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流水滔滔日夜磨,不知烏兔若奔梭。
才看苦海成平陸,又見滄桑化碧波。
熊虎將軍餐白刃,英雄俊傑飲幹戈。
遲早隻因天數定,空教血淚滴婆娑。
話說廣成子三進碧遊宮,又來見通天教主,雙膝跪下。教主問曰:“廣成子,你為何又進我宮來?全無規矩,任你胡行!”廣成子曰:“蒙師叔吩咐,弟子去了;其如眾門人不放弟子去,隻要與弟子並力。弟子之來,無非敬上之道;若是如此,弟子是求榮反辱。望老師慈悲發付弟子,也不壞師叔昔日三教共立‘封神榜’的體麵。”通天教主聽說,怒曰:“水火童子快把這些無知畜生喚進宮來!”隻見水火童子領法旨出宮來,見眾門人,曰:“列位師兄,老爺發怒,喚你等進去。”眾門人聽師尊唿喚,大家沒意思,隻得進宮來見。通天教主喝曰:“你這些不守規矩的畜生!如何師命不遵,恃強生事,這是何說!廣成子是我三教法旨扶助周武,這是應運而興。他等逆天行事,理當如此。你等如何還是這等胡為?情實可恨!”直罵得眾人們麵麵相覷,低頭不語。通天教主吩咐廣成子曰:“你隻奉命而行,不要與這些人計較。你好生去罷!”廣成子謝過恩,出了宮,徑迴九仙山去了。後有詩歎曰:
廣成奉旨涉先天,隻為金霞冠欲還。
不是天心原有意,界牌關下有誅仙。
話說通天教主曰:“薑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扶佐應運帝王,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廣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死火靈聖母,非是他來尋事做,這是你去尋他,總是天意。爾等何苦與他做對?連我的訓諭不依,成何體麵!”眾門人未及開言,隻見多寶道人跪下稟曰:“老師聖諭,怎敢不依?隻是廣成子太欺吾教,妄自尊大他的玉虛教法,辱罵我等不堪,老師哪裏知道?倒把他一麵虛詞當做真話,被他欺誑過了。”通天教主曰:“‘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總一般。’他豈不知,怎敢亂說欺弄。你等切不可自分彼此,致生事端。”多寶道人曰:“老師在上:弟子原不敢說,隻今老師不知詳細,事已至此,不得不以直告。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濕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他視我為無物,獨稱他玉虛道法為‘無上至尊’,所以弟子等不服也。”通天教主曰:“我看廣成子亦是真實君子,斷無是言。你們不要錯聽了。”多寶道人曰:“弟子怎敢欺誑老師!”眾門人齊曰:“實有此語。這都可以麵質。”
通天教主笑曰:“我與羽毛相並,他師父卻是何人?我成羽毛,他師父也是羽毛之類。這畜生這等輕薄!”吩咐金靈聖母:“往後邊取那四口寶劍來。”少時,金靈聖母取一包袱,內有四口寶劍,放在案上。教主曰:“多寶道人過來,聽我吩咐:他既是笑我教不如,你可將此四口寶劍去界牌關擺一誅仙陣,看闡教門下哪一個門人敢進吾陣!如有事時,我自來與他講。”多寶道人請問老師:“此劍有何妙用?”通天教主曰:“此劍有四名:一曰‘誅仙劍’,二曰‘戮仙劍’,三曰‘陷仙劍’,四曰‘絕仙劍’。此劍倒懸門上,發雷震動,劍光一晃,任從他是萬劫神仙,也難逃得此難。”昔曾有讚,讚此寶劍,讚曰:
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 仙”亡,“陷仙”到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神仙血染裳。
話說通天教主將此劍付與多寶道人,又與一誅仙陣圖,言曰:“你往界牌關去,阻住周兵,看他怎樣對你。”多寶道人離了高山,徑往界牌關去。不表。
且說子牙自從遇申公豹得脫迴佳夢關來。周營內差人四下悰打探子牙消息。隻見哪吒登風火輪,四下找尋。子牙正策四不相前行,恰好遇著韋護。韋護大喜,上前安慰子牙曰:“自火龍兵衝散人馬,急切難以收聚。不意火靈聖母趕師叔去,那些兵原是左道邪術,見沒有主將作法驅逐,一時火光滅了,並無有一些手段。被我等收迴兵,複一陣殺的他幹淨。隻是不見師叔。如今哪吒等四路去打探,不期弟子在此得遇尊顏,我等不勝幸甚!”有探事官飛奔中軍,來報於洪錦。洪錦遠迎,子牙進轅門,眾將歡喜。收點人馬,計算又折了四五千軍卒。子牙把火靈聖母、申公豹的事對眾軍將細說一遍,眾人賀喜。子牙吩咐整頓人馬,離佳夢關五十裏。住了三日,子牙方整點士卒,一聲炮響,複至關下安營。
且說胡升在關內不知火靈聖母吉兇,又聽得報馬來報,子牙兵複至關下,胡升大驚:“薑尚兵又複至,火靈聖母休矣!”急與佐貳官商議:“前日已是降周,平空而來火靈聖母攪擾這場,使吾更變一番,雖然勝了薑子牙二陣,成得甚事!如今怎好相見?”旁有佐貳官王信曰:“如今元帥把罪名做在火靈聖母身上,彼自不罪元帥也。這也無妨。”胡升曰:“此言也有理。”就差王信具納降文書,前往周營來見子牙。有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關內差官下文書,請令定奪。”子牙傳令:“令來。”王信來至中軍,呈上文書。子牙展於案上觀看,書曰:
納降守關主將胡升暨大小將佐等,頓首上書於西周大元帥麾下:不職升謬承司閫,鎮守邊關,謹慎小心,希圖少盡臣節以報主知。孰意皇天不眷,降災於殷,天愁人叛,致動天下諸侯觀政於商。日者元帥率兵抵關,升弟胡雷與火靈聖母不知天命,致逆王師,自罹於禍,悔亦無及。升罪固宜罔赦,但元帥汪洋之度,好生之人,無不覆載。今特遣裨將王信薰沐上書,乞元帥下鑒愚悃,容其納降,以救此一方民,真時雨之師,萬姓頂祝矣。胡升再頓首謹啟。
子牙看書畢,問王信曰:“你主將既已納款,吾亦不究往事。明日即行獻關,毋得再有推阻。”洪錦在旁言曰:“胡升反複不定,元帥不可輕信,恐其中有詐。”子牙曰:“前日乃是他兄弟違傲,與火靈聖母自恃左道之術故耳。以我觀,胡升乃是真心納降也。公勿多言。”遂令王信:“迴覆主將,明日進關。”王信領令,進關來見胡升,將子牙言語盡說一遍。胡升大喜,遂命關上軍士立起周家旗號。
次日,胡升同大小將領率百姓出關,手執降旗,焚香結彩,迎子牙大勢人馬進關。來至帥府堂上坐下,眾將官侍立兩旁。隻見胡升來至堂前行禮畢,稟曰:“末將胡升一向有意歸周,奈吾弟不識天時,以遭誅戮。末將先曾具納降文表與洪將軍,不期火靈聖母要阻天兵,末將再三阻擋不住,致有得罪於元帥麾下,望元帥恕末將之罪。”子牙曰:“聽你之言,真是反複不定:頭一次納降,非你本心。你見關內無將,故爾偷生。及見火靈聖母來至,汝便欺心,又思故主。總是暮四朝三之小人,豈是一言以定之君子。此事雖是火靈聖母主意,也要你自己肯為,我也難以準信。留你久後必定為禍。”命左右:“推出斬之!”胡升無言抵塞,追悔無及。左右將胡升綁出帥府。少時,見左右將首級來獻。子牙命拿出關前號令。子牙平定了佳夢關,令祁恭鎮守。子牙把戶口查明,即日迴兵至汜水關。李靖領眾將轅門迎接。子牙至後營見武王,將取佳夢關一事奏知武王。武王置酒在中軍與子牙賀功。不表。
流水滔滔日夜磨,不知烏兔若奔梭。
才看苦海成平陸,又見滄桑化碧波。
熊虎將軍餐白刃,英雄俊傑飲幹戈。
遲早隻因天數定,空教血淚滴婆娑。
話說廣成子三進碧遊宮,又來見通天教主,雙膝跪下。教主問曰:“廣成子,你為何又進我宮來?全無規矩,任你胡行!”廣成子曰:“蒙師叔吩咐,弟子去了;其如眾門人不放弟子去,隻要與弟子並力。弟子之來,無非敬上之道;若是如此,弟子是求榮反辱。望老師慈悲發付弟子,也不壞師叔昔日三教共立‘封神榜’的體麵。”通天教主聽說,怒曰:“水火童子快把這些無知畜生喚進宮來!”隻見水火童子領法旨出宮來,見眾門人,曰:“列位師兄,老爺發怒,喚你等進去。”眾門人聽師尊唿喚,大家沒意思,隻得進宮來見。通天教主喝曰:“你這些不守規矩的畜生!如何師命不遵,恃強生事,這是何說!廣成子是我三教法旨扶助周武,這是應運而興。他等逆天行事,理當如此。你等如何還是這等胡為?情實可恨!”直罵得眾人們麵麵相覷,低頭不語。通天教主吩咐廣成子曰:“你隻奉命而行,不要與這些人計較。你好生去罷!”廣成子謝過恩,出了宮,徑迴九仙山去了。後有詩歎曰:
廣成奉旨涉先天,隻為金霞冠欲還。
不是天心原有意,界牌關下有誅仙。
話說通天教主曰:“薑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扶佐應運帝王,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廣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死火靈聖母,非是他來尋事做,這是你去尋他,總是天意。爾等何苦與他做對?連我的訓諭不依,成何體麵!”眾門人未及開言,隻見多寶道人跪下稟曰:“老師聖諭,怎敢不依?隻是廣成子太欺吾教,妄自尊大他的玉虛教法,辱罵我等不堪,老師哪裏知道?倒把他一麵虛詞當做真話,被他欺誑過了。”通天教主曰:“‘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總一般。’他豈不知,怎敢亂說欺弄。你等切不可自分彼此,致生事端。”多寶道人曰:“老師在上:弟子原不敢說,隻今老師不知詳細,事已至此,不得不以直告。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濕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他視我為無物,獨稱他玉虛道法為‘無上至尊’,所以弟子等不服也。”通天教主曰:“我看廣成子亦是真實君子,斷無是言。你們不要錯聽了。”多寶道人曰:“弟子怎敢欺誑老師!”眾門人齊曰:“實有此語。這都可以麵質。”
通天教主笑曰:“我與羽毛相並,他師父卻是何人?我成羽毛,他師父也是羽毛之類。這畜生這等輕薄!”吩咐金靈聖母:“往後邊取那四口寶劍來。”少時,金靈聖母取一包袱,內有四口寶劍,放在案上。教主曰:“多寶道人過來,聽我吩咐:他既是笑我教不如,你可將此四口寶劍去界牌關擺一誅仙陣,看闡教門下哪一個門人敢進吾陣!如有事時,我自來與他講。”多寶道人請問老師:“此劍有何妙用?”通天教主曰:“此劍有四名:一曰‘誅仙劍’,二曰‘戮仙劍’,三曰‘陷仙劍’,四曰‘絕仙劍’。此劍倒懸門上,發雷震動,劍光一晃,任從他是萬劫神仙,也難逃得此難。”昔曾有讚,讚此寶劍,讚曰:
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 仙”亡,“陷仙”到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神仙血染裳。
話說通天教主將此劍付與多寶道人,又與一誅仙陣圖,言曰:“你往界牌關去,阻住周兵,看他怎樣對你。”多寶道人離了高山,徑往界牌關去。不表。
且說子牙自從遇申公豹得脫迴佳夢關來。周營內差人四下悰打探子牙消息。隻見哪吒登風火輪,四下找尋。子牙正策四不相前行,恰好遇著韋護。韋護大喜,上前安慰子牙曰:“自火龍兵衝散人馬,急切難以收聚。不意火靈聖母趕師叔去,那些兵原是左道邪術,見沒有主將作法驅逐,一時火光滅了,並無有一些手段。被我等收迴兵,複一陣殺的他幹淨。隻是不見師叔。如今哪吒等四路去打探,不期弟子在此得遇尊顏,我等不勝幸甚!”有探事官飛奔中軍,來報於洪錦。洪錦遠迎,子牙進轅門,眾將歡喜。收點人馬,計算又折了四五千軍卒。子牙把火靈聖母、申公豹的事對眾軍將細說一遍,眾人賀喜。子牙吩咐整頓人馬,離佳夢關五十裏。住了三日,子牙方整點士卒,一聲炮響,複至關下安營。
且說胡升在關內不知火靈聖母吉兇,又聽得報馬來報,子牙兵複至關下,胡升大驚:“薑尚兵又複至,火靈聖母休矣!”急與佐貳官商議:“前日已是降周,平空而來火靈聖母攪擾這場,使吾更變一番,雖然勝了薑子牙二陣,成得甚事!如今怎好相見?”旁有佐貳官王信曰:“如今元帥把罪名做在火靈聖母身上,彼自不罪元帥也。這也無妨。”胡升曰:“此言也有理。”就差王信具納降文書,前往周營來見子牙。有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關內差官下文書,請令定奪。”子牙傳令:“令來。”王信來至中軍,呈上文書。子牙展於案上觀看,書曰:
納降守關主將胡升暨大小將佐等,頓首上書於西周大元帥麾下:不職升謬承司閫,鎮守邊關,謹慎小心,希圖少盡臣節以報主知。孰意皇天不眷,降災於殷,天愁人叛,致動天下諸侯觀政於商。日者元帥率兵抵關,升弟胡雷與火靈聖母不知天命,致逆王師,自罹於禍,悔亦無及。升罪固宜罔赦,但元帥汪洋之度,好生之人,無不覆載。今特遣裨將王信薰沐上書,乞元帥下鑒愚悃,容其納降,以救此一方民,真時雨之師,萬姓頂祝矣。胡升再頓首謹啟。
子牙看書畢,問王信曰:“你主將既已納款,吾亦不究往事。明日即行獻關,毋得再有推阻。”洪錦在旁言曰:“胡升反複不定,元帥不可輕信,恐其中有詐。”子牙曰:“前日乃是他兄弟違傲,與火靈聖母自恃左道之術故耳。以我觀,胡升乃是真心納降也。公勿多言。”遂令王信:“迴覆主將,明日進關。”王信領令,進關來見胡升,將子牙言語盡說一遍。胡升大喜,遂命關上軍士立起周家旗號。
次日,胡升同大小將領率百姓出關,手執降旗,焚香結彩,迎子牙大勢人馬進關。來至帥府堂上坐下,眾將官侍立兩旁。隻見胡升來至堂前行禮畢,稟曰:“末將胡升一向有意歸周,奈吾弟不識天時,以遭誅戮。末將先曾具納降文表與洪將軍,不期火靈聖母要阻天兵,末將再三阻擋不住,致有得罪於元帥麾下,望元帥恕末將之罪。”子牙曰:“聽你之言,真是反複不定:頭一次納降,非你本心。你見關內無將,故爾偷生。及見火靈聖母來至,汝便欺心,又思故主。總是暮四朝三之小人,豈是一言以定之君子。此事雖是火靈聖母主意,也要你自己肯為,我也難以準信。留你久後必定為禍。”命左右:“推出斬之!”胡升無言抵塞,追悔無及。左右將胡升綁出帥府。少時,見左右將首級來獻。子牙命拿出關前號令。子牙平定了佳夢關,令祁恭鎮守。子牙把戶口查明,即日迴兵至汜水關。李靖領眾將轅門迎接。子牙至後營見武王,將取佳夢關一事奏知武王。武王置酒在中軍與子牙賀功。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