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女兒來信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是劉備稱王,孫權不會支持。
孫權看到劉備就煩,最討厭的人就是劉備。
但劉禪不同,劉禪是他最疼愛的女兒的夫婿,當年將孫魯班許給劉禪,不單單像把孫尚香嫁給劉備一樣完全是為了政治利益,將女兒許過去,一方麵是為了孫劉聯盟,一方麵是為了江東的安全,但最終,還是劉禪本人的優秀打動了孫權,如果不是劉禪那麽優秀,孫權是不會把女兒嫁給劉禪的,也別怪孫權自私,同父異母的妹妹在心中,還是無法跟自己的女兒相比的,這也是人之常情。
劉禪稱王,對於孫權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
因為曹操已經稱王了,劉備集團遲早會有人稱王的,與其讓那個心底厭惡的劉備稱王,還不如讓女婿稱王。
也許劉禪稱王,還能給孫權討厭的劉備出個難題呢。
反正劉禪隻要他不反對就行了,又不是真要他俯首稱臣。
如果說孫權搖擺不定的話,那麽孫魯班寫封信求一求,就可以堅定孫權的想法了。
劉禪知道孫魯班不知道如何求父親,幹脆自己寫了一封信,讓孫魯班照抄。
孫魯班自從嫁給劉禪以後,每天劉禪不在家的時候,都會拿出劉禪的信來臨摹劉禪的字。
她隻覺得夫君的字就像夫君的人一樣,美得難以言說。
而且,夫君既然喜歡書法,凡是夫君喜歡的東西,她都會喜歡。
最近孫魯班的字也進步了不少。
劉禪沒有囉七八嗦寫很多廢話(比作者強!),一封信寫完,也才用了一個時辰,不過幾百字而已。
然後交給孫魯班照著謄寫。
孫魯班看著劉禪的字,忍不住感歎,
“夫君比我不過大了兩歲,為什麽各方麵都比我強那麽多,太羨慕夫君了。
不對,不是羨慕,是仰慕,我的夫君太了不起了。”
劉禪哈哈大笑,心裏想,強吧?強就對了,小揪揪換來的,你要不要?
你換不來,因為你本來就沒有。
謄寫了一會,孫魯班已經開始打哈欠了。
冬天時,她幾乎都是一到亥時,就準時趴在劉禪的桌上睡著,反正夫君姐姐會抱她去她的院子的。
現在三月底了,倒是睡得晚了,就算到了亥時三刻了,還沒有睡。
劉禪笑著說,
“明天我出門公幹後,你在家裏寫吧。現在先去睡吧。”
孫魯班點點頭,拿著信迴自己房間去了。
……
荊州有人勸進劉禪,進位為王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孫權這裏。
這消息差點驚呆了孫權。
他想不到劉禪隻有一個荊州就敢稱王。
他在江東已經曆經三代,都沒想過這麽早就稱王。
當然,劉禪相對於他,天然就有優勢,劉禪可是漢室宗親,具有天子的劉家血統。
至於勸進雲雲,孫權根本不信。
所謂勸進,除了極少數以外,大部分都是居上位者自己想登高位了,暗地裏讓人搞出來的。
不過劉禪自己在荊州關起門來想玩什麽都可以,隻要不稱帝,孫權也懶得理,更沒有與群臣談論這件事。
天下已經有了魏王了,多一個長沙王也不算什麽。
孫權欲要置之不理,不料事情卻主動找上了他。
他最喜歡的女兒孫魯班給他寫了封信來了。
收到孫魯班的信,孫權驚喜交加。
這個時代,女兒嫁出去後,跟家裏的聯係是很少的,自從孫魯班出嫁後,孫權還沒有收到過女兒的信,也沒有收到過女兒的隻字片語。
董仲舒的三綱提出來後,經過班固,馬融等人的係統闡述,已經逐漸的開始深入人心,女子的地位已經在開始下降了,若不是後來遊牧民族帶來的文化衝擊,華夏女子地位的下降隻怕要提早幾百年了。
孫魯班既然嫁給了劉禪,沒有什麽事情,本來就不會跟娘家聯係。
但是孫權卻受不了了,想到女兒九歲不到,就嫁到了荊州,雖然說是政治聯姻不在乎年齡,被曹操殺害的伏皇後也是九歲就進了宮,但劉禪家裏連個大人也沒有,想著妹妹能幫襯一下,結果妹妹自己去了益州,還懷孕生娃了。
有時候孫權甚至會後悔,是不是不該那麽著急把女兒嫁過去。
幸好當時出嫁之前,女兒對阿鬥的好感簡直溢於言表,阿鬥在前方打仗,給女兒寫一封信都能讓女兒高興不已。孫權相信,孫魯班嫁過去之後,內心肯定是幸福的。
正是這樣想法才能讓孫權心裏好受一些。
後來聽說,女兒曾經在荊州喜愛穿男裝,在整個荊州鬧得沸沸揚揚,孫權也忍不住啼笑皆非。
真是天生一對的小夫妻。男的愛女裝,女的愛男裝。
但由此也可以想見,女兒在荊州肯定是過得很幸福的,若不是劉禪寵溺,絕對不會讓她穿著男裝,還弄得全荊州都沸沸揚揚。
孫權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吳侯的威嚴。
堂堂揚州牧,吳侯,領揚州,交州二州,不操心軍國大事,整天想著自己出嫁的女兒,成何體統!
患得患失中,孫權沒想到,在劉禪被人勸進王位的時候,會收到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封來信。
更逗的是,隨著孫魯班的信一起送到建業來的,竟然還有一頂草帽。
這是一頂真正的帽子,可以戴的那種,而不是玩具。
這是阿鬥編的嗎?
帶著好奇打開孫魯班的信,孫權看了一遍。
孫權看到劉備就煩,最討厭的人就是劉備。
但劉禪不同,劉禪是他最疼愛的女兒的夫婿,當年將孫魯班許給劉禪,不單單像把孫尚香嫁給劉備一樣完全是為了政治利益,將女兒許過去,一方麵是為了孫劉聯盟,一方麵是為了江東的安全,但最終,還是劉禪本人的優秀打動了孫權,如果不是劉禪那麽優秀,孫權是不會把女兒嫁給劉禪的,也別怪孫權自私,同父異母的妹妹在心中,還是無法跟自己的女兒相比的,這也是人之常情。
劉禪稱王,對於孫權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
因為曹操已經稱王了,劉備集團遲早會有人稱王的,與其讓那個心底厭惡的劉備稱王,還不如讓女婿稱王。
也許劉禪稱王,還能給孫權討厭的劉備出個難題呢。
反正劉禪隻要他不反對就行了,又不是真要他俯首稱臣。
如果說孫權搖擺不定的話,那麽孫魯班寫封信求一求,就可以堅定孫權的想法了。
劉禪知道孫魯班不知道如何求父親,幹脆自己寫了一封信,讓孫魯班照抄。
孫魯班自從嫁給劉禪以後,每天劉禪不在家的時候,都會拿出劉禪的信來臨摹劉禪的字。
她隻覺得夫君的字就像夫君的人一樣,美得難以言說。
而且,夫君既然喜歡書法,凡是夫君喜歡的東西,她都會喜歡。
最近孫魯班的字也進步了不少。
劉禪沒有囉七八嗦寫很多廢話(比作者強!),一封信寫完,也才用了一個時辰,不過幾百字而已。
然後交給孫魯班照著謄寫。
孫魯班看著劉禪的字,忍不住感歎,
“夫君比我不過大了兩歲,為什麽各方麵都比我強那麽多,太羨慕夫君了。
不對,不是羨慕,是仰慕,我的夫君太了不起了。”
劉禪哈哈大笑,心裏想,強吧?強就對了,小揪揪換來的,你要不要?
你換不來,因為你本來就沒有。
謄寫了一會,孫魯班已經開始打哈欠了。
冬天時,她幾乎都是一到亥時,就準時趴在劉禪的桌上睡著,反正夫君姐姐會抱她去她的院子的。
現在三月底了,倒是睡得晚了,就算到了亥時三刻了,還沒有睡。
劉禪笑著說,
“明天我出門公幹後,你在家裏寫吧。現在先去睡吧。”
孫魯班點點頭,拿著信迴自己房間去了。
……
荊州有人勸進劉禪,進位為王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孫權這裏。
這消息差點驚呆了孫權。
他想不到劉禪隻有一個荊州就敢稱王。
他在江東已經曆經三代,都沒想過這麽早就稱王。
當然,劉禪相對於他,天然就有優勢,劉禪可是漢室宗親,具有天子的劉家血統。
至於勸進雲雲,孫權根本不信。
所謂勸進,除了極少數以外,大部分都是居上位者自己想登高位了,暗地裏讓人搞出來的。
不過劉禪自己在荊州關起門來想玩什麽都可以,隻要不稱帝,孫權也懶得理,更沒有與群臣談論這件事。
天下已經有了魏王了,多一個長沙王也不算什麽。
孫權欲要置之不理,不料事情卻主動找上了他。
他最喜歡的女兒孫魯班給他寫了封信來了。
收到孫魯班的信,孫權驚喜交加。
這個時代,女兒嫁出去後,跟家裏的聯係是很少的,自從孫魯班出嫁後,孫權還沒有收到過女兒的信,也沒有收到過女兒的隻字片語。
董仲舒的三綱提出來後,經過班固,馬融等人的係統闡述,已經逐漸的開始深入人心,女子的地位已經在開始下降了,若不是後來遊牧民族帶來的文化衝擊,華夏女子地位的下降隻怕要提早幾百年了。
孫魯班既然嫁給了劉禪,沒有什麽事情,本來就不會跟娘家聯係。
但是孫權卻受不了了,想到女兒九歲不到,就嫁到了荊州,雖然說是政治聯姻不在乎年齡,被曹操殺害的伏皇後也是九歲就進了宮,但劉禪家裏連個大人也沒有,想著妹妹能幫襯一下,結果妹妹自己去了益州,還懷孕生娃了。
有時候孫權甚至會後悔,是不是不該那麽著急把女兒嫁過去。
幸好當時出嫁之前,女兒對阿鬥的好感簡直溢於言表,阿鬥在前方打仗,給女兒寫一封信都能讓女兒高興不已。孫權相信,孫魯班嫁過去之後,內心肯定是幸福的。
正是這樣想法才能讓孫權心裏好受一些。
後來聽說,女兒曾經在荊州喜愛穿男裝,在整個荊州鬧得沸沸揚揚,孫權也忍不住啼笑皆非。
真是天生一對的小夫妻。男的愛女裝,女的愛男裝。
但由此也可以想見,女兒在荊州肯定是過得很幸福的,若不是劉禪寵溺,絕對不會讓她穿著男裝,還弄得全荊州都沸沸揚揚。
孫權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吳侯的威嚴。
堂堂揚州牧,吳侯,領揚州,交州二州,不操心軍國大事,整天想著自己出嫁的女兒,成何體統!
患得患失中,孫權沒想到,在劉禪被人勸進王位的時候,會收到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封來信。
更逗的是,隨著孫魯班的信一起送到建業來的,竟然還有一頂草帽。
這是一頂真正的帽子,可以戴的那種,而不是玩具。
這是阿鬥編的嗎?
帶著好奇打開孫魯班的信,孫權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