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祖國大地到處都是紅色的海洋,各地都掀起了學習的熱潮。
於家縣城裏,縣廣播站的大喇叭每天除了播送一些新聞外,播放的歌曲也由1965年的《長征組歌》,變成了一些激昂的革命歌曲。
二小兒,也就是於飛,這一年已經九歲了,剛上小學二年級。
因為家裏爺爺對他的疼愛,二小兒的姐姐,已經十二歲的於鳳,一直陪到於飛上學,她才跟著上了學。
於承祖也退休三年了,於滿堂還在供銷社當主任。
因為於滿堂家1964年5月又新添了一個女孩兒於月,加上於滿江跟孟玲玲也有了三個孩子,原來的房子就擁擠的不行。
所以於滿江也於一年前搬出了於家的小院子,由於承祖出錢在十字街的北側買了一所房子,讓於滿江一家去住了。
李雲舒是知識分子,這一年特別忙,除了上課以外,每天還要參加學習班的各種學習,也就是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
另外,老師們還分配了一些勞動教育的工作,每天分配一段掃大街的任務。所以她每天黎明就起來了,趁著周圍的人還沒起來,早早的去掃大街。
這一天早上,李雲舒掃完了大街迴到家裏,走進外間屋子,伸手摸了摸睡在北邊土炕上於月的頭,拉了拉於月身上的被子,又看了看早已經起了床在看書的於鳳,然後就走進了廚房,忙活起早飯來。
七月的於家縣,盡管已經進入盛夏,早晚還是有些涼爽的。
院子裏,於滿堂隻穿了件跨欄背心,在劈著柴火,於承祖穿著一件白布汗衫拿著掃帚打掃著當院。
很快,跟爺爺睡在裏屋的於龍和於飛也起床了,於月也跟著醒了過來,剛要張開嘴哭,於鳳趕緊將她抱了起來,然後下地來到了廚房。
於月看到媽媽,就張開小手嚷著:
“媽媽,抱抱!”
“二丫兒,乖,等等啊,媽媽把菜放鍋裏就抱抱啊!”
李雲舒迴轉頭,看著小女兒剛剛睡醒紅紅的小臉兒說道,然後手疾眼快地將切好的白菜跟土豆,放進炸了鍋冒著油煙的鍋裏翻炒著,菜鍋滋滋啦啦地響著,菜香隨即飄滿了屋子。
李雲舒炒好了菜,添了水,蓋上了鍋蓋,然後就抱起了於月。
李雲舒一邊哄著於月,一邊對於鳳說:
“鳳兒,你把毛巾用熱水?一下給我,然後你也趕緊洗臉梳頭,讓你哥放桌子拿飯拿菜,然後喊你爺爺他們吃飯,快點,媽媽吃完飯還要去學習班。”
李雲舒說著,就抱著於月,接過於鳳?過的毛巾,給於月擦起臉來。
於月不太情願地晃著腦袋躲避著毛巾,小手兒去抓媽媽的手,嘴裏“嗚嗚”地叫著,阻止著媽媽給她擦臉的動作。
李雲舒忙亂地給於月擦完臉,就著毛巾的熱乎勁給自己也擦了把臉,然後就抱著於月進了裏屋,掀起自己的上衣,給於月喂起奶來。
於鳳收拾好自己,已經十五歲的於龍洗完臉,幫著於鳳把廚房靠東牆立著的靠邊站飯桌,搬到了外屋地上支了起來。
於鳳忙活著拿碗筷,於龍把大鍋裏熱著的玉米碴子撈飯飯盆端進了屋,放在南邊的土炕邊上,又把北邊爐子上菜鍋裏的菜盛在大碗裏,擺在了飯桌上,然後打開廚房門去喊她的爺爺跟爸爸吃飯。
於承祖和於滿堂聽到於龍的叫聲,收拾了一下手裏的劈柴和掃院子的工具,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就進了廚房。
然後於承祖和於滿堂兩個人,先後在於龍倒好熱水的洗臉盆裏匆忙地洗了洗臉,就走進了外屋,分別在自己吃飯的常坐的凳子上坐了下來,端起飯碗吃起飯來。
於家從於滿江搬出去以後,家裏人口少了,孩子們也長大了,新社會一些進步的理念也慢慢改變了於承祖的觀念,所以現在於家吃飯也都在一張桌子上了,隻是座位依然有所分別而已。
但於承祖不上桌,家裏人依然不會先坐下吃飯。李雲舒依然是最後一個上桌的人。
李雲舒給於月喂飽了奶,就抱著她來到了外屋,坐在靠近廚房門口的凳子上匆忙地吃起了飯。
於鳳吃完了飯,就抱過媽媽手裏的於月,上了南邊土炕,伸直兩腿,把炕上一個小枕頭放在兩隻腳上麵,然後把於月放躺在自己的腿上,一邊哼著《十送紅軍》,一邊哄著她。
很快,一家人都吃完了飯,於滿堂和李雲舒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上班的上班,學習的學習去了。
於龍收拾好了飯桌,將碗放進盆裏用水泡上,等於鳳哄好了於月睡覺,然後去洗,自己就也匆忙地來到了裏屋。
裏屋的於承祖正躺在炕上歇息,見於龍走了進來,就叫了他一聲,然後說道:
“大孫子,過來,爺爺跟你說說話。”
於龍這一年已經上高中了,現在中學沒什麽課程,整天都忙著學習各種偉大的書籍。
於龍聽到爺爺叫他,就走到炕邊,坐到炕沿上,問爺爺:
“爺爺,您想跟我說啥呀,我聽著。”
“大孫子,轉眼你都十五歲了,應該懂事了。聽爺爺的話,多學學偉大的著作,有好處。聽到了嗎?”
於承祖嚴肅地說。
“爺爺您放心,我知道我該做什麽,這個是您從小一直教育我們的,我都記著呢。”
於龍迴答說。
“大孫子最聰明了,爺爺很放心。
記住一個名人說的話:大悲時不發言,大怒時不爭辯,大喜時不許諾!
這雖然不全麵,但你可要知道,禍從嘴出的道理,一定管住自己的嘴。
跟你爸爸學學,記住了嗎?”
“爺爺,我記住了,您放一百個心吧,我沒事就學習。”
於龍說著,從炕邊自己的書包裏,拿出包裹著的書,揮了揮,然後站了起來下地,往門外走去。
於龍一邊推開裏屋的房門,一邊迴頭看著於承祖說:
“爺爺,那我走了,再見!”
於承祖向於龍擺了擺手,躺在枕頭上閉起了眼睛。
於家縣城裏,縣廣播站的大喇叭每天除了播送一些新聞外,播放的歌曲也由1965年的《長征組歌》,變成了一些激昂的革命歌曲。
二小兒,也就是於飛,這一年已經九歲了,剛上小學二年級。
因為家裏爺爺對他的疼愛,二小兒的姐姐,已經十二歲的於鳳,一直陪到於飛上學,她才跟著上了學。
於承祖也退休三年了,於滿堂還在供銷社當主任。
因為於滿堂家1964年5月又新添了一個女孩兒於月,加上於滿江跟孟玲玲也有了三個孩子,原來的房子就擁擠的不行。
所以於滿江也於一年前搬出了於家的小院子,由於承祖出錢在十字街的北側買了一所房子,讓於滿江一家去住了。
李雲舒是知識分子,這一年特別忙,除了上課以外,每天還要參加學習班的各種學習,也就是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
另外,老師們還分配了一些勞動教育的工作,每天分配一段掃大街的任務。所以她每天黎明就起來了,趁著周圍的人還沒起來,早早的去掃大街。
這一天早上,李雲舒掃完了大街迴到家裏,走進外間屋子,伸手摸了摸睡在北邊土炕上於月的頭,拉了拉於月身上的被子,又看了看早已經起了床在看書的於鳳,然後就走進了廚房,忙活起早飯來。
七月的於家縣,盡管已經進入盛夏,早晚還是有些涼爽的。
院子裏,於滿堂隻穿了件跨欄背心,在劈著柴火,於承祖穿著一件白布汗衫拿著掃帚打掃著當院。
很快,跟爺爺睡在裏屋的於龍和於飛也起床了,於月也跟著醒了過來,剛要張開嘴哭,於鳳趕緊將她抱了起來,然後下地來到了廚房。
於月看到媽媽,就張開小手嚷著:
“媽媽,抱抱!”
“二丫兒,乖,等等啊,媽媽把菜放鍋裏就抱抱啊!”
李雲舒迴轉頭,看著小女兒剛剛睡醒紅紅的小臉兒說道,然後手疾眼快地將切好的白菜跟土豆,放進炸了鍋冒著油煙的鍋裏翻炒著,菜鍋滋滋啦啦地響著,菜香隨即飄滿了屋子。
李雲舒炒好了菜,添了水,蓋上了鍋蓋,然後就抱起了於月。
李雲舒一邊哄著於月,一邊對於鳳說:
“鳳兒,你把毛巾用熱水?一下給我,然後你也趕緊洗臉梳頭,讓你哥放桌子拿飯拿菜,然後喊你爺爺他們吃飯,快點,媽媽吃完飯還要去學習班。”
李雲舒說著,就抱著於月,接過於鳳?過的毛巾,給於月擦起臉來。
於月不太情願地晃著腦袋躲避著毛巾,小手兒去抓媽媽的手,嘴裏“嗚嗚”地叫著,阻止著媽媽給她擦臉的動作。
李雲舒忙亂地給於月擦完臉,就著毛巾的熱乎勁給自己也擦了把臉,然後就抱著於月進了裏屋,掀起自己的上衣,給於月喂起奶來。
於鳳收拾好自己,已經十五歲的於龍洗完臉,幫著於鳳把廚房靠東牆立著的靠邊站飯桌,搬到了外屋地上支了起來。
於鳳忙活著拿碗筷,於龍把大鍋裏熱著的玉米碴子撈飯飯盆端進了屋,放在南邊的土炕邊上,又把北邊爐子上菜鍋裏的菜盛在大碗裏,擺在了飯桌上,然後打開廚房門去喊她的爺爺跟爸爸吃飯。
於承祖和於滿堂聽到於龍的叫聲,收拾了一下手裏的劈柴和掃院子的工具,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就進了廚房。
然後於承祖和於滿堂兩個人,先後在於龍倒好熱水的洗臉盆裏匆忙地洗了洗臉,就走進了外屋,分別在自己吃飯的常坐的凳子上坐了下來,端起飯碗吃起飯來。
於家從於滿江搬出去以後,家裏人口少了,孩子們也長大了,新社會一些進步的理念也慢慢改變了於承祖的觀念,所以現在於家吃飯也都在一張桌子上了,隻是座位依然有所分別而已。
但於承祖不上桌,家裏人依然不會先坐下吃飯。李雲舒依然是最後一個上桌的人。
李雲舒給於月喂飽了奶,就抱著她來到了外屋,坐在靠近廚房門口的凳子上匆忙地吃起了飯。
於鳳吃完了飯,就抱過媽媽手裏的於月,上了南邊土炕,伸直兩腿,把炕上一個小枕頭放在兩隻腳上麵,然後把於月放躺在自己的腿上,一邊哼著《十送紅軍》,一邊哄著她。
很快,一家人都吃完了飯,於滿堂和李雲舒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上班的上班,學習的學習去了。
於龍收拾好了飯桌,將碗放進盆裏用水泡上,等於鳳哄好了於月睡覺,然後去洗,自己就也匆忙地來到了裏屋。
裏屋的於承祖正躺在炕上歇息,見於龍走了進來,就叫了他一聲,然後說道:
“大孫子,過來,爺爺跟你說說話。”
於龍這一年已經上高中了,現在中學沒什麽課程,整天都忙著學習各種偉大的書籍。
於龍聽到爺爺叫他,就走到炕邊,坐到炕沿上,問爺爺:
“爺爺,您想跟我說啥呀,我聽著。”
“大孫子,轉眼你都十五歲了,應該懂事了。聽爺爺的話,多學學偉大的著作,有好處。聽到了嗎?”
於承祖嚴肅地說。
“爺爺您放心,我知道我該做什麽,這個是您從小一直教育我們的,我都記著呢。”
於龍迴答說。
“大孫子最聰明了,爺爺很放心。
記住一個名人說的話:大悲時不發言,大怒時不爭辯,大喜時不許諾!
這雖然不全麵,但你可要知道,禍從嘴出的道理,一定管住自己的嘴。
跟你爸爸學學,記住了嗎?”
“爺爺,我記住了,您放一百個心吧,我沒事就學習。”
於龍說著,從炕邊自己的書包裏,拿出包裹著的書,揮了揮,然後站了起來下地,往門外走去。
於龍一邊推開裏屋的房門,一邊迴頭看著於承祖說:
“爺爺,那我走了,再見!”
於承祖向於龍擺了擺手,躺在枕頭上閉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