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劉卓率親衛、輕甲衛來到了喜樂溫河衛的附近。
就在劉卓等人擺開架勢準備攻打石堡的時候,石堡的大門突然打開,跑出了十多騎的女真人四散逃走了。劉卓等人本就是悄悄靠近,馬匹自然不會放在石堡跟前。
對於四散奔逃的十幾騎,也沒有什麽好的應對措施,所以就出現了意外。
見此情況,劉卓也不再留情。攻破石堡之後,喜樂溫河衛石堡中的所有人全數被屠戮一空。
在此地休整一日後,劉卓等人才沿路快速返迴。
為了加快隊伍的前進速度,劉卓直接下令將兩門火炮沉入河中,並掩蓋了所有的痕跡。
登州府城城外。
幾十艘的海船緩緩駛近了港口。沒多時,船上就下來了一隊輕甲衛,往大營的方向走去。
“你說什麽?船隊迴來了,那巡撫大人迴來沒有?”徐長庚不停地詢問著眼前的士兵。
“這是巡撫大人讓小人轉交給大人的信,巡撫大人說,您看了以後就懂了。”士兵說道。
徐長庚隨手撕開信封,快速看著信中的內容。
大約幾十息後,徐長庚才繼續詢問:“這麽說的話,你們還得盡快返航?”
“是的。巡撫大人吩咐過,俘虜交由徐大人看管,俘獲的各種物品由林懷管事處理。”士兵又迴複道。
“傳令兵,派人傳信林懷管事,讓他迅速前往港口;帶上一隊士兵隨我前往城外港口;傳令下去安排人打掃勞改營。”徐長庚不停下令。
“走,隨本將一起前往港口。你給我說說這一路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徐長庚激動的說個不停。
……
一炷香的功夫後,林懷管事、徐參將也都到了港口。
“林管事,公子命你接管船上的所有貨物,你速度安排人手裝卸,船隊還要盡快返迴去接公子。我這邊隻接收繳獲的俘虜,隨後還得前往巡撫衙門稟報夫人。”徐長庚望著林懷說道。
“放心吧,我會盡快處理的,小事一樁。”林懷微笑著說。
“那港口這邊就交給你了,我這就前往巡撫衙門。”隨後頭也不迴的往城裏趕去。
巡撫衙門中。
董映雪、劉父等人聽著士兵的從頭到尾的講述,小半個時辰後。才說完。
“這麽說的話,你們從登州港到約定的會合地點,大概也就二十多日的航程嗎?”董映雪問道。
“是的,也就二十幾日。”士兵迴複道。
“如此說來的話,夫君七月份就能迴來了。”董映雪麵露喜色,又繼續開口道。
“雲兒,去給這位小兄弟準備些茶水點心,也給徐將軍倒杯茶。”董映雪吩咐道。
“謝夫人。”
待兩人走後,劉父才望著董映雪說道:“兒媳婦啊,你就是心思太重了。小卓這孩子,從小做事就極有分寸。隻要他想做的事,就算有多大的困難,他都能克服。”
“你這般掛念他,實在是給自己找不痛快。你再過不久就要生產了,就算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多想想肚子中的孩子。”
“若是夫君不告訴我,也就如複州時候那般過去了。可我實在是難以做到啊。”董映雪無奈的說。
“你與小卓的秉性在有些方麵實在是太像了,不知道是他影響到你,還是你本來就是如此。”劉父感歎道,這兩人性格也忒像了。真是應了那句俗語,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夫君可沒有我這般念家。”董映雪不服氣的說。
“等孩子生下來了,或許能讓你的精力都轉移到孩子身上。或者,你以後多教豐兒讀書識字。”劉父十分平淡的說。
“但願如此吧。”董映雪隨口說道。
迴房後,董映雪才開始迴憶劉父的話。自己不是心思重,隻是夫君乘船上千裏至敵後,屬實太過於危險了。自己擔心夫君的安危也沒有錯,可能是自己最近無所事事,心思全部放在夫君身上了。
或許,這就是夫君所說的沒有安全感,對其產生了依賴。如今夫君讓船隊返迴,就是給自己安全的信號。
港口處,隨著一袋又一袋、一箱又一箱的物品被搬下來,林懷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這可是一箱箱的銀子啊。
現在的隻是開胃菜,還有後續的船隊呢,至少都是幾十萬的白銀入賬。
作為一個商行的管事,林懷最開心的事就是算著、看著、管著每日的進賬。即便庫房中那些白花花的銀子不是自己的,依然十分的享受。
如今,有哪個商行的管事能像自己一般管理著十幾萬、幾十萬的交易,管理著大量的現銀,管理著偌大的集市。
在林懷的調度之下,船隊上的貨物不斷的被卸下,又有大量的消耗品被運上船。直至忙活了一天一夜,所有的物資被卸下,大量物資又被裝船。
一眾的搬運工也被累趴下,但是眾人臉上依然洋溢著笑容,現結的銅板、銀子可是白花花的給到自己手中的。這集市上的管事,可從來不曾拖欠過。
做苦工的多是遼東的流民與其他地方來此謀生的百姓。由於,登州府城對於外來流民的安置做的相對不錯,並且對於青壯流民的需求較大。
每年登州府城都會湧來不少的百姓在城外定居,進而促進了登州各行各業的進一步發展。
登州府城如今的局麵,一方麵是劉卓這個巡撫大人在背後不斷出謀劃策,一方麵也是登州各商行的大力支持。當然還有知府衙門的出力。
船隊來的快,走的也快。
天啟四年五月三十日,船隊不聲不響的駛離了港口,朝著北方一路前行。
董映雪很快收到了船隊離去的消息,即便是船隊上沒有夫君,但在聽到船隊駛離後,心中突然空落落的。思索片刻後,董映雪便在丫鬟的攙扶下來到了張嫣與劉豐跟前,與兩人閑聊起來。
大營中,徐長庚召來了張寧遠,詢問長生島的張義、李有為的情況。
“他們兩人如何迴複的?”徐長庚問。
“兩人答應的很爽快。我也說了以後的要求,二人也不敢拒絕。他兩人就有一條,希望巡撫大人可以答應。”張寧遠替兩人說。
“你說。”徐長庚繼續問。
“在沒有剪除後金的禍患前,他們二人希望可以一直駐守在遼東。”
“如果隻有這一條,我替大人做主答應了。”徐長庚笑著說道。
“屬下代他二人謝過將軍。”張寧遠向徐長庚行了一禮。
“無需如此,這二人本就出自我軍。當年在遼東,兩人非要留在長生島,誰都勸不動。如今,若非我軍重迴遼東,他二人絕對不會那麽痛快的答應。”
“這兩人有著我們都沒有的執著、堅持。這話還是巡撫大人親口說的。”徐長庚望著張寧遠笑著說。
“這是他們的選擇,怨不得旁人。他們又不是懵懂無知的孩童,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張寧遠十分客觀的說道。
“好了,閑話少說。你這次再上長生島,一定要統計、測算好島上百姓的糧食、棉衣、火爐等各種生活用度的消耗。算好後,盡快報給我,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徐長庚耐心地叮囑著。
“我這就召集人手,再上長生島。”張寧遠說完後,就告辭離去。
安排好營中所有的瑣事後,徐長庚前往集市找到了林懷。
“林管事,如今出現了新情況,我特意前來告知於你。”徐長庚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徐將軍有話直說,你又不是外人,不用如此扭捏。”林懷十分幹脆的說。
“如今多出長生島這七八萬張口要吃糧,林管事可有解決的辦法?”徐長庚十分為難的問著。
“糧倉儲存的糧食不夠嗎?我可記得先前巡撫大人從各處運來不少的糧食。”林懷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反問道。
“年初,巡撫大人為了安撫流民,下令從糧倉中調出不少糧食。若不是提前清點了一番,恐怕關於遼東的計劃就受到影響了。”
“現在又多了數千的將士與七八萬的百姓,這些人一年耗費糧食可是個小數目啊。我粗估了一下,大致還差二十萬石的糧食。”徐長庚向林懷解釋道。
“公子他們什麽時候迴來?”林懷突然詢問。
“大概也就在七月下旬了,絕對不會超過八月。”徐長庚迴複。
“如此的話,你就不用擔心了,糧食缺口算不得什麽大問題了。”林懷胸有成竹的說。
“林管事,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你得想清楚了,別輕易應下。若是那時無法足額提供糧食,影響了公子的大計,你我都擔待不起啊。”徐長庚認真的說道。
“是你想多了。我又不是三歲小孩,沒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應承下來的。到時候你就瞧好吧,誤不了公子的計劃。”林懷自信滿滿,麵帶笑容的說著。
“那就勞煩林管事多費心了。先前因為物資的事情麻煩你,如今又因為糧食的事情再來打擾,徐某心中確實有些過意不去。”徐長庚坦然道。
“都是給公子辦事的,用不著分的這麽清楚。再說了,那些事情都是公子先前吩咐過的,算不得什麽麻煩。徐老哥,你若是再那般客套,那可真的是見外了。”林懷依舊十分客氣的說著。
徐長庚立時哈哈大笑:“林老弟,老哥在此謝過了”。
隨即行了一禮。
劉卓率親衛、輕甲衛來到了喜樂溫河衛的附近。
就在劉卓等人擺開架勢準備攻打石堡的時候,石堡的大門突然打開,跑出了十多騎的女真人四散逃走了。劉卓等人本就是悄悄靠近,馬匹自然不會放在石堡跟前。
對於四散奔逃的十幾騎,也沒有什麽好的應對措施,所以就出現了意外。
見此情況,劉卓也不再留情。攻破石堡之後,喜樂溫河衛石堡中的所有人全數被屠戮一空。
在此地休整一日後,劉卓等人才沿路快速返迴。
為了加快隊伍的前進速度,劉卓直接下令將兩門火炮沉入河中,並掩蓋了所有的痕跡。
登州府城城外。
幾十艘的海船緩緩駛近了港口。沒多時,船上就下來了一隊輕甲衛,往大營的方向走去。
“你說什麽?船隊迴來了,那巡撫大人迴來沒有?”徐長庚不停地詢問著眼前的士兵。
“這是巡撫大人讓小人轉交給大人的信,巡撫大人說,您看了以後就懂了。”士兵說道。
徐長庚隨手撕開信封,快速看著信中的內容。
大約幾十息後,徐長庚才繼續詢問:“這麽說的話,你們還得盡快返航?”
“是的。巡撫大人吩咐過,俘虜交由徐大人看管,俘獲的各種物品由林懷管事處理。”士兵又迴複道。
“傳令兵,派人傳信林懷管事,讓他迅速前往港口;帶上一隊士兵隨我前往城外港口;傳令下去安排人打掃勞改營。”徐長庚不停下令。
“走,隨本將一起前往港口。你給我說說這一路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徐長庚激動的說個不停。
……
一炷香的功夫後,林懷管事、徐參將也都到了港口。
“林管事,公子命你接管船上的所有貨物,你速度安排人手裝卸,船隊還要盡快返迴去接公子。我這邊隻接收繳獲的俘虜,隨後還得前往巡撫衙門稟報夫人。”徐長庚望著林懷說道。
“放心吧,我會盡快處理的,小事一樁。”林懷微笑著說。
“那港口這邊就交給你了,我這就前往巡撫衙門。”隨後頭也不迴的往城裏趕去。
巡撫衙門中。
董映雪、劉父等人聽著士兵的從頭到尾的講述,小半個時辰後。才說完。
“這麽說的話,你們從登州港到約定的會合地點,大概也就二十多日的航程嗎?”董映雪問道。
“是的,也就二十幾日。”士兵迴複道。
“如此說來的話,夫君七月份就能迴來了。”董映雪麵露喜色,又繼續開口道。
“雲兒,去給這位小兄弟準備些茶水點心,也給徐將軍倒杯茶。”董映雪吩咐道。
“謝夫人。”
待兩人走後,劉父才望著董映雪說道:“兒媳婦啊,你就是心思太重了。小卓這孩子,從小做事就極有分寸。隻要他想做的事,就算有多大的困難,他都能克服。”
“你這般掛念他,實在是給自己找不痛快。你再過不久就要生產了,就算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多想想肚子中的孩子。”
“若是夫君不告訴我,也就如複州時候那般過去了。可我實在是難以做到啊。”董映雪無奈的說。
“你與小卓的秉性在有些方麵實在是太像了,不知道是他影響到你,還是你本來就是如此。”劉父感歎道,這兩人性格也忒像了。真是應了那句俗語,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夫君可沒有我這般念家。”董映雪不服氣的說。
“等孩子生下來了,或許能讓你的精力都轉移到孩子身上。或者,你以後多教豐兒讀書識字。”劉父十分平淡的說。
“但願如此吧。”董映雪隨口說道。
迴房後,董映雪才開始迴憶劉父的話。自己不是心思重,隻是夫君乘船上千裏至敵後,屬實太過於危險了。自己擔心夫君的安危也沒有錯,可能是自己最近無所事事,心思全部放在夫君身上了。
或許,這就是夫君所說的沒有安全感,對其產生了依賴。如今夫君讓船隊返迴,就是給自己安全的信號。
港口處,隨著一袋又一袋、一箱又一箱的物品被搬下來,林懷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這可是一箱箱的銀子啊。
現在的隻是開胃菜,還有後續的船隊呢,至少都是幾十萬的白銀入賬。
作為一個商行的管事,林懷最開心的事就是算著、看著、管著每日的進賬。即便庫房中那些白花花的銀子不是自己的,依然十分的享受。
如今,有哪個商行的管事能像自己一般管理著十幾萬、幾十萬的交易,管理著大量的現銀,管理著偌大的集市。
在林懷的調度之下,船隊上的貨物不斷的被卸下,又有大量的消耗品被運上船。直至忙活了一天一夜,所有的物資被卸下,大量物資又被裝船。
一眾的搬運工也被累趴下,但是眾人臉上依然洋溢著笑容,現結的銅板、銀子可是白花花的給到自己手中的。這集市上的管事,可從來不曾拖欠過。
做苦工的多是遼東的流民與其他地方來此謀生的百姓。由於,登州府城對於外來流民的安置做的相對不錯,並且對於青壯流民的需求較大。
每年登州府城都會湧來不少的百姓在城外定居,進而促進了登州各行各業的進一步發展。
登州府城如今的局麵,一方麵是劉卓這個巡撫大人在背後不斷出謀劃策,一方麵也是登州各商行的大力支持。當然還有知府衙門的出力。
船隊來的快,走的也快。
天啟四年五月三十日,船隊不聲不響的駛離了港口,朝著北方一路前行。
董映雪很快收到了船隊離去的消息,即便是船隊上沒有夫君,但在聽到船隊駛離後,心中突然空落落的。思索片刻後,董映雪便在丫鬟的攙扶下來到了張嫣與劉豐跟前,與兩人閑聊起來。
大營中,徐長庚召來了張寧遠,詢問長生島的張義、李有為的情況。
“他們兩人如何迴複的?”徐長庚問。
“兩人答應的很爽快。我也說了以後的要求,二人也不敢拒絕。他兩人就有一條,希望巡撫大人可以答應。”張寧遠替兩人說。
“你說。”徐長庚繼續問。
“在沒有剪除後金的禍患前,他們二人希望可以一直駐守在遼東。”
“如果隻有這一條,我替大人做主答應了。”徐長庚笑著說道。
“屬下代他二人謝過將軍。”張寧遠向徐長庚行了一禮。
“無需如此,這二人本就出自我軍。當年在遼東,兩人非要留在長生島,誰都勸不動。如今,若非我軍重迴遼東,他二人絕對不會那麽痛快的答應。”
“這兩人有著我們都沒有的執著、堅持。這話還是巡撫大人親口說的。”徐長庚望著張寧遠笑著說。
“這是他們的選擇,怨不得旁人。他們又不是懵懂無知的孩童,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張寧遠十分客觀的說道。
“好了,閑話少說。你這次再上長生島,一定要統計、測算好島上百姓的糧食、棉衣、火爐等各種生活用度的消耗。算好後,盡快報給我,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徐長庚耐心地叮囑著。
“我這就召集人手,再上長生島。”張寧遠說完後,就告辭離去。
安排好營中所有的瑣事後,徐長庚前往集市找到了林懷。
“林管事,如今出現了新情況,我特意前來告知於你。”徐長庚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徐將軍有話直說,你又不是外人,不用如此扭捏。”林懷十分幹脆的說。
“如今多出長生島這七八萬張口要吃糧,林管事可有解決的辦法?”徐長庚十分為難的問著。
“糧倉儲存的糧食不夠嗎?我可記得先前巡撫大人從各處運來不少的糧食。”林懷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反問道。
“年初,巡撫大人為了安撫流民,下令從糧倉中調出不少糧食。若不是提前清點了一番,恐怕關於遼東的計劃就受到影響了。”
“現在又多了數千的將士與七八萬的百姓,這些人一年耗費糧食可是個小數目啊。我粗估了一下,大致還差二十萬石的糧食。”徐長庚向林懷解釋道。
“公子他們什麽時候迴來?”林懷突然詢問。
“大概也就在七月下旬了,絕對不會超過八月。”徐長庚迴複。
“如此的話,你就不用擔心了,糧食缺口算不得什麽大問題了。”林懷胸有成竹的說。
“林管事,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你得想清楚了,別輕易應下。若是那時無法足額提供糧食,影響了公子的大計,你我都擔待不起啊。”徐長庚認真的說道。
“是你想多了。我又不是三歲小孩,沒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應承下來的。到時候你就瞧好吧,誤不了公子的計劃。”林懷自信滿滿,麵帶笑容的說著。
“那就勞煩林管事多費心了。先前因為物資的事情麻煩你,如今又因為糧食的事情再來打擾,徐某心中確實有些過意不去。”徐長庚坦然道。
“都是給公子辦事的,用不著分的這麽清楚。再說了,那些事情都是公子先前吩咐過的,算不得什麽麻煩。徐老哥,你若是再那般客套,那可真的是見外了。”林懷依舊十分客氣的說著。
徐長庚立時哈哈大笑:“林老弟,老哥在此謝過了”。
隨即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