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挽推開房門,吱呀一聲,正午刺眼的陽光穿透晦暗的木板,將她的影子拉長,灑落在蜷縮在地上抱著自己的燕蘇身上。
燕蘇幾日未見陽光,猛然被刺地有些睜不開眼,眯著眼抬頭,模模糊糊看見白衣翩躚的身影站在陽光裏。
素白的衣角閃著細碎的金光。
“已經三天了。”
離挽站在門口,沒有關門,也沒有進去。
燕蘇垂下頭,眨了眨眼,適應了一下驟然明亮的光線,沒有迴答。
“我帶來了兩位客人,你該見見了。”
燕蘇就那樣坐在地上,聞聲也沒有動。
離挽也不催促,耐心站在門框邊上,等著燕蘇。
燕蘇開口,幾日不曾說話的喉嚨有些沙啞撕礪,胸腔的音符摩挲過聲帶有些疼痛:“他……下輩子怎麽樣?”
燕蘇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什麽,這句話問出口,蒼白又無力。
每一個真心待他,卻都為他而去的人,都是這般,無可奈何。
除了問一句下輩子,好像,再也沒有別的什麽可以聊以慰藉。
“不出意外的話,大約三四年就能輪迴了轉世了,下輩子是個清貴人家的小公子,沒什麽大災大難。”
燕蘇苦笑地扯了扯唇角。
每次,都是這樣,寄托來世,寄托那個沒有他的來世,寄托天道輪迴,賜一個美滿的結局給他們,而自己,什麽都做不了,隻能卑微地跪伏在無常的天命腳下,苦苦哀求,卑微祈禱。
離挽厭惡極了燕蘇此刻這種潦倒落魄、魂不守舍的樣子,渾身上下散發的那股子自暴自棄感激起了她心底的怒火。
離挽反手把門一關。
邁步上前,單手攥住燕蘇的前襟,一用力,將他從地上拽了起來。
燕蘇猛地被拽起來,踉蹌了一下。
離挽一隻手拽著他往邊上走了兩步,另一隻手拔出花瓶中插著的花枝,拿起花瓶一揚手,冰涼的水漬帶著花瓶中不怎麽好聞的枝葉味兜頭灌了下來。
靈台頓時清明。
離挽卻沒這麽輕易放過他,不管他滿臉水漬,拽著他的前襟兩三步邁到了鏡子麵前,用力一壓,按著他的頭強迫他湊到了銅鏡前。
冷聲嗬斥:“你自己看看你現在的這副樣子,三天,有幾個三天給你浪費?”
燕蘇看著銅鏡中的自己,三天未曾出門的他滿臉頹唐,衣衫淩亂,發絲蓬雜,臉上還帶著離挽剛剛潑下來的花瓶幾日未換的水。
“就這麽點打擊你就受不住了?那你還談哪門子的報仇雪恨!你再這樣下去,我看你的君臨天下的春秋大夢也別做了!”
離挽沒給他反應多久的時間,拽著他又走到另一邊的書架,整麵牆高的書架,幾乎被塞滿了,這些,全都是這些年燕蘇日日夜夜挑燈夜讀看下來的書。
每一本,都是他這幾年未過子時不敢安眠的見證。
離挽怒氣衝衝地將燕蘇甩到了書架上,燕蘇不妨,猛地撞到了書架上,最上麵的書嘩啦啦翻飛下來了好幾本,一本正好砸中燕蘇的肩膀,哐當一下,又翻開著摔到了地上。
書頁翻開,背麵朝上,露出了封麵的書目。
離挽上前,將那本書撿起來:“帝王心術。”離挽將書合上,拍到燕蘇胸口上,字字鑿心:“我曾親自教你。”
燕蘇接住被離挽拍到自己胸口上的書,低頭,張了張口,卻沒能說出什麽來:“我……”
“你迴頭看看,燕蘇,這裏的書已經快滿一麵牆了。這裏的每一本,你幾乎都可以背下來,我現在問你,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燕蘇恍然抬頭,整整一麵牆的書,密密麻麻的,《兵法十策》、《行陣圖》、《為君之道》、《曆代君王得失注》、《地文山經》……
驀然迴首,書已滿牆。
離挽看見燕蘇滿麵牆的書冊,眼神中流露出晦澀不明的神色,語氣也緩和了一些:“阿蘇,心術權謀並沒有錯,作為一個上位者,你做的很好。但你也要知道,你行走黑暗,不代表你不能擁有光明。”
燕蘇看向離挽。
離挽抬手,給他撩了一下被水漬浸濕粘在眼角的頭發,在離挽眼中,這個少年就像是自己養大的孩子,看著他一直這麽隱忍,這麽努力,離挽一直都是慈愛縱容多於嚴厲的。
她覺得燕蘇的前十二年都夠苦了,該有人來給他一點溫暖,引導他心懷光明。
這是離挽第一次衝著燕蘇發這麽大的火,言語間甚至說得上字字戳心的惡毒狠厲了。
可到底是自己看著一路掙紮過來的孩子,離挽見他這樣,心中也是酸痛。
“你總是習慣性的將所有人都拒之門外,不肯讓別人一分一毫的打破你的自我禁錮,你害怕萬一他們背叛,你害怕萬一哪天背道而馳,你就為了一個萬一而杜絕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阿蘇,這是不對的。”
燕蘇燕匡發紅:“……挽姐姐。”
“我知道,燕匡的事,給了你很大的衝擊,你處處防備尚且心中不忍,更不用說阿夏了。”離挽攬住他的肩膀:“別怕。”
一句別怕,時光重疊,好像那過往的一幕幕跨過了漫長的時光在這一刻交疊重合。
那一句句的別怕,聲聲唿喚,渺渺寥寥。
“我覺得,自己好像走在一條屍骨鋪就的橋上,這條路沒有盡頭,腳下踩的,都是在我們的爭鬥中犧牲的累累白骨。”燕蘇閉目,寒意順著爬上小腿。
“你腳下踩的是白骨橋沒錯,可阿蘇,你抬頭看看,天幕燈火,是千家萬戶,慈母抱住歸子的熱淚點燃的團圓燈;你低頭看看,川流不息,是大江南北,妻子牽起稚童的歌謠吟唱的浣衣曲。”
燕蘇猛然抬首,那一刻,他好像真的看見了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紅燈籠,耳邊好像真的有歡聲笑語縈繞不息,那些,他不曾擁有的溫馨與安寧,那些他無比渴望的慈愛與歡樂,都被離挽的話語吹著,吹到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
離挽溫柔而堅定的話語像黑夜中的一把烈火,將陰霾驅散,將光明指引。
“我明白了。”
白骨橋很難走,但他要為了這滿天燈火負重前行。
帶著燕錦的那一份,帶著阿夏的那一份,把他們不曾擁有的安寧重新還給這片人間。
燕蘇幾日未見陽光,猛然被刺地有些睜不開眼,眯著眼抬頭,模模糊糊看見白衣翩躚的身影站在陽光裏。
素白的衣角閃著細碎的金光。
“已經三天了。”
離挽站在門口,沒有關門,也沒有進去。
燕蘇垂下頭,眨了眨眼,適應了一下驟然明亮的光線,沒有迴答。
“我帶來了兩位客人,你該見見了。”
燕蘇就那樣坐在地上,聞聲也沒有動。
離挽也不催促,耐心站在門框邊上,等著燕蘇。
燕蘇開口,幾日不曾說話的喉嚨有些沙啞撕礪,胸腔的音符摩挲過聲帶有些疼痛:“他……下輩子怎麽樣?”
燕蘇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什麽,這句話問出口,蒼白又無力。
每一個真心待他,卻都為他而去的人,都是這般,無可奈何。
除了問一句下輩子,好像,再也沒有別的什麽可以聊以慰藉。
“不出意外的話,大約三四年就能輪迴了轉世了,下輩子是個清貴人家的小公子,沒什麽大災大難。”
燕蘇苦笑地扯了扯唇角。
每次,都是這樣,寄托來世,寄托那個沒有他的來世,寄托天道輪迴,賜一個美滿的結局給他們,而自己,什麽都做不了,隻能卑微地跪伏在無常的天命腳下,苦苦哀求,卑微祈禱。
離挽厭惡極了燕蘇此刻這種潦倒落魄、魂不守舍的樣子,渾身上下散發的那股子自暴自棄感激起了她心底的怒火。
離挽反手把門一關。
邁步上前,單手攥住燕蘇的前襟,一用力,將他從地上拽了起來。
燕蘇猛地被拽起來,踉蹌了一下。
離挽一隻手拽著他往邊上走了兩步,另一隻手拔出花瓶中插著的花枝,拿起花瓶一揚手,冰涼的水漬帶著花瓶中不怎麽好聞的枝葉味兜頭灌了下來。
靈台頓時清明。
離挽卻沒這麽輕易放過他,不管他滿臉水漬,拽著他的前襟兩三步邁到了鏡子麵前,用力一壓,按著他的頭強迫他湊到了銅鏡前。
冷聲嗬斥:“你自己看看你現在的這副樣子,三天,有幾個三天給你浪費?”
燕蘇看著銅鏡中的自己,三天未曾出門的他滿臉頹唐,衣衫淩亂,發絲蓬雜,臉上還帶著離挽剛剛潑下來的花瓶幾日未換的水。
“就這麽點打擊你就受不住了?那你還談哪門子的報仇雪恨!你再這樣下去,我看你的君臨天下的春秋大夢也別做了!”
離挽沒給他反應多久的時間,拽著他又走到另一邊的書架,整麵牆高的書架,幾乎被塞滿了,這些,全都是這些年燕蘇日日夜夜挑燈夜讀看下來的書。
每一本,都是他這幾年未過子時不敢安眠的見證。
離挽怒氣衝衝地將燕蘇甩到了書架上,燕蘇不妨,猛地撞到了書架上,最上麵的書嘩啦啦翻飛下來了好幾本,一本正好砸中燕蘇的肩膀,哐當一下,又翻開著摔到了地上。
書頁翻開,背麵朝上,露出了封麵的書目。
離挽上前,將那本書撿起來:“帝王心術。”離挽將書合上,拍到燕蘇胸口上,字字鑿心:“我曾親自教你。”
燕蘇接住被離挽拍到自己胸口上的書,低頭,張了張口,卻沒能說出什麽來:“我……”
“你迴頭看看,燕蘇,這裏的書已經快滿一麵牆了。這裏的每一本,你幾乎都可以背下來,我現在問你,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燕蘇恍然抬頭,整整一麵牆的書,密密麻麻的,《兵法十策》、《行陣圖》、《為君之道》、《曆代君王得失注》、《地文山經》……
驀然迴首,書已滿牆。
離挽看見燕蘇滿麵牆的書冊,眼神中流露出晦澀不明的神色,語氣也緩和了一些:“阿蘇,心術權謀並沒有錯,作為一個上位者,你做的很好。但你也要知道,你行走黑暗,不代表你不能擁有光明。”
燕蘇看向離挽。
離挽抬手,給他撩了一下被水漬浸濕粘在眼角的頭發,在離挽眼中,這個少年就像是自己養大的孩子,看著他一直這麽隱忍,這麽努力,離挽一直都是慈愛縱容多於嚴厲的。
她覺得燕蘇的前十二年都夠苦了,該有人來給他一點溫暖,引導他心懷光明。
這是離挽第一次衝著燕蘇發這麽大的火,言語間甚至說得上字字戳心的惡毒狠厲了。
可到底是自己看著一路掙紮過來的孩子,離挽見他這樣,心中也是酸痛。
“你總是習慣性的將所有人都拒之門外,不肯讓別人一分一毫的打破你的自我禁錮,你害怕萬一他們背叛,你害怕萬一哪天背道而馳,你就為了一個萬一而杜絕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阿蘇,這是不對的。”
燕蘇燕匡發紅:“……挽姐姐。”
“我知道,燕匡的事,給了你很大的衝擊,你處處防備尚且心中不忍,更不用說阿夏了。”離挽攬住他的肩膀:“別怕。”
一句別怕,時光重疊,好像那過往的一幕幕跨過了漫長的時光在這一刻交疊重合。
那一句句的別怕,聲聲唿喚,渺渺寥寥。
“我覺得,自己好像走在一條屍骨鋪就的橋上,這條路沒有盡頭,腳下踩的,都是在我們的爭鬥中犧牲的累累白骨。”燕蘇閉目,寒意順著爬上小腿。
“你腳下踩的是白骨橋沒錯,可阿蘇,你抬頭看看,天幕燈火,是千家萬戶,慈母抱住歸子的熱淚點燃的團圓燈;你低頭看看,川流不息,是大江南北,妻子牽起稚童的歌謠吟唱的浣衣曲。”
燕蘇猛然抬首,那一刻,他好像真的看見了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紅燈籠,耳邊好像真的有歡聲笑語縈繞不息,那些,他不曾擁有的溫馨與安寧,那些他無比渴望的慈愛與歡樂,都被離挽的話語吹著,吹到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
離挽溫柔而堅定的話語像黑夜中的一把烈火,將陰霾驅散,將光明指引。
“我明白了。”
白骨橋很難走,但他要為了這滿天燈火負重前行。
帶著燕錦的那一份,帶著阿夏的那一份,把他們不曾擁有的安寧重新還給這片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