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不可能看錯!


    哪怕從西域進入南北武林不久,對衡山劍法,他也是提前作了許多了解。


    光頭惡漢身上傷口傳來的劇痛,尚不及心中膽寒。


    他一直避開衡州府,此時忽然在雲貴之地被衡山派的人盯上,心中疑惑不解,又如何不驚?


    一柄魚頭刀握在手中,裹挾兇悍勁力,盡力盤在周身。


    作為西域密教高手,光頭惡漢這一手魚頭刀法殺氣凜然!


    那刀嘯之聲磅礴而出,在雨幕中吸引了茶棚附近一眾江湖人的目光。


    不少人都知曉他是方才駕馭輕功過河的高手!


    可是


    他周遭快劍頻出,將魚頭刀架起的防禦之勢不停洞穿。


    麵對眼前三位中的一位,都會是一場兇險惡戰,更休想在三道劍網之下全身而退。


    在一眾駭然的目光下,光頭惡漢周身響起叮鐺震響,血液飛濺又被暴雨打落。


    三人各自還沒出到第十招,便見血光大盛。


    那名出手的女子右手負劍於後,左手朝前一掌震拍,掌風所至,頃刻間暴雨斜飛,似浪濤向前席卷,借著連綿暴雨為媒介,將掌力轟在了光頭惡漢身上。


    放在周圍人的眼中,這等掌法,幾乎就是江湖盛傳的真氣化外!


    看戲的江湖人,全都將驚疑的目光盯在女子身上。


    這一記掌功看上去威勢極強,但論及掌力,尚且達不到真氣外放的精髓。


    可此時光頭惡漢中劍在前,哪有餘力再接掌法。


    “噗~!”


    他張口吐出鮮血,整個人倒飛而出。


    一灘泥水濺起,魚頭刀掉落一旁,他瞪大眼珠,嘴巴張了張,掙紮著想說什麽。


    但身子一沉,光光的腦袋終究砸在泥水中,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米師兄,你說他方才想說什麽?”


    女子好奇問道。


    米為義笑道:“這人適才提到盤州遺刻,聽聞這刻譜內容與真氣外放有關,故而他懷疑我們在此堵截是為了這遺刻。”


    “而師妹這一招流雲疊影倒海式,估摸著有師兄所說的七成火候,實在難得。”


    “在這惡漢眼中,恐怕已經是真氣外放了。”


    “他因此亂了心神,想在臨死前問問師妹這一招是如何做到的。”


    “可惜,沒了開口機會。”


    一旁的淩兆恆聽罷不由點頭:“是極,是極!”


    “不過.”


    “這盤州遺刻果真有傳聞中的那般神奇嗎?”


    米為義與李未錦都搖頭。


    他們沒有見過,難以評價。


    俯身在這西域惡漢身上探了探,確認他已死,又看向之前幾人逃走的方向:


    “那幾人怎麽辦?”


    李未錦看向米為義。


    米師兄拾起那柄魚頭刀,斟酌了一番:“西域教宗倒是挺活躍,看樣子他們是朝涼都去的,咱們也該跟去瞧瞧。”


    淩兆恆道:


    “那小姝呢?咱們不管了?”


    他有些為難:“點蒼山這位已參妙諦,小姝不知怎麽與他一起跑到溫家,若跟著他們,一定會被發現。”


    “師兄真是給我們出了一個大難題。”


    “師侄女收了信不肯去雁城,我們能有什麽辦法。”


    李未錦露出一絲揶揄之色:“我看呐師兄他自己也沒什麽好辦法。”


    “我記得他上次去雲南,丟了一塊顧老雕刻的玉佩不說,連一直帶在身上的酒葫蘆也弄丟了,好生狼狽。”


    說到這裏,三人都覺得好笑。


    淩兆恆笑著感慨:“小姝機靈聰慧,頗像師兄少年時。”


    米為義點了點頭,臉上又浮現認真之色:


    “從點蒼神劍的所行所作來看,與二十多年前大不相同。”


    “雖說雲貴之地因為遺刻的事不太安生,但小姝與點蒼山這位待在一起,反倒安全。”


    “我們便先去涼都等他們吧。”


    “嗯。”


    “這些年西域教宗多有詭秘,如今大行於世,此地不在瀟湘,咱們萬不能掉以輕心。”


    他們三人都看向地上的光頭惡漢,知道這家夥其實本事不俗。


    若是他們單人對上,也做不到如此幹脆利落。


    迴到茶棚,他們付了茶錢。


    跟著便被眾多目光越送越遠,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官道拐彎處,茶棚附近的江湖人頓時議論聲大起。


    普安州龍吟刀館的幾名漢子興奮喊道:


    “衡山劍法真是名不虛傳!”


    “方才這三位,看他們的年歲,難道是衡山七劍?!”


    不少人被龍吟刀館的話語聲吸引,朝他們的方向看來。


    在場基本都聽過衡山七劍的大名。


    但此地畢竟是雲貴邊界,不似瀟湘大地的武林人對衡山派那般熟悉。


    興許知道名諱,可要對上人,那可就為難他們了。


    不過


    到底是不缺見多識廣的江湖人。


    一位蓄須老者聽了他的話連連擺手:“你說錯了,那不是衡山七劍。”


    “而是衡山七子中的三位。”


    一提七子,立刻就有人目閃驚色念叨起來:“衡山驚門北鬥劍陣。”


    “這可是衡山派的殺伐大陣,據說衡山七子匯聚在一起,成北鬥陣勢排列,劍陣一出,入陣者立時被四麵八方的劍光籠罩。”


    “方才那個光頭刀法兇悍,絕對是高手。可是在劍網之下,連十招都沒有撐過。”


    有人點頭:“那就不奇怪了,七子七劍,都是衡山十四代高手。”


    “方才這位隔雨幕出掌殺敵的前輩,想必用的便是衡山派大流雲神掌。”


    一說起大流雲神掌,周圍人就有好多說辭。


    也有人談到西域一行人:“聽說這幾人是從普安州方向來的,一路駕著馬車橫衝直撞,定然犯下什麽惡事。”


    “衡山高手想必是收到消息,在此截等。”


    茶棚中還有人一口飲盡茶水,將茶碗一放,舉步朝著涼都方向去。


    臨走時大笑出門:


    “哈哈哈,連衡山派的人都到了此處,這下涼都可熱鬧了!”


    一眾江湖人熱聊著方才的戰鬥,很快又轉移目光到盤州遺刻身上。


    衡山派作為天下第一大派已經很長時間,並不是什麽新鮮事。


    他們更關注遺刻本身,那才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東西.


    翌日。


    普安州溫家莊園內,臉上還泛著疲憊憔悴的溫山馬幫幫眾一齊相送。


    他們誠心誠意,想將三位恩人送出州城。


    可鄒鬆清出聲叫他們留步,溫山馬幫不敢冒昧,隻得止步在家門口十步處,目送三人離去。


    溫廷榕想攀交情,可對方沒這個意思。


    他是個聰明人,也不會主動去提。


    等三人走後,副幫主溫廷林一臉可惜之色。


    “大哥,這三位的來曆,恐怕超乎我們之前的預想。”


    “嗯。”


    溫廷榕別有深意道:“此番我們受了大恩,待日後尋機會,備上一份厚禮感謝恩情。”


    溫廷林泛白的臉上忽然精神起來。


    大哥聰明啊!


    往後再去拜謝,可見溫山馬幫對這份恩情無比重視。


    不過


    “大哥難道看出了幾位恩人的來曆?”


    一旁的三妹也很疑惑。


    昨日大家中毒暈眩,醒來時隻有滿地屍首,並未見到那位老人出手。


    溫幫主輕輕點頭:“八九不離十。”


    他一臉鄭重,將自己從傷口上得出的一些信息詳說給他們聽。


    尤其是那些有灼燒麵的劍傷,豈是尋常高手能做到的。


    溫山馬幫作為普安鎮最大的馬幫,他們的見識雖受實力所限,但不涉及隱秘的江湖傳聞,他們大都知曉。


    因此溫廷榕一番說道,講出自己的推斷後,其餘人的眼睛越瞪越大。


    直到最後.


    唿吸都有些粗重了。


    他們不由看向大理方向,當真是心潮澎湃。


    劍神威震武林二十載,如今神龍見首不見尾,隻餘下江湖傳聞。


    大理點蒼神劍,便是那些江湖傳聞中的一部分。


    這在當世劍客中,屬於是極其罕見的存在。


    誰能想到,他們竟能與這位高人產生交集。


    “但是.”


    溫幫主又道:“那位小姑娘出手次數最多,我卻怎麽也猜不到她的來曆。”


    “她的武功,與點蒼派並非一個路數。”


    “那一身用毒本事,倒像是五毒教,可五毒教的人全都是苗家打扮,這小姑娘顯然是漢家女子。”


    說到這裏,溫幫主有些頭疼地抓了抓腦袋。


    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能對上號的勢力。


    “我總覺得這小姑娘大有來頭,不是尋常人能培養出來的。”


    他苦笑一聲:


    “可天下間,毒術與劍法相合的,似乎隻有百藥門,但那晚我見到的劍法,與百藥門盛傳的劍法也不同,她用的毒術也與百藥門不同。”


    “欸,也許是我想多了吧。”


    溫廷榕嘀咕一聲,又朝著三人消失的方向望去。


    這西域毒宗事了,在趙姝離開的當天晚上,溫家並不太平。


    昨日的大雨早也停歇。


    晚上沒有雨噪之聲,臨近子時,溫家怡園突然響起的打鬥聲,便顯得格外刺耳!


    “鐺鐺鐺~!!”


    敲鑼聲響徹庭園,溫山馬幫的人立刻集結。


    燈籠亮起,將莊園照得一片火亮!


    但是,


    火亮的燈盞光芒下,卻有三道他們無法觸及的身影。


    他們在溫園的屋瓦上打鬥縱掠,最後消失在夜幕中。


    “駕~!”


    “駕~!”


    第二日,兩騎快馬一路從普安州朝西側猛追,早入了盤州地界。


    眼前的官道崎嶇,夾在群山之中。


    道旁多有半楓荷、香樟、紫薇。


    深邃的山道深處,偶爾傳來一曲帶著鄉音的山歌,歌詞聽不真切,也許是樵夫趕山客唿喚同伴的號子。


    姑蘇姐弟騎馬來到了盤州東南,臨近白虎崖。


    入眼蒼翠相融,綠浪濤天,遠山雄渾遼闊,又夾著清溪奔流。


    若僅來此賞景,定然美不勝收。


    可惜


    他們連夜從普安州追著人過來的,如今在盤州的山道與迷蒙山霧間將人追丟了,心情自然不算美好。


    趙玉彥時不時朝姐姐偷瞧一眼,想著要不要出口提醒,說些別追別找了之類的話。


    又知道姐姐的脾氣,想想還是作罷。


    這時不急著追人,便按轡徐行。


    在盤州東南晃蕩了大半個時辰,趙玉彥總算鬆了一口氣。


    “算了。”


    “轉道去涼都吧。”


    姐姐一發話,趙玉彥順勢寬慰:“興許是你多想了,天下間用寒冰掌力的不算少,不是聽聞西域擅用雪山寒掌嗎?”


    趙霏嗯了一聲,沒心情多聊。


    他們正從一條臨近河流的小道上調轉馬頭,想迴轉到官道。


    就在此時


    河流下遊,碧綠樹林後,忽然傳來清亮的歌聲。


    這與他們之前聽到的山歌不同,也不是山間唿喚朋友的號子。


    那聲音清脆悅耳,將他們吸引住了。


    少年聽得入神,姐姐停住調轉的馬頭,喊了他一聲,與他一道朝歌聲傳來的方向。


    這是一條珠江支流。


    在小道之後,還有小路。


    河流邊,有一條往山道的階梯很是陡峭,馬兒上不去便拴在路邊的香樟樹邊。


    石階上布滿苔蘚草衣,看上去有些年頭了。


    一些樹藤從山道兩旁垂下,在石階頂部,如同一扇扇巨大的拱門,掩映幽境。


    複前行,道旁有一排兩個拇指粗細的稚嫩水竹。


    因過一條河灣,水流更急,嘩啦啦的水聲與遠處清脆的歌聲交相輝映。


    不多時,那歌聲停了下來。


    顯然是發現了兩位不速之客。


    趙玉彥聞到一陣花香,轉過水竹一處遮擋視線的彎角,看到道旁全是鮮花。


    有的栽種在花盆中,還有的攀在花架上。


    這時聽到幾聲鶴鳴。


    入眼是一片寬闊空地,前方是幾棟木屋,木屋之後還有一條延伸到深處的道路,不知通向何處。


    這屋簷下紮著竹籬笆,裏麵豢養著幾頭白鶴。


    它們扇著潔白的翅膀輕唳,眼睛望著屋頂上的人。


    那人手持竹籃,正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溪石斑投向白鶴。


    “你們是誰?”


    屋頂上坐著說話的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看樣子比趙玉彥要矮一點。


    他說話瞬間,提著籃子從一丈多高的屋頂一躍而下。


    落地時極為平穩,看樣子輕功很是不凡。


    他好奇瞧著姑蘇姐弟,又追問一句:


    “你們怎會來到這裏?”


    趙玉彥搶先姐姐一步,抱拳道:“我叫任玉彥,你叫什麽?”


    那少年似是沒什麽心機,直接迴應道:


    “我叫楊君采。”


    複又追問:“這裏從沒有客來,你們怎會來此?”


    趙玉彥道:“我喜歡曲藝,之前在山道上聽到了你的歌聲,這才一路尋來。”


    “你在歌聲中夾雜內力,所以傳出去很遠。”


    聽到他這樣說,這叫楊君采的少年極為著急地抓了抓腦袋。


    不知為何,他露出一臉愁容,像是很自責。


    一時間,連話也不知道怎麽迴應了。


    趙玉彥正準備問,一旁的趙霏則是看向木屋後邊的青石小徑。


    隨著一道腳步聲慢慢傳來。


    走出來一名看上去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子。


    楊君采立刻局促喊道:“姐姐.”


    那女子看向姑蘇姐弟:


    “你們原路返迴吧,這裏不接納外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出衡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片蘇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片蘇葉並收藏劍出衡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