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道,雖然華拯民的勢力越來越發展壯大,但是華拯民不愧是周書宇的學生,他從來都不會忘記所有民生疾苦。在他統治之下的百姓,都已經分得了屬於自己的土地、房屋,同時由於華拯民打破了以往教育的壟斷,讓自己統治區域內的百姓們的孩子可以享受官府地免費教育,也就是義務教育,同時還派出大批的官吏,在自己的控製區域內進行大規模地掃盲運動。結果,隨著時間地推移,華拯民控製的區域已經是天下三分有其一。其統治區域內的百姓,也已經徹底解決了文盲問題,整個統治區域內文化教育極其強盛,由於義務教育,更是讓華拯民控製區內的所有百姓的孩子們都擁有了力量。


    此時,已經是華拯民控製區域內的太平義興三千六百五十六年,這整整三千年,華拯民甚至因為向往自己的老師周書宇給他所介紹的那個令人神往的國度,竟然直接廢除了自己消滅的那些敵對勢力控製區域內的所有冗雜繁多的文字,推行自己的老師周書宇從小教導他的文字,同時還將老師從小教導給他的詩詞歌賦都親自書寫下來,刻印成冊,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大為推廣。一個國家的興盛,除了軍事、經濟的強盛,還要有文化的強盛,民族凝聚力的強大。很明顯,華拯民做到了這一點。


    由於華拯民控製區內的文化不斷地強盛,雖然華拯民依舊沒有建立國家,但是一個民族國家的雛形已經形成。尤其是,他的子子孫孫們都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深受這種先進文化地熏陶。尤其是,隨著華拯民控製區內經濟、軍事的不斷強盛,瀾川大陸周圍的敵對勢力極其恐懼,他們開始對華拯民控製範圍展開聯合攻擊。但是華拯民控製區內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敵軍地不斷進攻,都被徹底挫敗。


    同時,華拯民又聽從自己老師周書宇地建議,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地蠶食周圍敵對勢力的地盤,當然也會不斷地消滅那些已經被削弱的敵對勢力。由於華拯民的子子孫孫,也都是師從周書宇,一方麵由於華氏家族內部高度的凝聚力和這個家族內部親人關係的和諧,另一方麵則是得益於周書宇這位老師地嚴格教導,華氏家族中文武雙全、才德兼優之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這個家族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擁有如今算是自己老祖宗屁股底下的那個位子,他們與所有華拯民勢力範圍內的所有百姓一般,他們希望為國家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而不是依靠祖輩蔭封,他們甚至依靠祖輩為恥辱。


    正因如此,華拯民控製下的控製範圍不斷地擴大。又過了將近兩千年,也就是華拯民勢力範圍內的太平義興五千六百年正月初一,華拯民控製勢力已經占據了整個瀾川大陸的三分有其二,華拯民已經看到自己地統治徹底穩固,一個民族國家的概念徹底形成,他終於在這一天,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帝國,而他則成為了這個帝國的開國之君,而這個帝國的國號為華瀾帝國,建都華天府,改年號為太平安國。


    當華拯民這位被後世之君追封其諡號為華瀾帝國太祖登上皇位之後,卻依舊與他的妻子相敬如賓,這個帝國的內更是通過了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等政策,讓華瀾帝國開始朝著現代文明的方向發展。尤其是,隨著華拯民因為自己的老師周書宇從小就教導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麵的知識,而自從華拯民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實行義務教育以來,所有孩子們的課程除了國學與武學兩個重要課程之外,還連帶著數學、物理、化學甚至繪畫、農業等課程,幸虧這裏的孩子能夠從小都因為修煉,腦力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否則如此眾多的學科,豈不是讓這些孩子們背負上重擔。


    由於華瀾帝國整個國家不僅重文,也同樣尚武,所以這個帝國雖然民風彪悍,但是卻知書識禮,雖然這似乎有點矛盾,就好像一個壯漢,長的兇神惡煞,武力超群,但是卻能夠像個文人一般吟詩作賦、知書識禮,這其實就是華瀾帝國的真實寫照。這個帝國僅僅一名普通的士兵,甚至擁有中學以上的文學水平,他們的修為更是至少能夠在練氣境,這在瀾川大陸以往的曆史上,都是不曾有的。


    至於,周書宇這位華瀾帝國開國皇帝華拯民的老師,由於其不僅教導開國皇帝華拯民以及華氏皇族所有子弟和朝廷重臣們以及其子弟,而且還同樣教導無數的百姓家中的子弟,其不僅被封為國師,而且還成為了華瀾帝國第一所高等學府——華瀾學院的院長,他的德行,他的學識,讓整個華瀾帝國的所有人都對其極其敬重。


    其實,華瀾學院的建立,乃是華拯民在滅亡一個大勢力之後,眼見得那個大勢力所建造的宮殿異常宏偉,他自己並不喜歡,但是他認為自己的老師卻應該居住在這個地方。但是,老師卻將這座宮殿建成一座學府,而老師自己卻隻肯住在一座荒敗的院落。華拯民也是跟隨了自己老師的性格,他並不喜歡什麽宮殿,甚至在一次朝議中,在聽說了華瀾學院需要建造一座圖書館,他甚至直接將一位朝臣所上奏的希望他建造一座宮殿所批的錢,全部都用來修建這座圖書館。皇帝尚且如此,更遑論說整個華瀾帝國的所有臣民呢!


    其結果就是,華瀾帝國整個國家的風氣,崇尚簡樸,喜好文學,尚武成風,但卻遵紀守法。其結果,就是整個國家,民殷國富,人丁興旺,兵甲強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每年犯罪者不過爾爾,整個華瀾帝國得到了長治久安。


    不過,此時占據著瀾川大陸的另外三分之一土地的其它勢力,自然是也在發展,他們不斷地對華瀾帝國進行歪曲,不斷地在其統治範圍內的民間,進行各種各樣的宣傳。同時,麵對著華瀾帝國這個日益發展壯大的強敵,這些勢力開始摒棄前嫌,團結起來,尤其是這個對抗華瀾帝國的聯盟中很快就湧現出了一位名叫赫連拓疆的梟雄,他原本就是華拯民在還未建立帝國之前,被打敗逃亡的一個勢力的餘孽,他極端仇恨華瀾帝國,但是同時他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認為需要學習華瀾帝國的先進文化,但是他卻仇視百姓,他從來都不認為那些百姓該跟自己平起平坐,所以他認為隻有與華瀾帝國一樣,同樣建立起來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與華瀾帝國才能夠對抗。


    正因如此,他派出了大批的留學生到華瀾帝國進行學習,但是當他發現那些留學生竟然都被華瀾帝國的文化所同化,不僅沒有一個迴來,反而還成為了敵人。所以,赫連拓疆便開始自己籌備建立起一座學院,雖然名義上,可以讓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在學院內學習,但實際上他卻將這些學員進行各種各樣對華瀾帝國地仇恨。同時,在率領這個龐大的反對華瀾帝國的各大勢力的聯盟,與華瀾帝國作戰之時,他不斷地通過各種陰謀詭計,讓那些不服從自己之人全部都在作戰中死亡,同時不斷地增強自己的勢力。


    由於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赫連拓疆終於開始展露出其野心,在親自斬殺了數十名不服從他的勢力首領之後,無論是出於畏懼,還是利益,大多數勢力開始擁護赫連拓疆稱帝。


    華瀾帝國太平安國兩千四百五十年,赫連拓疆同樣建立起了與華瀾帝國為敵的強大帝國——烈秦帝國,這個帝國雖然其疆域隻有華瀾帝國的一半,但是由於其占據著西南萬裏沃土,而華瀾帝國則位於北方、東北以及東南方,其半數土地要麽荒漠,要麽是冰原,要麽就是草原,而真正的富庶之地與烈秦帝國相差無幾,所以赫連拓疆先是跟華瀾帝國言和,而華瀾帝國皇帝華拯民自然是認識到這個赫連拓疆的確是自己的強敵,但是如今華瀾帝國也需要休養生息。所以,華拯民也隻隻能夠讚同議和。但是,他卻十分明白,這個赫連拓疆絕對會在這段時間內,發展強大起來。


    華拯民明白,從此之後,華瀾帝國必定與這個烈秦帝國彼此之間爆發無休無止的戰爭。所以,如今的華瀾帝國必須加強武備,至於攻擊烈秦帝國,雖然華拯民十分想這樣做,但是如今烈秦帝國與華瀾帝國的接壤地帶,皆是連綿萬裏的崇山峻嶺,烈楚帝國占據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其軍隊完全可以“進可攻,退可守”,而華瀾帝國卻成為了敵人可以隨意進攻的目標。但是,對於華拯民來說,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永遠留著烈秦帝國這個強大敵國,隻有這個敵國存在,華瀾帝國必定不敢有任何的鬆懈。


    尤其是,華拯民還直接下達命令,帝國的所有學生在入學之前,都必須前往邊疆軍訓一年,所有的學生,都必須知道自己能夠得到這麽一個安寧的環境中學習,是靠著多少將士的犧牲換來的。


    總之,如今的瀾川大陸,很快就會迎來一場場充滿悲壯的戰爭。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書宇的奇特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如夢並收藏周書宇的奇特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