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突來的勸進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席結束以後,果然,劉備已經在宮中備上酒宴,宴請他最親信的官員們。
劉備的主父,位在諸侯王之上,他的府邸,自然也是稱宮,而不是府。
曆史上大部分時候,諸侯王的住所稱宮都比稱府更多,到了明朝時還宮和府混著叫,直到清朝才稱為王府。
整個集團的核心人物都在。
大家其樂融融,一起喝酒吃肉。
席間的肉,不是便宜的牛肉,而是昂貴的羊肉。
自秦漢以來,官府都禁止屠殺耕牛,以至於後世很多人都以為牛肉很貴,甚至有些作者寫穿越文,都把牛肉弄得很貴,什麽涮牛肉是穿越者必備,饞的哪個哪個皇帝口水直流的情節到處都是。
實際上,牛肉從來就沒有貴過。
比如《水滸傳》裏麵,李逵大鬧酒店那迴,說道,“叵耐這廝無禮,欺負我隻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吃!”
他為啥生氣?因為宋朝時牛肉不到二十文一斤,而羊肉上千文一斤,李逵覺得是酒保瞧不起他。
曆代的統治者禁止屠殺耕牛,但耕牛會老死,病死,死了就有肉,自然會有肉流通,而官府為了防止百姓屠殺健康耕牛,都會有意的控製牛肉價格,隻要牛肉價格便宜,再加上屠殺健康耕牛必然獲罪,獲得的利潤和承擔的風險完全不成比例,老百姓自然就不會去屠殺健康耕牛牟利了。
當然,牛肉便宜也是相對於羊肉,對於富貴人家來說便宜,對於連糠麩都吃不到的窮人,什麽肉都貴。
劉禪早就知道了今天會有這麽一個宴會,在大宴上,特意留了肚子,隻淺淺喝了幾杯酒。
她得留著肚子和父親的這一幫老兄弟們吃喝玩樂呢。
不然大家其樂融融的歡聚一堂,就她不吃不喝,有什麽意思。
現在她還要靠著父親這幫老兄弟們呢。
上一次,劉禪身穿女裝,跟父親的兄弟們在一起交談,一群人中間混入了一個女裝大佬,怎麽看都有點奇怪。
這次劉禪穿著男裝,跟父親和一群叔輩在一起喝酒吃肉,畫麵就和諧多了。
每個人都對劉禪今天的表現很滿意。
劉禪在荊州,無論是政事,還是軍事,都處理得極為妥當,這裏的很多人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是卻早有耳聞。如今劉禪來了成都,對他們這些老臣極為客氣,一直都是持晚輩禮與他們相交,這讓他們如何不滿意。
眾人開懷暢飲,劉禪雖然身體發育得快,但畢竟還是小孩子,並沒有和他們一樣狂吃海喝,基本上是他們喝五杯,劉禪也喝不了一杯。
雖然饞蟲在勾引她,但她還是控製住了自己。
很快,就有人微微有了醉意。
法正借著酒勁,貌似無心的說道,
“楚王,如今誌得意滿否?”
劉禪不知道法正為何突然說這句話,我年紀輕輕,才十三歲,就已經有了荊州這麽大的地盤,又有文治武功,還有美麗漂亮的女孩子整天伺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富貴日子,我當然誌得意滿。
不過她並沒有這麽迴答,而是謙遜的一笑,
“現在乃是家宴,叔父何必稱我為楚王。叫我一聲阿鬥就行。”
法正哈哈大笑,內心極為滿意,繼續問道,
“阿鬥如今誌得意滿否?”
劉禪笑著說,
“如今正值新年,阿鬥甚樂。”
法正突然收起笑容,正色說道,
“你如今已有荊州和兩川之地,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如今應該正天位,討國賊,複興漢室。”
劉禪驚了。
她是真的驚了,還在荊州時‘卿等何故陷孤於不忠不義’的裝腔作勢的驚完全不同。
她萬萬沒想到,法正竟然在劉備的旁邊勸自己進皇帝位?
這算什麽?
拋棄劉備了?
再說了,現在曹操都沒有謀逆,魏國雖然建立,曹操雖然出入用天子車駕,但魏國依然是大漢的一個王國而已。
曹操都不謀逆,我先謀逆?
劉禪的心髒怦怦的直跳,做皇帝?但凡是個人,無論男女,無論老幼,誰不想?
但你得坐得穩才做,不然像袁術那樣,爽一把就死,又有什麽意義?
劉禪結結巴巴的說道,
“叔父喝醉了,怎麽說出這種話來了。我是大漢忠臣,這種事,這種事~”
麻蛋的,什麽玩意。明明很多人都知道我想做皇帝,明明這裏都是信得過的人,還是要演戲。
這裏的任何一個人,單獨和劉禪相處的時候,劉禪都可以說我想做皇帝,但這麽多人聚在一起,卻偏偏不能說我想做皇帝。
劉禪好半天才定下神來,心裏已經有了對策,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著劉備說道,
“父親仁德布於四海,又是漢室宗親,天下英雄無不翹首盼望。
如果我家果真有天命,也應該是父親正天位。孩兒願為前鋒,征討逆賊,複興漢室。”
你們會勸進,我也跟著你們勸進。
曹操不是說,若天命在我,願為周文王嗎?
我來個反其道而行之,若天命在我,我願為唐玄宗。
當然,曹操是真心想做周文王,讓兒子篡位,而劉禪是假意做唐玄宗。
推父親上位?
想得美!
皇帝位子多好,憑什麽讓給爹。
皇帝隻能我做。
果然,劉禪話剛出口,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眼中的欣賞更甚。
阿鬥表現得很好。
劉備也很滿意,嘴裏卻說道,
“阿鬥,你放肆。
今日醉酒之言,我就不計較了。”
劉備跟所有的君主一樣,既希望自己的兒子優秀,能夠處理好政事和軍事,想把一切都交給最疼愛的那個兒子,又希望自己的兒子不是權欲熏心之人。
這對於很多太子或者世子來說,都是一個無解的題。
但劉禪的表現讓劉備很滿意,明明阿鬥已經是一方之主了,還是願意擁戴自己的父親,真是個好孩子。
劉備似乎忘記了劉禪跟他搶王位的事了,太過偏愛就是這樣,往往容易忽略對方不好的事。
勸進是大事,但法正借著酒勁說出來,卻變成了一件小事。
本來也不是在正式場合提出來的,大家也沒有把它當成一件大事。
劉備的主父,位在諸侯王之上,他的府邸,自然也是稱宮,而不是府。
曆史上大部分時候,諸侯王的住所稱宮都比稱府更多,到了明朝時還宮和府混著叫,直到清朝才稱為王府。
整個集團的核心人物都在。
大家其樂融融,一起喝酒吃肉。
席間的肉,不是便宜的牛肉,而是昂貴的羊肉。
自秦漢以來,官府都禁止屠殺耕牛,以至於後世很多人都以為牛肉很貴,甚至有些作者寫穿越文,都把牛肉弄得很貴,什麽涮牛肉是穿越者必備,饞的哪個哪個皇帝口水直流的情節到處都是。
實際上,牛肉從來就沒有貴過。
比如《水滸傳》裏麵,李逵大鬧酒店那迴,說道,“叵耐這廝無禮,欺負我隻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吃!”
他為啥生氣?因為宋朝時牛肉不到二十文一斤,而羊肉上千文一斤,李逵覺得是酒保瞧不起他。
曆代的統治者禁止屠殺耕牛,但耕牛會老死,病死,死了就有肉,自然會有肉流通,而官府為了防止百姓屠殺健康耕牛,都會有意的控製牛肉價格,隻要牛肉價格便宜,再加上屠殺健康耕牛必然獲罪,獲得的利潤和承擔的風險完全不成比例,老百姓自然就不會去屠殺健康耕牛牟利了。
當然,牛肉便宜也是相對於羊肉,對於富貴人家來說便宜,對於連糠麩都吃不到的窮人,什麽肉都貴。
劉禪早就知道了今天會有這麽一個宴會,在大宴上,特意留了肚子,隻淺淺喝了幾杯酒。
她得留著肚子和父親的這一幫老兄弟們吃喝玩樂呢。
不然大家其樂融融的歡聚一堂,就她不吃不喝,有什麽意思。
現在她還要靠著父親這幫老兄弟們呢。
上一次,劉禪身穿女裝,跟父親的兄弟們在一起交談,一群人中間混入了一個女裝大佬,怎麽看都有點奇怪。
這次劉禪穿著男裝,跟父親和一群叔輩在一起喝酒吃肉,畫麵就和諧多了。
每個人都對劉禪今天的表現很滿意。
劉禪在荊州,無論是政事,還是軍事,都處理得極為妥當,這裏的很多人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是卻早有耳聞。如今劉禪來了成都,對他們這些老臣極為客氣,一直都是持晚輩禮與他們相交,這讓他們如何不滿意。
眾人開懷暢飲,劉禪雖然身體發育得快,但畢竟還是小孩子,並沒有和他們一樣狂吃海喝,基本上是他們喝五杯,劉禪也喝不了一杯。
雖然饞蟲在勾引她,但她還是控製住了自己。
很快,就有人微微有了醉意。
法正借著酒勁,貌似無心的說道,
“楚王,如今誌得意滿否?”
劉禪不知道法正為何突然說這句話,我年紀輕輕,才十三歲,就已經有了荊州這麽大的地盤,又有文治武功,還有美麗漂亮的女孩子整天伺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富貴日子,我當然誌得意滿。
不過她並沒有這麽迴答,而是謙遜的一笑,
“現在乃是家宴,叔父何必稱我為楚王。叫我一聲阿鬥就行。”
法正哈哈大笑,內心極為滿意,繼續問道,
“阿鬥如今誌得意滿否?”
劉禪笑著說,
“如今正值新年,阿鬥甚樂。”
法正突然收起笑容,正色說道,
“你如今已有荊州和兩川之地,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如今應該正天位,討國賊,複興漢室。”
劉禪驚了。
她是真的驚了,還在荊州時‘卿等何故陷孤於不忠不義’的裝腔作勢的驚完全不同。
她萬萬沒想到,法正竟然在劉備的旁邊勸自己進皇帝位?
這算什麽?
拋棄劉備了?
再說了,現在曹操都沒有謀逆,魏國雖然建立,曹操雖然出入用天子車駕,但魏國依然是大漢的一個王國而已。
曹操都不謀逆,我先謀逆?
劉禪的心髒怦怦的直跳,做皇帝?但凡是個人,無論男女,無論老幼,誰不想?
但你得坐得穩才做,不然像袁術那樣,爽一把就死,又有什麽意義?
劉禪結結巴巴的說道,
“叔父喝醉了,怎麽說出這種話來了。我是大漢忠臣,這種事,這種事~”
麻蛋的,什麽玩意。明明很多人都知道我想做皇帝,明明這裏都是信得過的人,還是要演戲。
這裏的任何一個人,單獨和劉禪相處的時候,劉禪都可以說我想做皇帝,但這麽多人聚在一起,卻偏偏不能說我想做皇帝。
劉禪好半天才定下神來,心裏已經有了對策,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著劉備說道,
“父親仁德布於四海,又是漢室宗親,天下英雄無不翹首盼望。
如果我家果真有天命,也應該是父親正天位。孩兒願為前鋒,征討逆賊,複興漢室。”
你們會勸進,我也跟著你們勸進。
曹操不是說,若天命在我,願為周文王嗎?
我來個反其道而行之,若天命在我,我願為唐玄宗。
當然,曹操是真心想做周文王,讓兒子篡位,而劉禪是假意做唐玄宗。
推父親上位?
想得美!
皇帝位子多好,憑什麽讓給爹。
皇帝隻能我做。
果然,劉禪話剛出口,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眼中的欣賞更甚。
阿鬥表現得很好。
劉備也很滿意,嘴裏卻說道,
“阿鬥,你放肆。
今日醉酒之言,我就不計較了。”
劉備跟所有的君主一樣,既希望自己的兒子優秀,能夠處理好政事和軍事,想把一切都交給最疼愛的那個兒子,又希望自己的兒子不是權欲熏心之人。
這對於很多太子或者世子來說,都是一個無解的題。
但劉禪的表現讓劉備很滿意,明明阿鬥已經是一方之主了,還是願意擁戴自己的父親,真是個好孩子。
劉備似乎忘記了劉禪跟他搶王位的事了,太過偏愛就是這樣,往往容易忽略對方不好的事。
勸進是大事,但法正借著酒勁說出來,卻變成了一件小事。
本來也不是在正式場合提出來的,大家也沒有把它當成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