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在嘉山之敗,河北局勢岌岌可危之時,安祿山確實有過放棄洛陽的打算。】


    【但帶兵多年的安祿山,所想的卻是,要集結陝郡之外的所有叛軍,打迴河北奪迴常山。】


    【然而,在安祿山正打算帶領叛軍欲渡過黃河殺迴河北之時,唐玄宗李隆基,宰相楊國忠,以及哥舒翰三人聯手,又給他送了一份大禮。】


    金主完顏亮:“如果朕是此時的安祿山,恨不得抱著唐玄宗李隆基,狠狠的給他親上幾口。哈哈哈...!!”


    明仁宗朱高熾:“若是唐玄宗李隆基,沒有冤殺高仙芝與封常清。”


    “此時由高仙芝坐鎮潼關,由在叛軍身上吃過大虧的封常清出兵攻打陝郡,應該封常清不會再犯輕敵的錯誤了吧。”


    “可惜,曆史是不能重來的,潼關之敗,有天意,亦有人為過錯,現在也隻能留下千古唏噓...”


    唐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看來陛下,始終都是對吾寵恩有加啊!在吾岌岌可危之時,以給吾送上這份大禮。”


    “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把大唐江山,禪位於吾,陛上就好好的當太上皇不好嗎?何故如此折騰天下的百姓?”


    【唐軍的先鋒大將雖然是王思禮,但整支先鋒部隊,都是由各路勤王而來的部隊組成的,並且隊伍的情況也極為複雜。】


    【各支部隊之中,都有自己的帶隊將軍在負責指揮與協調,或是堅守潼關還好,隻要負責自己堅守的區域即可。】


    【但是出了潼關,他們各軍之間的任務,就變得非常模糊了。】


    【大唐的五萬先鋒大軍,看似都是上過戰場拚殺,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但是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他們之間的所產生的矛盾並不少。】


    【現在突遭伏擊,又被限製在窄小的地方裏,王思禮的將令,根本就傳達不到各路統軍的將軍之中,在這慌亂之中,就更難形成有效的指揮與調度了。】


    【前軍不敢衝,中軍又進退不得,一時之間大唐的先頭部隊就被困住了。】


    【因道路狹小,整支軍隊的隊形又長,前軍與後軍之間的信息傳遞不夠快捷,後軍以為前中軍在爭搶戰功,也急不可耐的往前衝,三軍將士都欲要立功。】


    【這就導致了整支大唐的先鋒部隊,前中後三軍都擁擠在一起,被埋伏在兩側的叛軍站在高處,無限的射殺。】


    唐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哈哈哈,好!好!真是太好了!殺得好!”


    “老子此時真的想要看看那哥舒翰,還有沒有平日那副天下無敵,瞧不上老子的嘴臉?”


    “一個半身不遂的老家夥,真以為他能天下無敵了?”


    漢楚王韓信:“到達潼關數個月的時間,居然連軍隊都沒能治理好?”


    唐太宗李世民:“這個哥舒翰,到達潼關之時,就已經看到了二十萬潼關大軍之間所存在的問題,為何沒能處理好各軍之間存在的矛盾?”


    “既然處理不好,為何又將他們全部歸入到先鋒部隊之中?”


    明太祖朱元璋:“這二十萬潼關大軍之中,有皇城禁衛軍,有隴右軍,有河西軍等等,簡直就是魚龍混雜。”


    “與安祿山帶領的叛軍相比,這潼關的二十萬唐軍,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唐衛國公李靖:“這一波送完,長安還能保得住嗎?大唐能保得住,都是老天在眷顧...”


    【早已埋伏多日的第二波叛軍,也在這個時候,對由副將龐忠等率領十萬白徒兵唐軍,發起了攻擊。】


    【數十輛滿載易燃草料的草車,被叛軍在高處點燃之後,迅速的推了下來。】


    【一時之間,數十輛烈火戰車,直接衝進了十萬大唐白徒兵當中,烈火滾滾,濃煙彌漫了整條狹長的通道上。】


    【這個時候,不管是先鋒唐軍,還是十萬大唐白徒兵,徹底的慌亂了,不斷有人被自己人踩踏致死。】


    【見火車衝來的戰馬,更是驚慌不已,它們放蹄奔走,四處衝撞,使混亂的場麵,更加的混亂。】


    【忽然東風驟起,將火勢與濃煙吹得更盛。】


    【而叛軍崔乾佑,也在這個時候,發起了對唐軍的總攻,埋伏多日的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


    【殺聲隨大風而起,崔乾佑帶領叛軍兩萬的精銳騎兵,直接就殺進了唐軍之中。】


    【兵敗如山倒,或許從大唐選擇二十萬大軍,全軍走出潼關起,就已經注定了他們的敗局。】


    【或者從宰相楊國忠,堅持他的速勝論,認為安祿山的叛軍全是烏合之眾時,就為潼關埋下了敗局的定數。】


    【又或者從唐玄宗李隆基,知道安祿山要從洛陽逃走,想活捉安祿山,想重塑他帝皇形象那一刻起,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就已經注定了他們的結局。】


    唐太宗李世民頹然的坐在寶座上,喃喃的分析道:“潼關之敗葬送了二十萬大軍,動搖的不僅僅是大唐王朝的根基那麽簡單...”


    但讓唐太宗李世民,慶幸的是,這是發生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的事件。


    對於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李隆基。


    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就是大唐李氏皇族的不孝子孫,是李氏的罪人。


    若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原因,就不會有李林甫,以蕃將代替漢將的政策,也就不會讓身為胡人的安祿山能一步步爬到三鎮節度使的位置上,發動叛亂了...


    那麽多人都能看出安祿山,謀反之意,他唐玄宗李隆基,卻偏偏不相信。


    若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寵幸楊貴妃,楊氏一族就不可能在大唐朝廷之中壯大,楊國忠這種無能小人,也不可能身居宰相這等要職。


    唐玄宗李隆基確實是開創了大唐王朝的開元盛世,但那是繼承在貞觀盛世的基礎上而來的。


    所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裏,唐玄宗李隆基所犯的過錯,遠遠大於他的功績。


    ......


    【靈寶之敗,唐軍敗得相當的慘烈,最終哥舒翰隻帶領了八千殘軍逃迴潼關城中。】


    【而比哥舒翰更早逃走的,則是傳令的宦官。】


    【靈寶大敗,葬送了潼關二十萬唐軍,他哥舒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封常清雖然丟了洛陽,但還為大唐保住了大半的白徒兵,而高仙芝,隻是從陝郡撤迴到潼關堅守,未失一兵一卒,還保留了大量的戰略物資。】


    【而自己呢?】


    【雖說自己出兵潼關有無奈之舉,若是自己堅決不出兵潼關,又或者在出兵潼關之時,更重視安祿山的叛軍,或許就不會有如此大敗了。】


    【連封常清與高仙芝,都被下罪處死了。】


    【與他們比起來,朝廷要處死自己,那自己是一點都不冤屈,然而......】


    【就在這時,安祿山的叛軍,已然追到潼關城下。】


    【叛軍並沒有直接攻打潼關,而是攜靈寶大勝之威勢,對潼關守軍進行了勸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久並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