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的發跡之地就是合肥,當年赤壁之戰,張遼也參加了,曹操大軍被周瑜打敗,留守後方的孫權趁機攻打合肥,這個時候合肥可沒有張遼,赤壁之戰又輸得那麽徹底,人心惶惶,蔣濟擔任揚州別駕,寫信給合肥守將詐稱曹操派了數萬大軍來救,故意讓書信被孫權截獲,孫權大驚,被曹操嚇破了膽,趕緊逃了。


    孫權在赤壁之戰前,為了振奮軍心,曾經對周瑜吹牛,你先去和曹操打,如果稍有不利,我就親自去和曹操打。


    但他隨後用合肥的戰績證明了,如果沒有周瑜,他連曹操的敗軍都不敢打。


    蔣濟久在揚州,深知淮南的重要性,如果真讓孫權占領了九江郡和廬江的全境,那孫權就是下一個劉禪。(淮南國已經改成了九江郡,這裏所有的淮南都是指淮河以南的廣袤區域,而不是指以前的淮南國現在的九江郡。下同。)


    蔣濟出班說道,


    “陛下,合肥絕不可丟失。南陽不過芥蘚之疾,合肥卻是心腹大患,若孫權得到合肥,壽春,則青,徐皆震動。


    此時,不如與劉禪議和,大軍直接去合肥營救。”


    糧草大軍都在,隻要劉禪同意議和,就可以轉身去合肥了。


    曹丕的心裏本來就想議和,現在其餘三路都已經失敗,再和劉禪打下去,意義也已經不大,聽到蔣濟的話,點頭道,


    “愛卿所言甚是,誰願意去劉禪營中求和?”


    這個任務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劉禪不像孫權,孫權是出了名的首鼠兩端,經常跟曹魏和劉禪都有使臣往來。


    而劉備和曹操,劉禪和曹丕,彼此都視對方為第一對手,幾乎從沒有高層次的使者往來,撐死了也是派幾個軍士送送文書,送送信件。


    要想求和,尤其是在雙方大軍前線對峙的階段求和,怎麽的也得派個高級點的官員吧。


    曹魏這邊,真正跟劉禪君臣有交往的,也就一個曹彰而已,總不能從任城調曹彰來當使臣吧,他一個武將,也不具備當使臣的嘴皮子啊。


    眾大臣麵麵相覷。雖然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周瑜就曾經斬殺過曹操使者,如果雙方關係融洽,像諸葛亮,諸葛瑾,魯肅這樣的高層,都願意去為使臣,但像現在這樣兩軍對壘的時候,哪個願意去求和啊?


    曹丕沉思一會,還是讓張遼立刻帶了三萬大軍為先鋒前去援助合肥,隨後開始準備寫求和的書信。畢竟求和不是一時半刻的事,再不去救援合肥,合肥就要丟了。


    ……


    此時,劉禪也聽到了孫權從建業出兵,攻打合肥的消息。


    巨大的驚喜讓她一時不敢相信。


    這個嶽父大人總是能夠莫名的戳中她的笑點。其實劉禪穿越之前是不喜歡孫權的,雖然辛棄疾說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但劉禪並不喜歡他。


    可是來到這個世界後,孫權還是給了她很多驚喜的。


    先是被她九歲就開始上戰場的行為給征服了,為了維護孫劉聯盟,白送了她一個老婆。


    雖然自從劉禪的性別暴露以後,孫權一直不忿,總想著把孫魯班接迴江東,但這次,孫權竟然主動去合肥去了。


    就他麾下江東世家的尿性,一門心思跟自己搶荊州才是他們的行徑,孫權主動去打合肥,肯定也是擔了極大的風險的,甚至有可能遭遇江東世家的掣肘。


    既然這樣,看起來是時候給自己這位嶽父一點賞賜了。


    想到這,劉禪寫了一道聖旨,正式封孫權為吳侯。


    孫權雖然被人叫了幾十年吳侯,實際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並沒有爵位,吳侯爵位是不被人承認的。


    劉禪穿越之前,網上有個笑話,關羽,劉備,曹操,孫權一起吃飯,孫權得站著,因為他們仨都有爵位,就孫權沒有。


    孫策疼愛弟弟,孫堅的烏程侯爵位,被孫策讓給了孫匡,而孫策自己,經過多年奮鬥,創立了基業,曹操為了拉攏他,給了孫策吳侯的爵位。而孫策臨死前,他的意思是孫權繼承吳侯爵位,會稽太守,討逆將軍,但這些需要朝廷的認可,曹操一方麵拉攏孫權另一方麵又暗戳戳的耍小心眼,隻讓孫權繼承了會稽太守和討逆將軍,卻沒有讓孫權繼承吳侯爵位。


    所以在江東人眼裏,孫權是吳侯,但在全天下人的眼裏,孫權是沒爵位的,孫權的吳侯就跟張飛的新亭侯一樣,屬於集團內部稱號。


    曆史上孫權直到曹操拉攏他背刺關羽,才被曹操封了個南昌侯,所以曹丕封他為吳王後,劉曄才勸說道,“孫權雖有雄才,乃殘漢驃騎將軍、南昌侯之職。官輕則勢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王位,則去陛下一階耳。今陛下信其詐降,崇其位號以封殖之,是與虎添翼也。”(三國演義八十二迴,很多人看這裏都不明白,孫權明明是吳侯,怎麽成南昌侯了)


    而劉禪穿越過來後,改變了曆史,孫權沒有跟曹操明麵上的勾搭,兩年半以前偷襲江陵那次,是暗地裏進行的,曹操也沒封孫權爵位,直到現在為止,孫權也沒有爵位。


    曹丕稱帝後,倒是願意封孫權爵位,可是孫權權衡利弊後,選擇了向劉禪稱臣。


    而劉禪稱帝後,也沒有封孫權爵位,她之所以裝聾作啞,就是采納了曆史上劉曄的建議,孫權沒有爵位挺好的,何必給他爵位讓他顯赫,反正劉備集團因為孫劉聯盟,已經叫了孫權幾十年吳侯了,劉禪自己也經常說‘我的嶽父吳侯’。


    劉禪的這一道加封孫權的聖旨,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孫權作為一足,竟然到現在才有爵位,還是他一直不怎麽看得上的劉禪封的。


    劉禪不僅封了孫權為吳侯,還特意寫了封信給孫魯班,讓她勸勸她父親,接受劉禪的冊封。


    不然劉禪好不容易第一次冊封外藩之國,要是被拒絕了,這得多沒麵子,將來寫在史書上都是一個汙點。


    我可是大漢朝廷的繼承者,天朝上國,不是什麽荊州和益州的割據者。


    就連曆史上的蜀漢,都從未認為自己是割據者,何況是現在天下無敵的我。


    別以為孫權向劉禪稱臣,就不能拒絕劉禪冊封,他又不是真正的劉禪之臣,想拒絕就能拒絕。


    聖旨寫完,劉禪沒有派人送給孫權,而是連同她寫給孫魯班的信,一起送迴了荊州,讓孫魯班派人送到江東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草穀的唐傘小僧並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