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清晨,思索了一夜的張扶搖依然沒有想到如何才能破開陳玄的貼身計。想到此處張扶搖不僅麵露一絲愁容。“也罷,車到山前必有路。”放下心中所想的張扶搖推開房門向蘇家大堂走去。


    當張扶搖走入蘇家大堂之時,早有武林中人在堂中就坐,或三兩人交頭接耳,或五六人談笑風生,有上了年紀的老者對張扶搖露出一絲微笑可歎年少風流,更有弱冠少年毫不顧忌的對他投去一絲挑戰的目光。俠者已武立身,多少年江湖爭鬥,有人已殺戮證道,掀起腥風血雨,有人開宗立派,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這便是江湖,可以老去但絕對不會腐朽的江湖。


    臨澤李家,自南唐立國五百年來,一直與國同姓,相傳其初代家主李劍蓮與南唐開國君王李太宗為同母兄弟,開國之初為太宗征戰多年,大小戰事無不身先士卒,曾被李太宗讚譽為“吾有劍蓮,當為家之幸事,當為國之幸事。”醉心劍道的李劍蓮在了卻戰事後便飄然向自己的兄長辭行,不顧兄長苦心挽留以及“世襲罔替”永鎮邊疆的並肩王,孤身一人來到了臨澤縣。臨澤境內多山峰,放下邊疆戰事心中了無雜念的李劍蓮在臨澤落腳潛心問劍,不在過問凡俗之事。剛過天命之年的李劍蓮經不住兄長的勸導,在臨澤紮根娶親,並與第二年生下一個胖小子,李太宗親自擬旨賜名“同修”寓意與國同修,毫無掩飾的表達對親兄弟的關懷以及對弟弟唯一後人的溺愛。


    剛滿周歲的李同修更是在抓周之時便手握其父親的“黑蓮”劍不撒手,對散落桌邊的金銀首飾,兵法書籍不看一眼。得其父親教導更有皇叔多次派劍道宗師親身教學的李同修在弱冠之年便已成為南唐有名的“劍仙”。南唐政法森嚴,武官上朝之時更是要卸下佩劍已表敬畏之心,唯有李同修可佩劍上朝,見聖不跪。在李太宗年老之時更是執劍貼身守衛,直到新帝登基。自此李家更是立下家規家中每一代劍道領頭人,便是南唐宮中皇帝的“護道人”,同食同寢,五百年不變。


    當代李家嫡長孫李文遠因自己生在與國同姓的李家而自豪。雖不是身披黃紫當代王孫後裔,但他心中清楚他的李字比那些所謂的藩王之後更加沉重,也更加榮耀。生在劍道世家是劍選擇了他,也是他選擇了劍。從年幼之時手握三尺青鋒,十餘年來與劍同眠更是讓他覺得“此生當無煩心事,唯有一劍斬不平”。本以為此生有劍足矣的他直到一次蘇家登門拜訪,無心他事唯有劍的他挨不住繁瑣家規,隻能已李家少主人的身份在家中陪同父親接見蘇家家主。當見到蘇眠月第一眼的時候,李文遠覺得自己平靜的心湖裏被投擲了一顆石子,石子不大,但卻泛起了點點水花。


    一直以來劍心純粹的李文遠第一次在練劍時分心,手中三尺劍揮出的不在是劍花卻是蘇眠月的身姿,凝神時腦中浮現的不再是精妙的劍式而且蘇眠月的容顏。心中惶恐的李文遠將心中所想腦中所現告訴自己的父親,“傻孩子,男女之事本就是世間最尋常之事,劍是道,情也是道。年少所思當有所行,既然喜歡那便去付之行動就好。更不要說李家與蘇家是世交,你與蘇家眠月更是自小相識,還記得你十歲那年在後山練劍,入了魔一樣忘記了吃飯,便是眠月每天提著食盒去後山等你,每次都是要親眼看到你把飯吃到嘴了才肯迴來。”說道這裏李文遠想起來了,年幼時自己寄情於劍,每次練劍都會忘記時間,家中仆人也都習以為常,知道自己練劍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每次都是到了吃飯的時候將食盒默默的放下便走開,生怕打擾的練劍的自己而被遷怒。也曾有過一段時間仆人送飯的時候都有一個穿著花棉襖頭上梳著兩個疙瘩啾的小丫頭在哪裏看自己練劍,那個丫頭便是眠月麽?當時的小丫頭可是瘦瘦小小的,五六歲的孩子像個小娃娃一樣奶聲奶氣的對自己說“文遠哥哥”,真的是女大十八變,如今還哪裏有黃毛丫頭的影子。


    “半年後便是我南唐會武大會,此次會武便是在臨賓蘇家舉行。蘇家與我李家世代交好,你蘇淵伯伯更是與為父情同手足,這次來李家拜訪一是我與你蘇伯伯已有許久未見,二就是你蘇伯伯親自上門送上會武請帖。本以為你醉心劍道不願問俗事,這會武大會也就未曾告知你,既然你對蘇家丫頭動了心,半年後你便和為父一同前往蘇家吧。”“是,孩兒知曉。”李文遠說罷便準備迴到自己的庭院,走到門口時耳邊傳來了父親的聲音“這半年你要好好靜下心,半年後前往蘇家,你蘇伯父可是提出了要比武招親,雖說拔得頭籌者未必便是他蘇家良婿,但名列前茅的年少才俊可至少都是一方風流之士。”李文遠停下的腳步頓了頓身形,繼續往出走。“吾有一劍,斬盡身前不平事。”


    少年時誌比天高,被稱為年少輕狂,也可叫風流。


    {以下不算字數:構思了很久,最終將名字定位扶搖策。從最開始的武俠夢轉為修真在到東方玄幻,原本很多的存稿都被一點點刪除,如今沒有存稿,我也會每日堅持更新,將這個在心中構思了很久的故事寫下去。明日起扶搖策正式及時更新原創章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搖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心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心皇並收藏扶搖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