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人不停爭吵的時候,附近有一名被爭吵吸聲引的士兵緩緩靠近,可幾人絲毫沒有察覺。


    而這名士兵在等三人走後,立馬就向著衛道的的營帳飛奔而去。


    “你的意思是說,那三人若是報名加入的話,動機不純。”衛道望著眼前的士兵說著。


    “是的,他們可能會趁著刺殺李有為的時機,脫離隊伍後轉而尋親。”士兵將自己聽到的內容稟報給衛道。


    “此事千萬不可讓旁人知道,一定要把嘴閉牢。若是查證屬實的話,好處少不了你的。”衛道一臉嚴肅的叮囑著。


    不過就是找些人手行刺而已,也能出現波折,衛道十分無奈的感歎。


    巡撫衙門中。


    “你的意思是,小樂優的滿月宴就不辦了。一家人聚一聚就行了?”劉父有些疑惑的詢問。


    “軍中將士已經大部登上了遼東,而我還在家中陪著一幹家小,這本就已經很不合適了。若是再大肆操辦宴請,必定會落人口實。”劉卓向劉父解釋。


    “樂憂是你女兒,就按你的意思在府中擺上幾桌。宅內眾人樂嗬樂嗬就行了,也不用給旁人添麻煩了。”劉父十分善解人意。


    “好。”


    “父親,張嫣也懷有身孕了,到明年這個時候,您就又多了一個孫兒、孫女。劉家到了您這輩算是真正的人丁興旺了。”劉卓滿臉笑容的對著劉父說。


    “劉家能有今日的輝煌,你功不可沒,我心甚慰。日後到了地下,我也有臉麵對劉家的祖宗。你從小就聰慧明事,我甚少操心。劉家交由你掌舵,我也很放心。”


    “以後對小凡多操點心,多教教他。就算他再任性,他始終是你弟弟。你們兩人要相互扶持,千萬不能兄弟鬩牆。”劉父叮囑著眼前的劉卓。盡管發生兄弟反目的概率很小,劉父依然要勸說。


    “父親放心吧,絕對不會出現的。”劉卓信誓旦旦的說著。


    “還有一事,我和你母親始終是不太喜歡巡撫衙門這種當官的居住的地方,思來想去還是想迴青島那邊住著自在、方便。”


    “你這邊丫鬟侍女人數不少,照顧兒媳婦和張嫣綽綽有餘,也無需我們幾個老家夥操心。日後有空的話,就帶著幾個孩子來青島看看。”劉父跟劉卓說著。


    “父親、母親打算什麽時候迴青島。”劉卓問道。


    “等樂憂過了百天後,我們再返迴青島。”劉父想了想後,才定下了返迴的時間。


    “我給下邊囑咐一下,屆時讓親衛護送你們。”劉卓說道。


    “也好。”


    ……


    遼東複州城百裏外。


    可以看到數不清的明軍將士在挖土,打樁,築造防禦工事。在上萬將士在日夜不停的輪番努力下,已經構築好了兩條防線,並將防線推移到距離蓋州百裏的範圍。


    而蓋州的韃子直到此刻才發現了複州明軍的所為。快馬向東京城傳消息。


    “吉達將軍,不是我手下的親衛學藝不精,而是蓋州方麵一下子調動四五百的騎兵,實在是攔不住啊。”楚知白一臉無奈的向吉達訴苦。


    “楚兄,絕對沒有怪你的意思。楚兄手下的這幫弟兄,十幾日攔下上百韃子探子,已經是大功一件了。如今,把防線推進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出乎意料,遠超預定計劃。”


    吉達沒有一點怪罪楚知白的意思,反而還十分感激。十幾日的功夫,建立如此防線,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韃子那邊已經探查到了,從反應過來到做出對應的安排,也就三日左右的功夫。足夠我部做出應對措施了。”楚知白思索一番後,對著吉達說道。


    “是啊。大人真是個奇才,竟然能想出如此克製後金騎兵的法子。我軍這下優勢盡顯,就看那些狗韃子怎麽應對。”盡管這段時間累了些,可吉達滿臉的興奮,絲毫不將後金韃子放在眼裏。


    “若是他們敢來進攻,百餘門火炮絕對讓他們討不了半分的好處。我估計後金韃子,看到百餘火炮直接就嚇傻了。”楚知白自然是清楚火炮的威力,心中還有些期待女真八旗打上來。


    “楚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啊。”吉達望著楚知白,大笑著說道。


    “也不知大人與徐參將什麽時候過來。真希望大人再帶著我等攪亂東京城。”楚知白一臉的期待。


    “三萬大軍耗費的物資過於龐大,巡撫大人、徐參將定是將諸事安排妥當後,才會上遼東。”王天行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兩人身側,緩緩說道。


    “王老弟,以後走路不要不聲不響的。這樣容易嚇到人的。”吉達出言提醒。


    “我聽底下人匯報,女真的韃子摸過來了?”王天行不太清楚狀況,詢問道。


    “來了四五百騎兵,楚兄這邊也擋不住,就放進來了。”吉達一臉平淡的將情況說出來。


    “若是這樣的話,我部需要早做準備。各種物資得從後方的大營運送至最前沿的防線,免得後金大軍到了跟前,我軍還沒有準備好。”王天行提出自己最為關心的事。


    “王兄弟言之有理,我這就派人將張寧遠、王北風兩位將軍找來,一同商量下物資的搬運事宜。”吉達提議。


    一刻鍾後,五個遊擊將軍,還有一個楚知白,就聚齊了。


    “諸位,韃子一個時辰前,已經發現了我軍構築的工事。我們現在隻有三天的時間,來應付接下來的局麵。”吉達向幾人講明了召集的原因。


    “接下來需要在三日內,將最前方防線所需的物資全部運抵,這是我軍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如若在後金大軍到來前,還沒有運達,我軍隻能被迫後移防線。現在我將物資運送的順序列下。”王天行不僅心思縝密,而且膽大敢為,其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火炮、炮彈、火藥、糧食、武器、重甲、帳篷、衣物等。參與搬運的士兵,嚴格按照上述的順序將物資運抵最靠前的防線。三日內,必須將所有火炮遷移至前線。”


    整個協調現場,好似變成了王天行的主場,其不斷的發號施令。雖然眾人心中有些不太舒服,但是因王天行的提議確實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方案,也隻能暫且忍耐下了。


    “楚知白,你繼續將親衛布置在蓋州方向,蓋州方向有任何的舉動,你都必須上報。”王天行吩咐道。


    “王將軍放心,楚知白必定嚴格執行。”楚知白起身表態。


    “蓋州方向雖然布置了探子,但是最前沿的地段依然需要安排士兵守衛,諸位誰願擔此重任?”王天行抬頭望向幾人。


    “我帶人過去吧,我手下的三千重甲衛已經上了遼東。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後金大軍若是提前過來,有他們在,絕對可以抵擋較長的時間。”吉達起身領命。


    “長生島的平民百姓不在少數。傳令段千秋、丁敬臣,令二人遣人前往長生島招募人手,協助我軍搬運物資。”王天行下令道。


    “諸位將軍可還有補充的地方?亦或需要解惑的?”王天行望著幾人。


    幾十息後。王天行繼續開口。


    “既然如此,諸位就是沒有意見了。那就按照前述開始執行吧。”王天行異常堅決果斷。


    命令下達後不久,整個工事中,除了收尾的士兵,多數士兵朝著複州大營的方向快速行軍。除了部分的新兵體能跟不上外,大半的士兵都展現出了驚人的行進速度。


    前世,我中國人民誌願軍三十八軍113師十四小時急行軍145裏,創下了輕步兵行軍的世界紀錄。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有哪支軍隊可以打破記錄。


    放棄發展大規模騎兵後,劉卓就不斷加強著這幫將士的體能、行軍速度。


    至今,劉卓也不知道,這幫隊伍的行軍速度是什麽情況。


    營中的戰馬自被劉卓賣出三千匹後,剩餘的戰馬多數都被用來傳信使用,如今遼東的戰馬僅僅隻有五百匹左右。


    就在大量的將士在路上快速行軍的的時候,幾十傳令兵就已經到了複州城附近。有人去傳令段千秋、丁敬臣;有人去傳令火頭兵搭鍋造飯;有人傳令營中的士兵開始搬運物資。


    複州城中。


    “傳令,段千秋、丁敬臣,遣人前往長生島招募人手,協助我軍搬運物資。”傳令兵傳令。


    “丁老弟,看來前方又有新情況了,你集合隊伍去大營中協助搬運物資。我帶人前往長生島召集民眾,稍後就到。”段千秋望著著急離去的傳令兵,有些擔憂。


    “好,那我就帶人先行一步。”丁敬臣麵對段千秋的安排,沒有絲毫的抵觸,迅速的行動起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已經入夜。


    從複州至蓋州方向百餘裏的路途中,一個一個的火把被點燃,從遠處望去,就像是一條長長的火龍一般。


    每隔五裏、十裏,不僅有清水、食物供應,就是有著熱騰騰的飯食。但是,眾將士隻顧著不停地行軍,隻有少數累倒的士兵會停留片刻,吃些東西,來補充體能。


    無論是先前的李有為降金,還是如今構築工事被探查。自登上遼東的那刻起,上天就在不斷地降下磨難,默默考驗著這支看似不錯的軍隊。


    若是有誰最清楚這支軍隊的戰爭潛力、能耐,那無疑就是軍隊建立者劉卓了。當然了,無所不知的上天除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周太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小水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小水滴並收藏明末:大周太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