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就這麽抱著,溫存了不知多久,顧熙言突然想起來,方才男人抱著自己一路滾落矮坡的時候,好似在自己耳邊悶哼了一聲。
「夫君為了救妾身,可曾受傷?」說罷,顧熙言便扒著男人的寬肩,準備掀開褻衣往男人背後看。
隻見蕭讓眼疾手快的拉住顧熙言的手,將柔弱無骨的玉手拉倒眼前,低頭吻了吻,「本候無礙。」
「隻是這帳子裏爐火燒的不夠旺盛,夫人還是快些穿上褻褲,莫要著了涼。」
顧熙言這才發覺,方才和蕭讓抱在一起,自己竟是隻著了一件及大腿的褻衣,空落落地露著兩條玉腿!
隻見美人兒耳廓紅紅,忙拉過錦被,鑽進了被窩裏頭,悶悶道,「侯爺忒壞!」
蕭讓聽了,勾了薄唇淡淡一笑,望著床上包裹如繭的嬌人兒,無奈地搖了搖頭。
翌日午後。
到今日,今年秋冬的芳林圍獵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圍場的露營地前,各府的大帳中,丫鬟婆子小廝正忙進忙出地收拾行裝。
平陽侯府大帳前,一輛車轅處繪著山茶花的馬車緩緩駛來,隻聽見車夫「籲——」了一聲,馬車便緩緩停了下來。
隻見策馬跟在一旁的淮南王翻身下馬,轉身行到馬車前,扶著車廂裏的人下車,那美人穿一身朱紅色繁複花紋長袍,戴著一頂鑲滿寶石的冠帽——正是暉如公主。
暉如公主下了馬車,小跑著上前,一把握住顧熙言的雙手,拉著她左看右看,滿麵擔憂的問,「平陽侯夫人,昨日你可有受傷?那匹馬不知怎麽發了瘋,驚嚇到了夫人,都怪本宮,不該拉你去騎馬……本公主答應教會你騎馬的,卻出了這樣的意外,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昨晚蕭讓一路抱著顧熙言迴了大帳,心中火冒三丈,下令來客一律不見,硬生生把趕來探望顧熙言傷情的淮南王和暉如公主攔在了外頭。
據靛玉說,昨晚,暉如公主皺著一張苦瓜臉,蹲在大帳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被淮南王好言好語地勸迴去休息。
故而,顧熙言沒想到,淮南王夫婦二人會特意趕在臨走之前來專門道歉,忙笑了笑道,「王妃娘娘,不礙事的。你看,妾身這不是好好的嗎?」
暉如公主又望著一旁站著的的蕭讓,不好意思道,「平陽侯爺,千錯萬錯都是本公主大意所致!叫夫人平白受了驚嚇,實在是萬分抱歉!」
蕭讓一臉神色淡淡,聽了這話,隻抬手道,「過去的事都過去了,王妃不必過於介懷。」
淮南王聽了這話,當即挑眉看了蕭讓一眼。
淮南王府和平陽侯府是世交,淮南王隻比年長蕭讓兩三歲,後來兩人一同做了幾年皇子伴讀,長大了又一同在軍營曆練,再後來,又並肩作戰,馳騁沙場……故而兩人的交情,說是「發小」也不為過。
細細算來,兩人相識也有一二十年了,對彼此的脾性雖說不上是了如指掌,也能摸透個大概。
故而淮南王一看蕭讓這般模樣,當即知道昨晚他心中的氣焰還沒消,依舊窩著一股子邪火呢!
思及此,淮南王頗為和藹可親的笑了笑,「侯爺,借一步說話?」
隻見淮南王親親熱熱地勾著蕭讓的肩膀,走到到一旁無人處,單刀直入道:「彥禮兄,明人不說暗話,你要怎樣才能原諒本王的王妃?」
蕭讓拍開淮南王搭在他肩頭的爪子,仍是一臉不鹹不淡,「本候方才已經說了,叫王妃不必介懷。王爺是聽不懂嗎?」
淮南王看著蕭讓,算是從頭到腳都沒了脾氣——他信了他蕭彥禮的邪!
這位爺看著一臉雲淡風輕,擺出一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模樣,這心裏呀,指不定盤算著準備在哪陰他呢!
並非淮南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蕭讓實在是「前科」太多。
就比如那年重陽宮宴。
當時酒過三巡,九龍禦座上的成安帝一時興起,隨口出了兩個韻腳,叫一眾皇子和伴讀當場作首雄渾壯闊的邊塞詩。
當時蕭讓和淮南王兩人剛剛入宮做皇子伴讀,不過才十幾歲,皆是一臉的青蔥模樣。
平陽老侯爺對蕭讓的教養頗為隨性,見他從小便對刀槍感興趣,便索性帶他在軍營裏曆練。至於舞文弄墨之事,還是元寧長公主逼迫著蕭讓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才沒有落在人後去。
私下裏,蕭讓從不屑於參加詩社吟詩作樂,用他的話說便是「借著傷春悲秋之名,行著男女曖昧之事,實在無病呻吟」。然而,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寫詩。
也許是骨子裏世代流淌著的一腔熱血,蕭讓的邊塞詩作的最為壯闊雄奇,氣象萬千,就連太子太保施昌源見了,也忍不住多次褒獎。
故而那日,蕭讓幾乎是不假思索,抬筆便是一首蕩氣迴腸的邊塞詩作。
可是,等成安帝身邊兒的大太監把一眾皇子和伴讀的詩作收了上去,一一評鑒的時候,淮南王卻呆了。
原因無他,那首拿了頭名的詩作,明明是淮南王親眼看著蕭讓寫下的,如今,怎的變成了四皇子寫的?!
原來,平日裏,四皇子見蕭讓不僅精於騎射,就連做詩也比自己高出一籌,每每得到師傅們的誇讚,心中早已看不慣許久。
那日重陽宮宴,四皇子更是犯了紅眼病,為了不叫蕭讓得了成安帝的青眼,便暗中指使身邊兒的小太監使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招數,將兩人的詩作偷偷掉換了個兒。
果不其然,成安帝看了蕭讓寫得那受詩作,當即讚不絕口,召四皇子上前一通誇獎。
下首的淮南王看在眼中,不禁暗暗皺了眉頭——四皇子此舉實在是卑鄙無恥,可若是此時蕭讓上前分辨,說那得了頭名的詩作是出於自己之手,豈不是打了皇子的臉,平白生出「好大喜功」之嫌?
淮南王正暗自焦急,那廂四皇子已經從禦座前迴到了座位上,隻見一旁的蕭讓竟然還麵色如常的衝四皇子拱手道賀,讚他實在是「詩中奇才」。
當年,那四皇子也是年輕氣盛,看著堂堂平陽侯府世子這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模樣,一臉得意洋洋的收下了誇讚。
可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月之後的騎射場上,騎射師傅檢驗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時候,淮南王和蕭讓狹路相逢,竟是抽簽抽到彼此作為一對一比試的對手。
隻見蕭讓跨於駿馬之上,目如利劍,箭無虛發,每次都正中紅心,在場諸人看了這般俊的箭法,皆是忍不住擊節叫好。
一旁的四皇子本就不善騎射,再加上又蕭讓這般的勁敵在身側,更是信心全無。整整十發射下來,有九發都落在了三環開外,最後一發竟是直接脫靶,不知道飛到了哪裏去。
「夫君為了救妾身,可曾受傷?」說罷,顧熙言便扒著男人的寬肩,準備掀開褻衣往男人背後看。
隻見蕭讓眼疾手快的拉住顧熙言的手,將柔弱無骨的玉手拉倒眼前,低頭吻了吻,「本候無礙。」
「隻是這帳子裏爐火燒的不夠旺盛,夫人還是快些穿上褻褲,莫要著了涼。」
顧熙言這才發覺,方才和蕭讓抱在一起,自己竟是隻著了一件及大腿的褻衣,空落落地露著兩條玉腿!
隻見美人兒耳廓紅紅,忙拉過錦被,鑽進了被窩裏頭,悶悶道,「侯爺忒壞!」
蕭讓聽了,勾了薄唇淡淡一笑,望著床上包裹如繭的嬌人兒,無奈地搖了搖頭。
翌日午後。
到今日,今年秋冬的芳林圍獵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圍場的露營地前,各府的大帳中,丫鬟婆子小廝正忙進忙出地收拾行裝。
平陽侯府大帳前,一輛車轅處繪著山茶花的馬車緩緩駛來,隻聽見車夫「籲——」了一聲,馬車便緩緩停了下來。
隻見策馬跟在一旁的淮南王翻身下馬,轉身行到馬車前,扶著車廂裏的人下車,那美人穿一身朱紅色繁複花紋長袍,戴著一頂鑲滿寶石的冠帽——正是暉如公主。
暉如公主下了馬車,小跑著上前,一把握住顧熙言的雙手,拉著她左看右看,滿麵擔憂的問,「平陽侯夫人,昨日你可有受傷?那匹馬不知怎麽發了瘋,驚嚇到了夫人,都怪本宮,不該拉你去騎馬……本公主答應教會你騎馬的,卻出了這樣的意外,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昨晚蕭讓一路抱著顧熙言迴了大帳,心中火冒三丈,下令來客一律不見,硬生生把趕來探望顧熙言傷情的淮南王和暉如公主攔在了外頭。
據靛玉說,昨晚,暉如公主皺著一張苦瓜臉,蹲在大帳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被淮南王好言好語地勸迴去休息。
故而,顧熙言沒想到,淮南王夫婦二人會特意趕在臨走之前來專門道歉,忙笑了笑道,「王妃娘娘,不礙事的。你看,妾身這不是好好的嗎?」
暉如公主又望著一旁站著的的蕭讓,不好意思道,「平陽侯爺,千錯萬錯都是本公主大意所致!叫夫人平白受了驚嚇,實在是萬分抱歉!」
蕭讓一臉神色淡淡,聽了這話,隻抬手道,「過去的事都過去了,王妃不必過於介懷。」
淮南王聽了這話,當即挑眉看了蕭讓一眼。
淮南王府和平陽侯府是世交,淮南王隻比年長蕭讓兩三歲,後來兩人一同做了幾年皇子伴讀,長大了又一同在軍營曆練,再後來,又並肩作戰,馳騁沙場……故而兩人的交情,說是「發小」也不為過。
細細算來,兩人相識也有一二十年了,對彼此的脾性雖說不上是了如指掌,也能摸透個大概。
故而淮南王一看蕭讓這般模樣,當即知道昨晚他心中的氣焰還沒消,依舊窩著一股子邪火呢!
思及此,淮南王頗為和藹可親的笑了笑,「侯爺,借一步說話?」
隻見淮南王親親熱熱地勾著蕭讓的肩膀,走到到一旁無人處,單刀直入道:「彥禮兄,明人不說暗話,你要怎樣才能原諒本王的王妃?」
蕭讓拍開淮南王搭在他肩頭的爪子,仍是一臉不鹹不淡,「本候方才已經說了,叫王妃不必介懷。王爺是聽不懂嗎?」
淮南王看著蕭讓,算是從頭到腳都沒了脾氣——他信了他蕭彥禮的邪!
這位爺看著一臉雲淡風輕,擺出一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模樣,這心裏呀,指不定盤算著準備在哪陰他呢!
並非淮南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蕭讓實在是「前科」太多。
就比如那年重陽宮宴。
當時酒過三巡,九龍禦座上的成安帝一時興起,隨口出了兩個韻腳,叫一眾皇子和伴讀當場作首雄渾壯闊的邊塞詩。
當時蕭讓和淮南王兩人剛剛入宮做皇子伴讀,不過才十幾歲,皆是一臉的青蔥模樣。
平陽老侯爺對蕭讓的教養頗為隨性,見他從小便對刀槍感興趣,便索性帶他在軍營裏曆練。至於舞文弄墨之事,還是元寧長公主逼迫著蕭讓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才沒有落在人後去。
私下裏,蕭讓從不屑於參加詩社吟詩作樂,用他的話說便是「借著傷春悲秋之名,行著男女曖昧之事,實在無病呻吟」。然而,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寫詩。
也許是骨子裏世代流淌著的一腔熱血,蕭讓的邊塞詩作的最為壯闊雄奇,氣象萬千,就連太子太保施昌源見了,也忍不住多次褒獎。
故而那日,蕭讓幾乎是不假思索,抬筆便是一首蕩氣迴腸的邊塞詩作。
可是,等成安帝身邊兒的大太監把一眾皇子和伴讀的詩作收了上去,一一評鑒的時候,淮南王卻呆了。
原因無他,那首拿了頭名的詩作,明明是淮南王親眼看著蕭讓寫下的,如今,怎的變成了四皇子寫的?!
原來,平日裏,四皇子見蕭讓不僅精於騎射,就連做詩也比自己高出一籌,每每得到師傅們的誇讚,心中早已看不慣許久。
那日重陽宮宴,四皇子更是犯了紅眼病,為了不叫蕭讓得了成安帝的青眼,便暗中指使身邊兒的小太監使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招數,將兩人的詩作偷偷掉換了個兒。
果不其然,成安帝看了蕭讓寫得那受詩作,當即讚不絕口,召四皇子上前一通誇獎。
下首的淮南王看在眼中,不禁暗暗皺了眉頭——四皇子此舉實在是卑鄙無恥,可若是此時蕭讓上前分辨,說那得了頭名的詩作是出於自己之手,豈不是打了皇子的臉,平白生出「好大喜功」之嫌?
淮南王正暗自焦急,那廂四皇子已經從禦座前迴到了座位上,隻見一旁的蕭讓竟然還麵色如常的衝四皇子拱手道賀,讚他實在是「詩中奇才」。
當年,那四皇子也是年輕氣盛,看著堂堂平陽侯府世子這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模樣,一臉得意洋洋的收下了誇讚。
可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月之後的騎射場上,騎射師傅檢驗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時候,淮南王和蕭讓狹路相逢,竟是抽簽抽到彼此作為一對一比試的對手。
隻見蕭讓跨於駿馬之上,目如利劍,箭無虛發,每次都正中紅心,在場諸人看了這般俊的箭法,皆是忍不住擊節叫好。
一旁的四皇子本就不善騎射,再加上又蕭讓這般的勁敵在身側,更是信心全無。整整十發射下來,有九發都落在了三環開外,最後一發竟是直接脫靶,不知道飛到了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