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享受那帝王生活的時候,林陽等十八路諸侯也是把戰場給推進到了虎牢關下。
畢竟在虎牢關之前的地地域,先不說本來董卓就沒有多少掌控力吧,就算是有那麽一丁點兒的兵力駐守,在這諸侯的大軍下,也是沒有絲毫的抵抗之力。
在來到虎牢關下的時候,各路諸侯也是進行了第一次的會盟。
畢竟之前那些地盤還好說,他們僅憑自己就能夠輕易的解決,再加上他們是從四處走來,所以也沒有進行聯合。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憑借著虎牢關的天險,他們如果真的還各自為戰的話,那麽他們也就不需要迴去了。
他們帶來的家底不允許他們如此的揮霍,所以他們也是不得不聚集在一起。
當然,對於這個事情,林陽是最不積極的,畢竟對於他來說,這一些人完全就是累贅。
如果能夠齊心協力的話,那一切都好說,畢竟團結就是力量。
但可惜這些諸侯心懷鬼胎,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因此在來的路上,林陽也是磨磨唧唧的。
等他來到虎牢關的時候才發現其他十七個諸侯已經全部來到了。
除了林陽之外,便是軍閣的戰神了,畢竟同為熟知曆史劇情的玩家,他也是知道這些諸侯是怎麽個樣子。
但是他不像林陽一樣,林陽實力強大,所以可以自己行動,甚至可以說,林陽才是這一次最大的諸侯。
但是那隻是林陽,是玩家們無法企及的高度,他們軍閣雖然排名第二,但是和林陽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
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雖然他們軍閣也被列為了十八路諸侯之一,但是其實力卻是這些人中最弱的。
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他們也沒打算出頭,能夠混到現在這種地步,他們就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至於接下來的對戰,犧牲實在是太大了,收獲遠遠比不上他們的付出。
所以他們也是準備摸魚,能夠混到多少是多少。
再加上他們的實力比較弱,話語權比較低,所以他們自然不敢像林陽那樣最後一個到了。
甚至可以說,雖然他們不爭取什麽重大表現,但他們依然是第三個到來的。
而此時的聯軍大帳內,趁著林陽還沒有到來,袁紹也是堂而皇之的坐在了營帳內的主位上。
可謂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趁著林陽不在,袁紹也是想趕緊把盟主的位置確定下來。
畢竟他自己心裏也非常的清楚,不管是從實力還是從聲望上來說,他都比不上林陽。
但是他就不想認輸,畢竟一步慢,步步慢,對於之前,他發展的確不如林陽好。
但是現在他也是準備努力一下,不說能夠超過林陽吧,至少也不能比他落後太多。
如果一直都是保持現在這個樣子的話,那麽洛陽皇宮內的那個位置,肯定是和他毫無關係的了。
“諸位,都到現在了,林陽還沒有前來,雖然他是這一場討伐的發出者,但並不代表著我們都要以他為主。
既然他不來,那就說明他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並不是多麽的重視。
而且我們這一次響應他的號召,並不是為了解決他和董卓之間的恩怨,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世間太平。
但是我們現在來自各地,麾下的兵馬也是不一,在調度上很容易出現問題,再加上我們麵對的是虎牢關這一個雄關。
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推選出來一個盟主,對大軍進行統一的調度,隻有這樣,才能夠穩定軍心,更好的討伐董卓,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雖然大家聚集在這裏都是為了這一個目的,但是其他人沒有想到,林陽還沒有到來,袁紹就提出來了要推選盟主。
對於袁紹的這一句話,他們也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後,並沒有選擇說什麽。
畢竟現在的局勢還沒有明確,雖然袁紹一副對盟主勢在必得的樣子,而且以袁紹的能力,盟主之位交給他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在他們心中,還是覺得林陽更加的合適,畢竟不管是是從實力還是從其他方麵,林陽才是他們這些人中最有資格的那一個。
唯一的問題就是林陽現在還沒有來,所以他們也不好表態得罪袁紹,所以隻能夠選擇閉嘴不語。
看著這些人這個表現,袁紹心中也是有些生氣,他們這一群人這是個什麽意思,這是在看不起他袁紹嗎?
當然,袁紹也是知道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在把心中的火壓下去後,也是把目光看向了劉岱。
作為袁紹的好友,在察覺到袁紹投來的目光後,他也是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諸位,我覺得袁本初說的非常的對,我們這些距離如此遠的人都已經到了,林陽還沒有前來,可見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選舉盟主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考慮林陽,畢竟以他現在的這個態度來看,根本就不能好好的領導我們。
但是袁本初就不一樣了,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地,極具威望。
再加上本初現在的實力以及他認真負責的態度。
我認為,他現在是最為適合擔任盟主的人選。”
在劉岱的話音落下後,袁紹的從兄袁遺也是立馬接上了話茬。
作為袁紹的本家人,如果由他第一個開口的話,那麽肯定是會讓其他人懷疑的。
但是現在有了劉岱在前麵,他也就可以放心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諸位,我覺得劉兄說的非常的對,而且說實話,在我們這一群人中,真正有那個實力的,也就隻有袁本初了。
如果袁本初擔任盟主那麽我是心服口服,毫無意見。所以我也認為,這一個盟主之位應該交由袁本初來坐。”
在看到劉岱和袁遺如此給力後,袁紹也是笑開了花,接下來就是該他表演的時候了。
“諸位,我袁紹靠著的也是袁家那不斷積累下來的威望和財富,對於我本人來說,擔任盟主之位還是有些才疏學淺,但是既然諸位……”
畢竟在虎牢關之前的地地域,先不說本來董卓就沒有多少掌控力吧,就算是有那麽一丁點兒的兵力駐守,在這諸侯的大軍下,也是沒有絲毫的抵抗之力。
在來到虎牢關下的時候,各路諸侯也是進行了第一次的會盟。
畢竟之前那些地盤還好說,他們僅憑自己就能夠輕易的解決,再加上他們是從四處走來,所以也沒有進行聯合。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憑借著虎牢關的天險,他們如果真的還各自為戰的話,那麽他們也就不需要迴去了。
他們帶來的家底不允許他們如此的揮霍,所以他們也是不得不聚集在一起。
當然,對於這個事情,林陽是最不積極的,畢竟對於他來說,這一些人完全就是累贅。
如果能夠齊心協力的話,那一切都好說,畢竟團結就是力量。
但可惜這些諸侯心懷鬼胎,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因此在來的路上,林陽也是磨磨唧唧的。
等他來到虎牢關的時候才發現其他十七個諸侯已經全部來到了。
除了林陽之外,便是軍閣的戰神了,畢竟同為熟知曆史劇情的玩家,他也是知道這些諸侯是怎麽個樣子。
但是他不像林陽一樣,林陽實力強大,所以可以自己行動,甚至可以說,林陽才是這一次最大的諸侯。
但是那隻是林陽,是玩家們無法企及的高度,他們軍閣雖然排名第二,但是和林陽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
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雖然他們軍閣也被列為了十八路諸侯之一,但是其實力卻是這些人中最弱的。
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他們也沒打算出頭,能夠混到現在這種地步,他們就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至於接下來的對戰,犧牲實在是太大了,收獲遠遠比不上他們的付出。
所以他們也是準備摸魚,能夠混到多少是多少。
再加上他們的實力比較弱,話語權比較低,所以他們自然不敢像林陽那樣最後一個到了。
甚至可以說,雖然他們不爭取什麽重大表現,但他們依然是第三個到來的。
而此時的聯軍大帳內,趁著林陽還沒有到來,袁紹也是堂而皇之的坐在了營帳內的主位上。
可謂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趁著林陽不在,袁紹也是想趕緊把盟主的位置確定下來。
畢竟他自己心裏也非常的清楚,不管是從實力還是從聲望上來說,他都比不上林陽。
但是他就不想認輸,畢竟一步慢,步步慢,對於之前,他發展的確不如林陽好。
但是現在他也是準備努力一下,不說能夠超過林陽吧,至少也不能比他落後太多。
如果一直都是保持現在這個樣子的話,那麽洛陽皇宮內的那個位置,肯定是和他毫無關係的了。
“諸位,都到現在了,林陽還沒有前來,雖然他是這一場討伐的發出者,但並不代表著我們都要以他為主。
既然他不來,那就說明他對於這一次討伐董卓並不是多麽的重視。
而且我們這一次響應他的號召,並不是為了解決他和董卓之間的恩怨,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世間太平。
但是我們現在來自各地,麾下的兵馬也是不一,在調度上很容易出現問題,再加上我們麵對的是虎牢關這一個雄關。
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推選出來一個盟主,對大軍進行統一的調度,隻有這樣,才能夠穩定軍心,更好的討伐董卓,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雖然大家聚集在這裏都是為了這一個目的,但是其他人沒有想到,林陽還沒有到來,袁紹就提出來了要推選盟主。
對於袁紹的這一句話,他們也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後,並沒有選擇說什麽。
畢竟現在的局勢還沒有明確,雖然袁紹一副對盟主勢在必得的樣子,而且以袁紹的能力,盟主之位交給他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在他們心中,還是覺得林陽更加的合適,畢竟不管是是從實力還是從其他方麵,林陽才是他們這些人中最有資格的那一個。
唯一的問題就是林陽現在還沒有來,所以他們也不好表態得罪袁紹,所以隻能夠選擇閉嘴不語。
看著這些人這個表現,袁紹心中也是有些生氣,他們這一群人這是個什麽意思,這是在看不起他袁紹嗎?
當然,袁紹也是知道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在把心中的火壓下去後,也是把目光看向了劉岱。
作為袁紹的好友,在察覺到袁紹投來的目光後,他也是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諸位,我覺得袁本初說的非常的對,我們這些距離如此遠的人都已經到了,林陽還沒有前來,可見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選舉盟主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考慮林陽,畢竟以他現在的這個態度來看,根本就不能好好的領導我們。
但是袁本初就不一樣了,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地,極具威望。
再加上本初現在的實力以及他認真負責的態度。
我認為,他現在是最為適合擔任盟主的人選。”
在劉岱的話音落下後,袁紹的從兄袁遺也是立馬接上了話茬。
作為袁紹的本家人,如果由他第一個開口的話,那麽肯定是會讓其他人懷疑的。
但是現在有了劉岱在前麵,他也就可以放心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諸位,我覺得劉兄說的非常的對,而且說實話,在我們這一群人中,真正有那個實力的,也就隻有袁本初了。
如果袁本初擔任盟主那麽我是心服口服,毫無意見。所以我也認為,這一個盟主之位應該交由袁本初來坐。”
在看到劉岱和袁遺如此給力後,袁紹也是笑開了花,接下來就是該他表演的時候了。
“諸位,我袁紹靠著的也是袁家那不斷積累下來的威望和財富,對於我本人來說,擔任盟主之位還是有些才疏學淺,但是既然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