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艘是按照荷蘭商船的樣式仿造的,配置的火器並不算多。我有幸見過鄭氏艦隊中仿製的戰艦,戰艦的甲板和荷蘭戰艦一樣采用了雙甲板技術,承受的炮擊的能力大增。”
“此外,每艘船有上下兩層的火炮甲板,可以架設三十門或三十六門的重型火炮。數量與荷蘭人的戰艦差不多。”
“這個鄭芝龍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不僅去過澳門,還下過南洋。後來,前往日本投靠了海盜商人李旦,在此期間,鄭芝龍與荷蘭人的關係也不錯。”
“自李旦死後,鄭芝龍就繼承了李旦的部分家業,稱得上是海上一霸。這次過來的應該就是他的兄弟,不是芝虎就是芝鳳。”王老三將鄭芝龍的情況娓娓道來。
“那其他幾家的實力如何?”聽完王老三的講述,馮晟沉默了一會,才繼續詢問道。
“其他幾家不是與鄭氏關係差,就是勢力遠不如鄭家,也沒什麽可說的。”王老三笑著說道。
“原來如此。”馮晟點了點頭。
但是,沒過多久,馮晟的表情就變得有些古怪,一句話也不說的愣在了原地。隨行的幾人由於被不遠處的巨船吸引,所以並未察覺馮晟的異樣。
這鄭家的實力如此強勁,倘若與之達成合作,不僅公子所需的作物可以帶迴去,就連公子求而不得的造船技術說不好也可以獲取。也難怪公子對西洋人的火炮、造船技術那般誇讚,西洋人的一些技術確實遠遠超過明朝。
雖然南下要購買鄭家的令旗,但是為了航行的安全與順利,交上一些過路費也算不得什麽了。與南方的諸多海上勢力比起來,公子花費海量銀子建立起來的船隊就有些弱小了。
迴過神後,馮晟急忙追趕上了前方的幾人。
在港口等候了小半個時辰後,馮晟與林之恆終於如願以償地見到了船隊的負責人。
“聽說你們要找我鄭家買東西?還算識貨。在澳門、福建、日本等地,就沒有我鄭家搞不到的東西。”鄭芝虎雖然有些傲慢不知禮,但言語之中卻流露出對鄭家實力的自信。
“我們是從北方過來的商人,經過長途跋涉,才抵達澳門。雖然初到此地,但對鄭家的本事與實力也有所耳聞。有些東西,在此地確實難以尋得,若是能夠借助鄭氏的力量,必定指日可待。”
“事成之後,劉氏必有厚報。”馮晟不卑不亢,言語之中雖有請求,但卻絲毫沒有辱及劉氏的名頭。
“北方?北方何地的劉氏?”鄭芝虎聽到劉氏二字後,立馬就認真起來。
“是山西劉氏,也是濟南劉氏。”馮晟隨口道。
“到底是哪個省的?”鄭芝虎有些不耐煩。
“如今應該算是山東省的。我劉氏商行本起家於山西,後來少東家投身了仕途。短短的幾年,少東家就官至巡撫,可以說是官運亨通,步步高升。所以,商隊也就前跟隨少東家到了濟南。”馮晟簡單解釋道。
“難不成你們的少東家還是山東巡撫劉卓?”鄭芝虎疑惑道。
“正是。”緊接著,馮晟從懷中掏出了證明身份的名帖。
接過手中的名帖,認真看了看上麵的內容後,便遞給身邊一書生打扮的男子手中。男子拿在手中,琢磨了一會後,才附耳低語。
“名帖確是山東巡撫的,他們多半就是那位巡撫大人麾下的人手。”書生男子確認道。
“失禮失禮,幾位請坐。芝虎先前多有冒犯,還請勿怪。”
“不曾想,諸位竟然是劉卓劉大人麾下,我大哥可是仰慕劉大人許久了。日後,還望諸位能夠代為引薦。”鄭芝虎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一時間令幾人有些錯愕。
“舉手之勞,鄭兄弟無需這般客氣。他日若是到了濟南,必定掃榻相迎,為你接風洗塵。”馮晟脫口而出。
“我等現在的頭上還頂著海盜的身份,日後若是有機會一定前往濟南拜訪。雖說澳門不是我鄭氏的地盤,但是馮兄、林兄等人初到澳門,理應由我做東,好好的招待諸位。”鄭芝虎熱情好客,就像是見到了自家親人一般。
“鄭賢弟太客氣了,不若先把你我雙方的交易說清楚再去宴飲?”馮晟見狀,急忙開口提醒道。
“今日不談買賣,鄭某一定要與諸位喝個盡興。”隨後,就準備帶著幾人前往酒樓。一旁的馮晟也不知道這個鄭芝龍意欲何為,但是見其如此好客,實在是盛情難卻,最終還是一塊過去了。
天啟五年九月,“開台王”海盜顏思齊染病去世。鄭一官於是聯合了各地的海盜首領,號稱“十八芝”,是福建沿海最為強大的武裝及商業團隊。
其手下海盜有數萬人,專門從事劫掠與走私。同年,李旦在返迴平戶的途中去世。
繼承了李旦的財產和部分勢力後,鄭一官自立門戶,並改名為鄭芝龍。天啟七年,鄭芝龍手下的船隻已達七百多艘。在隨後兩年多內,鄭芝龍以台灣的魍港為基地,多次劫掠沿海等地。
最終於崇禎元年被招安,成為了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
尤其是崇禎六年的料羅灣海戰後。鄭家依靠控製海上貿易路線,收取船隻停靠費用等,儼然成為了明末的海上霸主,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當時,一艘大船則需要繳三千兩的保護費,才能換得鄭家的令旗。倘若沒有令旗,必定會被海盜打劫,縱使荷蘭人聯合其他勢力也奈何不得鄭芝龍。
史載:“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可敵國,自築城安平鎮。”
“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芝龍盡以海利交通朝貴,寖以大顯。”
隻不過在明朝滅亡後,鄭芝龍天真的認為投靠清朝後會受到如明朝一般的禮遇。最終被滿清斬殺,令人扼腕唏噓。
在鄭芝虎的盛情款待之下,幾人喝的是酩酊大醉,就連最後怎麽被人送入房中都忘記了。直到次日午時,眾人才醒來。
“酒量不行就別逞強了,還非得要喝,最後折騰的總是我。公子讓我過來是護衛你們的,可不是伺候你們的。”一旁的楊師傅見眾人醒後,抱怨道。
“楊師傅勿怪。昨天那個場麵,不喝酒肯定就得罪了鄭芝虎,得罪了鄭芝虎,我們在此地的動作怕是會受到影響。強龍不壓地頭蛇,無論走到哪裏,入鄉隨俗總是錯不了的。”馮晟揉了揉還有些頭痛的腦袋,一臉微笑道。
“是啊,既然到了澳門,就按照當地的規矩來。若是還按照在濟南的行事作風,我們都不知道被人丟進海裏多少迴了。”林之恆十分認可馮晟的話,附和道。
“這道理我又不是不懂,但是你們想想,這都第幾次了?”楊師傅臉色難看,明顯有些不太高興。
“楊師傅,你放心。此次返迴濟南城後,我與之恆賢弟一定會在公子麵前為你美言。到時候,公子一高興說不定就是大把的獎賞。”馮晟見林之恆不停的使眼色,立馬出言誘惑道。
“好。但是,公子若是沒有什麽獎勵,你二人必須要給我一些補償。”楊師傅看了看兩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精明。
“好。”兩人點頭稱是。
就在幾人閑聊的時候,鄭芝虎與身邊的書生也在談論著幾人。
“我大哥鄭芝龍是商人出身,也是海盜首領,與明朝的官軍、水師也鬥了數次。但,這也並不妨礙我們與山東的劉氏建立貿易往來吧。”鄭芝虎麵無表情道。
福建、台灣與山東相隔數千裏的距離,且劉卓的人來此又有求於人,其必定不會輕易得罪海上勢力。此次若是可以與之建立合作關係,必然獲利不菲。
“確實不影響。但聽他們昨日之言,尋找的東西好像還得費上一番功夫。若是幫其找到了所需物品,必定能夠令那位巡撫大人欠上一個大人情。這個人情說不好什麽時候就派上用場了。”書生模樣的男子不疾不徐道。
“眼下就看他所要尋找的東西是什麽了?既然那位大人派人前往澳門,那東西必定產在大明之外。多半就是西洋人或者那些南洋人的手裏。”鄭芝虎猜測道。
“虎爺所言,可謂是一語中的。”書生男子拍馬屁道。
“你派人過去看看,看那些人醒了沒有?若是醒了,就帶他們用餐。然後,再帶過來商談買賣一事。”鄭芝虎安排道。
“屬下明白。”
此時的鄭芝龍,實力遠沒有達到頂峰。這段時期,也與西方的葡萄牙、荷蘭人也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料羅灣海戰之中,鄭芝龍使用老式的戰艦和商船對戰荷蘭人純屬無奈之舉。原因在於荷蘭人派出水手潛入廈門港,燒毀了鄭成功仿製的大型戎克船艦隊,以及所有的側舷戰艦。
雖然明朝取得了料羅灣海戰的勝利,但是鄭芝龍卻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他和鄭成功並沒有繼續去仿製荷蘭艦船,以致鄭成功在收複台灣時,海戰異常的吃力。
若不是荷蘭人的炮手操作不慎,鄭成功若要取勝還得費上一番手腳。
鄭成功收複台灣的第二年,其與清朝廷、荷蘭在廈門交火。吃過虧的鄭成功寫信給荷蘭人,請求荷蘭人不要進攻,但是被荷蘭人直接拒絕。
清朝初期,荷蘭十多艘戰艦就能輕鬆擊敗中國的百艘艦隊,差距不可謂不大。即便是如此,滿清朝廷依舊是固步自封,不求上進,閉關鎖國。
“此外,每艘船有上下兩層的火炮甲板,可以架設三十門或三十六門的重型火炮。數量與荷蘭人的戰艦差不多。”
“這個鄭芝龍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不僅去過澳門,還下過南洋。後來,前往日本投靠了海盜商人李旦,在此期間,鄭芝龍與荷蘭人的關係也不錯。”
“自李旦死後,鄭芝龍就繼承了李旦的部分家業,稱得上是海上一霸。這次過來的應該就是他的兄弟,不是芝虎就是芝鳳。”王老三將鄭芝龍的情況娓娓道來。
“那其他幾家的實力如何?”聽完王老三的講述,馮晟沉默了一會,才繼續詢問道。
“其他幾家不是與鄭氏關係差,就是勢力遠不如鄭家,也沒什麽可說的。”王老三笑著說道。
“原來如此。”馮晟點了點頭。
但是,沒過多久,馮晟的表情就變得有些古怪,一句話也不說的愣在了原地。隨行的幾人由於被不遠處的巨船吸引,所以並未察覺馮晟的異樣。
這鄭家的實力如此強勁,倘若與之達成合作,不僅公子所需的作物可以帶迴去,就連公子求而不得的造船技術說不好也可以獲取。也難怪公子對西洋人的火炮、造船技術那般誇讚,西洋人的一些技術確實遠遠超過明朝。
雖然南下要購買鄭家的令旗,但是為了航行的安全與順利,交上一些過路費也算不得什麽了。與南方的諸多海上勢力比起來,公子花費海量銀子建立起來的船隊就有些弱小了。
迴過神後,馮晟急忙追趕上了前方的幾人。
在港口等候了小半個時辰後,馮晟與林之恆終於如願以償地見到了船隊的負責人。
“聽說你們要找我鄭家買東西?還算識貨。在澳門、福建、日本等地,就沒有我鄭家搞不到的東西。”鄭芝虎雖然有些傲慢不知禮,但言語之中卻流露出對鄭家實力的自信。
“我們是從北方過來的商人,經過長途跋涉,才抵達澳門。雖然初到此地,但對鄭家的本事與實力也有所耳聞。有些東西,在此地確實難以尋得,若是能夠借助鄭氏的力量,必定指日可待。”
“事成之後,劉氏必有厚報。”馮晟不卑不亢,言語之中雖有請求,但卻絲毫沒有辱及劉氏的名頭。
“北方?北方何地的劉氏?”鄭芝虎聽到劉氏二字後,立馬就認真起來。
“是山西劉氏,也是濟南劉氏。”馮晟隨口道。
“到底是哪個省的?”鄭芝虎有些不耐煩。
“如今應該算是山東省的。我劉氏商行本起家於山西,後來少東家投身了仕途。短短的幾年,少東家就官至巡撫,可以說是官運亨通,步步高升。所以,商隊也就前跟隨少東家到了濟南。”馮晟簡單解釋道。
“難不成你們的少東家還是山東巡撫劉卓?”鄭芝虎疑惑道。
“正是。”緊接著,馮晟從懷中掏出了證明身份的名帖。
接過手中的名帖,認真看了看上麵的內容後,便遞給身邊一書生打扮的男子手中。男子拿在手中,琢磨了一會後,才附耳低語。
“名帖確是山東巡撫的,他們多半就是那位巡撫大人麾下的人手。”書生男子確認道。
“失禮失禮,幾位請坐。芝虎先前多有冒犯,還請勿怪。”
“不曾想,諸位竟然是劉卓劉大人麾下,我大哥可是仰慕劉大人許久了。日後,還望諸位能夠代為引薦。”鄭芝虎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一時間令幾人有些錯愕。
“舉手之勞,鄭兄弟無需這般客氣。他日若是到了濟南,必定掃榻相迎,為你接風洗塵。”馮晟脫口而出。
“我等現在的頭上還頂著海盜的身份,日後若是有機會一定前往濟南拜訪。雖說澳門不是我鄭氏的地盤,但是馮兄、林兄等人初到澳門,理應由我做東,好好的招待諸位。”鄭芝虎熱情好客,就像是見到了自家親人一般。
“鄭賢弟太客氣了,不若先把你我雙方的交易說清楚再去宴飲?”馮晟見狀,急忙開口提醒道。
“今日不談買賣,鄭某一定要與諸位喝個盡興。”隨後,就準備帶著幾人前往酒樓。一旁的馮晟也不知道這個鄭芝龍意欲何為,但是見其如此好客,實在是盛情難卻,最終還是一塊過去了。
天啟五年九月,“開台王”海盜顏思齊染病去世。鄭一官於是聯合了各地的海盜首領,號稱“十八芝”,是福建沿海最為強大的武裝及商業團隊。
其手下海盜有數萬人,專門從事劫掠與走私。同年,李旦在返迴平戶的途中去世。
繼承了李旦的財產和部分勢力後,鄭一官自立門戶,並改名為鄭芝龍。天啟七年,鄭芝龍手下的船隻已達七百多艘。在隨後兩年多內,鄭芝龍以台灣的魍港為基地,多次劫掠沿海等地。
最終於崇禎元年被招安,成為了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
尤其是崇禎六年的料羅灣海戰後。鄭家依靠控製海上貿易路線,收取船隻停靠費用等,儼然成為了明末的海上霸主,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當時,一艘大船則需要繳三千兩的保護費,才能換得鄭家的令旗。倘若沒有令旗,必定會被海盜打劫,縱使荷蘭人聯合其他勢力也奈何不得鄭芝龍。
史載:“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可敵國,自築城安平鎮。”
“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芝龍盡以海利交通朝貴,寖以大顯。”
隻不過在明朝滅亡後,鄭芝龍天真的認為投靠清朝後會受到如明朝一般的禮遇。最終被滿清斬殺,令人扼腕唏噓。
在鄭芝虎的盛情款待之下,幾人喝的是酩酊大醉,就連最後怎麽被人送入房中都忘記了。直到次日午時,眾人才醒來。
“酒量不行就別逞強了,還非得要喝,最後折騰的總是我。公子讓我過來是護衛你們的,可不是伺候你們的。”一旁的楊師傅見眾人醒後,抱怨道。
“楊師傅勿怪。昨天那個場麵,不喝酒肯定就得罪了鄭芝虎,得罪了鄭芝虎,我們在此地的動作怕是會受到影響。強龍不壓地頭蛇,無論走到哪裏,入鄉隨俗總是錯不了的。”馮晟揉了揉還有些頭痛的腦袋,一臉微笑道。
“是啊,既然到了澳門,就按照當地的規矩來。若是還按照在濟南的行事作風,我們都不知道被人丟進海裏多少迴了。”林之恆十分認可馮晟的話,附和道。
“這道理我又不是不懂,但是你們想想,這都第幾次了?”楊師傅臉色難看,明顯有些不太高興。
“楊師傅,你放心。此次返迴濟南城後,我與之恆賢弟一定會在公子麵前為你美言。到時候,公子一高興說不定就是大把的獎賞。”馮晟見林之恆不停的使眼色,立馬出言誘惑道。
“好。但是,公子若是沒有什麽獎勵,你二人必須要給我一些補償。”楊師傅看了看兩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精明。
“好。”兩人點頭稱是。
就在幾人閑聊的時候,鄭芝虎與身邊的書生也在談論著幾人。
“我大哥鄭芝龍是商人出身,也是海盜首領,與明朝的官軍、水師也鬥了數次。但,這也並不妨礙我們與山東的劉氏建立貿易往來吧。”鄭芝虎麵無表情道。
福建、台灣與山東相隔數千裏的距離,且劉卓的人來此又有求於人,其必定不會輕易得罪海上勢力。此次若是可以與之建立合作關係,必然獲利不菲。
“確實不影響。但聽他們昨日之言,尋找的東西好像還得費上一番功夫。若是幫其找到了所需物品,必定能夠令那位巡撫大人欠上一個大人情。這個人情說不好什麽時候就派上用場了。”書生模樣的男子不疾不徐道。
“眼下就看他所要尋找的東西是什麽了?既然那位大人派人前往澳門,那東西必定產在大明之外。多半就是西洋人或者那些南洋人的手裏。”鄭芝虎猜測道。
“虎爺所言,可謂是一語中的。”書生男子拍馬屁道。
“你派人過去看看,看那些人醒了沒有?若是醒了,就帶他們用餐。然後,再帶過來商談買賣一事。”鄭芝虎安排道。
“屬下明白。”
此時的鄭芝龍,實力遠沒有達到頂峰。這段時期,也與西方的葡萄牙、荷蘭人也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料羅灣海戰之中,鄭芝龍使用老式的戰艦和商船對戰荷蘭人純屬無奈之舉。原因在於荷蘭人派出水手潛入廈門港,燒毀了鄭成功仿製的大型戎克船艦隊,以及所有的側舷戰艦。
雖然明朝取得了料羅灣海戰的勝利,但是鄭芝龍卻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他和鄭成功並沒有繼續去仿製荷蘭艦船,以致鄭成功在收複台灣時,海戰異常的吃力。
若不是荷蘭人的炮手操作不慎,鄭成功若要取勝還得費上一番手腳。
鄭成功收複台灣的第二年,其與清朝廷、荷蘭在廈門交火。吃過虧的鄭成功寫信給荷蘭人,請求荷蘭人不要進攻,但是被荷蘭人直接拒絕。
清朝初期,荷蘭十多艘戰艦就能輕鬆擊敗中國的百艘艦隊,差距不可謂不大。即便是如此,滿清朝廷依舊是固步自封,不求上進,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