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盧海將願意返鄉的遼東百姓運送至遼東半島。
“兩位,公子令我將四千餘遼東百姓交於你們二人,希望你們妥善安置。此外,船上還有不少的生活物資與農用器具,一並交接,你們一定要合理分配。”盧海叮囑兩人。
“公子送來的這批物資可是解了目前的燃眉之急,幫了我等一個大忙啊。”段千秋看著手上的物資清單,咧嘴一笑道。
“此外,公子還說,目前人手暫時不足,一兩個月後,就會派商行的人前來。”盧海麵無表情的對段千秋、丁敬臣說道。
“不妨事,遼東的商業這塊暫時還沒有起色,晚上一些時日,也無甚大礙。”丁敬臣嚴肅道。
“你們還有何需求,或者急需的物品,一並列出,我會將其呈交公子。下次商隊前來之時,盡量捎帶過來。”盧海態度和緩道。
“幸好,我二人前幾日,已經做好了統計,不然可就誤事了。”兩人笑道。
“如此甚好。”盧海直言道,隨後又繼續開口。
“兩位可否秘傳衛將軍或者徐總兵來此一見,本人有公子的親筆書信需要交到他們手中。”盧海鄭重其事般說道。
“我二人如今也是被朝廷派來的人盯著,隻能助盧兄見到兩位將軍,至於其他的就無能為力了。”段千秋苦笑道。
“無妨,隻要可以見到人就行。”盧海隨口道。
幾日後,複州城大營。打扮一番的盧海見到了眉頭緊皺的衛道。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盼來了。公子有沒有什麽指示?”衛道一看到盧海,整個人就興高采烈地走了過來。
“隻有書信一封。”盧海坦言。
“哎,你是不知道啊。雖然眾將升了官,可受到的鳥氣也不少啊,還不如以往的日子舒坦。”衛道一邊接過盧海手中的信件,一邊向盧海吐槽。
“盧兄稍等,我先仔細看一下書信。”衛道轉身走向了大帳中央的桌椅。
大約盞茶的功夫後,衛道便看完了劉卓的親筆信,開始折疊信件,準備將信件揣入懷中。
“衛將軍,為防意外,還是看後即焚。”盧海出言提醒。
“好。”衛道聽後照做。
“公子可還有其他吩咐?”衛道壓低了嗓音說道。
“並無其他吩咐。將軍若是有什麽想要轉達的,盡可直言相告。盧海定會一字不落的向公子轉述。”盧海沉聲道。
“公子已經在信中吩咐了,也沒有什麽需要轉達的。你就迴稟公子,衛道一定會按照信中吩咐行事,諸將一直靜待公子重返遼東。”衛道正色道。
“好,有勞將軍了,盧海定會轉達。”盧海承諾道。
濟南府城。
自四月初開始,不斷地有各地的管事、掌櫃齊聚濟南城。劉卓直接將招待、安撫工作交由李常在處理。直至聚集了五十多人後,劉卓才抽出時間與眾人見了一麵。
隨後,除了派陳鋒前往登州接替林懷,還派出十多人前往遼東協助丁、段二人發展遼東。
與此同時,李常在也為劉卓選好了一處風水極佳的位置,不日便可開始動工。
四月底。
全國各地的掌櫃、管事紛紛抵達濟南城,不僅運來了大量的貨物,還攜帶了不少的銀兩。
算上登州的幾年經營,以及各地掌櫃、管事攜帶的銀兩和北上劫掠的收獲等,劉氏商行擁有的現銀達到了白銀二百三十萬兩。
鑒於此種情況,劉卓召來陳川平、李常在、林懷、及一批能力頂尖的掌櫃、管事,欲籌建濟南錢莊。
如今的山東六府一百零四縣,各地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若是與本地百姓搶飯吃,實在是有違劉卓本意。
此外,劉卓也實在想不到哪些行業來錢快。況且,自己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事金融性質的存放貸業務不僅方便,而且來錢快。
就算是前世,市場上的小額放貸機構也是多不勝數,更別說正規的金融機構了。
根據劉卓在前世了解的消息,一個地方性質的小規模金融放款機構,一年的純利潤就能達到兩、三個小目標。由此可見,放貸業務絕對是大有賺頭。
在濟南府知府樊時英的牽線搭橋下,陳川平、李常在、林懷與濟南府本地的官僚、士紳、豪商達成了合作。三人作為顯名掌櫃(劉卓隱名)出資一百萬兩白銀,濟南本地官紳、商人出資一百萬兩白銀,設立濟南錢莊。
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下,不僅為錢莊製定了一套獨有的運行規則,還定下了存銀的利率、放款的利率、銀錢兌換比例等。
錢莊開業的當日,不僅濟南府知府出席捧場,山東巡撫也是為其站台、撐腰。
一時間,濟南錢莊的名聲,傳遍了大街小巷。當然,這也是錢莊派人大肆宣傳的結果。
一連數日,前來諮詢借貸、存銀的百姓、商人絡繹不絕。為了高效處理放貸業務,劉卓不得不派出了近半數的掌櫃加入其中。直到五月底,前來諮詢存、放款業務的人數才有所減少。
就在錢莊成立的當日下午,撫台衙門內,張嫣即將臨產。眾人一個個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見此情形,董映雪直接吩咐下人找來穩婆與郎中,並派人將劉卓找迴來。
“妹妹,你一定要挺住,夫君一會就迴來了。”董映雪握著張嫣的手,關切道。
“夫人還是出去等候吧,留在屋內多有不便。”一旁的上前穩婆勸說。
隨後,董映雪出門等候。
一刻鍾後,劉卓心急火燎的趕迴了官署。
“如今什麽情況?張嫣如何了?”劉卓望向董映雪,忐忑不安的詢問道。
“可能是難產。”董映雪顫聲道。
話音剛落,劉卓也顧不得其他,直接推門而入,快步走向了床上的張嫣。
“老爺,您不能進來啊。”穩婆在一旁勸阻。
“忙你們的,無需理會我。”劉卓隨口道。
隨後,劉卓走到張嫣的床前,握緊張嫣的雙手朝著穩婆喊道:“你們都給我聽好了,隻要你們能夠保全大人的性命,就是大功一件,本官定會厚賞爾等。倘若大人出現任何意外,今日在場的所有人全部得死。”
“老爺,莫要如此,福禍自有天注定。如今看來,妾身是無福與一同老爺走下去。”張嫣臉色蒼白,十分虛弱的說著。
“你還年輕,我不會輕易放你離去。倘若你能安穩度過此劫,我承諾必定像對待娘子一般對待你。”劉卓緊握張嫣的雙手,態度誠懇,十分認真的說道。
“大人,您還是出去吧。您繼續留在屋內,會影響夫人生產。我等接生了無數的孕婦,一定會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馬虎。”一穩婆小心翼翼的走上前,耐心勸說道。
“好,有勞諸位了。”劉卓聽後,極不情願的走了出來。
“張嫣妹妹如何了?”董映雪看到劉卓出來後,隨即詢問。
“不知道,看穩婆的能耐了。”劉卓隨口說道。
“張嫣妹妹,素來心善,從殘害過什麽人,怎麽會遭此大劫呢?老天實在是不公。”董映雪忿忿不平道。
“老天若是真可以操控人的生死倒好了。不過是百姓愚昧,心生畏懼。”劉卓隨口說道。
“不管如何,我都希望張嫣妹妹母子平安。菩薩保佑,菩薩保佑,菩薩保佑……”董映雪雙手合十,不停地為張嫣祈禱。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是穩婆有能耐,還是張嫣的命硬,屋內終於有了一聲孩子的啼哭。
門外的劉卓與董映雪,臉上頓時浮現了一絲笑容。不多時,屋門就被打開了。
“恭喜老爺,天降麟兒,喜得貴子!”穩婆抱著嬰孩,向劉卓報喜。
望著剛生下的孩子,劉卓不禁百感交集,激動的眼淚就要奪眶而出。
“賞,統統有賞。”劉卓高興大喊道。
“夫人如何了?”高興之餘,劉卓急忙詢問。
“夫人力竭昏睡了,老爺最好還是不要打擾為好。”穩婆恭順的迴複著。
“好。雲兒,帶眾人下去領賞吧。”劉卓吩咐著。望著丫鬟侍女手上的孩子,劉卓激動不停顫抖。
“夫君,是不是該寫一封家信送往青島?公公與婆婆估計也等的著急了。”董映雪溫和細語道。
“晚些時候吧,等我見過張嫣後再說。如今也不差那一日兩日的。”劉卓遲疑了一下後說道。
大約一個多時辰後,屋內的丫鬟侍女傳話,張嫣醒了。劉卓與董映雪放慢了腳步,輕聲入內。
“嫣兒,辛苦你了。孩子無恙,你好好修養身體,無需擔憂什麽。”劉卓和聲細語道。
“妹妹放心吧,我好歹是過來人。這幾日,我也會悉心照料的孩子的。”董映雪輕聲細語。
“老爺、姐姐,我沒事。孩子呢,我想看看孩子。”張嫣聲音有些虛弱無力。
隨後,一旁的丫鬟就將孩子抱了過來,放在張嫣的身側。望著那幼小脆弱的生命,張嫣滿臉寵溺之色。
“夫君,如今是不是該給孩子起名了?”張嫣提醒道。
“我方才已經想好了,就叫劉銘。希望這孩子可以後可以銘記你今日為他遭受的痛苦,而心懷感恩。”劉卓耐心解釋。
“銘兒,也挺好。”即便是張嫣有些虛弱,臉上沒有一絲血色,但是臉上依舊洋溢著甜甜的微笑。
經過四、五日的靜養,與眾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張嫣終於恢複了不少,如今也可以下床走動了。
“兩位,公子令我將四千餘遼東百姓交於你們二人,希望你們妥善安置。此外,船上還有不少的生活物資與農用器具,一並交接,你們一定要合理分配。”盧海叮囑兩人。
“公子送來的這批物資可是解了目前的燃眉之急,幫了我等一個大忙啊。”段千秋看著手上的物資清單,咧嘴一笑道。
“此外,公子還說,目前人手暫時不足,一兩個月後,就會派商行的人前來。”盧海麵無表情的對段千秋、丁敬臣說道。
“不妨事,遼東的商業這塊暫時還沒有起色,晚上一些時日,也無甚大礙。”丁敬臣嚴肅道。
“你們還有何需求,或者急需的物品,一並列出,我會將其呈交公子。下次商隊前來之時,盡量捎帶過來。”盧海態度和緩道。
“幸好,我二人前幾日,已經做好了統計,不然可就誤事了。”兩人笑道。
“如此甚好。”盧海直言道,隨後又繼續開口。
“兩位可否秘傳衛將軍或者徐總兵來此一見,本人有公子的親筆書信需要交到他們手中。”盧海鄭重其事般說道。
“我二人如今也是被朝廷派來的人盯著,隻能助盧兄見到兩位將軍,至於其他的就無能為力了。”段千秋苦笑道。
“無妨,隻要可以見到人就行。”盧海隨口道。
幾日後,複州城大營。打扮一番的盧海見到了眉頭緊皺的衛道。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盼來了。公子有沒有什麽指示?”衛道一看到盧海,整個人就興高采烈地走了過來。
“隻有書信一封。”盧海坦言。
“哎,你是不知道啊。雖然眾將升了官,可受到的鳥氣也不少啊,還不如以往的日子舒坦。”衛道一邊接過盧海手中的信件,一邊向盧海吐槽。
“盧兄稍等,我先仔細看一下書信。”衛道轉身走向了大帳中央的桌椅。
大約盞茶的功夫後,衛道便看完了劉卓的親筆信,開始折疊信件,準備將信件揣入懷中。
“衛將軍,為防意外,還是看後即焚。”盧海出言提醒。
“好。”衛道聽後照做。
“公子可還有其他吩咐?”衛道壓低了嗓音說道。
“並無其他吩咐。將軍若是有什麽想要轉達的,盡可直言相告。盧海定會一字不落的向公子轉述。”盧海沉聲道。
“公子已經在信中吩咐了,也沒有什麽需要轉達的。你就迴稟公子,衛道一定會按照信中吩咐行事,諸將一直靜待公子重返遼東。”衛道正色道。
“好,有勞將軍了,盧海定會轉達。”盧海承諾道。
濟南府城。
自四月初開始,不斷地有各地的管事、掌櫃齊聚濟南城。劉卓直接將招待、安撫工作交由李常在處理。直至聚集了五十多人後,劉卓才抽出時間與眾人見了一麵。
隨後,除了派陳鋒前往登州接替林懷,還派出十多人前往遼東協助丁、段二人發展遼東。
與此同時,李常在也為劉卓選好了一處風水極佳的位置,不日便可開始動工。
四月底。
全國各地的掌櫃、管事紛紛抵達濟南城,不僅運來了大量的貨物,還攜帶了不少的銀兩。
算上登州的幾年經營,以及各地掌櫃、管事攜帶的銀兩和北上劫掠的收獲等,劉氏商行擁有的現銀達到了白銀二百三十萬兩。
鑒於此種情況,劉卓召來陳川平、李常在、林懷、及一批能力頂尖的掌櫃、管事,欲籌建濟南錢莊。
如今的山東六府一百零四縣,各地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若是與本地百姓搶飯吃,實在是有違劉卓本意。
此外,劉卓也實在想不到哪些行業來錢快。況且,自己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事金融性質的存放貸業務不僅方便,而且來錢快。
就算是前世,市場上的小額放貸機構也是多不勝數,更別說正規的金融機構了。
根據劉卓在前世了解的消息,一個地方性質的小規模金融放款機構,一年的純利潤就能達到兩、三個小目標。由此可見,放貸業務絕對是大有賺頭。
在濟南府知府樊時英的牽線搭橋下,陳川平、李常在、林懷與濟南府本地的官僚、士紳、豪商達成了合作。三人作為顯名掌櫃(劉卓隱名)出資一百萬兩白銀,濟南本地官紳、商人出資一百萬兩白銀,設立濟南錢莊。
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下,不僅為錢莊製定了一套獨有的運行規則,還定下了存銀的利率、放款的利率、銀錢兌換比例等。
錢莊開業的當日,不僅濟南府知府出席捧場,山東巡撫也是為其站台、撐腰。
一時間,濟南錢莊的名聲,傳遍了大街小巷。當然,這也是錢莊派人大肆宣傳的結果。
一連數日,前來諮詢借貸、存銀的百姓、商人絡繹不絕。為了高效處理放貸業務,劉卓不得不派出了近半數的掌櫃加入其中。直到五月底,前來諮詢存、放款業務的人數才有所減少。
就在錢莊成立的當日下午,撫台衙門內,張嫣即將臨產。眾人一個個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見此情形,董映雪直接吩咐下人找來穩婆與郎中,並派人將劉卓找迴來。
“妹妹,你一定要挺住,夫君一會就迴來了。”董映雪握著張嫣的手,關切道。
“夫人還是出去等候吧,留在屋內多有不便。”一旁的上前穩婆勸說。
隨後,董映雪出門等候。
一刻鍾後,劉卓心急火燎的趕迴了官署。
“如今什麽情況?張嫣如何了?”劉卓望向董映雪,忐忑不安的詢問道。
“可能是難產。”董映雪顫聲道。
話音剛落,劉卓也顧不得其他,直接推門而入,快步走向了床上的張嫣。
“老爺,您不能進來啊。”穩婆在一旁勸阻。
“忙你們的,無需理會我。”劉卓隨口道。
隨後,劉卓走到張嫣的床前,握緊張嫣的雙手朝著穩婆喊道:“你們都給我聽好了,隻要你們能夠保全大人的性命,就是大功一件,本官定會厚賞爾等。倘若大人出現任何意外,今日在場的所有人全部得死。”
“老爺,莫要如此,福禍自有天注定。如今看來,妾身是無福與一同老爺走下去。”張嫣臉色蒼白,十分虛弱的說著。
“你還年輕,我不會輕易放你離去。倘若你能安穩度過此劫,我承諾必定像對待娘子一般對待你。”劉卓緊握張嫣的雙手,態度誠懇,十分認真的說道。
“大人,您還是出去吧。您繼續留在屋內,會影響夫人生產。我等接生了無數的孕婦,一定會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馬虎。”一穩婆小心翼翼的走上前,耐心勸說道。
“好,有勞諸位了。”劉卓聽後,極不情願的走了出來。
“張嫣妹妹如何了?”董映雪看到劉卓出來後,隨即詢問。
“不知道,看穩婆的能耐了。”劉卓隨口說道。
“張嫣妹妹,素來心善,從殘害過什麽人,怎麽會遭此大劫呢?老天實在是不公。”董映雪忿忿不平道。
“老天若是真可以操控人的生死倒好了。不過是百姓愚昧,心生畏懼。”劉卓隨口說道。
“不管如何,我都希望張嫣妹妹母子平安。菩薩保佑,菩薩保佑,菩薩保佑……”董映雪雙手合十,不停地為張嫣祈禱。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是穩婆有能耐,還是張嫣的命硬,屋內終於有了一聲孩子的啼哭。
門外的劉卓與董映雪,臉上頓時浮現了一絲笑容。不多時,屋門就被打開了。
“恭喜老爺,天降麟兒,喜得貴子!”穩婆抱著嬰孩,向劉卓報喜。
望著剛生下的孩子,劉卓不禁百感交集,激動的眼淚就要奪眶而出。
“賞,統統有賞。”劉卓高興大喊道。
“夫人如何了?”高興之餘,劉卓急忙詢問。
“夫人力竭昏睡了,老爺最好還是不要打擾為好。”穩婆恭順的迴複著。
“好。雲兒,帶眾人下去領賞吧。”劉卓吩咐著。望著丫鬟侍女手上的孩子,劉卓激動不停顫抖。
“夫君,是不是該寫一封家信送往青島?公公與婆婆估計也等的著急了。”董映雪溫和細語道。
“晚些時候吧,等我見過張嫣後再說。如今也不差那一日兩日的。”劉卓遲疑了一下後說道。
大約一個多時辰後,屋內的丫鬟侍女傳話,張嫣醒了。劉卓與董映雪放慢了腳步,輕聲入內。
“嫣兒,辛苦你了。孩子無恙,你好好修養身體,無需擔憂什麽。”劉卓和聲細語道。
“妹妹放心吧,我好歹是過來人。這幾日,我也會悉心照料的孩子的。”董映雪輕聲細語。
“老爺、姐姐,我沒事。孩子呢,我想看看孩子。”張嫣聲音有些虛弱無力。
隨後,一旁的丫鬟就將孩子抱了過來,放在張嫣的身側。望著那幼小脆弱的生命,張嫣滿臉寵溺之色。
“夫君,如今是不是該給孩子起名了?”張嫣提醒道。
“我方才已經想好了,就叫劉銘。希望這孩子可以後可以銘記你今日為他遭受的痛苦,而心懷感恩。”劉卓耐心解釋。
“銘兒,也挺好。”即便是張嫣有些虛弱,臉上沒有一絲血色,但是臉上依舊洋溢著甜甜的微笑。
經過四、五日的靜養,與眾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張嫣終於恢複了不少,如今也可以下床走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