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軍爺,抱歉抱歉,怠慢各位了。”劉卓剛進屋就舉手行禮。
“敢問可是劉卓,卓爺?”一個官職較高的錦衣衛起身詢問。
“卓爺不敢當,在下正是劉卓。諸位路途辛苦,不如讓卓某盡一番地主之誼,好好招待各位。”劉卓滿臉笑容,一臉的諂媚討好。
“怕是不妥吧,上麵可是著急的很呐。”一旁的另一位錦衣衛開口。
“再急也不能餓肚子啊,諸位還是讓劉某招待一番,可好?”劉卓繼續奉承逢迎道,隨手從懷中掏出幾張麵額不小銀票,塞到幾人的手裏。
“既然卓爺如此熱情,我等再推辭,就有點不識好歹了。”領頭的錦衣衛笑著開口說,一旁的三人也是應聲點頭。
接著,在劉卓的帶領下,幾人來到一處布置美觀的酒樓。一杯又一杯的酒水灌下肚後,幾人便將口中的東西也都吐了出來。
在確認此行沒有任何的威脅後,劉卓才在第二日的午時,帶著十餘名親衛,隨之進京。
天啟二年四月,經過長達幾天的快馬飛馳,劉卓等人終於到達了北京城。
一路上,隻要路過驛站就換馬狂奔,著實令劉卓感受了古代版高速公路的便利。
望著那長達十幾米的城牆,不禁感歎果然是高大宏偉、堅不可摧啊。
北京城四月的天氣,不冷不熱,給人一種十分舒服的感覺。越是靠近皇城,人流越少,街道卻越寬闊。
望著前方的皇城,劉卓心中難免有了一絲緊張與擔憂,不自覺地開始有些緊張起來。
來到皇城城門前,幾個錦衣衛才對劉卓說:“卓爺,我們就隻能陪您到這了,之後會有皇城內的公公帶您麵聖的。您的護衛就讓他們在此等候吧。”
“諸位的一路辛苦、奔波操勞,劉卓記在心中,容後再謝。”劉卓拱手答謝。
“卓爺客氣了。”迴過劉卓後,就頭也不迴的走開。
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從皇城門後方走出幾個小太監,向劉卓走來,聲音低沉有力:“劉卓是吧,跟咱家走吧,陛下可是等了許久了。”
劉卓快步走上前去,跟著眼前的太監身後,穿過一道又一道的城門。走了大概兩盞茶的功夫,劉卓終於在太監的帶領下到了一處宮門前。
然後,太監快步走到門前,向門口的值守的幾個小太監說著什麽。
沒多會,就又有個領頭的太監走了過來說道:“劉將軍,跟咱家走吧。”
又是穿過幾道宮門,大概走了有幾百米的距離,領頭的太監終於停下來,向著前方殿門口的太監走去稟報。
沒過多久,走來一個貌似權力不小的太監,伸出右手看向劉卓。劉卓見此情形,哪能不懂得職場潛規則,立馬從懷中掏出幾張百兩的銀票。
仔細看了看手中的銀票,這位公公才開口:“陛下有旨,宣遊擊將軍劉卓覲見。”
“走吧,跟著咱家。”
隨後,劉卓跟隨著小太監進入了大殿。
繞了幾次後,劉卓終於看到了一個身形略有佝僂的老太監,身穿紅色蟒服,頭發有些花白的人坐著批閱奏疏。
隨後隻聽一聲:“公公,人到了。”
聽到聲音後,桌案之前的老太監才緩緩放下手中的毛筆,開口道:“你下去吧。”
緊接著,桌案前的老太監抬起頭,笑眯眯的注視著劉卓:“按理說,你是晉商的中的一員,也不缺錢,為何買官做那戰場要命的勾當。這武將曆來名聲不好,地位也是不如那些文官。”
劉卓見這位公公如此問話,權勢必定不小,急忙緊忙磕頭行禮。隨後低頭迴複:“公公此番是誤會了,我隻是個出生山西的商人,但是卻從不以晉商自居。”
“至於為何做那戰場舔血之事,皆因從小翻看戚將軍與曆代武將兵書,不想讓那後金韃子太猖狂。”
“照此說來,你也是為了博一前程?為名為利而來?”老太監雖然年齡大了些,但兩眼卻炯炯有神,深邃犀利,盯著劉卓,好似能將劉卓看穿一般。
“公公睿智。劉卓此番進獻番邦作物‘番薯’ 與俘獲的兵器萬餘件。”
“此物極為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畝產可達上千斤;那些兵器、甲胄過多,來的匆忙未能運來。”劉卓直接將番薯、俘獲貢獻出去。
聽到畝產千斤後,老太監蹭的一下從椅子上起身,目光冰冷:“你可知欺君是誅九族的大罪。”
劉卓繼續低頭迴複:“劉卓以身家性命作保,所言句句為真,未有任何作假。”
“起來吧,跟著我。此番陛下問話,你最好如實陳述,不要誇誇其談,陛下對此可是頗為厭煩的。”老太監隨口說道。
劉卓隨即起身低言謝道:“多謝公公提點,劉卓銘記在心。些許心意,還望公公笑納。”
“收起來吧,以後好好做事。不要再似先前那般不懂規矩,擅往遼東。”老太監輕描淡寫幾句話,便將劉卓的問題一筆帶過。
劉卓聽後,心中也是一陣的後怕,若是個多疑的主子,說不得今日就沒這麽好應付了。
望著那略顯佝僂的的身影,劉卓心中暗自猜測,此人應該就是魏忠賢了。
魏忠賢在史書中的評價可不好,但是前世隨著那些東林黨所作所為的被人所知,網上一度出現了“忠賢不死,大明不亡”的言論,這確實誇張了些。
不過,拿東林黨與閹黨的比對來說,魏忠賢的閹黨確實比東林黨好些。最起碼依附魏忠賢的一眾官員務實肯幹,而東林黨卻隻會高談闊論,缺乏實踐。
此外,魏忠賢及其閹黨所對付的都是官僚士紳,從未損害到百姓的利益。天啟皇帝也知道魏忠賢有私心,但是對於一個能貫徹自己意誌的太監,有私心又能如何。
魏忠賢在天啟時期的權勢達到如何程度,僅用“九千九百歲”的稱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天啟皇帝為什麽這麽信賴魏忠賢,因為天啟皇帝需要宦官來製衡文官東林黨。閹黨最起碼還做事,多數的東林黨簡直就是個嘴炮。
老朱家的人雖然個個都有一些特殊愛好,但是沒有一個是傻子,多數皇帝都很聰明。
天啟皇帝臨死前還告誡朱由檢繼續重用魏忠賢,崇禎皇帝壓根沒有聽。但是,崇禎皇帝在除掉魏忠賢沒多久,就後悔了。
最直接的就是,在崇禎元年,大明的財政收入直接銳減了一半。李自成破城前,崇禎皇帝才下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祭奠,並肯定其功績。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劉卓略有恍惚的跟著這位公公走著,腦子裏時不時的想著,突然被一句話打斷自己想象,劉卓急忙跪地。
“陛下,此人就是劉卓。”魏公公望著坐在椅子上天啟皇帝。
此刻,寬闊的殿堂中,中央的禦案上,天啟皇帝正在寫寫畫畫,聽到魏公公的聲音後,天啟皇帝也緩緩抬頭望向劉卓。
“起身吧,朕對你大敗後金可是好奇的很。”穿著一身明黃色龍袍的青年好奇道。
“謝陛下。”劉卓講完隨即抬頭望著天啟皇帝。
“劉將軍,陛下可是等好久了,你還不快快將複州之戰的經過細細給陛下講來。”一旁的魏忠賢提醒道。
沒想到天啟皇帝還親自過問複州之戰的細節,這估計得耗費許久時間。天啟皇帝或許就是沒長大的小孩,就喜歡聽故事。
身邊站著兩個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大佬,這可得搞好關係。
“陛下,微臣就從登陸遼東開始講……”劉卓將遼東之行,詳詳細細的,從頭到尾講述一遍。
“劉將軍,既然炸藥、火炮那麽厲害,你為何不早些安置火炮對敵呢?”天啟皇帝疑惑不解。
“陛下,如若還想收迴遼東,那就得培養一批生死無懼的野戰之兵。否則就隻能據險而守,這也等於默認放棄了遼東河山。”
“另外就是火炮的射程的遠近問題,如果有一炮打在了炸藥處,那可就被女真發現了其中的布置。”劉卓耐心解釋。
最好的防守就是攻,一味的防守,隻能是越守越無處可守。
崇禎時期,後金的女真攻破防線或繞道入關內劫掠,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要一勞永逸,就必須得用兵解決了遼東建虜。
“劉將軍,明軍與後金正麵野戰對敵,沒有其他利器,基本上沒有勝算可能?”天啟皇帝緩緩說道。
“是的,陛下。戰場之上曆來有正兵、奇兵之說,既然正麵無法抗擊對方精銳,那就隻能以奇兵製勝了。無論用火炮、火器、炸藥、伏兵,那些都對於奇兵利器的使用。”劉卓繼續耐心迴稟。
“陛下,劉將軍,還貢獻了一種作物番薯,聽說耐生長,產量有上千斤。陛下,這可是祥瑞啊。”
“陛下英明神武,洪恩浩蕩,品行卓越,上天才通過劉將軍之手讚揚陛下的功德。”魏公公笑著對天啟皇帝說。
“真的嗎?劉將軍,此物在何處?”天啟皇帝一臉興奮,起身問道。
“陛下,就在宮門外的護衛手中。陛下可派人取來。”劉卓說著。
……
“劉將軍,讓你練兵的話,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兵力,才能一舉出除去後金之患。”天啟皇帝問道。
“陛下,對付後金兵,非精兵強將無以對敵。後金有千餘的白甲兵,戰力之強,我大明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敵。複州之戰,若不是據城對敵,我軍可能不到一日就敗了。”
“對付後金兵,隻能避其長處,揚我之長克敵。後金軍擅弓馬騎射,那就用最堅硬的甲克製後金的弓箭。我軍火炮、火銃威力大,那就準備火炮炮擊。”
“如果練兵五年的話,四、五萬餘將士足以克攻克後金;如果練兵三年的話,大約至少得七、八萬。”劉卓一口氣將心中所想全部說出。
後金確實厲害,弓馬騎射犀利異常,但是並非對付不了。重甲步兵也不是對抗不了騎兵,就算在城外野戰,在兵力、火器充足的前提下,劉卓覺得沒有什麽不能一戰的。
但是這種戰法對於偵騎的要求太高了,需要偵騎及時發現敵軍,然後才列陣對抗。如果後金跟永樂時期的韃靼阿魯台一般,見人就跑,這就尷尬了。
“後金軍這麽強大?我大明朝竟無一支軍隊可與之抗衡。徐光啟是不是以前上奏,說從葡萄牙人那引進火炮。”天啟皇帝有些生氣,一臉不悅道。
人人都說我大明朝幅員遼闊、物阜民豐。遍尋全軍,竟無一軍可以與後金對敵的。祖宗基業傳至我手,竟至如此,百年後朕有何臉麵去見列祖列宗。
“敢問可是劉卓,卓爺?”一個官職較高的錦衣衛起身詢問。
“卓爺不敢當,在下正是劉卓。諸位路途辛苦,不如讓卓某盡一番地主之誼,好好招待各位。”劉卓滿臉笑容,一臉的諂媚討好。
“怕是不妥吧,上麵可是著急的很呐。”一旁的另一位錦衣衛開口。
“再急也不能餓肚子啊,諸位還是讓劉某招待一番,可好?”劉卓繼續奉承逢迎道,隨手從懷中掏出幾張麵額不小銀票,塞到幾人的手裏。
“既然卓爺如此熱情,我等再推辭,就有點不識好歹了。”領頭的錦衣衛笑著開口說,一旁的三人也是應聲點頭。
接著,在劉卓的帶領下,幾人來到一處布置美觀的酒樓。一杯又一杯的酒水灌下肚後,幾人便將口中的東西也都吐了出來。
在確認此行沒有任何的威脅後,劉卓才在第二日的午時,帶著十餘名親衛,隨之進京。
天啟二年四月,經過長達幾天的快馬飛馳,劉卓等人終於到達了北京城。
一路上,隻要路過驛站就換馬狂奔,著實令劉卓感受了古代版高速公路的便利。
望著那長達十幾米的城牆,不禁感歎果然是高大宏偉、堅不可摧啊。
北京城四月的天氣,不冷不熱,給人一種十分舒服的感覺。越是靠近皇城,人流越少,街道卻越寬闊。
望著前方的皇城,劉卓心中難免有了一絲緊張與擔憂,不自覺地開始有些緊張起來。
來到皇城城門前,幾個錦衣衛才對劉卓說:“卓爺,我們就隻能陪您到這了,之後會有皇城內的公公帶您麵聖的。您的護衛就讓他們在此等候吧。”
“諸位的一路辛苦、奔波操勞,劉卓記在心中,容後再謝。”劉卓拱手答謝。
“卓爺客氣了。”迴過劉卓後,就頭也不迴的走開。
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從皇城門後方走出幾個小太監,向劉卓走來,聲音低沉有力:“劉卓是吧,跟咱家走吧,陛下可是等了許久了。”
劉卓快步走上前去,跟著眼前的太監身後,穿過一道又一道的城門。走了大概兩盞茶的功夫,劉卓終於在太監的帶領下到了一處宮門前。
然後,太監快步走到門前,向門口的值守的幾個小太監說著什麽。
沒多會,就又有個領頭的太監走了過來說道:“劉將軍,跟咱家走吧。”
又是穿過幾道宮門,大概走了有幾百米的距離,領頭的太監終於停下來,向著前方殿門口的太監走去稟報。
沒過多久,走來一個貌似權力不小的太監,伸出右手看向劉卓。劉卓見此情形,哪能不懂得職場潛規則,立馬從懷中掏出幾張百兩的銀票。
仔細看了看手中的銀票,這位公公才開口:“陛下有旨,宣遊擊將軍劉卓覲見。”
“走吧,跟著咱家。”
隨後,劉卓跟隨著小太監進入了大殿。
繞了幾次後,劉卓終於看到了一個身形略有佝僂的老太監,身穿紅色蟒服,頭發有些花白的人坐著批閱奏疏。
隨後隻聽一聲:“公公,人到了。”
聽到聲音後,桌案之前的老太監才緩緩放下手中的毛筆,開口道:“你下去吧。”
緊接著,桌案前的老太監抬起頭,笑眯眯的注視著劉卓:“按理說,你是晉商的中的一員,也不缺錢,為何買官做那戰場要命的勾當。這武將曆來名聲不好,地位也是不如那些文官。”
劉卓見這位公公如此問話,權勢必定不小,急忙緊忙磕頭行禮。隨後低頭迴複:“公公此番是誤會了,我隻是個出生山西的商人,但是卻從不以晉商自居。”
“至於為何做那戰場舔血之事,皆因從小翻看戚將軍與曆代武將兵書,不想讓那後金韃子太猖狂。”
“照此說來,你也是為了博一前程?為名為利而來?”老太監雖然年齡大了些,但兩眼卻炯炯有神,深邃犀利,盯著劉卓,好似能將劉卓看穿一般。
“公公睿智。劉卓此番進獻番邦作物‘番薯’ 與俘獲的兵器萬餘件。”
“此物極為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畝產可達上千斤;那些兵器、甲胄過多,來的匆忙未能運來。”劉卓直接將番薯、俘獲貢獻出去。
聽到畝產千斤後,老太監蹭的一下從椅子上起身,目光冰冷:“你可知欺君是誅九族的大罪。”
劉卓繼續低頭迴複:“劉卓以身家性命作保,所言句句為真,未有任何作假。”
“起來吧,跟著我。此番陛下問話,你最好如實陳述,不要誇誇其談,陛下對此可是頗為厭煩的。”老太監隨口說道。
劉卓隨即起身低言謝道:“多謝公公提點,劉卓銘記在心。些許心意,還望公公笑納。”
“收起來吧,以後好好做事。不要再似先前那般不懂規矩,擅往遼東。”老太監輕描淡寫幾句話,便將劉卓的問題一筆帶過。
劉卓聽後,心中也是一陣的後怕,若是個多疑的主子,說不得今日就沒這麽好應付了。
望著那略顯佝僂的的身影,劉卓心中暗自猜測,此人應該就是魏忠賢了。
魏忠賢在史書中的評價可不好,但是前世隨著那些東林黨所作所為的被人所知,網上一度出現了“忠賢不死,大明不亡”的言論,這確實誇張了些。
不過,拿東林黨與閹黨的比對來說,魏忠賢的閹黨確實比東林黨好些。最起碼依附魏忠賢的一眾官員務實肯幹,而東林黨卻隻會高談闊論,缺乏實踐。
此外,魏忠賢及其閹黨所對付的都是官僚士紳,從未損害到百姓的利益。天啟皇帝也知道魏忠賢有私心,但是對於一個能貫徹自己意誌的太監,有私心又能如何。
魏忠賢在天啟時期的權勢達到如何程度,僅用“九千九百歲”的稱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天啟皇帝為什麽這麽信賴魏忠賢,因為天啟皇帝需要宦官來製衡文官東林黨。閹黨最起碼還做事,多數的東林黨簡直就是個嘴炮。
老朱家的人雖然個個都有一些特殊愛好,但是沒有一個是傻子,多數皇帝都很聰明。
天啟皇帝臨死前還告誡朱由檢繼續重用魏忠賢,崇禎皇帝壓根沒有聽。但是,崇禎皇帝在除掉魏忠賢沒多久,就後悔了。
最直接的就是,在崇禎元年,大明的財政收入直接銳減了一半。李自成破城前,崇禎皇帝才下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祭奠,並肯定其功績。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劉卓略有恍惚的跟著這位公公走著,腦子裏時不時的想著,突然被一句話打斷自己想象,劉卓急忙跪地。
“陛下,此人就是劉卓。”魏公公望著坐在椅子上天啟皇帝。
此刻,寬闊的殿堂中,中央的禦案上,天啟皇帝正在寫寫畫畫,聽到魏公公的聲音後,天啟皇帝也緩緩抬頭望向劉卓。
“起身吧,朕對你大敗後金可是好奇的很。”穿著一身明黃色龍袍的青年好奇道。
“謝陛下。”劉卓講完隨即抬頭望著天啟皇帝。
“劉將軍,陛下可是等好久了,你還不快快將複州之戰的經過細細給陛下講來。”一旁的魏忠賢提醒道。
沒想到天啟皇帝還親自過問複州之戰的細節,這估計得耗費許久時間。天啟皇帝或許就是沒長大的小孩,就喜歡聽故事。
身邊站著兩個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大佬,這可得搞好關係。
“陛下,微臣就從登陸遼東開始講……”劉卓將遼東之行,詳詳細細的,從頭到尾講述一遍。
“劉將軍,既然炸藥、火炮那麽厲害,你為何不早些安置火炮對敵呢?”天啟皇帝疑惑不解。
“陛下,如若還想收迴遼東,那就得培養一批生死無懼的野戰之兵。否則就隻能據險而守,這也等於默認放棄了遼東河山。”
“另外就是火炮的射程的遠近問題,如果有一炮打在了炸藥處,那可就被女真發現了其中的布置。”劉卓耐心解釋。
最好的防守就是攻,一味的防守,隻能是越守越無處可守。
崇禎時期,後金的女真攻破防線或繞道入關內劫掠,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要一勞永逸,就必須得用兵解決了遼東建虜。
“劉將軍,明軍與後金正麵野戰對敵,沒有其他利器,基本上沒有勝算可能?”天啟皇帝緩緩說道。
“是的,陛下。戰場之上曆來有正兵、奇兵之說,既然正麵無法抗擊對方精銳,那就隻能以奇兵製勝了。無論用火炮、火器、炸藥、伏兵,那些都對於奇兵利器的使用。”劉卓繼續耐心迴稟。
“陛下,劉將軍,還貢獻了一種作物番薯,聽說耐生長,產量有上千斤。陛下,這可是祥瑞啊。”
“陛下英明神武,洪恩浩蕩,品行卓越,上天才通過劉將軍之手讚揚陛下的功德。”魏公公笑著對天啟皇帝說。
“真的嗎?劉將軍,此物在何處?”天啟皇帝一臉興奮,起身問道。
“陛下,就在宮門外的護衛手中。陛下可派人取來。”劉卓說著。
……
“劉將軍,讓你練兵的話,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兵力,才能一舉出除去後金之患。”天啟皇帝問道。
“陛下,對付後金兵,非精兵強將無以對敵。後金有千餘的白甲兵,戰力之強,我大明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敵。複州之戰,若不是據城對敵,我軍可能不到一日就敗了。”
“對付後金兵,隻能避其長處,揚我之長克敵。後金軍擅弓馬騎射,那就用最堅硬的甲克製後金的弓箭。我軍火炮、火銃威力大,那就準備火炮炮擊。”
“如果練兵五年的話,四、五萬餘將士足以克攻克後金;如果練兵三年的話,大約至少得七、八萬。”劉卓一口氣將心中所想全部說出。
後金確實厲害,弓馬騎射犀利異常,但是並非對付不了。重甲步兵也不是對抗不了騎兵,就算在城外野戰,在兵力、火器充足的前提下,劉卓覺得沒有什麽不能一戰的。
但是這種戰法對於偵騎的要求太高了,需要偵騎及時發現敵軍,然後才列陣對抗。如果後金跟永樂時期的韃靼阿魯台一般,見人就跑,這就尷尬了。
“後金軍這麽強大?我大明朝竟無一支軍隊可與之抗衡。徐光啟是不是以前上奏,說從葡萄牙人那引進火炮。”天啟皇帝有些生氣,一臉不悅道。
人人都說我大明朝幅員遼闊、物阜民豐。遍尋全軍,竟無一軍可以與後金對敵的。祖宗基業傳至我手,竟至如此,百年後朕有何臉麵去見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