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臨信誓旦旦同他保證:“肯定會有人來聽課的,實在不行,咱們就辦成一個農業知識交流大會,大家互相討論,交換一下自己種田的心得,這不也挺好的嗎?”
宋大莊:“還交換心得呢,這事兒我看懸,這年頭什麽秘方都是被人抓在手心裏的,誰會傻到會把自己的秘方說出去給旁人知曉呢?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嗎。”
“這怎麽能是拆台呢?您想啊,種地這種事情,就算你不說,等你種的時候,人家看幾遍,難道還學不會嗎?咱們那些方法啊,隻要有心,總能學得會的,與其等他們偷師,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訴他們,至於他們信不信,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宋春臨想的是讓宋大莊幫忙提升一下大景百姓種地的方法,隻要科學種植,即使是大景本土的種子,產量也能多個百來斤,可不能小看這百來斤,也許百來斤就能救活一家子的命呢?
宋家人雖然對開班授課的事情不太看好,但拗不過宋春臨的意思,還是老老實實準備著教材。
正好現在深秋也沒有活可以幹,宋大莊跟宋春生父子兩就整日紮進書房裏,開始把自己知道的寫下來,統計成冊。
這是一個大工程,更別提宋大莊跟宋春生兩人都是學渣型的,讓他們編個教材著實是為難他們,好在盧明跟傅年聽說了以後也過來湊熱鬧,盧明雖然也是個大老粗,但他兒時也是上過學堂的,知道這個的時候,全家人都覺得非常驚訝。
宋大禾看到大家的反應比大家更奇怪:“盧大哥出身大家族,小時候自然是上過學堂的啊,他還做得一手好文章呢,你們不知道?”
“嘶~”
宋大莊磕磕巴巴道:“你們也沒說過啊。”
“盧叔叔居然是大家族的子弟嗎?不會是那個盧氏吧?”
盧明淡淡點頭:“正是,隻不過我父母早亡,家中產業都分給了族叔,所以我才會投身軍營。”
傅年也覺得有些好笑:“我們好像從未說過自己的家鄉對吧,我跟盧大哥其實是同鄉,隻是我家境貧寒,幸得幼時同一位老先生做鄰居,學得了些皮毛,當年本來是擺攤賣字的,結果稀裏糊塗就跟著盧大哥一起參軍了。”
宋春臨看著風格迥異的兩人,心想難怪他倆口音一樣,他還以為是一起生活的時間久了互相學習的呢。
關於兩人的過去,大家都無意探究,隻有宋春曉跟宋春明兩個小屁孩,一直追在他們屁股後麵問,盧明倒是沒說什麽,傅年卻非常有興致的同他們說了一些童年趣事,聽著兩個小破孩津津有味。
編書的事情有了兩人的加入逐步入正軌,傅年幫著父子倆總結,盧明負責潤色,一個月後,在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四個人一起編寫的第一本教材終於橫空出世。
而此時的四人已經完全一副被榨幹了靈魂的模樣,哪怕宋春臨拿迴了一遝紅豔豔的春聯也喚不起他們的精神來。
宋阿麽跟宋秦氏妯娌兩個倒是很感興趣,周寧抱著宋滿滿也在一旁看,宋圓圓如今已經能滿地跑了,小孩子對鮮豔的顏色沒有抵抗力,抓著一張就滿院子跑,宋春臨去追她,她反而跑得更快。
看著兄妹二人打鬧,其餘人也沒有去管,宋秦氏隻說了一聲別摔倒,就繼續去翻看那些寫好的春聯。
“這個好,用的居然是金漆,瞧著就富貴。”
“黑色的也不錯,這個字寫的很大氣。”
宋春臨帶迴來的這些春臨跟福字都是找人寫的,雖然效率比較低,但成品質量很不錯,除了這些已經寫好的春聯,還有一些沒有題字的紅紙,宋春臨打包好送去給了林將軍他們,那些紅紙上麵印了金色的印花,工藝更為複雜,成品自然更華麗一些。
起初宋春臨還不知道該送林將軍什麽才好,知道他的曾祖是當代大儒以後,就想著大儒嘛,那肯定寫的一手好字,不如就地取材,給他送一遝紅紙,讓他們自己寫好了。
剩下的這些是他打算年底去集市上售賣的,長平鎮雖然位於天子腳下,但讀書人還真的不多,往年過年的對聯都是鄉親們去集上找人現寫的,那種寫完了還要等晾幹,他這個就直接寫好了,批量生產不用等,拿了就能走。
第一次弄這個宋春臨沒打算弄很多,福字倒是寫了幾千張,大的小的都有,大的十五文一張,小的八文,或者買兩幅對聯,就送一個小的福字。
今年宋家的果醬也不擺了,專供盛記,由盛記跟侯府的鋪子對外出售,月底對一次賬就好。
休息了幾日,四人這才緩過勁兒來,此時已經是臘月,而關於去年大司馬臨陣脫逃的事情,朝廷也終於有了定論。
皇帝決定罷黜大司馬的官職,任命顧逢月為新的大司馬。
聖旨一下來,整個朝廷都炸開了鍋,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以顧逢月的資曆,還不足以勝任大司馬一職,可若讓其他的擔任,他們又找不出人選,此時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便是連後宮都被驚動了。
一向不太管事的太後也出麵訓斥了皇帝幾句,覺得他這一次行事過於草率,大景朝自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一個讓一個還未及弱冠的人擔任大司馬的,這不是胡鬧嗎?
然而麵對太後的斥責,皇帝卻給出了看似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
“憑他顧逢月能在海河一戰中力挽狂瀾,收複了大景兩座城池,還將蠻子趕出邊境,擊殺突厥皇子,除了顧逢月,朝中武將還有誰能有如此功績?我不讓他做大司馬,那母後覺得,還有誰,配做這大司馬之位?”
太後氣得直接摔碎了手中的茶盞:“混賬,你這是在質疑我嗎?他有顧家軍又如何,難道還能反了我們不成?”
皇帝沉聲道:“母後,慎言。”
“顧老侯爺一世英名,母後莫要寒了他們的心。”
太後被這話堵得一噎,差點一口氣喘不上來,末了,她還不忘提醒皇帝:“我兒怎知,他不是下一個朱成玉?”
說到朱成玉,皇帝有些不屑一顧。
“朱家輝煌一時,到底是栽在了子孫後代的手上,先帝就是看出了朱成玉是個草包,才會把兵權一分為二,不然母後以為顧家軍是怎麽來的?”
太後竟不知道這背後還有這麽一些彎彎繞繞的,看著倔強的皇帝,當下也隻能輕輕歎了一口氣。
“罷了,你主意大,我說不過你,隻是希望你這一次,沒有看走眼吧。”
皇帝不置可否,恭敬地行禮離開。
後宮都這樣反對了,更別提前朝那些老臣們,一個個都認為顧逢月資曆不夠,年齡也小,如此年輕恐怕難以服眾。
當然說這些話的都是文臣,武將那邊對顧逢月的評價雖然褒貶不一,但總體的還是褒多過貶。
然而不管那些老臣再怎麽反對,顧逢月還是接過了主帥的印璽,成為了大景朝最年輕的大司馬。
顧逢月當了大司馬以後,侯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搬家,用顧逢雲的話來講,就是孩子大了,這親也定了,官職也有了,總不能還跟哥哥擠一個宅子不是,於是趕緊給剛翻新好的宅子,掛上了大司馬府的牌匾。
作為大景朝最年輕的大司馬,老臣們不怎麽看好顧逢月,但年輕一些的臣子倒是挺欣賞顧逢月的,單就收複失地來說,起碼顧逢月能把蠻子趕跑,而朱成玉這個廢物隻會臨陣脫逃。
隨著朱成玉被廢,皇帝又接連抄了好幾個大臣的家底,這些人或多或少曾經與李家、朱家都有牽連,趁著這次機會,皇帝幹脆一股腦連根拔起。
當初偷盜糧種的事情其實也有朱家的手筆,但朱家人並沒有主動出手,隻讓李家人衝鋒陷陣,皇帝沒有能扳倒朱家的證據,隻能先折斷朱家的羽翼,而留下朱成玉這條狗命,也隻是看在他爺爺跟父親曾經為大景,為百姓立下過汗馬功勞,不然這蠢貨怕是早就被拖出去淩遲了。
顧逢月倒是沒想到當初偷盜糧種的事情,朱家居然也插了一手,顧逢雲跟他說的時候他還覺得非常驚訝。
“朱成玉這個豬腦袋,他如果不插手此事,估計皇帝也不會趕盡殺絕,直接罷黜了他大司馬之位,這不是將他朱家的顏麵給摁在地上踩嗎?”
顧逢雲淡淡一笑:“老朱家還有什麽顏麵啊,早被他給敗光了,雖然朱成玉是廢了,不過他底下的兒孫倒是有幾個成器的,真是奇了怪了,朱家也不知道是不是風水出了問題,朱成玉這一輩全是廢物,反而隔了一個輩分的孫子,倒是挺有他們曾祖和祖父的風範。”
顧逢月這個大司馬一上任,就有數不清的恭賀跟宴會邀請,顧逢月不耐煩參加這些社交活動,通通都給迴絕了,每天隻在軍營、侯府、宋家這三點一些來迴奔波,連自己的新房子都沒來得及去看上一眼。
宋春臨倒是興致勃勃的,奈何年底事務繁多,一直抽不出身來。
眼看年關將近,為了犒賞那三千弓箭手,宋家可是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都給貢獻出來了,宋家這幾年種紅薯算是種出了心得,每年專門留一畝地的紅薯用來養豬,把二十頭豬養得膘肥體壯,一看就能出不少肉來。
當然光那二十頭豬也是萬萬不夠三千個大小夥子消耗的,宋春臨還得往裏頭添上二十隻羊,這三千人實在太能吃了,他空間裏囤積的那些凍肉不到半年就消耗了十分之一,宋春臨是又喜又愁啊。
喜的是空間存貨被清理了一部分,又能騰出一大片空地出來放東西了,愁的是這些人這麽能吃,得多大的家業才經得起這些餓狼的消耗啊。
為此宋春臨特意去跟顧逢月還有林將軍取經,林將軍倒是無所謂,他家的造紙坊從來不愁沒有生意,而且靠著他老祖宗的名頭,那些文人墨客最喜歡買他們家的紙了,好似跟大儒用同樣的紙,自己也能跟大儒一樣寫出錦繡文章。
不過林將軍要養的兵也不算少,他一般都是拆東牆補西牆,實在不行就讓家裏給兜底,反正吃不垮那就往死裏吃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宋春臨跟顧逢月對視一眼,都覺得去問林將軍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
顧逢月想到侯府那偌大的產業,好似每年的收益都特別可觀,隻是顧家軍人數實在眾多,很多時候還得他們自給自足。
“自給自足我們現在也差不多吧,我家那麽多田地,收上來的糧食全給他們吃,也將將夠一年的。”
顧逢月替他掐指一算,隨後搖頭:“不,不夠。”
宋春臨傻眼:“啥不夠?”
“按照一人一天一斤糧食來算,三千人就是三千斤,一百天就是三十萬斤,一年就差不多一百萬斤糧食,這還是按照最低要求算的,你們家那個產出雖然很高,但要想完全養活他們,還遠遠不夠的。”
宋春臨繼續傻眼,再開口時嘴唇已經開始輕微顫抖:“所以,我每年必須花一百萬斤糧食,才能養活他們?”
“是的。”
“一天一斤,是最低標準?”
“差不多,按士兵的訓練強度來算,一天一斤,其實有點少。”
“還少啊?一斤糧食煮成食物,少說也有兩斤吧,一天吃兩斤主食,我家豬都不敢這麽吃啊。”
顧逢月歎了口氣,點醒他:“可你家的豬每天也不會背著一堆東西繞著山腳跑一圈吧?”
“呃……”
好像是這樣沒錯,宋春臨有時候心血來潮還會給他們加練,而每次加練以後,這些牲口吃得比平時還要多。
宋春臨此刻才意識到,這狗皇帝果然是就是因為養不起了,才把這些牲口送給自己養的,自己還美滋滋地上趕著幫他養了,不僅養,還大魚大肉的養,他就說為毛自家人吃好幾年都沒吃下去一點的肉山,那群牲口半年就吃掉了十分之一!
宋大莊:“還交換心得呢,這事兒我看懸,這年頭什麽秘方都是被人抓在手心裏的,誰會傻到會把自己的秘方說出去給旁人知曉呢?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嗎。”
“這怎麽能是拆台呢?您想啊,種地這種事情,就算你不說,等你種的時候,人家看幾遍,難道還學不會嗎?咱們那些方法啊,隻要有心,總能學得會的,與其等他們偷師,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訴他們,至於他們信不信,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宋春臨想的是讓宋大莊幫忙提升一下大景百姓種地的方法,隻要科學種植,即使是大景本土的種子,產量也能多個百來斤,可不能小看這百來斤,也許百來斤就能救活一家子的命呢?
宋家人雖然對開班授課的事情不太看好,但拗不過宋春臨的意思,還是老老實實準備著教材。
正好現在深秋也沒有活可以幹,宋大莊跟宋春生父子兩就整日紮進書房裏,開始把自己知道的寫下來,統計成冊。
這是一個大工程,更別提宋大莊跟宋春生兩人都是學渣型的,讓他們編個教材著實是為難他們,好在盧明跟傅年聽說了以後也過來湊熱鬧,盧明雖然也是個大老粗,但他兒時也是上過學堂的,知道這個的時候,全家人都覺得非常驚訝。
宋大禾看到大家的反應比大家更奇怪:“盧大哥出身大家族,小時候自然是上過學堂的啊,他還做得一手好文章呢,你們不知道?”
“嘶~”
宋大莊磕磕巴巴道:“你們也沒說過啊。”
“盧叔叔居然是大家族的子弟嗎?不會是那個盧氏吧?”
盧明淡淡點頭:“正是,隻不過我父母早亡,家中產業都分給了族叔,所以我才會投身軍營。”
傅年也覺得有些好笑:“我們好像從未說過自己的家鄉對吧,我跟盧大哥其實是同鄉,隻是我家境貧寒,幸得幼時同一位老先生做鄰居,學得了些皮毛,當年本來是擺攤賣字的,結果稀裏糊塗就跟著盧大哥一起參軍了。”
宋春臨看著風格迥異的兩人,心想難怪他倆口音一樣,他還以為是一起生活的時間久了互相學習的呢。
關於兩人的過去,大家都無意探究,隻有宋春曉跟宋春明兩個小屁孩,一直追在他們屁股後麵問,盧明倒是沒說什麽,傅年卻非常有興致的同他們說了一些童年趣事,聽著兩個小破孩津津有味。
編書的事情有了兩人的加入逐步入正軌,傅年幫著父子倆總結,盧明負責潤色,一個月後,在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四個人一起編寫的第一本教材終於橫空出世。
而此時的四人已經完全一副被榨幹了靈魂的模樣,哪怕宋春臨拿迴了一遝紅豔豔的春聯也喚不起他們的精神來。
宋阿麽跟宋秦氏妯娌兩個倒是很感興趣,周寧抱著宋滿滿也在一旁看,宋圓圓如今已經能滿地跑了,小孩子對鮮豔的顏色沒有抵抗力,抓著一張就滿院子跑,宋春臨去追她,她反而跑得更快。
看著兄妹二人打鬧,其餘人也沒有去管,宋秦氏隻說了一聲別摔倒,就繼續去翻看那些寫好的春聯。
“這個好,用的居然是金漆,瞧著就富貴。”
“黑色的也不錯,這個字寫的很大氣。”
宋春臨帶迴來的這些春臨跟福字都是找人寫的,雖然效率比較低,但成品質量很不錯,除了這些已經寫好的春聯,還有一些沒有題字的紅紙,宋春臨打包好送去給了林將軍他們,那些紅紙上麵印了金色的印花,工藝更為複雜,成品自然更華麗一些。
起初宋春臨還不知道該送林將軍什麽才好,知道他的曾祖是當代大儒以後,就想著大儒嘛,那肯定寫的一手好字,不如就地取材,給他送一遝紅紙,讓他們自己寫好了。
剩下的這些是他打算年底去集市上售賣的,長平鎮雖然位於天子腳下,但讀書人還真的不多,往年過年的對聯都是鄉親們去集上找人現寫的,那種寫完了還要等晾幹,他這個就直接寫好了,批量生產不用等,拿了就能走。
第一次弄這個宋春臨沒打算弄很多,福字倒是寫了幾千張,大的小的都有,大的十五文一張,小的八文,或者買兩幅對聯,就送一個小的福字。
今年宋家的果醬也不擺了,專供盛記,由盛記跟侯府的鋪子對外出售,月底對一次賬就好。
休息了幾日,四人這才緩過勁兒來,此時已經是臘月,而關於去年大司馬臨陣脫逃的事情,朝廷也終於有了定論。
皇帝決定罷黜大司馬的官職,任命顧逢月為新的大司馬。
聖旨一下來,整個朝廷都炸開了鍋,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以顧逢月的資曆,還不足以勝任大司馬一職,可若讓其他的擔任,他們又找不出人選,此時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便是連後宮都被驚動了。
一向不太管事的太後也出麵訓斥了皇帝幾句,覺得他這一次行事過於草率,大景朝自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一個讓一個還未及弱冠的人擔任大司馬的,這不是胡鬧嗎?
然而麵對太後的斥責,皇帝卻給出了看似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
“憑他顧逢月能在海河一戰中力挽狂瀾,收複了大景兩座城池,還將蠻子趕出邊境,擊殺突厥皇子,除了顧逢月,朝中武將還有誰能有如此功績?我不讓他做大司馬,那母後覺得,還有誰,配做這大司馬之位?”
太後氣得直接摔碎了手中的茶盞:“混賬,你這是在質疑我嗎?他有顧家軍又如何,難道還能反了我們不成?”
皇帝沉聲道:“母後,慎言。”
“顧老侯爺一世英名,母後莫要寒了他們的心。”
太後被這話堵得一噎,差點一口氣喘不上來,末了,她還不忘提醒皇帝:“我兒怎知,他不是下一個朱成玉?”
說到朱成玉,皇帝有些不屑一顧。
“朱家輝煌一時,到底是栽在了子孫後代的手上,先帝就是看出了朱成玉是個草包,才會把兵權一分為二,不然母後以為顧家軍是怎麽來的?”
太後竟不知道這背後還有這麽一些彎彎繞繞的,看著倔強的皇帝,當下也隻能輕輕歎了一口氣。
“罷了,你主意大,我說不過你,隻是希望你這一次,沒有看走眼吧。”
皇帝不置可否,恭敬地行禮離開。
後宮都這樣反對了,更別提前朝那些老臣們,一個個都認為顧逢月資曆不夠,年齡也小,如此年輕恐怕難以服眾。
當然說這些話的都是文臣,武將那邊對顧逢月的評價雖然褒貶不一,但總體的還是褒多過貶。
然而不管那些老臣再怎麽反對,顧逢月還是接過了主帥的印璽,成為了大景朝最年輕的大司馬。
顧逢月當了大司馬以後,侯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搬家,用顧逢雲的話來講,就是孩子大了,這親也定了,官職也有了,總不能還跟哥哥擠一個宅子不是,於是趕緊給剛翻新好的宅子,掛上了大司馬府的牌匾。
作為大景朝最年輕的大司馬,老臣們不怎麽看好顧逢月,但年輕一些的臣子倒是挺欣賞顧逢月的,單就收複失地來說,起碼顧逢月能把蠻子趕跑,而朱成玉這個廢物隻會臨陣脫逃。
隨著朱成玉被廢,皇帝又接連抄了好幾個大臣的家底,這些人或多或少曾經與李家、朱家都有牽連,趁著這次機會,皇帝幹脆一股腦連根拔起。
當初偷盜糧種的事情其實也有朱家的手筆,但朱家人並沒有主動出手,隻讓李家人衝鋒陷陣,皇帝沒有能扳倒朱家的證據,隻能先折斷朱家的羽翼,而留下朱成玉這條狗命,也隻是看在他爺爺跟父親曾經為大景,為百姓立下過汗馬功勞,不然這蠢貨怕是早就被拖出去淩遲了。
顧逢月倒是沒想到當初偷盜糧種的事情,朱家居然也插了一手,顧逢雲跟他說的時候他還覺得非常驚訝。
“朱成玉這個豬腦袋,他如果不插手此事,估計皇帝也不會趕盡殺絕,直接罷黜了他大司馬之位,這不是將他朱家的顏麵給摁在地上踩嗎?”
顧逢雲淡淡一笑:“老朱家還有什麽顏麵啊,早被他給敗光了,雖然朱成玉是廢了,不過他底下的兒孫倒是有幾個成器的,真是奇了怪了,朱家也不知道是不是風水出了問題,朱成玉這一輩全是廢物,反而隔了一個輩分的孫子,倒是挺有他們曾祖和祖父的風範。”
顧逢月這個大司馬一上任,就有數不清的恭賀跟宴會邀請,顧逢月不耐煩參加這些社交活動,通通都給迴絕了,每天隻在軍營、侯府、宋家這三點一些來迴奔波,連自己的新房子都沒來得及去看上一眼。
宋春臨倒是興致勃勃的,奈何年底事務繁多,一直抽不出身來。
眼看年關將近,為了犒賞那三千弓箭手,宋家可是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都給貢獻出來了,宋家這幾年種紅薯算是種出了心得,每年專門留一畝地的紅薯用來養豬,把二十頭豬養得膘肥體壯,一看就能出不少肉來。
當然光那二十頭豬也是萬萬不夠三千個大小夥子消耗的,宋春臨還得往裏頭添上二十隻羊,這三千人實在太能吃了,他空間裏囤積的那些凍肉不到半年就消耗了十分之一,宋春臨是又喜又愁啊。
喜的是空間存貨被清理了一部分,又能騰出一大片空地出來放東西了,愁的是這些人這麽能吃,得多大的家業才經得起這些餓狼的消耗啊。
為此宋春臨特意去跟顧逢月還有林將軍取經,林將軍倒是無所謂,他家的造紙坊從來不愁沒有生意,而且靠著他老祖宗的名頭,那些文人墨客最喜歡買他們家的紙了,好似跟大儒用同樣的紙,自己也能跟大儒一樣寫出錦繡文章。
不過林將軍要養的兵也不算少,他一般都是拆東牆補西牆,實在不行就讓家裏給兜底,反正吃不垮那就往死裏吃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宋春臨跟顧逢月對視一眼,都覺得去問林將軍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
顧逢月想到侯府那偌大的產業,好似每年的收益都特別可觀,隻是顧家軍人數實在眾多,很多時候還得他們自給自足。
“自給自足我們現在也差不多吧,我家那麽多田地,收上來的糧食全給他們吃,也將將夠一年的。”
顧逢月替他掐指一算,隨後搖頭:“不,不夠。”
宋春臨傻眼:“啥不夠?”
“按照一人一天一斤糧食來算,三千人就是三千斤,一百天就是三十萬斤,一年就差不多一百萬斤糧食,這還是按照最低要求算的,你們家那個產出雖然很高,但要想完全養活他們,還遠遠不夠的。”
宋春臨繼續傻眼,再開口時嘴唇已經開始輕微顫抖:“所以,我每年必須花一百萬斤糧食,才能養活他們?”
“是的。”
“一天一斤,是最低標準?”
“差不多,按士兵的訓練強度來算,一天一斤,其實有點少。”
“還少啊?一斤糧食煮成食物,少說也有兩斤吧,一天吃兩斤主食,我家豬都不敢這麽吃啊。”
顧逢月歎了口氣,點醒他:“可你家的豬每天也不會背著一堆東西繞著山腳跑一圈吧?”
“呃……”
好像是這樣沒錯,宋春臨有時候心血來潮還會給他們加練,而每次加練以後,這些牲口吃得比平時還要多。
宋春臨此刻才意識到,這狗皇帝果然是就是因為養不起了,才把這些牲口送給自己養的,自己還美滋滋地上趕著幫他養了,不僅養,還大魚大肉的養,他就說為毛自家人吃好幾年都沒吃下去一點的肉山,那群牲口半年就吃掉了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