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對《息兵表》雖然期待,但依然笑著說,


    “此表是劉禪上給天子的,世子賜予我,是不是有所妨礙?”


    曹丕除了父親,眼裏哪裏有什麽天子,笑著說,


    “這點小事為兄還是能做主的。


    另外,世人皆說劉禪美貌無雙,如果能夠說動父親,我請求父親讓你親自送夏侯尚家屬去南陽與劉禪見麵。


    子建,你素來喜歡與人交友,劉禪這樣的人,我限於身份不能交往,你難道也願意錯過嗎?”


    曹植遲疑道,


    “可是父王剛與劉備大戰一年多~”


    曹操若是知道自己剛和劉備拚死拚活打了一年多,兒子們卻爭相與劉禪結交,隻怕要一口老血吐出來了。


    他跟劉備的交情有始無終,難道要下一輩再續前緣嗎?


    這也太顛了。


    曹丕卻胸有成竹,他早就想好了說辭,


    “當年父親消滅了袁紹,還不是許袁譚為婿。用了很久才消滅袁紹殘餘勢力。


    如今三足鼎立已成,父親暫時消滅不了劉備,你與劉禪交往,父親不會怪罪的。”


    你曹植時時表露出同情天子的意思,父親都懶得說你,更別說去與劉禪交往了。


    你要真能把劉禪帶偏成你這種德性,說不定父親還得感謝你。不過劉禪其人看起來也是權謀老道,應該是帶不偏的。


    曹植聽到曹丕這話,果然兩眼放光,同意了曹丕的請求。


    ……


    成都,劉備已經率領大軍迴來了。曆經了一年多時間,終於逼退了曹操,此刻劉備集團的士氣漲到了極高點。


    接下來就應該是休養生息,然後準備北伐,一統天下了。別看劉備實力不如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可不弱於曹操。


    曆史上的劉備,這時候就開始廣修棧道,方便大軍出漢中,同時自立為王,廣積糧草,傳檄荊州關羽,準備統一天下的大戰了。


    但是現在,劉禪已經搶在劉備之前稱王了,這就讓劉備陷入尷尬境地了。


    稱王吧?曆史上從來沒有這個先例,父親在兒子後麵稱王,實在是不成體統。


    不稱王吧,區區左將軍,行車騎將軍事,宜城亭侯,實在跟不上形勢,無法統帥全軍。


    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但劉備依然想不通劉禪為什麽要那麽急稱王,讓我稱王你當世子不好嗎,將來一切不都還是你的。


    現在你稱王了,我又不能當世子。(世父?太顛了)


    最後,十二月中旬,趕在年底之前,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懵懵懂懂的接受了楚王主父這個尊號,並且自己規定楚主父跟曹操魏王和劉禪楚王一樣,位在諸侯王之上。


    為什麽說懵懵懂懂,因為劉備自己都不知道楚主父算是個什麽東東。王?公?侯?


    同時劉備宣布,益州和漢中從此以後都為楚王所有,正式確立了劉禪的集團繼承人身份。


    劉禪出征戰無不勝,主政荊州欣欣向榮,雖然有好女裝這個毛病,但劉備即將年過六旬,再不確立繼承人,後患無窮。


    齊桓公,秦始皇,這些人的前例都擺在劉備的麵前,如果劉禪迴益州還好說,在劉禪擺明了不會迴益州的情況下,不確定繼承人就是在給劉禪找麻煩。


    這個時代的人可不像後世的人那樣覺得死後一切都無所謂,人都講究入土為安,像秦始皇這樣臭了還不發喪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裏是不算善終的,更何況齊桓公這種活活餓死的。


    但權力無父子,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權力,就算隻有一個兒子的皇帝,也幾乎沒有提前禪位的,除非是內憂外困,不想幹了甩鍋給兒子。


    劉備隻是名義上確立了劉禪成為集團的最高領導,實際上,權力,尤其是軍權仍然留在自己手裏。


    劉禪的實際地盤仍然是荊州和東三郡。


    益州和漢中劉禪仍然是嗣君。


    劉禪得到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喜過望。


    雖然她沒有真正得到益州和漢中,劉備沒有真正將權力交給她,但是二州合一,都在名義上成了她的麾下,意味著從此她有了名分,可以名正言順的給益州的官員們加官進爵了。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益州的官員們能頂得住這麽大的利益誘惑麽。


    要知道劉禪的權謀水平也是得到了白色光芒的提升的。


    拉攏人心也是輕車熟路,信手拈來。


    劉禪當即就派人,送印給蜀中各文武大臣。


    諸葛亮任命為楚王太傅。


    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左將軍,馬超為右將軍,黃忠因為沒有了原本曆史上斬殺夏侯淵的大功,沒有辦法和關張趙馬並列,被封為征西將軍,李嚴為征東將軍,魏延封為征南將軍。


    其他人等,各升職一級。


    劉禪並沒有賞賜益州官員財物,隻是給每個人送了頂官帽,憑啥用我的府庫,去獎賞老父親的下屬?


    要知道她和父親還是分家狀態,父親的財物還不一定百分百歸她呢。


    萬一劉備突然開竅,發現了她是女的,把益州留給劉永呢?


    她可不想做什麽古代版的伏地魔。


    ……


    曹操也在十二月迴到了鄴城。


    在迴軍的路上,就收到了中途直接從長安去南陽任職的曹彰的信。


    曹操打開一看,差點氣了個半死,竟然是曹彰給夏侯尚求情,請求曹操將夏侯尚的家屬送到荊州去。


    夏侯尚投降劉禪,本來就已經夠氣人了,曹操對曹氏和夏侯尚的兩個孩子仍然優待,已經算是很寬宏大量了,竟然讓他把夏侯尚的家屬送到荊州去團聚。


    曹彰是被劉禪完全迷了心竅了!


    想起曹彰自告奮勇去南陽駐守時的那慷慨激昂的樣子,想起那句‘兒臣願去南陽為父王分憂’,曹操差點氣的吐血,你是去南陽給劉禪分憂的吧。


    剛去南陽就開始為劉禪排憂解難了。


    曹操恨不得立刻就把曹彰召迴來,太丟臉了。


    尤其是他聽說曹彰剛到南陽,就開始跟劉禪通信,約好互相約束士兵,不生事端,不起刀兵。


    雖然不起刀兵也是曹操的想法,但是曹彰明顯是被劉禪給說動的,而不是站在曹魏的角度看問題。


    本來曹彰被劉禪打得抱頭鼠竄,丟了無數物資,丟了樊城,江夏,新野,但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的精神,還是很讓曹操欣賞的。


    可是現在看來,曹彰哪裏是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分明是愈送愈勇,百送不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草穀的唐傘小僧並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