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議員們的交談,理查德總算是明白了普朗格城乃至整個庫尼亞共和國的情況,這個國家的每一座城市都由議會任命的總督統治,連作為首都的普朗格也是如此,庫尼亞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政體,貿然推行封建貴族統治恐怕會引起較大的反彈,所以理查德考慮了一下,決定暫時不改變總督製,不過總督該如何選出,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庫尼亞共和國和奧薩半島上的城邦一樣,仍然推行著奴隸製,他們國家的平民組成由上往下分別是公民——自由民——奴隸,一般來說,參軍的大部分是沒有公民身份的自由民,少量才是公民兵,但在國家危急關頭頒布軍事動員令之時,公民們會積極響應,拿出家中的盾牌和武器,穿上盔甲,為了保衛祖國而戰。
這也是在由自由民組成的五千常備軍被殲滅後,庫尼亞人還能動員起近萬公民兵聯合援軍一起抗擊理查德的原因。
結束交談之後,理查德令人將這些議員關入監獄,由於他們在身份上不屬於貴族,因此不受貴族法的庇護,理查德可以很隨意的處置他們。他們看起來大多數人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被士兵拖走的時候,隻有幾個人在那做無畏的掙紮而已。
理查德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們,全部砍了吧,又怕引起庫尼亞人的反彈,放了吧,又覺得不妥,就隻能先關起來,從長計議。
……
接下來幾天,理查德的重心都放在了安撫普朗格居民上麵,協助那些無家可歸的居民重建倒塌的建築,然而卻是沒有獲得多少效果,在城牆被攻破之後,溫斯特士兵的殘暴都展現在每個居民的眼中,雖然他們沒有直接破門而入,但屠殺街道上逃竄的平民這件事沒得洗。
理查德有些無奈,既然普朗格人不領情,那麽他也不打算繼續裝下去了,雖然重建工作仍在繼續,但之前假意做出的融洽氣氛卻蕩然無存。同時,他也在篩選牢中關押的議員,企圖從中選出幾個能夠發展的對象,他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統治庫尼亞人的官員最好還是庫尼亞人,若是讓溫斯特人來擔任官員,傳統的不同可能會激起矛盾。
在敵國統治階層內找出傾向己方的人,實在是不容易,但理查德最後還是找出了合適的人選,他是出身商人階層的副議長馬雷克·巴克斯,這位副議長因為家族大部分產業都在溫斯特王國的緣故,對戰爭保持消極態度,他也是最早提出議和的人物之一。
對於理查德拋出的橄欖枝,馬雷克·巴克斯隻是考慮了一會,便欣然接受,他很聰明,這是他唯一翻身的機會,若是拒絕的話,很有可能一輩子都爛在牢裏,或是被理查德找個借口處理了。
因此,在理查德的安排下,馬雷克無罪釋放,並被授以普朗格總督的職位,成為總督後,馬雷克利用了曾經是副議長的身份,出麵安撫居民心中對溫斯特人的抗拒,同時他也向理查德提議,盡快安排好庫尼亞境內其他幾座城市的總督,如果可以的話,將幾位總督聚集起來,組建新的國家議會——隻從屬於理查德的議會。
理查德本來是想要拒絕的,但是在考慮之後,他還是同意了馬雷克的提議。不論是從遊戲(指十字軍之王2)還是現實,每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個內閣輔助君王,現在庫尼亞共和國的政府投降,議會被解散,就需要一個新的議會協助理查德統治這個國家。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剩餘的還在抵抗的庫尼亞城市先後投降,一個個新的總督被任命,新的忠誠於理查德的國家議會也重新確立。而那些被關在監獄裏的議員和被俘的戰俘們,都被允許繳納贖金後重獲自由,既然已經吞並了這個國家,那麽對待這些成為戰俘的子民就不能和以往一樣了。
不過,那六千多名拉西克公國的戰俘就沒這麽好運了,他們仍然被關押在環境髒亂的戰俘營裏,等和拉西克公國的戰爭結束後,再做決定。
拉西克戰俘重獲自由的時間很快到來,庫尼亞共和國被吞並後,拉西克大公再也沒有堅持戰爭的理由了,而事實上,他也不想將戰爭繼續下去,在這場戰爭裏,他的軍隊損失慘重,不僅派出支援的第一批軍隊全軍覆沒,後來的第二批援軍也遭到溫斯特人的迎頭痛擊,厭戰的情緒蔓延在整個公國內部,讓他不得不馬上派出使團向理查德求和。
……
大陸曆1112年7月29日,在第二軍團的丹麥騎兵的護送下,以拉西克公國外交總管雅各布為首的二十人使團抵達庫尼亞地區首府普朗格。
剛剛靠近普朗格城,使團的成員就被千瘡百孔的城牆震驚到了,他們看著那一個個深邃的彈坑,再看著還在重建的城牆缺口,不由得咽下因為緊張而分泌出來的唾液。
他們都事先聽聞了理查德軍中裝備的恐怖武器,卻不知道這種恐怖武器的威力居然如此巨大,能夠將高大的首都城牆都轟塌,這些恐怖攻城利器如果是對付他們的首都……想到這,每個人都打了個哆嗦,不敢再想下去。
雖然拉西克人已經被周遭的鄰居同化,脫離了遊牧民族的身份,建造起城市與城堡,但他們的城牆並不是像鄰居的那樣建的高大,而是普遍低矮,甚至除了首都之外的其他聚落,城牆基本是木頭為主體。
就是這樣的城牆,恐怕擋不住理查德一天的攻擊。
震驚之餘,他們也為自己的國家感到慶幸,還好有庫尼亞這個盟友擋在前麵,不然現在死的就是他們了。
就在這時,新任總督馬雷克·巴克斯帶著隨從們走出城門,親自迎接這支使團,與拉西克公國外交總管雅各布親切交談,而後將他們帶到城內的普朗格大議院。
普朗格大議院已經被改成總督的辦公場所,內部的布局也大有改變,在這裏,理查德將親自與使團談判。
另外,庫尼亞共和國和奧薩半島上的城邦一樣,仍然推行著奴隸製,他們國家的平民組成由上往下分別是公民——自由民——奴隸,一般來說,參軍的大部分是沒有公民身份的自由民,少量才是公民兵,但在國家危急關頭頒布軍事動員令之時,公民們會積極響應,拿出家中的盾牌和武器,穿上盔甲,為了保衛祖國而戰。
這也是在由自由民組成的五千常備軍被殲滅後,庫尼亞人還能動員起近萬公民兵聯合援軍一起抗擊理查德的原因。
結束交談之後,理查德令人將這些議員關入監獄,由於他們在身份上不屬於貴族,因此不受貴族法的庇護,理查德可以很隨意的處置他們。他們看起來大多數人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被士兵拖走的時候,隻有幾個人在那做無畏的掙紮而已。
理查德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們,全部砍了吧,又怕引起庫尼亞人的反彈,放了吧,又覺得不妥,就隻能先關起來,從長計議。
……
接下來幾天,理查德的重心都放在了安撫普朗格居民上麵,協助那些無家可歸的居民重建倒塌的建築,然而卻是沒有獲得多少效果,在城牆被攻破之後,溫斯特士兵的殘暴都展現在每個居民的眼中,雖然他們沒有直接破門而入,但屠殺街道上逃竄的平民這件事沒得洗。
理查德有些無奈,既然普朗格人不領情,那麽他也不打算繼續裝下去了,雖然重建工作仍在繼續,但之前假意做出的融洽氣氛卻蕩然無存。同時,他也在篩選牢中關押的議員,企圖從中選出幾個能夠發展的對象,他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統治庫尼亞人的官員最好還是庫尼亞人,若是讓溫斯特人來擔任官員,傳統的不同可能會激起矛盾。
在敵國統治階層內找出傾向己方的人,實在是不容易,但理查德最後還是找出了合適的人選,他是出身商人階層的副議長馬雷克·巴克斯,這位副議長因為家族大部分產業都在溫斯特王國的緣故,對戰爭保持消極態度,他也是最早提出議和的人物之一。
對於理查德拋出的橄欖枝,馬雷克·巴克斯隻是考慮了一會,便欣然接受,他很聰明,這是他唯一翻身的機會,若是拒絕的話,很有可能一輩子都爛在牢裏,或是被理查德找個借口處理了。
因此,在理查德的安排下,馬雷克無罪釋放,並被授以普朗格總督的職位,成為總督後,馬雷克利用了曾經是副議長的身份,出麵安撫居民心中對溫斯特人的抗拒,同時他也向理查德提議,盡快安排好庫尼亞境內其他幾座城市的總督,如果可以的話,將幾位總督聚集起來,組建新的國家議會——隻從屬於理查德的議會。
理查德本來是想要拒絕的,但是在考慮之後,他還是同意了馬雷克的提議。不論是從遊戲(指十字軍之王2)還是現實,每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個內閣輔助君王,現在庫尼亞共和國的政府投降,議會被解散,就需要一個新的議會協助理查德統治這個國家。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剩餘的還在抵抗的庫尼亞城市先後投降,一個個新的總督被任命,新的忠誠於理查德的國家議會也重新確立。而那些被關在監獄裏的議員和被俘的戰俘們,都被允許繳納贖金後重獲自由,既然已經吞並了這個國家,那麽對待這些成為戰俘的子民就不能和以往一樣了。
不過,那六千多名拉西克公國的戰俘就沒這麽好運了,他們仍然被關押在環境髒亂的戰俘營裏,等和拉西克公國的戰爭結束後,再做決定。
拉西克戰俘重獲自由的時間很快到來,庫尼亞共和國被吞並後,拉西克大公再也沒有堅持戰爭的理由了,而事實上,他也不想將戰爭繼續下去,在這場戰爭裏,他的軍隊損失慘重,不僅派出支援的第一批軍隊全軍覆沒,後來的第二批援軍也遭到溫斯特人的迎頭痛擊,厭戰的情緒蔓延在整個公國內部,讓他不得不馬上派出使團向理查德求和。
……
大陸曆1112年7月29日,在第二軍團的丹麥騎兵的護送下,以拉西克公國外交總管雅各布為首的二十人使團抵達庫尼亞地區首府普朗格。
剛剛靠近普朗格城,使團的成員就被千瘡百孔的城牆震驚到了,他們看著那一個個深邃的彈坑,再看著還在重建的城牆缺口,不由得咽下因為緊張而分泌出來的唾液。
他們都事先聽聞了理查德軍中裝備的恐怖武器,卻不知道這種恐怖武器的威力居然如此巨大,能夠將高大的首都城牆都轟塌,這些恐怖攻城利器如果是對付他們的首都……想到這,每個人都打了個哆嗦,不敢再想下去。
雖然拉西克人已經被周遭的鄰居同化,脫離了遊牧民族的身份,建造起城市與城堡,但他們的城牆並不是像鄰居的那樣建的高大,而是普遍低矮,甚至除了首都之外的其他聚落,城牆基本是木頭為主體。
就是這樣的城牆,恐怕擋不住理查德一天的攻擊。
震驚之餘,他們也為自己的國家感到慶幸,還好有庫尼亞這個盟友擋在前麵,不然現在死的就是他們了。
就在這時,新任總督馬雷克·巴克斯帶著隨從們走出城門,親自迎接這支使團,與拉西克公國外交總管雅各布親切交談,而後將他們帶到城內的普朗格大議院。
普朗格大議院已經被改成總督的辦公場所,內部的布局也大有改變,在這裏,理查德將親自與使團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