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合肥】


    秋季,曹操在譙縣的水軍終於成型,沿著渦水、淮河、肥水一路抵達了合肥。


    為了威懾孫權,曹操決定暫時駐紮在這裏,頒布命令,穩定民心,同時設置地方長官,開墾土地屯田。


    雖然暫時沒有能力攻打江東,但是合肥這塊戰略要地,必須要穩住。


    【吳郡】


    孫權有了第一個兒子。


    這個兒子,是一個身份低微的女人生的。


    以至於,後來這個叫孫登的孩子成了太子,史書上都查不到他母親的姓氏。


    孫香板著個臉,在院子裏攔住孫權。


    周圍的仆役婢女看到,都紛紛避開。


    “你不把小蘭接到府裏來嗎?”孫香問道。


    “把孩子接迴來就行了,她若是進到府裏,隻能添麻煩。區區一個婢女,與我那些妻妾如何相處?”孫權無所謂的甩了一下袖子,轉身走了。


    孫香一臉厭惡的盯著哥哥的背影,吐出一個字:“渣。”


    【荊州,臨烝縣】


    吳明兩口子在桂陽玩夠了,帶著郭襄返迴,順路來到臨烝縣。


    從趙雲口中得知,有一個重量級人物就在這裏。


    一想到這個人,吳明心中就一陣激動。


    他想見這個人很久了。


    【諸葛亮府】


    仆役進去通報,不一會,主人就親自出門迎接。


    二十八歲的諸葛亮,身材高大,氣宇不凡。


    吳明二話不說,一頭拜倒,“小弟吳明,孔明先生請受我一拜。”


    呂娟和郭襄見這情形,都有點不知所措。


    既然吳明拜了,那就一起拜吧。


    諸葛亮見這三人向自己跪拜,也是嚇了一跳,趕緊上前將吳明扶起,“快快請起,如此大禮,實不敢當。”


    二人接觸的一瞬間,吳明眼中一閃。


    “統,七階,謀,九階,政,十階”


    統隻有七階,不是吧?這可是諸葛亮!


    吳明疑惑的說道:“難道……先生還沒有帶過兵?”


    “說來慚愧,我效力玄德公不久,未經戰場曆練,尚無統兵經驗。”諸葛亮笑道。


    “還有成長空間……啊,不是……我是說,先生大才,前程無量。”吳明有點語無倫次。


    “公子過獎了。”諸葛亮說道,“我平素敬仰水鏡先生,以師長相待,你我之間也算是有幾分淵源,實在不必如此客氣。”


    【正堂】


    諸葛亮、吳明、呂娟分主賓就坐,郭襄是妾,按理是不能坐的,就站在吳明身後。


    吳明看著諸葛亮,有一種錯覺,仿佛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荀彧。


    不過,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麽。


    “那個……你的扇子呢?”吳明問道。


    諸葛亮有點摸不著頭腦,“什麽扇子?”


    吳明比劃了一下,“我覺得你應該拿一把扇子,這樣才符合你的氣質。”


    “是嗎?”諸葛亮腦補了一下,“隻是,此時已是深秋,拿一把扇子會不會有些奇怪?”


    吳明撓了撓頭,“好像也是……”


    這時,諸葛亮的夫人——黃英端上茶水。


    頭發有點發黃,眉清目秀,既不黑,也不醜。


    “黃夫人實在太客氣了。”吳明鄭重的行了一禮。


    “貴客上門,理當如此。”黃英還了一禮,又抬眼看了一下吳明身後的郭襄。


    郭襄湊到吳明身邊,“老爺,我想請黃夫人帶我參觀一下院子……”


    吳明立即明白了,這兩人以前在水鏡莊是老相識,好幾年沒見,估計是有一肚子話要說。


    諸葛亮笑了笑,向黃英說道:“那就勞煩夫人了。”


    黃英又向吳明和呂娟行了一禮,帶著郭襄離去。


    “有件事我不太明白。”吳明向諸葛亮說道,“你為什麽會在臨烝這裏,玄德公不是應該把你帶在身邊嗎?”


    諸葛亮說道:“玄德公執掌兵馬,需要我在這裏征收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賦稅。此地位於三郡交界,又是數條水道交匯之處,往來都方便些。”


    吳明不禁疑惑,“收取賦稅這種事,隨便找個官員來做不行嗎?讓孔明先生幹這個,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諸葛亮笑了起來,“賦稅錢糧乃行軍打仗之根本,絕非小事。若是各個郡縣的豪門大族不配合,這賦稅也很難收的上來,我在荊州多少有些根底,玄德公讓我掌管此事,也是合情合理。”


    “哦……”吳明忽然明白過來。司馬徽之前說過,諸葛家跟荊州幾個大家族關係密切,由諸葛亮牽頭來做這個事,本地士族自然都要賣個麵子。


    呂娟開口說道:“是不是,就類似於曹操那邊的荀文若先生?曹操外出打仗,他就在許都給曹操張羅錢糧。”


    “正是如此。”諸葛亮笑道,“荀家是潁川第一大族,穩定後方,征收錢糧,無人比荀文若更加合適。”


    “我明白了。”吳明點了點頭,“負責這事的人,不僅要有能力,還要能鎮的住場子。”


    【後院】


    黃英拿出一個木盒子遞給郭襄,“水鏡先生之前跟我交代過,再遇到你的時候,把這個麵具交給你。”


    郭襄疑惑的接過盒子,“交給我?”


    “水鏡先生這樣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黃英說道,“曹操進攻荊州之前,水鏡先生就讓我父親帶話,叫我去江夏住了一段時間,現在想來,實在是料事如神。”


    郭襄想起無所不知的司馬徽,不由得又有幾分唏噓。


    “每個人的五官都有不同,用這個麵具之時,還是要再調整一番。”黃英說道。


    郭襄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水鏡先生教過我。”


    “成親那天,我家夫君看著我愣了半天,現在想起來都想笑。”黃英笑道,“當時我戴著麵具,好多賓客見到我的臉,都議論紛紛。後來鄉裏還有人編排了童諺,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英姐明明不醜,卻要讓人笑話,真是委屈你了。”郭襄說道。


    “這是水鏡先生的一番好意。”黃英說道,“在我及笄之後,就有不少人上門提親,其中不乏權貴,隻是父親很早就看中了孔明,一直在推托。將我的醜名傳揚出去,便能免去很多麻煩。”


    “孔明能得到承彥先生青睞,想必一定是個好夫君。”郭襄說道。


    “夫君確實對我很好。”黃英笑了笑,“隻是……我這肚子不爭氣,到現在也沒有動靜。”


    郭襄笑了起來,“其實,我家夫人也是這個情況。”


    黃英看著郭襄問道:“那你呢?還是說,吳明對你不好?”


    “老爺對我很好……”郭襄無奈的說道,“沒辦法,我也不爭氣。”


    【正堂】


    “拋開後勤不談,帶兵的難度,常人也未必能體會。”諸葛亮說道,“每日行多少裏,每人帶多少糧,選取哪條線路,營寨建於何處……兩軍對陣,如何列隊,如何調動,如何協同,如何進攻,如何防守,如何撤退,這些隻是基本要領。從指揮百人到指揮千人,難度會大大提升,若是達到萬人,想做到如臂指使,更是難以想象。且不談率領萬人殺敵,即便是率領萬人行軍一天,無一人掉隊,那都是相當不易。”


    吳明輕輕搖了搖頭,“好複雜,看來將軍真的不是什麽人都能當。”


    諸葛亮笑道:“以上種種,不過是粗略之談,想要精於領兵作戰,隻讀兵書是不行的,還需在戰場磨練。所以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吳明拱手一禮,“今天聽孔明先生一番話,實在是受益匪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名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小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小鬼並收藏無名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