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的楯車在一眾韃子的推動下,很快就逼近了城牆下的雲梯。看著城牆的下方上百的白甲與紅甲兵,劉卓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不知是城下大量韃子給劉卓帶來的緊張,還是那一個個類似經驗包一般的人形怪給劉卓帶來的興奮,劉卓有種望眼欲穿的感覺,迫切希望這些韃子快速衝上城牆。
城牆下方的紅、白甲韃子明顯比先前的一批韃子行動更為迅捷,即便是穿上了三層甲(內為鎖子甲,中有綿甲,外有鐵甲),對其行進的速度依然影響不是很大。
對戰這種重裝步兵,傳統的槍矛刀劍等兵器對重甲基本上造成不了什麽有效的殺傷,鐧、棍棒、錘、鐵鞭、骨朵、頁錘等鈍兵器才能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
這種打擊類的兵器應用最多的朝代,基本上就是在唐宋時期。畢竟唐朝多重裝步、具裝騎兵,宋代就是步人甲。
此外,這類武器的運用對士兵身體素質、臂力有更高的要求,能熟練運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畢竟,單單一個身體素質就足以刷掉一大批人了,古代好多百姓吃都吃不飽,又怎麽能吃的好。
更不用說還得學武,學武也是需要耗費大量錢糧。
劉卓從小就學武,身邊也有一批跟著劉卓長大的護衛,就算如此也才培養出不到二十人熟練使用鈍兵器。
白甲兵與城牆上的重甲營士兵之間說有差距,也不知道差在哪了。就看哪一方的鈍兵器最先敲擊在甲胄之上了。
隻要鈍兵器擊打在盔甲上,根據力量大小就能造成人體輕度不一的骨折,嚴重的當場死亡都是可能的。
複州之戰,明軍最為顯著的優勢,就是劉卓對於韃子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可以及時有效的布置對應的措施。
雲梯上爬著的韃子越來越近,劉卓也沒有趁機上前補刀,畢竟太過靠前的話,就被一箭射穿了。
在劉卓沒有發起進攻時候,周圍的重甲將士已經紛紛持長槍、大刀攻擊在白甲兵上,但是,這些輕武器對白甲兵造成的傷害實在是有限。
隻見白甲韃子左手緊緊抓住雲梯,右手抓住雲梯一邊的城牆,在一眾重甲將士的攻擊下爬上了城頭。身後的韃子見狀,紛紛加快了步伐。
突然,劉卓感覺自己好像托大了,連重甲也不穿。
一旁的李寒陽見自家公子處於尷尬境地,直接快步上前,趁白甲韃子右手揮出刀,一棒子掄在了韃子的右臂。韃子左臂吃了一擊,其立時整個動作就慢下來了。
望著那受傷的白甲,不待其反應,劉卓一個箭步直接一棒子又砸在韃子受傷的左臂。
接著就是一聲鬼哭狼嚎般的慘叫,聲音響的周圍百米幾乎都可以聽的到。
“該死的明狗,你找死!”白甲韃子惡狠狠的罵著劉卓。
從來沒有人能給自己造成如此的傷害,白甲韃子隨即感覺自己的尊嚴與榮譽受到了踐踏與侮辱。
隨即白甲韃子也不顧不得左臂的疼痛,左手持盾猛的向劉卓撞去,欲將劉卓撞下城池。
劉卓趁機補刀後,便迅速抽迴棒子,往後退去。
不曾想這個韃子竟然發怒,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非要將劉卓置於死地的樣子。
如果是普通人,或許就被白甲韃子的這發怒一擊給撞下城牆。但是劉卓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巔峰狀態,隻是沒有著重甲而已。
望著衝撞過來的白甲韃子,劉卓不斷快速退後,當左腿碰到牆壁的刹那,一個翻滾將白甲韃子甩在身後。
李寒陽見此情景疾步上前,猛地一推,雙手抓起白甲韃子的小腿抬起,將其丟下了城牆。
望著掉下去的韃子,劉卓也絲毫不敢托大了。
戰場上還是好好顧好自己吧,趁著城頭有李寒陽在,劉卓乖乖穿上一身的重甲。
望著兩側的戰場,有了政訓隊與親衛的支持,其餘各處基本上問題不大。
這些白甲也就是依仗著防禦力無敵,以為城頭還是以前的明軍。殊不知複州城裏也有一批防禦無敵的甲士,部分士兵還裝備了克製重甲兵的鈍器。
城牆下的阿敏,見攻上牆頭的白甲韃子無法向兩側突擊,奪過身旁親衛的盾牌,快步向雲梯走去。
隻見其一手抓住雲梯,另一持盾的左手向上抓去,手腳並用,不過幾個眨眼的功夫,就已經爬上雲梯的頂端。
然後,大喝一聲,不顧身前的兵器一個翻身跳上城牆。
此刻,劉卓這邊的城牆處已經有一紅一白兩甲士,與阿敏這個旗主,共計三個韃子。劉卓顧不得其他,喊上李寒陽對上三人。
說起來,也幸好白甲韃子都比較狂,以為複州明軍與以前的明軍差不多,沒有帶上太多的鈍兵器。
這白甲韃子,戰鬥力確實很強,每個都經曆不知多少的戰鬥,戰場經驗遠超重甲營與輕甲營。
第二個登上來城頭的白甲兵,自上來後就緊緊靠著城牆,盡量減少揮刀,牢牢的釘在城頭,等待後援。
麵對城頭的三人,劉卓隻是緊緊盯著,不敢輕易出擊,畢竟一個漏洞,那就可能在一眾將士前出醜了。
望著前方的幾人,劉卓感覺這個中年人有一種說不出的貴氣與領導氣質,職位應該不低。
這三人之中,紅甲兵戰力也不低,但是危險程度低,遠沒有那個中年人與白甲危險程度高。李寒陽常年練武,手上的力氣也不小,武藝更是不差,對上白甲應該沒問題。
我若先行試探,李寒陽也定會策應。要是連對麵的中年人也收拾不了,真的白瞎了這傲視群雄的三倍身體素質,高估了這破係統。
隻見劉卓將左手上的盾牌往前方稍傾,右手緊握狼牙棒。突然一聲大喝,劉卓拎起棒子向中年韃子劈去。
阿敏先是被這突如其來叫聲嚇了一下,然後就發現這小子不厚道。竟然還玩起心思來,簡直小瞧了自己十多年的身經百戰。隨即左手握緊盾牌進行格擋,豈料左手竟被震得生疼。
在劉卓劈向阿敏的時候,白甲韃子也趁勢攻向劉卓,不曾想被身旁的親衛李寒陽擋下。
阿敏望著這個令自己大吃一驚的將領,帶著幾分欣賞的語氣拋出橄欖枝道:“小子,你力氣不小,心思也不少,跟著我混吧?”
“跟著你,你能給我什麽?”劉卓反問道。
“高官、美女、權力,應有盡有。小子,我可是很少對人拋出橄欖枝的。”阿敏隨口道。
“我聽說努爾哈赤很喜歡屠殺漢人,我可不想去了就被宰。我最近可是宰了不少的韃子,就算我願意去,你們的那隻老奴狗也不一定會答應。”劉卓麵帶嘲諷道。
“給臉不要臉,隨我拿下這小子,我要把他的頭割下來當球踢。”阿敏厲聲說道。
三人隨即不再防守,揮刀全力攻向劉卓,劉卓也不再留手,緊握手中的狼牙棒全力掄出,將三人的攻擊全部擋下。
也幸好狼牙棒的力道被三人的兵器減緩幾分,不然在這個狹小的環境中可能就誤傷自己人了。
三人被劉卓的狼牙棒打退後,個個臉色都變的異常凝重,阿敏更是不解,這小子的力量怎麽強了那麽多。
眨眼功夫,阿敏便明白了,這小子隱藏實力,隨即開口道:“這小子剛剛隱藏了實力,你二人萬不可有輕視的心思。否則,今日怕是就折在這了。”
兩名韃子紛紛迴應表示收到了。
經過兩輪的交鋒,劉卓終於摸清對方攻擊力道與一絲破綻。隨即大喝:“李寒陽,隨我一起拿下那中年韃子。”
劉卓丟掉左臂的盾牌,也不再防禦了,雙手緊緊握著狼牙棒,右腳踏出一步,全力朝著中間的中年韃子,狠狠砸下。
望著那向自己砸來的棒子,阿敏心中大駭,來不及叫出聲,隻能雙手並用來格擋。
不曾想還是小瞧了那青年,右手的刀直接震落,因為左手拿的是臂盾,雖然不至於震落,但如今的雙手已經無法活動了。
一股莫名的恐懼湧上來,本來想立功的,這下成了給人送功勞的了。心中念道,父親,我很快就來找你了。
見中年將領此時雙手已無法動作,劉卓將棒子換至左手,也不管身側的韃子,緊緊握拳,用盡全身的力氣攻向其腹部。
上百斤的力道狠狠打在腹部的盔甲上,直接令其喪失了還擊的能力。
隨後,劉卓的後背就重重挨了白甲韃子一刀。因為刀砍在後背的力量有些分散,倒也不是無法忍受。
略微握緊了手中的狼牙棒,劉卓一個轉身將棒子重重砸在了白甲韃子身上,李寒陽也趁勢揮棒。
幾個唿吸的功夫,兩人合力之下就拿下兩個白甲,紅甲則不知什麽時候被李寒陽扔下了城牆。
看著倒地喘氣的兩個韃子,劉卓吩咐將士將兩人將其帶下去,卸甲捆起來。
此時,下方的韃子還不知自己的主子已經被複州明軍拿下了。依舊還是持續不停的一個個往上衝。
若非城牆上方不夠寬、地方不夠大,說不定,還真的讓這幫白甲韃子給攻下來了。
或許,袁崇煥能夠取得寧遠大捷也與此有關。
大約一個時辰後,城下的一幫貝勒大臣,見遲遲無法攻占城牆,隨即請令鳴金收兵。
待一眾將士迴營,讓眾人驚訝的是,在一眾撤退的將士中竟然沒有發現鑲藍旗旗主阿敏。
不知是城下大量韃子給劉卓帶來的緊張,還是那一個個類似經驗包一般的人形怪給劉卓帶來的興奮,劉卓有種望眼欲穿的感覺,迫切希望這些韃子快速衝上城牆。
城牆下方的紅、白甲韃子明顯比先前的一批韃子行動更為迅捷,即便是穿上了三層甲(內為鎖子甲,中有綿甲,外有鐵甲),對其行進的速度依然影響不是很大。
對戰這種重裝步兵,傳統的槍矛刀劍等兵器對重甲基本上造成不了什麽有效的殺傷,鐧、棍棒、錘、鐵鞭、骨朵、頁錘等鈍兵器才能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
這種打擊類的兵器應用最多的朝代,基本上就是在唐宋時期。畢竟唐朝多重裝步、具裝騎兵,宋代就是步人甲。
此外,這類武器的運用對士兵身體素質、臂力有更高的要求,能熟練運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畢竟,單單一個身體素質就足以刷掉一大批人了,古代好多百姓吃都吃不飽,又怎麽能吃的好。
更不用說還得學武,學武也是需要耗費大量錢糧。
劉卓從小就學武,身邊也有一批跟著劉卓長大的護衛,就算如此也才培養出不到二十人熟練使用鈍兵器。
白甲兵與城牆上的重甲營士兵之間說有差距,也不知道差在哪了。就看哪一方的鈍兵器最先敲擊在甲胄之上了。
隻要鈍兵器擊打在盔甲上,根據力量大小就能造成人體輕度不一的骨折,嚴重的當場死亡都是可能的。
複州之戰,明軍最為顯著的優勢,就是劉卓對於韃子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可以及時有效的布置對應的措施。
雲梯上爬著的韃子越來越近,劉卓也沒有趁機上前補刀,畢竟太過靠前的話,就被一箭射穿了。
在劉卓沒有發起進攻時候,周圍的重甲將士已經紛紛持長槍、大刀攻擊在白甲兵上,但是,這些輕武器對白甲兵造成的傷害實在是有限。
隻見白甲韃子左手緊緊抓住雲梯,右手抓住雲梯一邊的城牆,在一眾重甲將士的攻擊下爬上了城頭。身後的韃子見狀,紛紛加快了步伐。
突然,劉卓感覺自己好像托大了,連重甲也不穿。
一旁的李寒陽見自家公子處於尷尬境地,直接快步上前,趁白甲韃子右手揮出刀,一棒子掄在了韃子的右臂。韃子左臂吃了一擊,其立時整個動作就慢下來了。
望著那受傷的白甲,不待其反應,劉卓一個箭步直接一棒子又砸在韃子受傷的左臂。
接著就是一聲鬼哭狼嚎般的慘叫,聲音響的周圍百米幾乎都可以聽的到。
“該死的明狗,你找死!”白甲韃子惡狠狠的罵著劉卓。
從來沒有人能給自己造成如此的傷害,白甲韃子隨即感覺自己的尊嚴與榮譽受到了踐踏與侮辱。
隨即白甲韃子也不顧不得左臂的疼痛,左手持盾猛的向劉卓撞去,欲將劉卓撞下城池。
劉卓趁機補刀後,便迅速抽迴棒子,往後退去。
不曾想這個韃子竟然發怒,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非要將劉卓置於死地的樣子。
如果是普通人,或許就被白甲韃子的這發怒一擊給撞下城牆。但是劉卓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巔峰狀態,隻是沒有著重甲而已。
望著衝撞過來的白甲韃子,劉卓不斷快速退後,當左腿碰到牆壁的刹那,一個翻滾將白甲韃子甩在身後。
李寒陽見此情景疾步上前,猛地一推,雙手抓起白甲韃子的小腿抬起,將其丟下了城牆。
望著掉下去的韃子,劉卓也絲毫不敢托大了。
戰場上還是好好顧好自己吧,趁著城頭有李寒陽在,劉卓乖乖穿上一身的重甲。
望著兩側的戰場,有了政訓隊與親衛的支持,其餘各處基本上問題不大。
這些白甲也就是依仗著防禦力無敵,以為城頭還是以前的明軍。殊不知複州城裏也有一批防禦無敵的甲士,部分士兵還裝備了克製重甲兵的鈍器。
城牆下的阿敏,見攻上牆頭的白甲韃子無法向兩側突擊,奪過身旁親衛的盾牌,快步向雲梯走去。
隻見其一手抓住雲梯,另一持盾的左手向上抓去,手腳並用,不過幾個眨眼的功夫,就已經爬上雲梯的頂端。
然後,大喝一聲,不顧身前的兵器一個翻身跳上城牆。
此刻,劉卓這邊的城牆處已經有一紅一白兩甲士,與阿敏這個旗主,共計三個韃子。劉卓顧不得其他,喊上李寒陽對上三人。
說起來,也幸好白甲韃子都比較狂,以為複州明軍與以前的明軍差不多,沒有帶上太多的鈍兵器。
這白甲韃子,戰鬥力確實很強,每個都經曆不知多少的戰鬥,戰場經驗遠超重甲營與輕甲營。
第二個登上來城頭的白甲兵,自上來後就緊緊靠著城牆,盡量減少揮刀,牢牢的釘在城頭,等待後援。
麵對城頭的三人,劉卓隻是緊緊盯著,不敢輕易出擊,畢竟一個漏洞,那就可能在一眾將士前出醜了。
望著前方的幾人,劉卓感覺這個中年人有一種說不出的貴氣與領導氣質,職位應該不低。
這三人之中,紅甲兵戰力也不低,但是危險程度低,遠沒有那個中年人與白甲危險程度高。李寒陽常年練武,手上的力氣也不小,武藝更是不差,對上白甲應該沒問題。
我若先行試探,李寒陽也定會策應。要是連對麵的中年人也收拾不了,真的白瞎了這傲視群雄的三倍身體素質,高估了這破係統。
隻見劉卓將左手上的盾牌往前方稍傾,右手緊握狼牙棒。突然一聲大喝,劉卓拎起棒子向中年韃子劈去。
阿敏先是被這突如其來叫聲嚇了一下,然後就發現這小子不厚道。竟然還玩起心思來,簡直小瞧了自己十多年的身經百戰。隨即左手握緊盾牌進行格擋,豈料左手竟被震得生疼。
在劉卓劈向阿敏的時候,白甲韃子也趁勢攻向劉卓,不曾想被身旁的親衛李寒陽擋下。
阿敏望著這個令自己大吃一驚的將領,帶著幾分欣賞的語氣拋出橄欖枝道:“小子,你力氣不小,心思也不少,跟著我混吧?”
“跟著你,你能給我什麽?”劉卓反問道。
“高官、美女、權力,應有盡有。小子,我可是很少對人拋出橄欖枝的。”阿敏隨口道。
“我聽說努爾哈赤很喜歡屠殺漢人,我可不想去了就被宰。我最近可是宰了不少的韃子,就算我願意去,你們的那隻老奴狗也不一定會答應。”劉卓麵帶嘲諷道。
“給臉不要臉,隨我拿下這小子,我要把他的頭割下來當球踢。”阿敏厲聲說道。
三人隨即不再防守,揮刀全力攻向劉卓,劉卓也不再留手,緊握手中的狼牙棒全力掄出,將三人的攻擊全部擋下。
也幸好狼牙棒的力道被三人的兵器減緩幾分,不然在這個狹小的環境中可能就誤傷自己人了。
三人被劉卓的狼牙棒打退後,個個臉色都變的異常凝重,阿敏更是不解,這小子的力量怎麽強了那麽多。
眨眼功夫,阿敏便明白了,這小子隱藏實力,隨即開口道:“這小子剛剛隱藏了實力,你二人萬不可有輕視的心思。否則,今日怕是就折在這了。”
兩名韃子紛紛迴應表示收到了。
經過兩輪的交鋒,劉卓終於摸清對方攻擊力道與一絲破綻。隨即大喝:“李寒陽,隨我一起拿下那中年韃子。”
劉卓丟掉左臂的盾牌,也不再防禦了,雙手緊緊握著狼牙棒,右腳踏出一步,全力朝著中間的中年韃子,狠狠砸下。
望著那向自己砸來的棒子,阿敏心中大駭,來不及叫出聲,隻能雙手並用來格擋。
不曾想還是小瞧了那青年,右手的刀直接震落,因為左手拿的是臂盾,雖然不至於震落,但如今的雙手已經無法活動了。
一股莫名的恐懼湧上來,本來想立功的,這下成了給人送功勞的了。心中念道,父親,我很快就來找你了。
見中年將領此時雙手已無法動作,劉卓將棒子換至左手,也不管身側的韃子,緊緊握拳,用盡全身的力氣攻向其腹部。
上百斤的力道狠狠打在腹部的盔甲上,直接令其喪失了還擊的能力。
隨後,劉卓的後背就重重挨了白甲韃子一刀。因為刀砍在後背的力量有些分散,倒也不是無法忍受。
略微握緊了手中的狼牙棒,劉卓一個轉身將棒子重重砸在了白甲韃子身上,李寒陽也趁勢揮棒。
幾個唿吸的功夫,兩人合力之下就拿下兩個白甲,紅甲則不知什麽時候被李寒陽扔下了城牆。
看著倒地喘氣的兩個韃子,劉卓吩咐將士將兩人將其帶下去,卸甲捆起來。
此時,下方的韃子還不知自己的主子已經被複州明軍拿下了。依舊還是持續不停的一個個往上衝。
若非城牆上方不夠寬、地方不夠大,說不定,還真的讓這幫白甲韃子給攻下來了。
或許,袁崇煥能夠取得寧遠大捷也與此有關。
大約一個時辰後,城下的一幫貝勒大臣,見遲遲無法攻占城牆,隨即請令鳴金收兵。
待一眾將士迴營,讓眾人驚訝的是,在一眾撤退的將士中竟然沒有發現鑲藍旗旗主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