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絮遊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


    日升日落,轉眼暮春。


    衡陽城外芳草遍地,樹上鮮花叢生,成群的黃鸝四處飛舞。


    蒙蒙細雨連下三天,路邊菜花散發的脈脈清香在春風裏一陣陣掠向神峰驛站。


    “駕~!”


    “駕~!”


    城北一隊快馬飛馳過道,細數一十三騎,鞭抽馬急,道旁花草被風帶彎了腰,花蕊上的蜂蝶因風而舞。


    從吉安府過來的商客、江湖人正從驛站去雁城。


    眼尖的立刻認出了這隊人的身份。


    等他們打快馬而過,立刻議論起來:


    “是衡山派的。”


    “驛站那邊也有衡山門人,聽說瀟湘劍神在神峰閉關練功,這些人多半是去尋他的。”


    有人好奇嘀咕:“這麽著急,看來是有大事。”


    “聽說衡山派的劉三爺端陽節金盆洗手,難道為了這事?”


    “劉三爺是劍神的師叔,劍神多半會到場,可現在距端陽節近兩個月,就算通知也不會這樣著急。”


    一個槍挑包袱的漢子笑道:“咱們打東邊來,消息不夠靈,去衡陽城打聽打聽。”


    “走走走趕快入城!”


    五神峰驛站,全子舉與呂鬆峰停了馬便帶人朝天山峰頂而去。


    這條登山之路與往日大不相同。


    上到半山腰,會分出一條岔道。


    較為平坦的那條道路,是旅者、登山賞景的遊人詩人與香客們走的。


    另外一條,則會路過水潭瀑布,進入閉關之地。


    以往衡山派沒精力布置這些,現在卻愈發重視。


    小祖師閉關時,從驛站到半山腰有多名弟子守衛,尋常人打擾不得。


    全子舉等人路過岔道,朝陡峭的山路走。


    穿過山霧所行不過二十丈,便見到兩棟搭在巨大岩石上的木屋,拱衛中央狹道。


    聽到下麵的腳步聲,木屋中走出兩位目光炯炯的黑衣老者。


    他們正是當日與四友一道南下的梅莊莊客。


    左邊的老者是一字電劍丁堅,右邊的老者是五路神施令威。


    兩位本在衡山別院中修養,因為閑不下來,主動討了這個活。


    以往在梅莊看門,說出去不太好聽。


    現在嘛.一問就是在天柱神峰為劍神守山。


    瀟湘劍神隱於天山極巔,在那煙嵐雜遝之所,這份神秘之感也籠罩到了守山之人身上。


    丁堅與施令威甚至覺得,他們已經觸及到了江湖巔峰。


    為劍神守山這個名頭說出去,隻怕也能叫眾多武林人聞之肅穆。


    伸頭一看來的是衡山弟子,丁堅與施令威拱了拱手,立時就讓開了。


    呂鬆峰與全子舉抱拳打了一聲招唿後,直奔峰頂而去。


    這一次不用朝岩壁石洞那邊唿喊,衡山弟子們才近頂,就看到瀑布頂端石壁上有一青衣人盤坐。


    “大師兄!”


    眾人忙喊一聲貼靠過去。


    趙榮遠遠聽到腳步聲便從崖頂下來了,見呂鬆峰與全子舉麵帶急色,他已猜了個七八分。


    “可是與金盆洗手的事有關?”


    “正是!”


    全子舉遞上一封信:“這是劉師叔的朋友夏老拳師從中原寄來的書信。”


    夏老拳師是鄭州六合門掌門。


    在中原一地也小有名氣。


    趙榮接信時,呂鬆峰皺眉說道:“有人暗中挑撥,說師兄你要在端陽節論劍天下。”


    “還說了什麽?”


    趙榮問話時,第一時間想到了左大師伯。


    全子舉接話道:“陰陽劍譜散落江湖,外人傳言師兄對這劍譜不屑一顧,因此看不上那些練劍譜武功之人。這分明是無稽之談,偏偏有人要信,又說.”


    “又說師兄輕世傲物,不將天下練武之人放在眼中。”


    “根據夏老拳師信中所言,中原一地已有諸多武人義憤填膺,斥師兄年輕氣盛,揚言要南下衡陽論劍較真。”


    趙榮將信上內容端詳一遍,果如他們所言。


    呂鬆峰有些擔心:“這消息越傳越廣,已至江南。”


    “若咱們不想辦法應對,師叔金盆洗手之日,師兄怕是要麵對天下群豪。”


    “人言可畏,”趙榮將信收好,“不過也不用太擔心,若隻是論劍,即便人多,也不見得有多少人敢出手。”


    “隻是.動刀兵豈不是壞了劉師叔的喜事。”


    全子舉道:“師叔沒提此節,他收到信後著實不安,擔心給師兄惹來大麻煩。”


    “左冷禪倒是好算計,”趙榮朝中嶽方向瞧去:“他知曉東方不敗的武功與陰陽劍譜有關,放出此言,不僅要挑動江湖,恐怕還想引東方不敗與我放對。”


    “師兄,我們接下來怎麽辦?要不要出言澄清?”


    聽他們話語中有些焦急,趙榮鎮定道:“先轉告劉師叔,叫他隻管洗手。”


    “澄清就不必了,這事一旦自證,反倒叫旁人以為我衡山派心生畏懼,不僅落入下乘,反會引來更多宵小。”


    “金盆洗手當日,我自有辦法消除誤會。”


    “讓分散在周圍的勢力密切關注進入衡州府一地的武林人,做到心中有數。”


    “再叫本門弟子做好準備.”


    “端陽節迎客至師叔府上,別失了禮數,我要瞧瞧他們怎麽去論。”


    衡山派眼下風頭無兩,此時挑動天下武人肝火,這本是一件大事。


    因為這幫人不是一盤散沙,而是有大派起頭,能掀起什麽樣的風浪實在難說。


    全子舉等人極為擔憂,可瞧見自家小祖師雲淡風輕,他們也莫名鎮定下來。


    趙榮微微一笑:“我還要閉關,若有重要消息再來告訴我。”


    “是!”


    趙榮看著他們離開,心中將事情迴味幾遍。


    端陽節魔教北上黑木崖,如今任大教主又出山了,加上蓮弟防守,東方不敗南下幾率非常小。


    這幫人隻要不湊在一起,那就不算惡事。


    趙榮又迴到崖洞之中,執筆整理那些潦草感悟。


    本派《鎮嶽訣》中正平和,鉤稽心境,所以多有衡山弟子在高山流水、風雲月露中找尋,以此陶冶情操,去欲沉心。


    如今窺見陰陽造化,趙榮修改功錄得心應手。


    五行之中,肝屬木,心屬火。


    他將中正平和的運功法門修改路徑,巧妙溝通穴竅過心肝經絡,以心火燒肝木來迴鍛煉,進而大增心欲,叫真氣中多出剛猛陽氣。


    此陽灼灼在內,本門弟子修煉思路不變,還是陶冶情操,去欲沉心。


    心越靜之人,內力便越精純,越能修到高深境界。


    隻此一變,在鎮嶽訣的基礎上,便推進了一大步!


    衡山鎮嶽訣,也變成了《鎮心訣》。


    鎮嶽訣契合衡山曲藝之道,而鎮心訣則是往前延伸,大大提高上限。


    不過,對於心境的考究,自然更為嚴苛。


    趙榮瞧著改好的內功不由欣慰。


    衡山老祖師的東西不用丟,兩全其美啊。


    將這門能對衡山派造福深遠的內功收好,趙榮又鑽研起另外一門內功。


    他借鑒了洗髓經與易筋經,再結合兩部寒功,以自身對人體陰陽的理解創出來的法門,喚作《明玉真經》。


    這門神功練起來,不僅真氣綿綿,可能還有冰玉凝體,青春常駐之效。


    嶽掌門的紫霞神功不到大成便能駐顏有術,趙榮這門神功可比紫霞功強得多了。


    然此功極其難練,隻是最初步的至陰寒功就要攔住許多人。


    明玉真經中的“明”,取自陰陽。


    因此寒功之後,更是需要體悟陰陽造化至理,這才能沿著他的路子往下走。


    至陰寒功在這門內功中隻能算小門檻,就像是衡山劍法中“形”的那部分,後麵的陰陽造化,則是衡山劍法中極為深奧的“勢”。


    隻不過.


    小祖師這門神功,創衡山派的老祖師看了也要傻眼。


    可在趙榮看來,這功夫並不算走到極致。


    因為陰陽造化的至理,還不算領悟完全。


    “不行啊”


    天山崖洞,趙榮微皺眉頭。


    “這功夫就是我以後傳下去,恐怕也沒人能練成。”


    他想到一些練這功夫的法子,又搖了搖頭。


    就像七十二峰疊翠與迴風落雁劍,中間要加上一些快劍台階。


    “得降低難度才行。”


    接下來閉關的日子中,趙榮一邊打磨內功,一邊分解法門,又在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不斷感悟武學至理。


    他以洗髓經為基結合至陰寒功創出《陰神訣》。


    又以易筋經為基,融合陰陽造化法門,改造經絡行功軌跡搬動至陽之氣創出《陽神功》。


    相比於《明玉真經》,這兩部內功就要容易不少。


    但也隻是相對而言。


    趙榮這一身所學依賴超高悟性,未來能否有人繼承他的衣缽,實在難以料定。


    至於一身劍術,他要得空再去整理,為本派留下一部劍經。


    下到劍招,上到劍氣。


    崖洞中,趙榮想到深處,又微微一笑。


    他環顧天山崖洞,似乎感受到前人烙印。


    “後人能否領會強求不得,隻能看其造化了。”


    “當年老祖師留下千劍縱橫勢之時,恐怕也是如我這般想的吧。”


    這一刻,天山之上。


    衡山派老祖師與小祖師,似乎隔著數百年來了一次短暫交流。


    一位是建派之祖,一位是大興之祖。


    留下功法時,都會對後人怎麽繼承衣缽浮想聯翩。


    旁人練自己留下來的功法,不知有何變數,稍稍一想,也別有趣味。


    ……


    四月初夏,生機勃發。


    桃花李花隨著春風飄零無蹤,黃鶯兒見到落花殘,獨自啼唱,聲聲不休,卻留不住春天。


    細雨濛濛,輕煙漠漠,將江湖上掀起的塵煙稍稍壓下。


    華山玉女峰上。


    嶽掌門與寧女俠領著令狐衝嶽靈珊陸大有等一眾弟子正在下山。


    “我們早走幾日,趕在端陽前到衡陽。”


    “最近這江湖事,多半是嵩山派挑起來的。”


    陸猴兒聽了師父師娘的話不由有些擔憂:


    “趙師兄要論劍天下,豈不是耗也被耗死?若是真氣耗盡,恐怕嵩山派又要想什麽惡招出來。”


    寧女俠道:


    “除了敵人,那也有朋友。旁人中計,我們幾家卻不會中計。”


    “你們定閑師伯、天門師伯都傳信來了,我泰山、華山、恆山三派,一定會站在衡山派這邊。”


    嶽不群也點頭,他看了看留守玉女峰的弟子,又朝思過崖方向看了一眼。


    心中安心異常。


    又對門下弟子叮囑:“這次衡陽風雲匯聚,必然來一大批江湖高人。”


    “各派長輩都在,你們要注意行止,不可胡亂放肆,莫要落了我華山派的名頭。”


    “是,師父!”


    令狐衝等人笑應一聲。


    嶽掌門夫婦領著華山眾弟子下華山,出華陰南下。


    隻一天後


    華山下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穿著紅豔,渾身脂粉香,是一個塗著紅唇的漢子,他雖施粉,但也遮不住那黃臉。


    自深遠寺敗給任我行之後,封不平感受到自身不足,因此精研劍術。


    苦練幾月之後,感受到功力又進,便一路入了三秦之地,來到玉女峰下。


    仇恨,在他心中鼓蕩。


    封不平皺緊眉頭,脂粉不斷掉落。


    很快,他眼中的恨意殺意,又變作暢快。


    此刻華山上誰人能是他的對手?


    隻不過是一群待宰羔羊,生死在他一念之間。


    “師妹啊師妹,嶽不群又有什麽好?”


    封不平尖聲一笑,以往想到寧師妹他難以釋懷。


    畢竟,那端秀貌美,善良友好,又充滿俠氣的小師妹,當初哪個不喜歡?


    最後被嶽不群得了便宜。


    他一直不平此事,可眼下欲望一淡,倒一點也不在乎了。


    隻是因為仇恨心性扭曲,想要徹底撕碎仇人的美好,以此撫平傷痕痛楚。


    封不平正在登玉女峰。


    峰頂處一位青袍老人望他一眼後微微一愣,以為自己看錯了,很快又閃身隱藏起來。


    這一切,封不平並未察覺。


    他徑直闖到峰上,立刻被守在山上的華山弟子瞧見。


    “閣下是誰?”


    陶鈞是嶽不群七弟子,這次負責領著新弟子們守山,他沒能認出妖豔的封不平。


    封不平不急著拔劍,笑道:“叫嶽不群來見我。”


    盯著這個怪人,陶鈞皺了皺眉,感覺來者不善,可師父不在家,故而還算禮貌地說道:“師父師娘南下衡陽去了。”


    “閣下來尋我師父,可以等三個月後再來。”


    “什麽?!”


    封不平低喝一聲,那尖銳妖異的嗓音嚇得陶鈞與幾名華山弟子退後幾步。


    他們心下不安,又將師父師娘去衡陽的消息再說一遍。


    封不平朝玉女峰下看了看,眼中殺意泛濫。


    “嶽不群,伱跑得挺快”


    “那你的徒弟全要死,哼,我倒想知道你聽聞華山弟子被殺光的消息會有什麽感觸。”


    “叫你也感受我的痛苦。”


    他冷笑一聲,目光掃向華山上的小羊羔。


    “你”


    “你要幹什麽,你到底是什麽人!”


    陶鈞與另外五名弟子拔出劍來,卻隻是舉著劍後退。


    他們藝業稀鬆,而這妖異怪人一來就喊他們師父的名字,顯然不是他們能對付的。


    “我是什麽人?”


    “我是嶽不群的仇人,他不在,你們就替他死好了。等我之後殺了嶽不群,你們再去問他就什麽都明白了。”


    “嘿嘿嘿,要怪就怪嶽不群吧。”


    封不平正要拔劍殺人。


    忽然


    “你是小封?”


    這一道蒼老的聲音傳入封不平耳中,頓時讓他渾身劇震。


    一口吐沫順著喉嚨咽下去,封不平不再看那些華山弟子,艱難扭動脖子看向山道,那青袍老者的麵貌讓他產生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那樣的矛盾,又那樣真實!


    封不平內心瞬間扭曲,表情也跟著扭曲起來。


    瞧見他的神色,風清揚幽幽一歎,知道自己沒有認錯。


    “小封,你怎麽變成了這副樣子。”


    老人微微搖頭,讓痛苦無比的封不平備受煎熬。


    不知道怎麽迴應老人的話,他忽然拔出劍來。


    一道紅影迅捷無倫衝向山道!


    狂風唿嘯,那劍光將一眾華山弟子嚇傻了,甚至沒去想怎麽玉女峰上多出一位老人。


    陶鈞眼前一花,他手中握著的長劍已在老人手中。


    白牆大院之前的空地上,兩道劍光碰在一起。


    封不平的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本就極快,此時在辟邪心法催動下,雖有破綻,卻讓破綻快到一閃而逝。


    相比於之前同任我行比劍,封不平的劍法又有進步。


    他能自創完整劍招,學習領悟能力各都極強。


    此時麵對這位師叔,他已將所有本事全部展露。


    狂風快劍能鼓蕩出劍風,在極快的劍招之下,那風刮到人臉上叫人生疼。


    然而.


    在風老先生眼中,封不平依然是有招境。


    風清揚一劍出手暗藏獨孤九劍中的三百六十種變化,隻要你有招,就在他的變化之中!


    封不平的劍快,可他功力不夠,還是達不到極致。


    因此,他每出一招,風清揚都能一劍跟上。


    封不平的劍快,導致風清揚的劍也迅捷無倫。


    接連幾十招過後,風清揚已能破他劍法。


    可麵對這個後輩,老人家到底心軟了,讓封不平將整整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使完,直到他劍招重複。


    玉女峰上狂風大作,風老先生一劍刺中風眼,劍尖懸停在封不平咽喉!


    封不平,敗了。


    他看了風清揚一眼,不再抬劍,而是求死朝風清揚的劍尖撞去。


    風老先生迅捷收劍,抬腳將封不平踢飛。


    “唉,癡兒.”


    風清揚幽幽一歎:“小封,你又何必?”


    “師叔~!”


    封不平跪在地上,重重朝風清揚叩頭,又將頭埋在地上,不願抬起。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難以描述。


    三十年前,他與成不憂、叢不棄等人,還向本門劍法最厲害的風清揚師叔請教劍法。


    加之是劍宗長輩,其中親切,豈用多話。


    可惜物是人非,再難迴到當初。


    封不平長跪不起,似要吐出心中苦水,又大喊一聲:“師叔!”


    他臉上的胭脂,已被淚水濕透。


    風清揚望著他這個樣子,也不知該說什麽好。


    “方才的劍法有劍宗痕跡,我卻沒有見過,可是你創的。”


    “是。”


    “你又練了那陰譜上的武功?”


    “是。”


    風清揚踱了兩步:


    “這套劍法還是太重形表,雖然快,卻又做不到心劍合一,因為你的心沒在這劍上,導致到處都是斧鑿痕跡。”


    “你倒是好天賦,若能明劍心,悟劍意,也許能走到無招境。”


    “唉,怎得走上了歧途。”


    風老先生見他花枝招展,為他不值。


    提到這劍法,封不平卻固執道:“師叔,我的心就在劍上,我隻剩下了這柄劍,我可以為之付出一切。”


    “你隻想著報仇,心如何在劍上?”


    “那陣狂風很亂,你的心也很亂,我有沒有說錯。”


    聞聽此言,封不平沉默良久,又開口道:“師叔說得不錯,可是”


    他一下抬起頭:“可是弟子沒有做錯,難道不該報仇嗎?”


    “師叔既然在此,為何不重振華山劍宗!”


    風清揚卻看淡了,搖頭道:“劍宗氣宗,當年就不該爭,又有什麽好爭的?”


    “我的話卻沒有人聽。”


    “即便你殺了嶽不群,殺了所有的華山弟子,這是在振興門派嗎?隻不過是延續當初的仇恨,爭一個誰對誰錯。”


    “你爭贏了,又如何?”


    風清揚朝華山上望去:“就算爭贏了,那些.唉,那些人也迴不來了。”


    “當年那事之後,我已發誓不再理會江湖事。”


    封不平愣愣地看著老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他的精神,像是一下子垮掉了。


    本以為劍宗長輩都已死絕,沒想到遇到一個曾經十分親切之人。


    可是


    這樣的長輩,卻在勸他放下仇恨,放下劍氣之爭。


    “去吧,下山去吧。”


    封不平在失神之間,又聽到老人的話。


    他長吸一口氣,直直地望著老人。


    “師叔.”


    念叨著兩個字,封不平又磕了一個響頭,等他抬起頭時,老人已經沒了蹤影。


    隨著老人消失,他的心仿佛也空了。


    他慢慢收起劍,不再看那些華山弟子一眼。


    封不平拖著沉重的步伐,旁人無法體會他的心情,一路低頭走到玉女峰下,不曾迴望。


    他腦海中閃爍著走馬燈,那是關於他與華山的一切,直到老人最後一聲“走吧,下山去吧”。


    那一刻,走馬燈熄滅.


    封不平人還活著,心卻已死。


    華山腳下,他將劍抱在懷中,一路朝華陰走。


    他越是失神,這柄劍越讓他充實。


    慢慢地.


    他空掉的心,被懷中的劍填補上去,直至填滿。


    腦海中再也想不到其他東西,唯有這柄劍,這是他最後的依靠。


    封不平並非人劍合一,而是在信念崩塌之後,產生了遵從感。


    遵從劍的意誌,遵從劍的一切。


    這是為劍所馭,為劍所役,為劍所奴,是為劍奴。


    封不平感受到劍的意誌,從華陰朝中條山而去。


    那是他最後的歸所。


    孤獨的一柄劍,還有.中條山上的孤魂野鬼,正好為伴。


    可是,還沒有走出華陰城。


    一道道聲音傳入封不平的耳中。


    “端陽節快到了,瀟湘劍神馬上要論劍天下!聽說丐幫幫主與副幫主已經啟程!”


    “何止是丐幫,我聽說少林武當的方證大師與衝虛道長都出動了!”


    “天下正道豪傑齊聚雁城,劍神好大的魄力,這是要一人之力問劍天下嗎?!”


    “不敢想象雁城會有多少大人物出現!武林盛會,豈可錯過!”


    “備馬,快備馬!”


    “……”


    封不平的目光沒什麽變化,卻轉移了目標。


    從前往中條山改為南下衡陽。


    “論劍天下,論劍天下”


    他癡癡念叨著


    瀟湘劍神,這本是他刻意去躲避的對手。


    如今,卻迫不及待想與之一戰。


    隨著封不平改道,不久之後便有江湖傳言


    據說有一紅衣人抱劍南下,一路招惹到他的江湖人無不在他劍下一招喪命!


    此人的劍如風一般,那風無影,劍也無蹤。


    江湖人猜測,這神鬼莫測的用劍高手應當也是衝著瀟湘劍神去的。


    那些從陰譜陽譜中有所得之人,哪個不是練武成癡?


    瀟湘劍神縱然厲害,他們也常懷傲氣,不願服輸,各都南下領教!


    端陽節還未到,江湖浪潮已在翻湧。


    崆峒山下,神拳二老背著包袱,穿過了涇河與胭脂河的懷抱,直下衡陽。


    “這瀟湘劍神確實厲害,但也太過氣盛。”


    “真以為這天下沒有英傑?”


    “不錯,聽聞他拳腳功夫也不差。”


    “不知道有沒有膽子領教我們剛柔並濟的玄空神拳?”


    “哈哈哈!”


    神拳二老領著數位崆峒弟子,在路上暢快大笑,他們身旁還有一名老者,非常沉默,不苟言笑。


    此人正是久不出世的崆峒掌門白虹子,玄空門、飛龍門、追魂門,尚在崆峒山的三門為他一人所掌。


    神拳二老說話時,也不朝掌門人瞧,直接將他當成空氣。


    因為他們知曉掌門人的寡淡性格。


    若不是有瀟湘劍神這樣千百年來少見的江湖奇才,掌門人一定還在練功,不會下山。


    他隻是好奇,想去看上一眼.


    昆侖雪山前,震化子撕爛上衣,再一次展露心口的劍氣傷痕。


    “師兄,你盡管向劍神挑戰。”


    “就算再帶迴一道劍氣也無妨,正好我們一道參研此中妙諦。”


    “好,我正想領教一下劍神大道。”


    短暫交流,昆侖派掌門人乾坤一劍震山子欣然南下。


    太室山,勝觀峰上。


    “左師兄,一切都和咱們預想中的一樣,那些人或有善意或有惡意,都不願放過與瀟湘劍神一戰的機會。”


    鍾鎮衣著正常,聲音稍有尖細:“天下英傑有之,追名逐利者更是多不勝數。”


    “英雄齊聚,誰不想借此機會揚名立萬?”


    丁勉在一旁點頭:“當初在林家祖宅撕碎陽譜的六個怪人聽說實力大進,他們也朝衡陽去了,可真是熱鬧得很。”


    費彬露出欽佩之色:“左師兄果然妙計,這一招他趙榮必要生生接下。”


    “他會戰天下英豪,還能剩幾成功力?”


    陸柏跟著獻策:“劍氣再強那也是真氣所化,一旦他耗盡真氣,我們便找機會將之殺掉,以絕後患!”


    左冷禪道:“想必趙榮會有些震懾手段。”


    “我們安排的人便乘這個時候上,挑動那些武林人的情緒,叫趙榮沒有喘息之機。想和在福州一樣一劍將所有人嚇倒,那是休想。”


    “攪渾了雁城之水,我們再伺機而動。”


    “好!”


    “方證與衝虛已經啟程,我們也即刻動身。”


    “是!”


    嵩山派行動之時,泰山派、恆山派的人都已經到了黃州府。


    峨眉派金光上人向來不理江湖俗事。


    可此次動靜太大。


    鬆紋道人與鬆崖道人幾次出言,金光上人便遣師弟金頂上人與他們一道行動。


    正道各派齊聚,這等場合峨眉派不來人的話,以後大家聽了峨眉派三字都要低看幾眼。


    旁人會說:衡山論劍,你峨眉不敢去!


    鬆崖道人與鬆紋道人上次在福州就被震懾了一次,如今哪能咽下這口氣。


    左冷禪的陽謀,這些顧忌麵皮之人,自然要往上湊一湊。


    但是


    江湖之大,總有例外。


    有些人哪怕不去衡陽,也不必在乎旁人說些什麽。


    比如,點蒼派!


    摩鷹高崖上。


    鄒鬆清將自己收到的江湖消息告知了商素風。


    他很快就從師父口中得到答案:“不去。”


    商素風一雙鷹目愈發銳利,他朝著對麵鷹崖一指:“你可曾見過成群結隊的蒼鷹?”


    鄒鬆清道:“不曾。”


    “不錯,成群而飛的,多半隻是麻雀。”


    “這些麻雀,隻能是蒼鷹的口糧。”


    聽了商素風的話,鄒鬆清渾身一震,又見師父背對著他,聲音徐徐響徹高崖:


    “與劍神論劍,天下間沒有人比為師更了解。”


    “等為師練成神功,自然會有蒼鷹與蒼鷹之間的對峙。”


    “是!!”


    鄒鬆清激動地喊出聲音,情不自禁地朝師父彎腰一拜。


    師父可是與劍神論劍百招的人物!


    那些去了衡陽的人,誰能與劍神過百招?即便他不去衡陽,旁人也無可指摘。


    在大理武林,師父已被尊為點蒼神劍。


    這次劍神論劍天下,鄒鬆清聽了師父一言,瞬間感覺這摩鷹高崖會變成點蒼派乃至大理武林的一處聖地!


    ……


    五月初一,五神峰。


    一道青影點著高崖輕盈而下,道旁山霧,就像是被一劍斬過,切斷分開。


    負責守山的兩名老者拱手見禮。


    一字電劍與五路神眼睛大亮,炯炯目光之中,那股興奮之情簡直讓他們顫抖。


    二人豈能不知江湖上發生了什麽?!


    江湖大浪,無盡拍打著雁城堤岸!


    衡陽城內,已是豺狼遍地,虎踞龍盤!


    兩位守山人看向天山之西,他們的眼中,打西邊來的那已經不是一道青衣人影。


    而是一柄劍!


    一柄出鞘神劍.!


    仲夏之月,天山之巔,劍神西來,衡山論劍.!


    ……


    感謝調舊辭陳的大萌主打賞!破費啦~!感謝大師姐支持~~!(''-''*ゞ


    感謝headacherf的1000點幣打賞!


    感謝一少俠請留步一的500點幣打賞!


    感謝月下聽曲、數字哥書友100504182726781、數字哥20201113102111482、數字哥20220226090133660、數字哥1708032377094881280的100點幣打賞!


    感謝諸位江湖朋友的寶貴月票與推薦票~!


    (''-''*ゞ敬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出衡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片蘇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片蘇葉並收藏劍出衡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