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衙門。
董映雪端著點心走了進來,望著那專心致誌的夫君,董映雪也不忍打擾,準備轉身出去。
“娘子,大哥的事現在怎麽樣了?”劉卓突然開口道。
“你這段時間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就別操心大哥的事。我早已出嫁,並為人婦,操那份心做什麽?”
見媳婦一副心煩意亂、悶悶不樂的樣子,劉卓猜測應該與遼州的迴信有關。
“看來這裏麵還有故事啊。”劉卓笑嗬嗬的說。
“你這次去皮島、長生島順利嗎?”董映雪換了個題,關切的問著。
“李有為與毛文龍等人都很配合,所以就提前迴來了。下個月長生島那邊提供一千人為明年的修路準備。明年,長生島提供兩千人,皮島提供三千人,這六千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安排啊。”
“明年,登州府還會有一批百姓服徭役,這協調、溝通確實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看來,我是對這些地方政務還是不擅長。這事交代給知府衙門合適,你覺得怎麽樣?”劉卓扭頭望著媳婦說。
“地方上,確實長期處理這種事情,交給知府衙門沒問題。”董映雪肯定道。
“明日,我就給魯廷彥送過去,讓他也頭疼一番。不能到時候政績是他的,我操心。”劉卓瞬間便精神奕奕。
“走吧,別在一直書房待著,出去走走。”
“好。”
“你近日花費大量時間在這水泥路上,會不會被人抓住把柄,讓人彈劾了。畢竟,修路與你練兵沒有一點關聯。”董映雪有些疑惑。
“如果沒有前段時間後金送來的福利,我還真不會修這個路。修這個路一方麵是為了掩飾範家送的價值一百萬兩的貨物、銀子;一方麵也是為登州百姓做一些貢獻。”劉卓思考片刻後說道。
“登萊二州,每年提供的那些銀兩壓根就支持不了養兵,若不是集市建立起來收了些稅銀,估計就得自己出錢了。再不多開幾處財源,這養兵能把人耗死。真不知道大明朝邊軍五六十萬,是怎麽湊足餉銀的。”劉卓感覺有些吃力。
“朝廷養兵靠的是全國之力,肯定與登萊不一樣。如果沒有那麽多的銀錢,要不就過段時間,等銀糧充足再行募兵。”
“再說了,你打仗不是善用火器,你可以在火器上多下功夫啊。”董映雪提出建議。
“不妨事,明年就會有有轉機,車到山前必有路。”劉卓拉著媳婦的手說道。
明朝發給士兵的糧餉,經曆了發放實物、實物與餉銀結合、後期多數發銀兩,也發少量的實物。
明初時候朝廷大力推行衛所製,結合軍屯,衛所的士兵平時耕種,閑暇時訓練,戰時征戰。即便是衛所製尚未崩壞的時候,衛所士兵依舊不能自給自足,也就開始給士兵發放糧米。
洪武年間,騎兵月糧二石,步兵月糧一石。即便是發放了糧食,多數的士兵也過的很差,不僅要打仗賣命,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得過著刀口舔血日子。
此外,伴隨著大量的軍屯被將領與豪強霸占,衛所製也逐漸崩壞。隨後,朝廷基本就以募兵為主了。
但是每次朝廷發放餉銀,中樞六部的官員的至少得截留幾成,還有將官的壓榨,發到士兵手上的銀兩便所剩無幾。
總的來說,一個普通士兵一年所耗費的白銀大概在十八兩至二十四兩之間,不算其餘的實物。
劉卓自萬曆年間養的四千重甲衛,算上各種實物補助,每個士兵的花費大概在每年三十兩左右,輕甲衛就少一些。上述的這些還不算一日三食的耗費,各種肉類水果蔬菜等。
複州一戰,從朝廷這邊獲得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官職,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麽實際意義的好處了。可以說,一場複州大捷,將劉氏商行十多年的心血耗費進去了。
即便是如今,在青島養的私兵人數也不過三千之數。養多了,不僅費錢,還會留人口舌,剩下的三千重甲衛則以募兵的方式進入朝廷的編製。
集市現在麵臨的難題是各種物資可以運過來,卻沒有采購的商人,不能及時的變現。
如今不僅僅是百姓盼望著把水泥路修好,劉卓也是望眼欲穿,明年的募兵也隻能少招募一些了。
若非士兵人數太少,劉卓早就把人拉到遼東半島,與遼西、皮島、朝鮮、蒙古多部形成對後金女真的包圍。
次日一早,劉卓便前往了知府衙門。等了半刻鍾後,魯知府方才急匆匆的走來。
“魯知府,關於明年修建的水泥路所需的人力,我在其他地區招來了,大概有六千人。”劉卓望著慵懶的魯廷彥直接開口道。
“六千人,可是很大的一股助力,修成水泥路有望啊。敢問劉巡撫,這批勞力是有償的?還是無償使用?”魯廷彥先是驚喜,然後詢問劉卓。
“自然是有償的,這些人都是成年的男子,並非婦孺孩童,都是養家糊口的。”劉卓不假思索的說。
“敢問對方索要多少銀兩才肯過來?”魯廷彥皺眉道,若是這樣的話還不如多招些府城周邊的百姓服役。
“魯知府願意出多少呢?”劉卓反問道。
“我得和其他幾位同僚溝通一番,這事我一人也拿不下主意。再說了,都是府城的各大地主、商戶出的錢,怎麽也得象征性的征求一番對方的意見。”魯廷彥有些為難的說道。
“希望魯知府盡快給個答複。若是等候時間太長,估計就很難找到如此多的壯勞力了。”劉卓提醒道。
“劉巡撫請放心,三日之內,本官必定會給劉巡撫一個答複。”
“如此,就有勞魯知府了。”
二人寒暄一番後,劉卓告辭離去。
巡撫衙門中。
後院的一處亭子。
“你說一個四品文官,巡撫登萊地方讚理軍務,節製登州、東江鎮。整日操心的如何掙錢,而不是專心練兵,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若讓那些朝堂的人知道了,指不定在背後怎麽笑話我。”劉卓自嘲道。
“沒銀兩,你也沒有辦法養兵啊。夫君近些日子,將心思全部放在了修路上,有段時間沒有關注大營的訓練進展,才會如此覺得吧。”董映雪提醒著劉卓。
“可能吧。當官有時候想做好一件事實在是不容易,各種各樣的問題、爭執,也難怪有些人擠破頭皮也要往上爬。”劉卓感慨道。
“魯廷彥那邊的進展不順利?”董映雪詢問。
“不是不順利,隻是是我覺得進度太慢了。”劉卓煩悶的說。
“那夫君近幾日,就好好修養一番。我把張嫣妹妹、還有幾個丫鬟喊來陪夫君幾日。等夫君修養好了,再處理那些煩心事。”董映雪十分關心的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夫君身體強壯,龍精虎猛,一個人實在是招架不住。前幾日,還發現自己懷有身孕。與其擔心在外麵偷吃,不如光明正大的在府上伺候。
“這樣不大好吧。”劉卓有些不大情願的說。
“自古以來,男人奮鬥半生所為的不就是江山美人。那些丫鬟有的新買的,有的本就是府裏的,還有陪嫁過來的。”
“你隻是能夠控製心中的欲望,並沒有真正做到不好女色。我若還看不出來,就白瞎了與你在一起的這些年。若非我懷有身孕,我才不會去張羅那些事。”董映雪白了劉卓一眼,不等劉卓開口,接著繼續說。
“這幾日無論誰來找你,我都會將他們打發了去。你就在後院隨意放鬆,這幾日我也會嚴禁任何人過去。”董映雪繼續笑著說道,隨後,起身帶著劉卓前往後院。
促成董映雪下次決心的還是董和與那戲子的事,現在兩人不知道在哪卿卿我我。
前段時間,書信送到娘家後,大嫂對此不以為意。董父雖然氣憤,但是遠隔千裏,也拿他毫無辦法。董明順迴信的內容很簡單,自己也管不了董和,就由他去吧。
看到信件的內容後,董映雪也是一臉的詫異,看來自己操心個寂寞。大哥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一副的老實人模樣,不曾想也有跪在女人石榴裙下的一日。
接著,董映雪就覺得男人差不多都是一個樣,與其整日提防夫君在外麵偷吃,幹脆在家裏給喂飽了。
“娘子,你什麽時候發現的,你怎麽不早些告訴我呢?”劉卓一臉的興奮。
“前幾日發現的,郎中瞧了,沒什麽問題。你現在不用擔心我,我都是過來人了,不會出事的。”董映雪拿出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本事,拉著劉卓繼續前往後院。
“你都懷孕了,還為我張羅這些事。我於心何忍?”劉卓一臉真誠道。
“我不需要你愧疚,也不需要你的不忍心,你去屋內好好享受吧。我又不是那容不下女人的妒婦,你若是再不聽我的額,我可就生氣,以後再不管的你的事情了。”董映雪臉色突然變的鄭重,然後甩開了劉卓的胳膊。
“好,好,好,為夫聽從娘子的便是。”劉卓雖然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是心中卻樂開了花。朝夕相處多年的枕邊人與旁人確實不一樣。
隨後,劉卓在丫鬟的陪同下來了一間裝飾奢華的屋內。幾日幾夜的縱情聲色,劉卓的精神狀態很快便恢複到了巔峰。直至劉卓看到壽命屬性有所下降後,才戀戀不舍起身離開。
董映雪端著點心走了進來,望著那專心致誌的夫君,董映雪也不忍打擾,準備轉身出去。
“娘子,大哥的事現在怎麽樣了?”劉卓突然開口道。
“你這段時間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就別操心大哥的事。我早已出嫁,並為人婦,操那份心做什麽?”
見媳婦一副心煩意亂、悶悶不樂的樣子,劉卓猜測應該與遼州的迴信有關。
“看來這裏麵還有故事啊。”劉卓笑嗬嗬的說。
“你這次去皮島、長生島順利嗎?”董映雪換了個題,關切的問著。
“李有為與毛文龍等人都很配合,所以就提前迴來了。下個月長生島那邊提供一千人為明年的修路準備。明年,長生島提供兩千人,皮島提供三千人,這六千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安排啊。”
“明年,登州府還會有一批百姓服徭役,這協調、溝通確實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看來,我是對這些地方政務還是不擅長。這事交代給知府衙門合適,你覺得怎麽樣?”劉卓扭頭望著媳婦說。
“地方上,確實長期處理這種事情,交給知府衙門沒問題。”董映雪肯定道。
“明日,我就給魯廷彥送過去,讓他也頭疼一番。不能到時候政績是他的,我操心。”劉卓瞬間便精神奕奕。
“走吧,別在一直書房待著,出去走走。”
“好。”
“你近日花費大量時間在這水泥路上,會不會被人抓住把柄,讓人彈劾了。畢竟,修路與你練兵沒有一點關聯。”董映雪有些疑惑。
“如果沒有前段時間後金送來的福利,我還真不會修這個路。修這個路一方麵是為了掩飾範家送的價值一百萬兩的貨物、銀子;一方麵也是為登州百姓做一些貢獻。”劉卓思考片刻後說道。
“登萊二州,每年提供的那些銀兩壓根就支持不了養兵,若不是集市建立起來收了些稅銀,估計就得自己出錢了。再不多開幾處財源,這養兵能把人耗死。真不知道大明朝邊軍五六十萬,是怎麽湊足餉銀的。”劉卓感覺有些吃力。
“朝廷養兵靠的是全國之力,肯定與登萊不一樣。如果沒有那麽多的銀錢,要不就過段時間,等銀糧充足再行募兵。”
“再說了,你打仗不是善用火器,你可以在火器上多下功夫啊。”董映雪提出建議。
“不妨事,明年就會有有轉機,車到山前必有路。”劉卓拉著媳婦的手說道。
明朝發給士兵的糧餉,經曆了發放實物、實物與餉銀結合、後期多數發銀兩,也發少量的實物。
明初時候朝廷大力推行衛所製,結合軍屯,衛所的士兵平時耕種,閑暇時訓練,戰時征戰。即便是衛所製尚未崩壞的時候,衛所士兵依舊不能自給自足,也就開始給士兵發放糧米。
洪武年間,騎兵月糧二石,步兵月糧一石。即便是發放了糧食,多數的士兵也過的很差,不僅要打仗賣命,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得過著刀口舔血日子。
此外,伴隨著大量的軍屯被將領與豪強霸占,衛所製也逐漸崩壞。隨後,朝廷基本就以募兵為主了。
但是每次朝廷發放餉銀,中樞六部的官員的至少得截留幾成,還有將官的壓榨,發到士兵手上的銀兩便所剩無幾。
總的來說,一個普通士兵一年所耗費的白銀大概在十八兩至二十四兩之間,不算其餘的實物。
劉卓自萬曆年間養的四千重甲衛,算上各種實物補助,每個士兵的花費大概在每年三十兩左右,輕甲衛就少一些。上述的這些還不算一日三食的耗費,各種肉類水果蔬菜等。
複州一戰,從朝廷這邊獲得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官職,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麽實際意義的好處了。可以說,一場複州大捷,將劉氏商行十多年的心血耗費進去了。
即便是如今,在青島養的私兵人數也不過三千之數。養多了,不僅費錢,還會留人口舌,剩下的三千重甲衛則以募兵的方式進入朝廷的編製。
集市現在麵臨的難題是各種物資可以運過來,卻沒有采購的商人,不能及時的變現。
如今不僅僅是百姓盼望著把水泥路修好,劉卓也是望眼欲穿,明年的募兵也隻能少招募一些了。
若非士兵人數太少,劉卓早就把人拉到遼東半島,與遼西、皮島、朝鮮、蒙古多部形成對後金女真的包圍。
次日一早,劉卓便前往了知府衙門。等了半刻鍾後,魯知府方才急匆匆的走來。
“魯知府,關於明年修建的水泥路所需的人力,我在其他地區招來了,大概有六千人。”劉卓望著慵懶的魯廷彥直接開口道。
“六千人,可是很大的一股助力,修成水泥路有望啊。敢問劉巡撫,這批勞力是有償的?還是無償使用?”魯廷彥先是驚喜,然後詢問劉卓。
“自然是有償的,這些人都是成年的男子,並非婦孺孩童,都是養家糊口的。”劉卓不假思索的說。
“敢問對方索要多少銀兩才肯過來?”魯廷彥皺眉道,若是這樣的話還不如多招些府城周邊的百姓服役。
“魯知府願意出多少呢?”劉卓反問道。
“我得和其他幾位同僚溝通一番,這事我一人也拿不下主意。再說了,都是府城的各大地主、商戶出的錢,怎麽也得象征性的征求一番對方的意見。”魯廷彥有些為難的說道。
“希望魯知府盡快給個答複。若是等候時間太長,估計就很難找到如此多的壯勞力了。”劉卓提醒道。
“劉巡撫請放心,三日之內,本官必定會給劉巡撫一個答複。”
“如此,就有勞魯知府了。”
二人寒暄一番後,劉卓告辭離去。
巡撫衙門中。
後院的一處亭子。
“你說一個四品文官,巡撫登萊地方讚理軍務,節製登州、東江鎮。整日操心的如何掙錢,而不是專心練兵,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若讓那些朝堂的人知道了,指不定在背後怎麽笑話我。”劉卓自嘲道。
“沒銀兩,你也沒有辦法養兵啊。夫君近些日子,將心思全部放在了修路上,有段時間沒有關注大營的訓練進展,才會如此覺得吧。”董映雪提醒著劉卓。
“可能吧。當官有時候想做好一件事實在是不容易,各種各樣的問題、爭執,也難怪有些人擠破頭皮也要往上爬。”劉卓感慨道。
“魯廷彥那邊的進展不順利?”董映雪詢問。
“不是不順利,隻是是我覺得進度太慢了。”劉卓煩悶的說。
“那夫君近幾日,就好好修養一番。我把張嫣妹妹、還有幾個丫鬟喊來陪夫君幾日。等夫君修養好了,再處理那些煩心事。”董映雪十分關心的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夫君身體強壯,龍精虎猛,一個人實在是招架不住。前幾日,還發現自己懷有身孕。與其擔心在外麵偷吃,不如光明正大的在府上伺候。
“這樣不大好吧。”劉卓有些不大情願的說。
“自古以來,男人奮鬥半生所為的不就是江山美人。那些丫鬟有的新買的,有的本就是府裏的,還有陪嫁過來的。”
“你隻是能夠控製心中的欲望,並沒有真正做到不好女色。我若還看不出來,就白瞎了與你在一起的這些年。若非我懷有身孕,我才不會去張羅那些事。”董映雪白了劉卓一眼,不等劉卓開口,接著繼續說。
“這幾日無論誰來找你,我都會將他們打發了去。你就在後院隨意放鬆,這幾日我也會嚴禁任何人過去。”董映雪繼續笑著說道,隨後,起身帶著劉卓前往後院。
促成董映雪下次決心的還是董和與那戲子的事,現在兩人不知道在哪卿卿我我。
前段時間,書信送到娘家後,大嫂對此不以為意。董父雖然氣憤,但是遠隔千裏,也拿他毫無辦法。董明順迴信的內容很簡單,自己也管不了董和,就由他去吧。
看到信件的內容後,董映雪也是一臉的詫異,看來自己操心個寂寞。大哥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一副的老實人模樣,不曾想也有跪在女人石榴裙下的一日。
接著,董映雪就覺得男人差不多都是一個樣,與其整日提防夫君在外麵偷吃,幹脆在家裏給喂飽了。
“娘子,你什麽時候發現的,你怎麽不早些告訴我呢?”劉卓一臉的興奮。
“前幾日發現的,郎中瞧了,沒什麽問題。你現在不用擔心我,我都是過來人了,不會出事的。”董映雪拿出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本事,拉著劉卓繼續前往後院。
“你都懷孕了,還為我張羅這些事。我於心何忍?”劉卓一臉真誠道。
“我不需要你愧疚,也不需要你的不忍心,你去屋內好好享受吧。我又不是那容不下女人的妒婦,你若是再不聽我的額,我可就生氣,以後再不管的你的事情了。”董映雪臉色突然變的鄭重,然後甩開了劉卓的胳膊。
“好,好,好,為夫聽從娘子的便是。”劉卓雖然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是心中卻樂開了花。朝夕相處多年的枕邊人與旁人確實不一樣。
隨後,劉卓在丫鬟的陪同下來了一間裝飾奢華的屋內。幾日幾夜的縱情聲色,劉卓的精神狀態很快便恢複到了巔峰。直至劉卓看到壽命屬性有所下降後,才戀戀不舍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