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是哪個,都不是小事。
這幾位殿下,身份都是個頂個的尊貴。
尤其是太子殿下和那位秦國太子。
現下秦國和楚國的關係已經無形中緊張了起來,若是秦國太子真在他們楚國遭遇不測,那秦楚兩國怕隻有開戰了。
蕭璿沒有說話,而是坐在禦座上打量著底下這大臣的神色。
倒真叫她瞧見了幾個神色隱隱有些激動的。
蕭璿勾了勾嘴角。
“太子並無大礙,諸位愛卿不必擔憂。”
方才那幾個神色有異的大臣聽見這話,眼底劃過失望的神色。
蕭璿既然瞧見了,她身旁的汀梅汀菊自然也都瞧見了,還將這幾個大臣記了下來。
“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但這些刺客未免太過猖狂了,先前陛下迴京途中就幾次三番遭遇刺殺,沒想到這些人如今敢在皇城下興風作浪了,簡直是不將陛下放在眼裏。”
左相神色嚴肅地說道。
右相也站出來說道:“不錯,幕後之人藏得極深,不僅能躲過禁衛軍和金吾衛的眼睛,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禦街上,可見對東宮的行蹤十分了解。此人在朝中定然是分量不輕,若是不盡早將此人揪出來,後患無窮啊!”
李懷霖站了出來,看向一旁的禁衛軍統領何林,冷笑道:“禁衛軍向來負責京畿安全,可昨日刺客出現之時,本世子卻並未見到禁衛軍身影,直到東宮親衛擊退刺客,禁衛軍才姍姍來遲,不知何統領能否給本世子一個解釋啊?”
殿內數十雙眼睛頓時都落在禁衛軍統領何林身上。
何林神色肅穆地轉頭看向陛下,恭敬地拱了拱手,“陛下,昨日遇刺之時正值卯時二刻,乃是禁衛軍兩相交接之時,是以禁衛軍才會沒有及時出現。
此事禁衛軍確有護駕不力之責,臣不敢為麾下禁衛軍脫罪,還請陛下降罪。”
何林這番話解釋下來,不僅把自己從太子遇刺一事上摘了出來,甚至還主動請罪,沒有證據的前提下,陛下也不好降罪於他何林。
蕭璿摩挲著大拇指上的蟠龍玉扳指,目光淡淡地從何林身上掃過。
何林肩背挺得筆直,一副問心無愧。
蕭璿淡淡地說道,“刺客堂而皇之出現在禁衛軍的眼皮子底下,禁衛軍就是這麽給朕護衛京畿的嗎?”
何林聞言,當即跪了下去,“臣有罪!”
“來人,傳朕旨意,禁衛軍玩忽職守,以致刺客逃脫,昨日負責巡邏禦街的禁衛軍,全部杖責八十,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是,陛下。”
小夏子恭聲應道。
蕭璿這才看向跪在大殿中間的何林,眼底泛著冷意。
“太子遇刺,此事你身為禁衛軍統領,難辭其咎,你可還有何辯解?”
何林一副認罪的語氣,“是臣失職了,臣不敢為自己開脫。“
蕭璿定定地看著他,“既是如此,那朕便成全你,禁衛軍統領何林瀆職疏忽,免去禁衛軍統領一職,杖責三十。”
百官都有些訝異,看來陛下對昨日太子遇刺一事十分惱怒。
不是說太子殿下無礙嗎?
難不成?
眾人心中都有些猜測。
若是真的如他們所想的那樣,那何林確實不冤。
“臣遵旨。”何林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接了旨意。
殿前武士上前將他帶了下去。
“惠王。”
蕭璿點了惠王的名字。
“臣在!”
惠王如今掌管兵部,自然也要參加大朝會,聞言當即站了出來。
“太子遇刺之事,朕就交給你和都察司去查,朕也想看看,這幕後之人到底是何人,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屢次興風作浪!”
蕭璿冷聲說道。
“臣遵旨。”
惠王恭聲領命。
蕭璿擺了擺手,“退朝吧。”
惠王是與信國公府世子一起走出去的。
“懷霖,你可否與本王詳細說說昨日的情景。”
昨日遇刺之時,李懷霖也在現場,此事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李懷霖點了點頭,“昨日臣護送太子殿下和兩位殿下迴宮,正路過禦街上之時,那群刺客不知道從哪竄了出來········”
李懷霖繪聲繪色地同惠王說起昨日刺殺的情景。
惠王聽的一臉認真。
而那些原本該出宮的大臣也特意放慢了腳步,走到兩人身旁。
李懷霖似乎是沒有察覺,說到激動之處,聲音也跟著高亢了幾分。
這些大臣不少都是文官,聽見場麵這麽兇險,臉色都緊繃了起來。
“突然,對麵的酒樓二樓上一支羽箭朝著馬車徑直射了過來。我和那些東宮的親衛正忙著與那些刺客打鬥,待到發現之時,已經為時已晚了,那支羽箭直直地射入馬車內,我隻聽到一聲箭矢沒入骨肉的聲音······”
李懷霖說到此處,聲音就小了許多
那些大臣聽不太清,但又不好湊過去。
不過聽到這裏,他們也算是明白了,那支箭矢還是射中人,昨日東宮的車駕上不僅坐著他們太子殿下和瑞王,還有秦國的那位姬太子,就是不知道是哪個了。
但無論哪個這都不是小事,也難怪陛下今日早朝如此震怒,若真是太子殿下和那位姬太子中了箭,那些禁衛軍就是全部賜死了也死不足惜。
太子殿下乃是陛下獨子,陛下一登基就封了儲君。
陛下對這位太子殿下有多疼愛他們是清楚的。
至於那位姬太子,那是秦國昭武帝的獨子,身份亦是同樣貴重,若是這位姬太子殿下真的出了事,且還是在他們楚國的皇城之中出的事,那這事就大了。
尤其是在如今這樣敏感的時刻。
懷化將軍當時就在現場,且還是他一路護送兩位太子殿下迴到宮中,他說的話自然不會有假。
那就隻能說明真的出事了。
惠王聽完,也一臉慍怒,“這些刺客簡直該死,那幕後之人明擺著是不安好心,自從夏國歸順於大楚,就屢次三番出手,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幾位離得近的官員聽到惠王殿下這話,心中一嘀咕,莫非中箭的是秦國那位姬太子?
這些話自然是被有心人傳了出去。
這幾位殿下,身份都是個頂個的尊貴。
尤其是太子殿下和那位秦國太子。
現下秦國和楚國的關係已經無形中緊張了起來,若是秦國太子真在他們楚國遭遇不測,那秦楚兩國怕隻有開戰了。
蕭璿沒有說話,而是坐在禦座上打量著底下這大臣的神色。
倒真叫她瞧見了幾個神色隱隱有些激動的。
蕭璿勾了勾嘴角。
“太子並無大礙,諸位愛卿不必擔憂。”
方才那幾個神色有異的大臣聽見這話,眼底劃過失望的神色。
蕭璿既然瞧見了,她身旁的汀梅汀菊自然也都瞧見了,還將這幾個大臣記了下來。
“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但這些刺客未免太過猖狂了,先前陛下迴京途中就幾次三番遭遇刺殺,沒想到這些人如今敢在皇城下興風作浪了,簡直是不將陛下放在眼裏。”
左相神色嚴肅地說道。
右相也站出來說道:“不錯,幕後之人藏得極深,不僅能躲過禁衛軍和金吾衛的眼睛,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禦街上,可見對東宮的行蹤十分了解。此人在朝中定然是分量不輕,若是不盡早將此人揪出來,後患無窮啊!”
李懷霖站了出來,看向一旁的禁衛軍統領何林,冷笑道:“禁衛軍向來負責京畿安全,可昨日刺客出現之時,本世子卻並未見到禁衛軍身影,直到東宮親衛擊退刺客,禁衛軍才姍姍來遲,不知何統領能否給本世子一個解釋啊?”
殿內數十雙眼睛頓時都落在禁衛軍統領何林身上。
何林神色肅穆地轉頭看向陛下,恭敬地拱了拱手,“陛下,昨日遇刺之時正值卯時二刻,乃是禁衛軍兩相交接之時,是以禁衛軍才會沒有及時出現。
此事禁衛軍確有護駕不力之責,臣不敢為麾下禁衛軍脫罪,還請陛下降罪。”
何林這番話解釋下來,不僅把自己從太子遇刺一事上摘了出來,甚至還主動請罪,沒有證據的前提下,陛下也不好降罪於他何林。
蕭璿摩挲著大拇指上的蟠龍玉扳指,目光淡淡地從何林身上掃過。
何林肩背挺得筆直,一副問心無愧。
蕭璿淡淡地說道,“刺客堂而皇之出現在禁衛軍的眼皮子底下,禁衛軍就是這麽給朕護衛京畿的嗎?”
何林聞言,當即跪了下去,“臣有罪!”
“來人,傳朕旨意,禁衛軍玩忽職守,以致刺客逃脫,昨日負責巡邏禦街的禁衛軍,全部杖責八十,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是,陛下。”
小夏子恭聲應道。
蕭璿這才看向跪在大殿中間的何林,眼底泛著冷意。
“太子遇刺,此事你身為禁衛軍統領,難辭其咎,你可還有何辯解?”
何林一副認罪的語氣,“是臣失職了,臣不敢為自己開脫。“
蕭璿定定地看著他,“既是如此,那朕便成全你,禁衛軍統領何林瀆職疏忽,免去禁衛軍統領一職,杖責三十。”
百官都有些訝異,看來陛下對昨日太子遇刺一事十分惱怒。
不是說太子殿下無礙嗎?
難不成?
眾人心中都有些猜測。
若是真的如他們所想的那樣,那何林確實不冤。
“臣遵旨。”何林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接了旨意。
殿前武士上前將他帶了下去。
“惠王。”
蕭璿點了惠王的名字。
“臣在!”
惠王如今掌管兵部,自然也要參加大朝會,聞言當即站了出來。
“太子遇刺之事,朕就交給你和都察司去查,朕也想看看,這幕後之人到底是何人,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屢次興風作浪!”
蕭璿冷聲說道。
“臣遵旨。”
惠王恭聲領命。
蕭璿擺了擺手,“退朝吧。”
惠王是與信國公府世子一起走出去的。
“懷霖,你可否與本王詳細說說昨日的情景。”
昨日遇刺之時,李懷霖也在現場,此事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李懷霖點了點頭,“昨日臣護送太子殿下和兩位殿下迴宮,正路過禦街上之時,那群刺客不知道從哪竄了出來········”
李懷霖繪聲繪色地同惠王說起昨日刺殺的情景。
惠王聽的一臉認真。
而那些原本該出宮的大臣也特意放慢了腳步,走到兩人身旁。
李懷霖似乎是沒有察覺,說到激動之處,聲音也跟著高亢了幾分。
這些大臣不少都是文官,聽見場麵這麽兇險,臉色都緊繃了起來。
“突然,對麵的酒樓二樓上一支羽箭朝著馬車徑直射了過來。我和那些東宮的親衛正忙著與那些刺客打鬥,待到發現之時,已經為時已晚了,那支羽箭直直地射入馬車內,我隻聽到一聲箭矢沒入骨肉的聲音······”
李懷霖說到此處,聲音就小了許多
那些大臣聽不太清,但又不好湊過去。
不過聽到這裏,他們也算是明白了,那支箭矢還是射中人,昨日東宮的車駕上不僅坐著他們太子殿下和瑞王,還有秦國的那位姬太子,就是不知道是哪個了。
但無論哪個這都不是小事,也難怪陛下今日早朝如此震怒,若真是太子殿下和那位姬太子中了箭,那些禁衛軍就是全部賜死了也死不足惜。
太子殿下乃是陛下獨子,陛下一登基就封了儲君。
陛下對這位太子殿下有多疼愛他們是清楚的。
至於那位姬太子,那是秦國昭武帝的獨子,身份亦是同樣貴重,若是這位姬太子殿下真的出了事,且還是在他們楚國的皇城之中出的事,那這事就大了。
尤其是在如今這樣敏感的時刻。
懷化將軍當時就在現場,且還是他一路護送兩位太子殿下迴到宮中,他說的話自然不會有假。
那就隻能說明真的出事了。
惠王聽完,也一臉慍怒,“這些刺客簡直該死,那幕後之人明擺著是不安好心,自從夏國歸順於大楚,就屢次三番出手,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幾位離得近的官員聽到惠王殿下這話,心中一嘀咕,莫非中箭的是秦國那位姬太子?
這些話自然是被有心人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