略部署,準備迎接這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