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霖道:“夏侯淳野心勃勃天下皆知,且他與燕國聯盟,靠的是聯姻,但事實上,夏侯淳與飛雲公主關係並不好,夏國朝中對這位燕國來的皇後和他所生下的太子一直忌憚在心,如此,兩國之間關係怎麽可能親密無間。
再說了,這飛雲公主可不是燕帝的同母的胞妹,甚至燕帝母子與貴妃母子三人水火不容,早年飛雲公主得寵於老燕帝,對還不是燕帝的三皇子時常冷嘲熱諷,這對皇家兄妹可沒什麽情分,要說有,是恨還差不多,畢竟燕帝繼位後殺了三皇子,幽禁了飛雲公主的母妃。”
蕭霽也站出來說道,“不錯,燕帝繼位後不僅沒有撕毀兩國盟約,反倒還堅守盟約,臣倒是覺得,燕國是黃雀在後。”
信國公和鎮國公都皺眉,“燕國也就比先前滅國的趙國強了一些,若非是秦國無暇顧及他們,怕是早就跟趙國一樣,國不複存了,如今也就是喘息了幾年,就敢打這樣的主意了?”
左相摸著自己的美髯沉吟道:“夏國也不是傻的,難道就看不出來燕帝的心思嗎?”
“哼,夏侯淳自從繼位後,野心畢露,對於燕國又是存著利用的心思,隻怕夏侯淳是心裏壓根沒拿北燕當迴事呢!”鎮國公冷嗤道。
幾人麵麵相覷,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
元宏站出來說道:“陛下,既然北燕插手其中,那麽無論他與夏國到底誰是那隻黃雀,最終的獵人都隻能是我們。”
李懷霖附和道:“臣附議,元指揮使說的不錯。”元宏如今是禁衛軍指揮使,統領禁衛軍。
左相和兩位國公也都頷首。
蕭璿點頭,“不錯,北燕仗著這些年秦國無暇理會,大施變革,比起老燕帝在位時的形勢倒是好了不少,但也隻是好了一些,若是北燕安分守己,再過個幾年,倒是能讓燕國迴到五十年前那般盛況,可惜了,北燕帝到底被老燕帝和貴妃一黨壓製太久了,再隱忍的心性,一朝得誌,就容易行差踏錯了。“
元宏笑道:“陛下所言極是,北燕敢在背後動作不斷,仗的無非就是秦國無暇顧及於他們,而咱們與北燕交界就那麽一點地方,又有夏國橫亙在兩國之間,除非萬不得已,楚國也懶得派兵攻打。北燕就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敢肆無忌憚。”
“北燕實在太猖狂了,若是不給北燕點教訓,隻怕北燕還以為自己躲在背後的所作所為旁人不知道呢。”信國公道。
“微臣有一拙見,既然燕國喜歡躲在背後,那咱們就將他揪到台麵上來,夏國不是還瞞在鼓裏,咱們與夏國都這麽多年的鄰居了,提醒一下也是應該的。”惠王道。
惠王如今管著兵部,對這些倒是不陌生。
“惠王說的是,咱們不僅要提醒夏國,還要光明正大的提醒,燕國軍師不就在夏國軍中嗎,將士們為國家拋灑熱血,他們應當知道真相的,總不能白白替別人賣命吧。”
蕭霽邪笑道。
相較於夏國對燕國的動機不知情,他們更相信夏國想要來個將計就計,到時候就來個卸磨殺驢。
但就算是這樣,知道這事的人怕是隻有夏侯淳和他的親信重臣,邊關的將士們可不知情。
“左相,勞您從內閣裏挑出一位能說會道的即刻啟程前往邊關,將話帶給邊關的兩國將士們,正好挫一挫夏軍的銳氣。”蕭璿看向左相。
這些事通常都是要經過內閣的手,讓內閣的人去做,最合適不過。靖王到底是武將,讓他帶兵打仗還行,但要論煽動人心,還得文官來。
”老臣遵旨,定會將北燕的意圖給夏軍好生講解一番,免得夏國將軍們聽不明白。“左相恭敬道。
殿內幾人都笑了,內閣都是一幫子文臣,他們慣會說話,黑的也能說成白的,讓他們好生講解,怕是添油加醋還差不多。
蕭璿頷首,這點事,於內閣的官員來說算不得什麽難事。
“就算夏國那邊當真對燕國起了芥蒂,但對於燕國來說,也是無傷大雅,朕聽聞,秦國如今與匈奴正僵持不下,秦國也很是頭痛,北燕這麽有閑心逸致,不如幫秦國分憂一下。”
蕭璿有些漫不經心的說道。
殿下幾位大臣卻是眼睛一亮。
“陛下,您是想將匈奴人引到東邊去,讓北燕帝也頭疼一下?”李懷霖激動的問道。
蕭璿頷首,“不錯,北燕與秦國都在北邊,之前還有趙國這個難兄難弟幫著抵禦北邊的蠻夷,如今也該到了北燕獨當一麵的時候了。”
北邊的蠻夷盤踞著在寒冷的北邊,其中屬匈奴這一支最為強悍,不過相比於秦國,強悍的匈奴人更傾心於中原之地,有秦國珠玉在前,北燕和趙國這種匈奴是看不上眼的。
但眼下情況不一樣,匈奴對上秦國幾次三番都沒能得到好處,怎能甘心,蒼蠅腿也是肉,北燕再不濟也比蠻夷之地來的強。
蕭璿這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秦國那位置上坐著的可是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表弟,但各自為政,蕭璿也不好為了一己私欲而調兵協助秦國,更何況楚國這邊與夏國還膠著著呢。
北燕既然不安分,非要撞到槍口上來,那就別怪她了。
“陛下英明,秦國與我楚國交好,與其讓匈奴咬著秦國不放,將來危及我楚國北邊,倒不如就讓那匈奴人去與那北燕狗咬狗,到時侯無論是哪一方贏了,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還怕拿不下他們。”
左相一雙老眼精光畢露。
”不錯,到時候無論是匈奴,還是北燕,都隻有任人宰割的份。“蕭霽笑道。
信國公出聲道:“陛下與秦國昭武帝私交甚好,就有勞陛下親筆書信一封送往秦國鹹陽,昭武帝陛下會明白的。”
“嗯,朕這就親筆書信一封,讓密探送往鹹陽。華兒定會安排好。”
蕭璿道。
“既是如此。那老臣這就迴內閣派安排人即即刻動身前往邊關。老臣告退。”事情即已商議完了,左相便要迴去安排這事,畢宜早不宜遲。
蕭璿準允了。
其他幾人也都行禮告退。
再說了,這飛雲公主可不是燕帝的同母的胞妹,甚至燕帝母子與貴妃母子三人水火不容,早年飛雲公主得寵於老燕帝,對還不是燕帝的三皇子時常冷嘲熱諷,這對皇家兄妹可沒什麽情分,要說有,是恨還差不多,畢竟燕帝繼位後殺了三皇子,幽禁了飛雲公主的母妃。”
蕭霽也站出來說道,“不錯,燕帝繼位後不僅沒有撕毀兩國盟約,反倒還堅守盟約,臣倒是覺得,燕國是黃雀在後。”
信國公和鎮國公都皺眉,“燕國也就比先前滅國的趙國強了一些,若非是秦國無暇顧及他們,怕是早就跟趙國一樣,國不複存了,如今也就是喘息了幾年,就敢打這樣的主意了?”
左相摸著自己的美髯沉吟道:“夏國也不是傻的,難道就看不出來燕帝的心思嗎?”
“哼,夏侯淳自從繼位後,野心畢露,對於燕國又是存著利用的心思,隻怕夏侯淳是心裏壓根沒拿北燕當迴事呢!”鎮國公冷嗤道。
幾人麵麵相覷,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
元宏站出來說道:“陛下,既然北燕插手其中,那麽無論他與夏國到底誰是那隻黃雀,最終的獵人都隻能是我們。”
李懷霖附和道:“臣附議,元指揮使說的不錯。”元宏如今是禁衛軍指揮使,統領禁衛軍。
左相和兩位國公也都頷首。
蕭璿點頭,“不錯,北燕仗著這些年秦國無暇理會,大施變革,比起老燕帝在位時的形勢倒是好了不少,但也隻是好了一些,若是北燕安分守己,再過個幾年,倒是能讓燕國迴到五十年前那般盛況,可惜了,北燕帝到底被老燕帝和貴妃一黨壓製太久了,再隱忍的心性,一朝得誌,就容易行差踏錯了。“
元宏笑道:“陛下所言極是,北燕敢在背後動作不斷,仗的無非就是秦國無暇顧及於他們,而咱們與北燕交界就那麽一點地方,又有夏國橫亙在兩國之間,除非萬不得已,楚國也懶得派兵攻打。北燕就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敢肆無忌憚。”
“北燕實在太猖狂了,若是不給北燕點教訓,隻怕北燕還以為自己躲在背後的所作所為旁人不知道呢。”信國公道。
“微臣有一拙見,既然燕國喜歡躲在背後,那咱們就將他揪到台麵上來,夏國不是還瞞在鼓裏,咱們與夏國都這麽多年的鄰居了,提醒一下也是應該的。”惠王道。
惠王如今管著兵部,對這些倒是不陌生。
“惠王說的是,咱們不僅要提醒夏國,還要光明正大的提醒,燕國軍師不就在夏國軍中嗎,將士們為國家拋灑熱血,他們應當知道真相的,總不能白白替別人賣命吧。”
蕭霽邪笑道。
相較於夏國對燕國的動機不知情,他們更相信夏國想要來個將計就計,到時候就來個卸磨殺驢。
但就算是這樣,知道這事的人怕是隻有夏侯淳和他的親信重臣,邊關的將士們可不知情。
“左相,勞您從內閣裏挑出一位能說會道的即刻啟程前往邊關,將話帶給邊關的兩國將士們,正好挫一挫夏軍的銳氣。”蕭璿看向左相。
這些事通常都是要經過內閣的手,讓內閣的人去做,最合適不過。靖王到底是武將,讓他帶兵打仗還行,但要論煽動人心,還得文官來。
”老臣遵旨,定會將北燕的意圖給夏軍好生講解一番,免得夏國將軍們聽不明白。“左相恭敬道。
殿內幾人都笑了,內閣都是一幫子文臣,他們慣會說話,黑的也能說成白的,讓他們好生講解,怕是添油加醋還差不多。
蕭璿頷首,這點事,於內閣的官員來說算不得什麽難事。
“就算夏國那邊當真對燕國起了芥蒂,但對於燕國來說,也是無傷大雅,朕聽聞,秦國如今與匈奴正僵持不下,秦國也很是頭痛,北燕這麽有閑心逸致,不如幫秦國分憂一下。”
蕭璿有些漫不經心的說道。
殿下幾位大臣卻是眼睛一亮。
“陛下,您是想將匈奴人引到東邊去,讓北燕帝也頭疼一下?”李懷霖激動的問道。
蕭璿頷首,“不錯,北燕與秦國都在北邊,之前還有趙國這個難兄難弟幫著抵禦北邊的蠻夷,如今也該到了北燕獨當一麵的時候了。”
北邊的蠻夷盤踞著在寒冷的北邊,其中屬匈奴這一支最為強悍,不過相比於秦國,強悍的匈奴人更傾心於中原之地,有秦國珠玉在前,北燕和趙國這種匈奴是看不上眼的。
但眼下情況不一樣,匈奴對上秦國幾次三番都沒能得到好處,怎能甘心,蒼蠅腿也是肉,北燕再不濟也比蠻夷之地來的強。
蕭璿這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秦國那位置上坐著的可是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表弟,但各自為政,蕭璿也不好為了一己私欲而調兵協助秦國,更何況楚國這邊與夏國還膠著著呢。
北燕既然不安分,非要撞到槍口上來,那就別怪她了。
“陛下英明,秦國與我楚國交好,與其讓匈奴咬著秦國不放,將來危及我楚國北邊,倒不如就讓那匈奴人去與那北燕狗咬狗,到時侯無論是哪一方贏了,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還怕拿不下他們。”
左相一雙老眼精光畢露。
”不錯,到時候無論是匈奴,還是北燕,都隻有任人宰割的份。“蕭霽笑道。
信國公出聲道:“陛下與秦國昭武帝私交甚好,就有勞陛下親筆書信一封送往秦國鹹陽,昭武帝陛下會明白的。”
“嗯,朕這就親筆書信一封,讓密探送往鹹陽。華兒定會安排好。”
蕭璿道。
“既是如此。那老臣這就迴內閣派安排人即即刻動身前往邊關。老臣告退。”事情即已商議完了,左相便要迴去安排這事,畢宜早不宜遲。
蕭璿準允了。
其他幾人也都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