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第五日,明軍探子才發現了姍姍來遲的後金八旗兵。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後金的八旗軍並未擺出進攻的架勢,反而在距離明軍防線五裏左右的位置修築起了大營。
雙方都極為克製,並未采取任何的進攻手段,甚至連撒出去的探子都自覺地撤走了。
由此,劉卓部與後金展開了長達近兩年的軍事戰略對峙。天啟年間,雙方摩擦不斷,互有攻防。
自此,劉卓的勢力也就此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不僅瞞過了朝堂的耳目,也沒有讓身邊一眾親信覺察。
登州府城。
巡撫衙門內,劉卓抱著女兒在府中隨意的走動著。
“前幾年,你是一刻都沒閑下來過,更沒有好好的陪伴你兒子。今年,你女兒才這麽大點,你愣是在府中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區別對待太明顯了。”董映雪笑著說道。
“這話以後可別當著劉豐的麵說,孩子小,若是聽了你我的話,日後說不定還記恨著呢。”劉卓有些認真的對媳婦說道,隨後將懷中的女兒放在了嬰兒床上。
“劉豐這孩子,稍不注意就跑去找張嫣了,你得善加管教、約束。別日後長大了,成了好色之徒,讓人看笑話。若非跟前還有個小的,我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頓。”董映雪冷冷道,對劉豐的行為也是異常的不滿。
“還是我來吧,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調教。”劉卓望著一臉不悅的媳婦,十分爽快的應承了下來。
突然,劉卓好像間想起什麽似的,開口說道。
“前不久,李寒陽從各地帶迴來不少十歲以下的孩童。”
“你不是說要找一些與劉豐年齡相仿的孩童過來,陪其讀書識字。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改了他那臭毛病,也可以給他找一些玩伴。娘子覺得如何?”劉卓麵帶笑容,一臉平靜道。
“是不錯,但是豐兒的年齡是不是有些小?”董映雪有些擔憂,猶豫不決道。
“不能以年齡來判斷一個孩子的行為與心理。就豐兒目前的行為與舉止,與同齡孩童的差別太明顯了。”劉卓一錘定音,直接拿定主意。
“反正是你兒子,隻要你覺得沒問題,也不會有什麽意見。以前沒有他們兩個的時候,絲毫體會不到父母的辛勞。自從生下兩個孩子後,愈發體會、理解父母的不易了。”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最艱辛。”董映雪感慨道。
“是極,是極。”劉卓十分讚同的說著。話音剛落,又繼續開口道。
“娘子,想聽故事嗎?就是先前的一些記憶。”劉卓一臉平淡的望著媳婦,並詢問道。
“既然是故事的話,那你就說說吧。”董映雪有些好奇的說。
“有這樣的一批人,他們自幼時開始就在課堂上學習各種知識,每天背著沉重的書袋、書包不斷往返家中與學堂。”
“最先接觸的是三年的幼學,而後是六年的小學,接著是三年的初中,再接著是三年的高中,最後則是四年、七年、乃至十年的大學。這些人一生中至少有一十九年都在學習。”
“十九年中,他們數年如一日,不斷努力學習。”
“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孩童,到走出學堂開始工作的成人,這不是結束,是一個新的開始。近二十年的學習,老師、學校教會這些人如何做一隻溫順的羊,而忽視了社會中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野獸。”
“於是,這些人被社會鞭打的遍體鱗傷。嚴峻生存的環境,殘酷的就業壓力,還有來自父母的重托、厚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這些人活在了別人眼裏,為別人而活,活成了父母、師長、親朋希望的樣子。但卻唯獨沒有活出自己的風采,更不知何埋葬了自己初時的夢想。”
“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
“但是,在這些人進入社會後,體製內的父母早早的勸說孩子日後要考公、考編,要進入體製內,要加入鐵飯碗的行列;條件優渥家庭更是簡單,直接將子女的後半生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那些原生家庭的子女,自小就缺乏對身邊事與物的認知,身邊更是沒有人解惑、指點。而立之年才有所感悟,但到了那時,不僅父母年邁,朝夕相處的女友也離去,賬戶的餘額也寥寥無幾。”
“那是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夢想的時代,同時又充斥著冰冷無情,可以無聲無息的磨滅你的鬥誌,令人沉淪。”
“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就萌生了不婚不育、可婚不育的想法,並付諸於行動。很快,就有些人坐不住了,鼓吹生孩子是年輕人的義務與責任。此言一出,立時引起熱議。什麽時候生孩子也成了年輕人的義務?”
“那是生育選擇權,是權利。”
“生孩子並非難事,難的是生了孩子以後麵臨的諸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房子,然後再是教育資源,再則是投入在孩子身上的高額花費,最終就是婚嫁問題。”
“娘子,若是你身處那樣的家庭、社會、時代,你又將如何應對?”劉卓麵帶笑容,一臉認真的看向董映雪。
“我未曾身處那樣的社會,無法感同身受。倘若真到了自身生存都難以為繼的時候,確實沒有太大的必要生育。孩子雖小,卻也是一條活生生的性命,何苦把他帶到世上受罪呢?”董映雪十分認真看著劉卓說。
“是啊。娘子的想法與我大致相同。”劉卓在聽完媳婦的迴答,迅速的讚同。
“那些人也挺厲害的,苦讀近二十年。難道在那個時代,讀書人就沒什麽用處了?”董映雪有些不解。
“倒也不能這樣說,如今的讀書人與那個時候的讀書人還是有些差別的。”
“在那個時代、以及明朝,若是想往上走,就得不斷地考試、參加科舉。在那個時代中,若是想當官,就得參加公務員考試。在如今明朝,想當官就得考取功名。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還有那些讀書人學成後,走出大學給予的證書隻是學曆的證明,並無任何的特權與優免。而如今的大明朝,考取秀才、舉人、進士都會有著對應的權利。”
“除此之外,那個時期讀書人也是可以去經商、做買賣的,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歧視。而大明朝的許多讀書人,不屑於降低身份去從商。”
“此外,那時的社會升官的速度是很慢的,有著對應的限製。但是在如今的大明朝,舉人、進士都可以做官,若是朝中有人,那升官速度就更快了。”劉卓想了許久後,才緩緩開口向董映雪說明。
“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地位如此低下?這般不受人重視嗎?還從商謀生?”董映雪有些摸不著頭腦,上千年顛撲不破道理,怎麽就變了呢?
“娘子,如今的讀書人多嗎?有功名的讀書人多嗎?”劉卓詢問道。
“讀書人少,有功名的讀書人就更少了。”董映雪不假思索的說著。
“倘若讀書人變多了,大家都是讀書人了。娘子覺得讀書人之的地位還會高?還會值得人重視?”劉卓反問道。
“大家都成為讀書人,這個難度太大了。不過,讀書人多了,確實也有可能會出現那樣的情況。”董映雪思索良久之後,才望著劉卓迴複。
“若是大力推廣,十年、百年終歸還是有實現的可能。”劉卓信心滿滿的說著。
“有生之年就別想了,應該看不到了。”董映雪斷言。
“事在人為。”劉卓嘿嘿一笑。
“不與你爭辯,我隻看結果。”董映雪說著。
“娘子,我去找幾個人,安排一些事情。孩子就交給你照顧了。”話還沒有說完,劉卓就起身準備離去。
“你去忙吧。”
……
登州府城外。
大營中的士兵,明顯的少了很多。走進大帳後,劉卓令人喚來了李寒陽與趙星塵。
“你們二人就無需這般客氣了,直接坐。”劉卓笑著望向兩人。
“謝大人。”李寒陽開口。
“今日召你二人前來,是有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吩咐你二人處理,最少得持續數年。不知你二人願不願去做?”劉卓一臉的嚴肅,十分認真的看著二人。
“公子有事盡管吩咐,老李如今還有把子力氣,還能為公子再做些事。”李寒陽十分爽快的答應了。
“公子,如今正是星塵遊曆的最佳時機。趙星塵願意跟隨李師傅走南闖北。”趙星塵一臉笑意的說著。
“你怎麽知道要走南闖北?”劉卓看著趙星塵詢問。
“若是我與李師傅登上遼東,公子一定不會特意安排。既然此次任務耗時良久,定然是走南闖北,也隻有這種情況符合。”趙星塵信心滿滿的迴答。
“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劉卓哈哈大笑。
“你們二人需要以商隊名義,前往各處招募青壯。隨後派人秘密送往青島,所需銀兩、物資商行提供。”
“你二人在招募過程中,禁止泄露任何有關登萊、劉氏商行的信息。另外,劉氏商行各地的商行管事,也會暗中幫助你們完成任務。”劉卓叮囑道。
“有什麽問題就直接開口,無需顧忌什麽?”劉卓坦言道。
“公子,招募的青壯是否有所限製?”李寒陽提問。
“品行不端、卑鄙無恥之人不能招募。隻要在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無論是否成家,也不管對方是什麽身份,都可以招進來。”劉卓想了想後迴複。
“屬下遵命。”李寒陽迴複道。
“李師傅,你就把無言帶領的親衛帶去,遼東那邊也沒有戰事,無言也可以跟著出去見識。”劉卓一臉和善的望著李寒陽。
“謝公子。”李寒陽激動的說著。
雙方都極為克製,並未采取任何的進攻手段,甚至連撒出去的探子都自覺地撤走了。
由此,劉卓部與後金展開了長達近兩年的軍事戰略對峙。天啟年間,雙方摩擦不斷,互有攻防。
自此,劉卓的勢力也就此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不僅瞞過了朝堂的耳目,也沒有讓身邊一眾親信覺察。
登州府城。
巡撫衙門內,劉卓抱著女兒在府中隨意的走動著。
“前幾年,你是一刻都沒閑下來過,更沒有好好的陪伴你兒子。今年,你女兒才這麽大點,你愣是在府中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區別對待太明顯了。”董映雪笑著說道。
“這話以後可別當著劉豐的麵說,孩子小,若是聽了你我的話,日後說不定還記恨著呢。”劉卓有些認真的對媳婦說道,隨後將懷中的女兒放在了嬰兒床上。
“劉豐這孩子,稍不注意就跑去找張嫣了,你得善加管教、約束。別日後長大了,成了好色之徒,讓人看笑話。若非跟前還有個小的,我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頓。”董映雪冷冷道,對劉豐的行為也是異常的不滿。
“還是我來吧,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調教。”劉卓望著一臉不悅的媳婦,十分爽快的應承了下來。
突然,劉卓好像間想起什麽似的,開口說道。
“前不久,李寒陽從各地帶迴來不少十歲以下的孩童。”
“你不是說要找一些與劉豐年齡相仿的孩童過來,陪其讀書識字。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改了他那臭毛病,也可以給他找一些玩伴。娘子覺得如何?”劉卓麵帶笑容,一臉平靜道。
“是不錯,但是豐兒的年齡是不是有些小?”董映雪有些擔憂,猶豫不決道。
“不能以年齡來判斷一個孩子的行為與心理。就豐兒目前的行為與舉止,與同齡孩童的差別太明顯了。”劉卓一錘定音,直接拿定主意。
“反正是你兒子,隻要你覺得沒問題,也不會有什麽意見。以前沒有他們兩個的時候,絲毫體會不到父母的辛勞。自從生下兩個孩子後,愈發體會、理解父母的不易了。”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最艱辛。”董映雪感慨道。
“是極,是極。”劉卓十分讚同的說著。話音剛落,又繼續開口道。
“娘子,想聽故事嗎?就是先前的一些記憶。”劉卓一臉平淡的望著媳婦,並詢問道。
“既然是故事的話,那你就說說吧。”董映雪有些好奇的說。
“有這樣的一批人,他們自幼時開始就在課堂上學習各種知識,每天背著沉重的書袋、書包不斷往返家中與學堂。”
“最先接觸的是三年的幼學,而後是六年的小學,接著是三年的初中,再接著是三年的高中,最後則是四年、七年、乃至十年的大學。這些人一生中至少有一十九年都在學習。”
“十九年中,他們數年如一日,不斷努力學習。”
“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孩童,到走出學堂開始工作的成人,這不是結束,是一個新的開始。近二十年的學習,老師、學校教會這些人如何做一隻溫順的羊,而忽視了社會中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野獸。”
“於是,這些人被社會鞭打的遍體鱗傷。嚴峻生存的環境,殘酷的就業壓力,還有來自父母的重托、厚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這些人活在了別人眼裏,為別人而活,活成了父母、師長、親朋希望的樣子。但卻唯獨沒有活出自己的風采,更不知何埋葬了自己初時的夢想。”
“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
“但是,在這些人進入社會後,體製內的父母早早的勸說孩子日後要考公、考編,要進入體製內,要加入鐵飯碗的行列;條件優渥家庭更是簡單,直接將子女的後半生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那些原生家庭的子女,自小就缺乏對身邊事與物的認知,身邊更是沒有人解惑、指點。而立之年才有所感悟,但到了那時,不僅父母年邁,朝夕相處的女友也離去,賬戶的餘額也寥寥無幾。”
“那是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夢想的時代,同時又充斥著冰冷無情,可以無聲無息的磨滅你的鬥誌,令人沉淪。”
“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就萌生了不婚不育、可婚不育的想法,並付諸於行動。很快,就有些人坐不住了,鼓吹生孩子是年輕人的義務與責任。此言一出,立時引起熱議。什麽時候生孩子也成了年輕人的義務?”
“那是生育選擇權,是權利。”
“生孩子並非難事,難的是生了孩子以後麵臨的諸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房子,然後再是教育資源,再則是投入在孩子身上的高額花費,最終就是婚嫁問題。”
“娘子,若是你身處那樣的家庭、社會、時代,你又將如何應對?”劉卓麵帶笑容,一臉認真的看向董映雪。
“我未曾身處那樣的社會,無法感同身受。倘若真到了自身生存都難以為繼的時候,確實沒有太大的必要生育。孩子雖小,卻也是一條活生生的性命,何苦把他帶到世上受罪呢?”董映雪十分認真看著劉卓說。
“是啊。娘子的想法與我大致相同。”劉卓在聽完媳婦的迴答,迅速的讚同。
“那些人也挺厲害的,苦讀近二十年。難道在那個時代,讀書人就沒什麽用處了?”董映雪有些不解。
“倒也不能這樣說,如今的讀書人與那個時候的讀書人還是有些差別的。”
“在那個時代、以及明朝,若是想往上走,就得不斷地考試、參加科舉。在那個時代中,若是想當官,就得參加公務員考試。在如今明朝,想當官就得考取功名。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還有那些讀書人學成後,走出大學給予的證書隻是學曆的證明,並無任何的特權與優免。而如今的大明朝,考取秀才、舉人、進士都會有著對應的權利。”
“除此之外,那個時期讀書人也是可以去經商、做買賣的,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歧視。而大明朝的許多讀書人,不屑於降低身份去從商。”
“此外,那時的社會升官的速度是很慢的,有著對應的限製。但是在如今的大明朝,舉人、進士都可以做官,若是朝中有人,那升官速度就更快了。”劉卓想了許久後,才緩緩開口向董映雪說明。
“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地位如此低下?這般不受人重視嗎?還從商謀生?”董映雪有些摸不著頭腦,上千年顛撲不破道理,怎麽就變了呢?
“娘子,如今的讀書人多嗎?有功名的讀書人多嗎?”劉卓詢問道。
“讀書人少,有功名的讀書人就更少了。”董映雪不假思索的說著。
“倘若讀書人變多了,大家都是讀書人了。娘子覺得讀書人之的地位還會高?還會值得人重視?”劉卓反問道。
“大家都成為讀書人,這個難度太大了。不過,讀書人多了,確實也有可能會出現那樣的情況。”董映雪思索良久之後,才望著劉卓迴複。
“若是大力推廣,十年、百年終歸還是有實現的可能。”劉卓信心滿滿的說著。
“有生之年就別想了,應該看不到了。”董映雪斷言。
“事在人為。”劉卓嘿嘿一笑。
“不與你爭辯,我隻看結果。”董映雪說著。
“娘子,我去找幾個人,安排一些事情。孩子就交給你照顧了。”話還沒有說完,劉卓就起身準備離去。
“你去忙吧。”
……
登州府城外。
大營中的士兵,明顯的少了很多。走進大帳後,劉卓令人喚來了李寒陽與趙星塵。
“你們二人就無需這般客氣了,直接坐。”劉卓笑著望向兩人。
“謝大人。”李寒陽開口。
“今日召你二人前來,是有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吩咐你二人處理,最少得持續數年。不知你二人願不願去做?”劉卓一臉的嚴肅,十分認真的看著二人。
“公子有事盡管吩咐,老李如今還有把子力氣,還能為公子再做些事。”李寒陽十分爽快的答應了。
“公子,如今正是星塵遊曆的最佳時機。趙星塵願意跟隨李師傅走南闖北。”趙星塵一臉笑意的說著。
“你怎麽知道要走南闖北?”劉卓看著趙星塵詢問。
“若是我與李師傅登上遼東,公子一定不會特意安排。既然此次任務耗時良久,定然是走南闖北,也隻有這種情況符合。”趙星塵信心滿滿的迴答。
“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劉卓哈哈大笑。
“你們二人需要以商隊名義,前往各處招募青壯。隨後派人秘密送往青島,所需銀兩、物資商行提供。”
“你二人在招募過程中,禁止泄露任何有關登萊、劉氏商行的信息。另外,劉氏商行各地的商行管事,也會暗中幫助你們完成任務。”劉卓叮囑道。
“有什麽問題就直接開口,無需顧忌什麽?”劉卓坦言道。
“公子,招募的青壯是否有所限製?”李寒陽提問。
“品行不端、卑鄙無恥之人不能招募。隻要在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無論是否成家,也不管對方是什麽身份,都可以招進來。”劉卓想了想後迴複。
“屬下遵命。”李寒陽迴複道。
“李師傅,你就把無言帶領的親衛帶去,遼東那邊也沒有戰事,無言也可以跟著出去見識。”劉卓一臉和善的望著李寒陽。
“謝公子。”李寒陽激動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