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關擊退了崔乾佑的叛軍追兵後,封常清連續向唐玄宗李隆請奏迴朝廷陳情局勢情況,均遭到拒絕。】


    【宦官邊令誠到達潼關後,見士兵在勤加練習守城作戰,軍紀有序,不像是一群敗退之兵該有的模樣,心中犯疑。】


    【遂當著所有潼關將士的麵前,宣讀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降罪詔書,削去了封常清所有官爵,讓其戴罪立功。】


    【從宦官邊令誠的神態與言語之中,都在表達著朝廷與陛下,對丟失洛陽與陝郡的憤怒,如是在給所有潼關將士,以及高仙芝與封常清,下了一個大大的下馬威。】


    【讓潼關的所有將士,都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威壓,籠罩在眾人的頭上。】


    【見效果已達到,在一陣寒暄過後,宦官邊令誠談起當年征戰小勃律國之迴憶,遂又提起了高仙芝遭受夫蒙靈察不公的對待。】


    【這讓高仙芝眉頭微皺,已迴到朝廷多年不見的宦官邊令誠,似乎與以前有些不太一樣了。】


    【遂又恭喜高仙芝成為天下征賊兵馬副元帥,並意有所指的點到當年自己給唐玄宗李隆基的密報中,不單救了高仙芝,還讓高仙芝從此平步清雲。】


    【宦官邊令誠道:“高元帥,此次兵敗洛陽,棄守陝郡之事,可大可小,隻須自己與陛下證明其中關係利害,便可高枕無憂...!”】


    【然高仙芝聽懂了宦官邊令誠之意,以軍中無錢財為由拒絕,沒能遂宦官邊令誠之願。】


    【見如此,宦官邊令誠冷聲指出,高仙芝當初攻破小勃律國,石國時繳獲極多,何故如此貪婪獨食。】


    【兩人因此不歡而散。】


    魏公曹操:“貪財與貪權相比,多貪一點繳獲敵人的錢財,根本算不上什麽。”


    宋太宗趙光義:“高仙芝貪財,沒有虧待他的手下與士兵,貪點錢財,對王朝與朝廷來說,還是一件好事。”


    “反觀,安祿山貪權的危險有多大,現在天道已經在昭告天下了。”


    漢丞相蕭何:“為臣者,有些時候貪財,是可以在皇帝麵前保命的,而迷戀權勢,就如同被刀架脖子,終日提心吊膽。”


    清內閣首席大學士和珅:“我覺得世人最對貪財有著極大的誤解,為王朝國家貪些錢財,又能花掉多少?這不過是從一個國庫,放到另一個國庫罷了。”


    【被削去官爵,留命戴罪立功的封常清,在睡夢中全是洛陽之敗的畫麵與記憶。】


    【輾轉反側,仍無法入眠,便起身撰寫了《封常清請死表聞》,欲想要親自交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請罪。】


    【卻說宦官邊令誠與高仙芝不歡而散後,心中憤懣難以平息,覺得高仙芝實在忘恩負義,越發覺得自己當初對高仙芝的幫助,實在是不值得。】


    【次日在潼關城中,一番調查取證後,遂連夜起寫密奏,傳於唐玄宗李隆基。】


    【奏表封常清以賊搖眾,亂大唐軍心,漲叛軍烏合之眾之氣。】


    【奏高仙芝棄陝地數百裏,又盜減軍士糧賜,使軍心不穩,對朝廷多有怨言。】


    【並奏言道:軍中將士,勤練有加,軍紀有序,非敗軍之像。】


    【此時以難辨真假的唐玄宗李隆基,得宦官邊令誠密奏後勃然大怒,連夜傳敕書予宦官邊令誠。】


    【令宦官邊令誠,在軍中將斬殺高仙芝及封常清,以防不測。】


    【封常清不知朝廷為何又突然降罪,於是,央求邊令誠把自己最近草就的奏折《封常清請死表聞》呈報給唐玄宗李隆基,這也算是他作為臣子能盡的最後一份力。】


    【而高仙芝大唿冤枉,稱自己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但說他盜減糧賜則是誣陷。】


    【高仙芝,封常清最終含冤而死。】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最終也沒有觀看封常清戰敗之後的所有奏表,以及《請死表聞》。】


    【後世歎曰:】


    【常清兵敗洛陝丟,奏請陳情帝拒留。】


    【邊令誠來降罪詔,潼關將士懼心憂。】


    【憶昔小勃律國事,高帥皺眉覺異流。】


    【利誘遭拒反成怨,密奏君王禍難休。】


    【常清罪中難入寐,請死表聞訴心愁。】


    【邊令奸佞誣忠良,仙芝喊冤恨未收。】


    【含冤而死悲千古,帝未肯見表空留。】


    ......


    見此一幕,唐太宗整個人都錯愕了,這不孝子孫,居然聽信了一個宦官之言,在天下將會大亂,王朝不穩固之時,於陣前斬殺統軍的元帥與大將?


    這是腦子進水了吧?


    大唐李氏怎麽會有這麽混賬的玩兒?


    難道不知道這是兵家大忌,自毀長城影響深遠的大事嗎?


    明成祖朱棣:“高仙芝,封常清含冤而死,以及後來的哥舒翰的結局,就是埋下讓大唐後來的蕃鎮將領,再也不敢輕信大唐朝廷的禍根。”


    “再有安祿山與史思明做對比,能當的一時的皇帝,也總比被冤枉斬了腦袋要強。”


    “大唐王朝的江山,起碼有一半都是毀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上。”


    清乾隆帝弘曆:“此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經完全昏聵了。給後世的大唐動蕩,埋下了禍根。”


    “大唐朝廷不信任蕃將,蕃將也不信任大唐朝廷,皇帝也不開始信任大臣,開始走上大漢後期的老路,開始信任宦官。”


    始皇帝嬴政:“這唐玄宗李隆基是前麵賢明,老了昏聵。一個盛世王朝,被他這麽一折騰,想不衰敗都難了。”


    “看來朕,當初想要大秦王朝千秋萬代,有些短視了。”


    “在這一期天道盤點中,這唐玄宗李隆基,提到胡亥是秦二世,是不是在說,大秦王朝的天下,也被胡亥給禍亂了。”


    始皇帝嬴政遂臉色陰沉的向一旁的趙高問道:“對此,趙高,汝如何看待此事?”


    每一次陪同始皇帝嬴政,觀看天道盤點,都讓趙高恐慌不已,但又不敢在大殿上表露出來。


    所以趙高一直都不敢再發表看法,恨不得所有人都把他給忘記了,不記得他的存在。


    現在又被始皇帝嬴政點名。


    趙高的心中那是叫苦不迭,但又不得不硬的頭皮言道:“曆史多變,將來的一切都是難以預料。”


    “今的天道盤點預言,便可以防患於未然。”


    “陛下可以下令,讓胡亥公子,在這一世裏,永遠做一個皇室公子,不得幹政...”


    ......


    【身處洛陽的安祿山,在聽聞唐玄宗李隆基,居然把高仙芝與封常清給斬殺了之後,從不相信,到驚愕,到最後則狂喜不已。】


    【這是天降大喜,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將高仙芝與封常清給處掉時,唐玄宗李隆基又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於是,安祿山舉起手中的酒杯,對著長安的方向,對著唐玄宗李隆高唿:“謝陛下對祿山恩寵,謝陛下幫忙,去掉到祿山心中之大患。”】


    【隨後洛陽宮殿之中,便傳出一陣陣肆意無比的縱情大笑。】


    唐玄宗李隆基:“可惡,真是太可惡了。”


    “一個宦員居然心思不良,害大唐江山崩潰,害朕背上殘殺忠良之罵名,來人,將宦官邊令誠斬於午門之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久並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