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城牆上一個又一個女真八旗兵不見蹤影,劉卓不禁笑了笑,隨即吩咐所有的將士準備戰鬥。
果然如劉卓所料,韃子將領看到城下列陣的明軍才三千人左右,不禁想要出城迎擊。
城門完全打開後,一個又一個的後金八旗騎兵衝向明軍。
當韃子騎兵距離明軍不足三百米時,一個個的明軍舉起燧發槍,瞄準了前方的騎兵。
與此同時,後金韃子兩翼各出現大量的明軍將士,不斷向著中心的韃子騎兵圍去。
當韃子騎兵衝到距離明軍不足一百五十米時,大多數韃子騎兵都是一臉的興奮。
韃子將領望著前方舉起的一個又一個火銃,頓時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這火銃與以往所遇明軍手中的樣式不太一樣啊。
當衝到距離明軍不足百米的時候,部分韃子覺得這些明軍不好對付,這都衝到跟前了,沒有一絲的慌亂。
“放。”
隨著一聲命令的下達,最前列的將士瞄準目標扣動扳機向前方的目標射擊。
“準備,放。”
又是一聲命令響起,第一排的將士轉向後排,第二排緊握燧發槍的將士瞄準後扣動扳機。
槍聲不斷響起,中槍的韃子、戰馬紛紛墜倒,一聲聲的慘叫不絕於耳。
時不時還有衝鋒而來的後隊騎兵踐踏而來。
畢竟,高速衝鋒而來的騎兵是不可以隨意停下來的。
“放。”接著是第三隊……
劉卓望著倒地的後金八旗兵不停哀嚎,心中也是頗為痛快。
自努爾哈赤起兵攻明以來,死在韃子手上的漢人百姓、將士可不少。
此番也實踐了燧發槍的破甲能力,以後的改進方向也有了。
兩翼的明軍將士,見衝鋒的騎兵衝鋒已經受挫,轉而圍攻後方跟隨出城的韃子步兵。
後方的女真韃子步兵看到領隊的甲喇額真慘死,隻是短暫的愣神後,就在其他將領的帶隊下,不要命的衝擊左翼陣型。
主要是後金製定的軍法太嚴苛,將領戰死,其他將士不拚命迴去也是死。
左翼的明軍在幾輪的射擊後,便有上百的女真韃倒地不起,但衝陣的韃子距離明軍也越來越近。
此時,後金韃子拿起手中的弓箭紛紛瞄準推進的明軍直射。
不曾想射擊在明軍頭盔上、重甲上的箭,竟然破不了甲。全套的板甲是所有盔甲中防禦力最強的,其不失靈活性,也可以大幅降低體力的消耗。
頭盔也是多層鐵片、牛皮製成。
這讓後金將領直接無語了,以前也沒遇到,這什麽情況啊。
以往,遼東明軍的棉甲防禦值太高,尋常刀劍槍刺根本沒有用,隻能利用弓箭短距離的強大殺傷來破棉甲。
此外,女真八旗兵無法在戰馬奔跑時,還能保持著較高的擊中率,索性到了戰場直接就下馬步戰迎敵衝鋒。
望著已經衝到眼前明軍,女真八旗兵也不再思索弓箭的問題,索性放棄弓箭,紛紛拿起兵器向明軍衝去。
明軍將士看到後金的弓箭紛紛沒了作用,在將領的帶領下一個個紛紛士氣高昂、悍不畏死,也衝向敵軍。
曆史上的重裝步兵,出名的也就那麽幾個。
戰國魏武卒,吳起率領的魏武卒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不分勝負”。
東漢末期陷陣營,有評價“所將八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盛唐陌刀隊,李嗣業麾下的重裝步兵,被稱“騎兵的克星”。
宋代步人甲,嶽飛、韓世忠都是以鐵甲、長槍強弩裝備的步兵抗擊金軍騎兵。
雙方都是千人隊伍的重甲部隊,各方將領看到彼此情況後也是默契的分成兩隊。
先是第一排的將士相互直刺、劈砍,不時有一方的將士倒下,接著就是第二排的將士補上。不過多時,雙方就分出勝負。
吉達也顧不得人員傷亡,帶隊衝向城中。
劉卓這次幾乎把所有的重甲營全部拉上了,還調一千輕甲營在後方列隊以防不測。
戰鬥沒有任何的懸念,當抵抗的韃子步兵全部被斬殺,那些跟隨的漢軍,也開始投降了,畢竟能活著誰想死呢?
一個多時辰後,戰況匯總出來了,我軍對陣韃子重甲步兵陣亡一百五十六人,輕重傷二百零三人。
斬敵一千四百餘首級,俘虜千餘人,及城內眾多物資,城內漢人百姓未曾統計。
劉卓聽著這一個個人員傷亡,心中陣陣作痛,哪怕是俘獲再多也沒法換迴這些人的性命。
“將陣亡的將士一一登記入冊。受傷的將士盡快讓郎中治療。”劉卓吩咐身旁的親衛。
“叫什麽名字?哪裏人?問什麽迴答什麽?多一句廢話就送你下地獄。”劉卓望著眼前的漢人俘虜,毫不客氣的說。
“小的叫方正山,遼陽人。”
“熟悉遼東各地嗎?”
“還算熟悉,小的畢竟是遼陽人。”
“給你個任務,去把永寧拿下來。”
“將軍,小的一個人可拿不下來啊。還望將軍給條活路吧。”方正山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起來,又不是讓你一個人去。”
“張寧遠、吳俊、徐長庚、王北風,你們幾個今夜帶上各自人手,去把永寧拿下,注意不要讓人跑了,別走漏了風聲。”
“拿下永寧後,把所有的物資人口轉移到複州。把方正山帶過去,他要是不配合直接宰了。”劉卓對著一眾將士發部署。
第二日清晨,劉卓一出門就看到雲兒也跟著過來了。本來劉卓沒想讓其過來,不曾想還偷偷過來了。
“我迴去一定告訴小姐,你竟然跑到這邊打仗,你怎麽能這麽做?”雲兒一副哭哭啼啼的模樣。
“我不是好好的,你哭誰呢?再哭我讓人現在給你送迴去。”劉卓嚇唬道。
沒多會兒,劉卓直接向大街走去,雲兒緊緊跟在身後。
他們去奪永寧,最快也得後天迴來,得盡快將城中的漢人婦女、孩童、老人轉移到長生島,劉卓邊走邊想。
大約晃了一個時辰,劉卓才將整個複州城情況熟悉。
“你也跟著轉了一圈,把整個城池的布局畫下來。”劉卓對雲兒說道。
隨後,雲兒一聲不吭的坐在一旁畫起來。
蔡壯將複州所有的人員、物資梳理清楚後,才向劉卓匯報;“將軍,我連夜清點了複州城的糧草、人口。”
“青壯算上俘虜大概有四千人,其他老弱大概兩千人左右,糧草大概隻能夠這些人吃幾個月,可能城內百姓熬不到明年開春。”
“無妨。等他們迴來,看一下收獲再說。”
“長生島的物資運過來多少了?”劉卓詢問。
“有那些俘虜和山東雇傭的青壯,已經運了少部分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需要考慮那麽多,先把物資運到複州。”劉卓眼神堅定的說。
“等他們迴來,你和吉達等人去把周邊靠南的城堡,全部掃一遍。如果有願意加入的當地青壯可以帶來,但是其他老弱盡量讓他們轉移到廣島或者周圍島嶼,暫時別迴遼東。”
“把城內的所有青壯召集起來,我帶著他們加固一下城內、外的防禦工事,總不能讓那這些人光吃飯不幹活啊。”劉卓叮囑道。
這個時候的毛文龍已經吸引了後金的注意,後金的努爾哈赤為了發動廣寧之戰解除後顧之憂,在十一月中旬派阿敏率軍五千攻打毛文龍。
雖然被打的很慘,但是毛文龍畢竟活了下來,後來還算是給後金造成了一些騷擾。
所以,在這段時間,劉卓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盡量不要讓複州失陷的消息傳出去,或者消息傳播的慢些。
等劉卓收攏了周邊的人馬,在複州周圍布置好一切,再與努爾哈赤較量一番。
畢竟,為了準備這次的戰鬥,劉卓可是拿出血本。不讓努爾哈赤掉一層皮,怎麽對得起用掉的海量銀子。
望著桌上的遼東地圖,沈陽、遼陽、撫順是三座堅城。沈陽、撫順過於深入女真腹地了,遼陽地區還是可以碰的,但是碰一下就得受傷,風險實在太大了。
廣寧距離遼陽太近了,也就400多裏,不惜馬力,也就一兩日就能到。
畢竟人家有馬,咱人手一匹馬尚做不到,更何況女真騎兵人手三匹馬啊。
努爾哈赤若是得到遼陽被攻的消息派兵支援,不需要進攻,隻需騎兵緊緊咬住,等努爾哈赤大軍趕到,絕對是死路。
遼南城堡之間沒有那麽緊湊,還可以控製著節奏一步一步來。
但是,從蓋州到遼陽,一路上那麽多的城堡,做不到消息完全的封閉啊。
難啊,穩點,穩點。
劉卓你已經結婚了,不要冒險,劉卓這樣心理安慰著。
一連幾日,劉卓都在思考破局之法。想破頭皮,劉卓也不到有什麽萬全之策。
終於,在第四日時候,派去攻打永寧的人馬帶著戰利品全員返迴。這次除了收獲幾百匹戰馬,一些盔甲武器,基本上也沒有什麽像樣的俘獲。
安慰眾人一番後,劉卓安排眾將士休整。
隨後,劉卓叫來吉達、蔡壯、王天行,給眾人下達新的作戰任務。眾人走後,劉卓換上一身女真服飾,騎馬向北而去。
經過劉卓騎馬的多次試探,發現那些在蓋州城外田地的人,基本是以漢人百姓居多。
劉卓命人將一幹俘虜帶過來,各個詢問後,才知道後金將俘獲、劫掠的漢人當作奴隸隨意分配給了各貝勒、大臣等官員。
女真內部實行的是一種集合軍事、管理、生產於一體的製度,兵農合一,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田間的漢人百姓都是作為奴隸為給人打理田地。說到底,後金女真在努爾哈赤統治時期就是個奴隸製社會。
奴隸製社會製度,是最容易引起奴隸反抗的。努爾哈赤對於反抗的漢人,都是血腥的鎮壓,甚至還多次屠殺漢人百姓。
努爾哈赤時期,其不斷的發動戰爭擄掠人口,導致大量的漢人淪為奴隸被後金奴隸主隨意打罵、淩辱殘害,剩下的則是分配給各大王公貝勒或者奴隸主。
遼東地區的漢人百姓也因女真的殘暴行為數量急劇下降。
後金規定,這些奴隸生是奴隸,生的兒女也是奴隸。就算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也有奴才、奴隸因不願意受辱自殺。
直至後來的闖關東,大量人口前往關外,人口才充實起來。
其實,努爾哈赤多活幾年說不定還是件好事,在努爾哈赤在後期,後金所占領的遼東地區,多地物價飛漲。
各個貝勒為了汗位相互爭鬥,動蕩不安。
排斥漢人,肆意謾罵漢人官員,致使女真與漢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總之,隻要努爾哈赤還在,後金就會越來越亂。這對大明朝可是好事。
在明末,明軍將士不比後金八旗兵差多少。
後金是兵民合一,不打仗的時候就迴去耕獵。
明軍則是募兵製,招專人打仗。
這個時期,與後金真的碰起來,還不一定誰能打過誰。
但是,明朝內部問題太多了,文人掌軍、背後使壞,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大明朝的國運。
孔有德反叛(各種排擠致使沒飯吃,拖欠餉銀不給;手下就偷了隻雞,便追究到底),文官各種瞎話不給飯吃(山西巡撫耿如杞,來京師勤王,部下搶了點吃的,就被斬了)。
這樣事情在明朝屢見不鮮。明末的遼東還有主動投靠後金的漢人百姓、將士,所有的一切就在沒有足夠的餉銀。
從遼東努爾哈赤禍起,明朝廷從來就沒有足夠的銀子、錢糧。
毛文龍死後,沒過幾年,手下的一部分人馬就投降了後金。最為有名的就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誌祥管理的明軍。皇太極對投效的這支部隊可謂是異常喜歡,大加賞賜。
當兵打仗也就是為了養家糊口,在這邊受到文官排擠、欠餉,讓人活不下去,哪裏還管什麽朝廷。
到了後金那邊,女真安排各種賞賜,房子、女人、財物。
老子哪裏還管你民族大義什麽,當兵吃飯這才是天理。
想清楚後,劉卓找來一批自願剃發、騎射精通的士兵,將其簡單的化妝、偽裝,隨後一一安排對應的任務。
果然如劉卓所料,韃子將領看到城下列陣的明軍才三千人左右,不禁想要出城迎擊。
城門完全打開後,一個又一個的後金八旗騎兵衝向明軍。
當韃子騎兵距離明軍不足三百米時,一個個的明軍舉起燧發槍,瞄準了前方的騎兵。
與此同時,後金韃子兩翼各出現大量的明軍將士,不斷向著中心的韃子騎兵圍去。
當韃子騎兵衝到距離明軍不足一百五十米時,大多數韃子騎兵都是一臉的興奮。
韃子將領望著前方舉起的一個又一個火銃,頓時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這火銃與以往所遇明軍手中的樣式不太一樣啊。
當衝到距離明軍不足百米的時候,部分韃子覺得這些明軍不好對付,這都衝到跟前了,沒有一絲的慌亂。
“放。”
隨著一聲命令的下達,最前列的將士瞄準目標扣動扳機向前方的目標射擊。
“準備,放。”
又是一聲命令響起,第一排的將士轉向後排,第二排緊握燧發槍的將士瞄準後扣動扳機。
槍聲不斷響起,中槍的韃子、戰馬紛紛墜倒,一聲聲的慘叫不絕於耳。
時不時還有衝鋒而來的後隊騎兵踐踏而來。
畢竟,高速衝鋒而來的騎兵是不可以隨意停下來的。
“放。”接著是第三隊……
劉卓望著倒地的後金八旗兵不停哀嚎,心中也是頗為痛快。
自努爾哈赤起兵攻明以來,死在韃子手上的漢人百姓、將士可不少。
此番也實踐了燧發槍的破甲能力,以後的改進方向也有了。
兩翼的明軍將士,見衝鋒的騎兵衝鋒已經受挫,轉而圍攻後方跟隨出城的韃子步兵。
後方的女真韃子步兵看到領隊的甲喇額真慘死,隻是短暫的愣神後,就在其他將領的帶隊下,不要命的衝擊左翼陣型。
主要是後金製定的軍法太嚴苛,將領戰死,其他將士不拚命迴去也是死。
左翼的明軍在幾輪的射擊後,便有上百的女真韃倒地不起,但衝陣的韃子距離明軍也越來越近。
此時,後金韃子拿起手中的弓箭紛紛瞄準推進的明軍直射。
不曾想射擊在明軍頭盔上、重甲上的箭,竟然破不了甲。全套的板甲是所有盔甲中防禦力最強的,其不失靈活性,也可以大幅降低體力的消耗。
頭盔也是多層鐵片、牛皮製成。
這讓後金將領直接無語了,以前也沒遇到,這什麽情況啊。
以往,遼東明軍的棉甲防禦值太高,尋常刀劍槍刺根本沒有用,隻能利用弓箭短距離的強大殺傷來破棉甲。
此外,女真八旗兵無法在戰馬奔跑時,還能保持著較高的擊中率,索性到了戰場直接就下馬步戰迎敵衝鋒。
望著已經衝到眼前明軍,女真八旗兵也不再思索弓箭的問題,索性放棄弓箭,紛紛拿起兵器向明軍衝去。
明軍將士看到後金的弓箭紛紛沒了作用,在將領的帶領下一個個紛紛士氣高昂、悍不畏死,也衝向敵軍。
曆史上的重裝步兵,出名的也就那麽幾個。
戰國魏武卒,吳起率領的魏武卒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不分勝負”。
東漢末期陷陣營,有評價“所將八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盛唐陌刀隊,李嗣業麾下的重裝步兵,被稱“騎兵的克星”。
宋代步人甲,嶽飛、韓世忠都是以鐵甲、長槍強弩裝備的步兵抗擊金軍騎兵。
雙方都是千人隊伍的重甲部隊,各方將領看到彼此情況後也是默契的分成兩隊。
先是第一排的將士相互直刺、劈砍,不時有一方的將士倒下,接著就是第二排的將士補上。不過多時,雙方就分出勝負。
吉達也顧不得人員傷亡,帶隊衝向城中。
劉卓這次幾乎把所有的重甲營全部拉上了,還調一千輕甲營在後方列隊以防不測。
戰鬥沒有任何的懸念,當抵抗的韃子步兵全部被斬殺,那些跟隨的漢軍,也開始投降了,畢竟能活著誰想死呢?
一個多時辰後,戰況匯總出來了,我軍對陣韃子重甲步兵陣亡一百五十六人,輕重傷二百零三人。
斬敵一千四百餘首級,俘虜千餘人,及城內眾多物資,城內漢人百姓未曾統計。
劉卓聽著這一個個人員傷亡,心中陣陣作痛,哪怕是俘獲再多也沒法換迴這些人的性命。
“將陣亡的將士一一登記入冊。受傷的將士盡快讓郎中治療。”劉卓吩咐身旁的親衛。
“叫什麽名字?哪裏人?問什麽迴答什麽?多一句廢話就送你下地獄。”劉卓望著眼前的漢人俘虜,毫不客氣的說。
“小的叫方正山,遼陽人。”
“熟悉遼東各地嗎?”
“還算熟悉,小的畢竟是遼陽人。”
“給你個任務,去把永寧拿下來。”
“將軍,小的一個人可拿不下來啊。還望將軍給條活路吧。”方正山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起來,又不是讓你一個人去。”
“張寧遠、吳俊、徐長庚、王北風,你們幾個今夜帶上各自人手,去把永寧拿下,注意不要讓人跑了,別走漏了風聲。”
“拿下永寧後,把所有的物資人口轉移到複州。把方正山帶過去,他要是不配合直接宰了。”劉卓對著一眾將士發部署。
第二日清晨,劉卓一出門就看到雲兒也跟著過來了。本來劉卓沒想讓其過來,不曾想還偷偷過來了。
“我迴去一定告訴小姐,你竟然跑到這邊打仗,你怎麽能這麽做?”雲兒一副哭哭啼啼的模樣。
“我不是好好的,你哭誰呢?再哭我讓人現在給你送迴去。”劉卓嚇唬道。
沒多會兒,劉卓直接向大街走去,雲兒緊緊跟在身後。
他們去奪永寧,最快也得後天迴來,得盡快將城中的漢人婦女、孩童、老人轉移到長生島,劉卓邊走邊想。
大約晃了一個時辰,劉卓才將整個複州城情況熟悉。
“你也跟著轉了一圈,把整個城池的布局畫下來。”劉卓對雲兒說道。
隨後,雲兒一聲不吭的坐在一旁畫起來。
蔡壯將複州所有的人員、物資梳理清楚後,才向劉卓匯報;“將軍,我連夜清點了複州城的糧草、人口。”
“青壯算上俘虜大概有四千人,其他老弱大概兩千人左右,糧草大概隻能夠這些人吃幾個月,可能城內百姓熬不到明年開春。”
“無妨。等他們迴來,看一下收獲再說。”
“長生島的物資運過來多少了?”劉卓詢問。
“有那些俘虜和山東雇傭的青壯,已經運了少部分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需要考慮那麽多,先把物資運到複州。”劉卓眼神堅定的說。
“等他們迴來,你和吉達等人去把周邊靠南的城堡,全部掃一遍。如果有願意加入的當地青壯可以帶來,但是其他老弱盡量讓他們轉移到廣島或者周圍島嶼,暫時別迴遼東。”
“把城內的所有青壯召集起來,我帶著他們加固一下城內、外的防禦工事,總不能讓那這些人光吃飯不幹活啊。”劉卓叮囑道。
這個時候的毛文龍已經吸引了後金的注意,後金的努爾哈赤為了發動廣寧之戰解除後顧之憂,在十一月中旬派阿敏率軍五千攻打毛文龍。
雖然被打的很慘,但是毛文龍畢竟活了下來,後來還算是給後金造成了一些騷擾。
所以,在這段時間,劉卓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盡量不要讓複州失陷的消息傳出去,或者消息傳播的慢些。
等劉卓收攏了周邊的人馬,在複州周圍布置好一切,再與努爾哈赤較量一番。
畢竟,為了準備這次的戰鬥,劉卓可是拿出血本。不讓努爾哈赤掉一層皮,怎麽對得起用掉的海量銀子。
望著桌上的遼東地圖,沈陽、遼陽、撫順是三座堅城。沈陽、撫順過於深入女真腹地了,遼陽地區還是可以碰的,但是碰一下就得受傷,風險實在太大了。
廣寧距離遼陽太近了,也就400多裏,不惜馬力,也就一兩日就能到。
畢竟人家有馬,咱人手一匹馬尚做不到,更何況女真騎兵人手三匹馬啊。
努爾哈赤若是得到遼陽被攻的消息派兵支援,不需要進攻,隻需騎兵緊緊咬住,等努爾哈赤大軍趕到,絕對是死路。
遼南城堡之間沒有那麽緊湊,還可以控製著節奏一步一步來。
但是,從蓋州到遼陽,一路上那麽多的城堡,做不到消息完全的封閉啊。
難啊,穩點,穩點。
劉卓你已經結婚了,不要冒險,劉卓這樣心理安慰著。
一連幾日,劉卓都在思考破局之法。想破頭皮,劉卓也不到有什麽萬全之策。
終於,在第四日時候,派去攻打永寧的人馬帶著戰利品全員返迴。這次除了收獲幾百匹戰馬,一些盔甲武器,基本上也沒有什麽像樣的俘獲。
安慰眾人一番後,劉卓安排眾將士休整。
隨後,劉卓叫來吉達、蔡壯、王天行,給眾人下達新的作戰任務。眾人走後,劉卓換上一身女真服飾,騎馬向北而去。
經過劉卓騎馬的多次試探,發現那些在蓋州城外田地的人,基本是以漢人百姓居多。
劉卓命人將一幹俘虜帶過來,各個詢問後,才知道後金將俘獲、劫掠的漢人當作奴隸隨意分配給了各貝勒、大臣等官員。
女真內部實行的是一種集合軍事、管理、生產於一體的製度,兵農合一,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田間的漢人百姓都是作為奴隸為給人打理田地。說到底,後金女真在努爾哈赤統治時期就是個奴隸製社會。
奴隸製社會製度,是最容易引起奴隸反抗的。努爾哈赤對於反抗的漢人,都是血腥的鎮壓,甚至還多次屠殺漢人百姓。
努爾哈赤時期,其不斷的發動戰爭擄掠人口,導致大量的漢人淪為奴隸被後金奴隸主隨意打罵、淩辱殘害,剩下的則是分配給各大王公貝勒或者奴隸主。
遼東地區的漢人百姓也因女真的殘暴行為數量急劇下降。
後金規定,這些奴隸生是奴隸,生的兒女也是奴隸。就算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也有奴才、奴隸因不願意受辱自殺。
直至後來的闖關東,大量人口前往關外,人口才充實起來。
其實,努爾哈赤多活幾年說不定還是件好事,在努爾哈赤在後期,後金所占領的遼東地區,多地物價飛漲。
各個貝勒為了汗位相互爭鬥,動蕩不安。
排斥漢人,肆意謾罵漢人官員,致使女真與漢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總之,隻要努爾哈赤還在,後金就會越來越亂。這對大明朝可是好事。
在明末,明軍將士不比後金八旗兵差多少。
後金是兵民合一,不打仗的時候就迴去耕獵。
明軍則是募兵製,招專人打仗。
這個時期,與後金真的碰起來,還不一定誰能打過誰。
但是,明朝內部問題太多了,文人掌軍、背後使壞,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大明朝的國運。
孔有德反叛(各種排擠致使沒飯吃,拖欠餉銀不給;手下就偷了隻雞,便追究到底),文官各種瞎話不給飯吃(山西巡撫耿如杞,來京師勤王,部下搶了點吃的,就被斬了)。
這樣事情在明朝屢見不鮮。明末的遼東還有主動投靠後金的漢人百姓、將士,所有的一切就在沒有足夠的餉銀。
從遼東努爾哈赤禍起,明朝廷從來就沒有足夠的銀子、錢糧。
毛文龍死後,沒過幾年,手下的一部分人馬就投降了後金。最為有名的就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誌祥管理的明軍。皇太極對投效的這支部隊可謂是異常喜歡,大加賞賜。
當兵打仗也就是為了養家糊口,在這邊受到文官排擠、欠餉,讓人活不下去,哪裏還管什麽朝廷。
到了後金那邊,女真安排各種賞賜,房子、女人、財物。
老子哪裏還管你民族大義什麽,當兵吃飯這才是天理。
想清楚後,劉卓找來一批自願剃發、騎射精通的士兵,將其簡單的化妝、偽裝,隨後一一安排對應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