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甄嬛傳—孟靜嫻5
綜影視之配角的心願救贖 作者:江覓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年後的一天,朝堂上又傳來科爾沁求娶公主的消息。
消息傳到永壽宮後,熹貴妃心裏不禁咯噔一下,盤算一下現如今宮裏適齡的也隻有靈犀了,這可是她和他唯一的孩子了。
本來還想多留兩年,沒想到竟出了這番事。
顧不得細想,熹貴妃踉踉蹌蹌地來到養心殿,眼中滿是淚水與乞求:“皇上,靈犀她不能去啊,她還那麽小。”
“臣妾如何舍得她和朧月一般,遠嫁草原,從此天各一方,再難見麵!”
皇上皺著眉,看著熹貴妃傷心的樣子眼中也閃過一絲不忍,但還是沉聲說道:
“朕又何嚐願意,可是貴妃啊,為了大清的安穩,我們不得不有所割舍。”
“這是身為皇室子女的責任,朕也無可奈何。”
熹貴妃仍不肯放棄:“皇上,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臣妾身邊就剩靈犀了!”
熹貴妃緊緊抓著皇上的衣角,仿佛抓住最後一絲希望:“皇上,求您再想想辦法。”
“朕也無奈啊,這是大局所需。”皇上長歎一口氣,伸手扶起了她。
“準格爾那邊剛剛安穩,若此時拒絕科爾沁,恐生事端。”
“皇上……”熹貴妃看著眼前決斷的男人,隻覺得有些陌生。
他還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為了皇位什麽都可以舍棄了。
還自詡什麽深情,對她多好,可到頭來還不是將她們的女兒都送了出去,隻為了他的江山社稷。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諷刺啊!
她甄嬛原本隻求一人心,兜兜轉轉走到了這個結局,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兒女平安,但是連這個都實現不了。
她這一生又得到了什麽呢?
失摯愛之侶,喪早歲之子,遣和親之女,命運之酷待,實乃至甚!
“臣妾知曉了。”
熹貴妃渾渾噩噩地迴到自己的寢宮,緊緊地將靈犀摟在懷裏,淚水止不住地流淌。
“靈犀,我的孩子,你怎麽能和你姐姐一樣,要去到那遙遠的草原,從此和額娘天各一方!”
熹貴妃心如刀絞:“額娘真想替你去承受這一切。”
靈犀懂事地用手擦去母親的淚水,輕聲說:“額娘,靈犀知道這是大清公主的責任。”
“靈犀會堅強的,額娘不要太傷心了。”
“可為什麽偏偏是我的孩子!”
熹貴妃抱著靈犀痛哭:“我究竟做了什麽才讓上天這麽對待我的孩子。”
“額娘……”靈犀緊緊抱住熹貴妃,她其實也有些不舍得額娘。
無論兩人有多麽不舍,出嫁的日子終究還是來臨了,靈犀身著鮮豔而華麗的嫁衣,神情卻並無多大歡喜。
熹貴妃拉著靈犀的手,怎麽也舍不得放開,仿佛一鬆手就會永遠失去她。
“靈犀,到了那邊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忘了額娘。”熹貴妃淚眼朦朧,聲音顫抖。
“額娘,靈犀會的,您放心吧。”靈犀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可眼中的悲傷卻怎麽也掩飾不住:“靈犀會想您的。”
就這樣,靈犀如同她的姐姐朧月一般,踏上了前往草原的馬車,車輪緩緩滾動,帶起一路煙塵,也帶走了靈犀。
留下熹貴妃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馬車遠去的方向,怎麽也不肯離去。
“我的孩子……”熹貴妃喃喃自語:
“這輩子我就得了三個孩子,弘暥早早離我而去,唯二的女兒也都遠離故土,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見麵。”
“往後的日子我該怎麽過?”
她也隻能日夜祈禱,祈禱有一天,她們母女可以再相見。
……
某一日,皇上來永壽宮看望熹貴妃。
看到皇上進來,熹貴妃俯身行禮,然後看著他說道:“臣妾參見皇上。”
皇上微微抬手:“起來吧。”
熹貴妃起身,眼中透著一絲幽怨:
“皇上,臣妾常常在這宮中思念著朧月和靈犀,不知她們在遠方可安好。”
皇上輕歎一聲:“愛妃莫要太過傷懷,她們既是公主,便要為了大清的安寧付出。”
熹貴妃忍不住說道:“皇上,難道皇家的子女就注定要承受這分離之苦嗎?”
“臣妾每每想起,心中便如刀割一般。”
皇上皺了皺眉:“朕又何嚐願意,隻是身為天子,有些抉擇不得不做。”
熹貴妃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皇上,臣妾明白您的苦衷,可臣妾身為額娘,這心痛實在難以忍受。”
皇上也是真心疼愛兩位公主的,他沉默片刻,說道:“愛妃,朕知曉你心中的苦,隻是這一切皆是為了江山社稷。”
“待局勢穩定,或許有機會讓她們迴宮省親。”
熹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真的嗎?皇上。”
皇上點了點頭:“朕會盡力安排。”
說完,皇上轉身離去,留下熹貴妃在原地,望著皇上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同樣在這些年裏,元佑在孟靜嫻的悉心教導下,一天天地茁壯成長著。
孟靜嫻將自己所有的心血與愛意都傾注在了元佑身上,她用溫柔與耐心,一點一點地培養著元佑。
元佑在她的教導下,不僅知書達理,而且心地善良,舉止優雅,言談得體。
孟靜嫻看著元佑一天天變得優秀,心中滿是欣慰和自豪。
這一次,終於不是像上一世那樣,明明是果郡王唯一的子嗣,卻被過繼出去,成為一個普通的宗室子弟。
同時,這些年皇上也一直關注著元佑的成長,這是十七弟留下的血脈,看著他不免就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十七弟。
“這孩子越來越出色了。”皇上欣慰地說道。
看著元佑被教導得如此之好,皇上十分欣慰。
於是早早地就下旨封了元佑為世子,並且他還當眾表示,隻要元佑一及冠,便可以繼承王位,成為新一任的果郡王,從他的孩子開始降爵。
孟靜嫻和元佑的日子過得十分幸福,不久元佑也遇到了心儀的姑娘。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元佑大婚,娶了他心愛的女子為妻。
孟靜嫻看著元佑成家立業,想必原主看見了也會欣慰。
“元佑啊,以後要好好對待你的福晉。”孟靜嫻叮囑道。
“額娘 ,我知道的。”元佑笑嘻嘻地迴答道。
此後的日子裏,元佑和福晉相濡以沫,兩人都非常敬重孟靜嫻,果郡王府的生活平靜而美好。
而孟靜嫻也在子孫環繞中安享晚年。
宮中的熹貴妃還在盼望著有一天能和自己的女兒團聚。
縱然是錦衣加身、玉食相伴,生活極其富貴,卻還是無法與親人相聚。
(完)
消息傳到永壽宮後,熹貴妃心裏不禁咯噔一下,盤算一下現如今宮裏適齡的也隻有靈犀了,這可是她和他唯一的孩子了。
本來還想多留兩年,沒想到竟出了這番事。
顧不得細想,熹貴妃踉踉蹌蹌地來到養心殿,眼中滿是淚水與乞求:“皇上,靈犀她不能去啊,她還那麽小。”
“臣妾如何舍得她和朧月一般,遠嫁草原,從此天各一方,再難見麵!”
皇上皺著眉,看著熹貴妃傷心的樣子眼中也閃過一絲不忍,但還是沉聲說道:
“朕又何嚐願意,可是貴妃啊,為了大清的安穩,我們不得不有所割舍。”
“這是身為皇室子女的責任,朕也無可奈何。”
熹貴妃仍不肯放棄:“皇上,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臣妾身邊就剩靈犀了!”
熹貴妃緊緊抓著皇上的衣角,仿佛抓住最後一絲希望:“皇上,求您再想想辦法。”
“朕也無奈啊,這是大局所需。”皇上長歎一口氣,伸手扶起了她。
“準格爾那邊剛剛安穩,若此時拒絕科爾沁,恐生事端。”
“皇上……”熹貴妃看著眼前決斷的男人,隻覺得有些陌生。
他還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為了皇位什麽都可以舍棄了。
還自詡什麽深情,對她多好,可到頭來還不是將她們的女兒都送了出去,隻為了他的江山社稷。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諷刺啊!
她甄嬛原本隻求一人心,兜兜轉轉走到了這個結局,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兒女平安,但是連這個都實現不了。
她這一生又得到了什麽呢?
失摯愛之侶,喪早歲之子,遣和親之女,命運之酷待,實乃至甚!
“臣妾知曉了。”
熹貴妃渾渾噩噩地迴到自己的寢宮,緊緊地將靈犀摟在懷裏,淚水止不住地流淌。
“靈犀,我的孩子,你怎麽能和你姐姐一樣,要去到那遙遠的草原,從此和額娘天各一方!”
熹貴妃心如刀絞:“額娘真想替你去承受這一切。”
靈犀懂事地用手擦去母親的淚水,輕聲說:“額娘,靈犀知道這是大清公主的責任。”
“靈犀會堅強的,額娘不要太傷心了。”
“可為什麽偏偏是我的孩子!”
熹貴妃抱著靈犀痛哭:“我究竟做了什麽才讓上天這麽對待我的孩子。”
“額娘……”靈犀緊緊抱住熹貴妃,她其實也有些不舍得額娘。
無論兩人有多麽不舍,出嫁的日子終究還是來臨了,靈犀身著鮮豔而華麗的嫁衣,神情卻並無多大歡喜。
熹貴妃拉著靈犀的手,怎麽也舍不得放開,仿佛一鬆手就會永遠失去她。
“靈犀,到了那邊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忘了額娘。”熹貴妃淚眼朦朧,聲音顫抖。
“額娘,靈犀會的,您放心吧。”靈犀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可眼中的悲傷卻怎麽也掩飾不住:“靈犀會想您的。”
就這樣,靈犀如同她的姐姐朧月一般,踏上了前往草原的馬車,車輪緩緩滾動,帶起一路煙塵,也帶走了靈犀。
留下熹貴妃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馬車遠去的方向,怎麽也不肯離去。
“我的孩子……”熹貴妃喃喃自語:
“這輩子我就得了三個孩子,弘暥早早離我而去,唯二的女兒也都遠離故土,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見麵。”
“往後的日子我該怎麽過?”
她也隻能日夜祈禱,祈禱有一天,她們母女可以再相見。
……
某一日,皇上來永壽宮看望熹貴妃。
看到皇上進來,熹貴妃俯身行禮,然後看著他說道:“臣妾參見皇上。”
皇上微微抬手:“起來吧。”
熹貴妃起身,眼中透著一絲幽怨:
“皇上,臣妾常常在這宮中思念著朧月和靈犀,不知她們在遠方可安好。”
皇上輕歎一聲:“愛妃莫要太過傷懷,她們既是公主,便要為了大清的安寧付出。”
熹貴妃忍不住說道:“皇上,難道皇家的子女就注定要承受這分離之苦嗎?”
“臣妾每每想起,心中便如刀割一般。”
皇上皺了皺眉:“朕又何嚐願意,隻是身為天子,有些抉擇不得不做。”
熹貴妃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皇上,臣妾明白您的苦衷,可臣妾身為額娘,這心痛實在難以忍受。”
皇上也是真心疼愛兩位公主的,他沉默片刻,說道:“愛妃,朕知曉你心中的苦,隻是這一切皆是為了江山社稷。”
“待局勢穩定,或許有機會讓她們迴宮省親。”
熹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真的嗎?皇上。”
皇上點了點頭:“朕會盡力安排。”
說完,皇上轉身離去,留下熹貴妃在原地,望著皇上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同樣在這些年裏,元佑在孟靜嫻的悉心教導下,一天天地茁壯成長著。
孟靜嫻將自己所有的心血與愛意都傾注在了元佑身上,她用溫柔與耐心,一點一點地培養著元佑。
元佑在她的教導下,不僅知書達理,而且心地善良,舉止優雅,言談得體。
孟靜嫻看著元佑一天天變得優秀,心中滿是欣慰和自豪。
這一次,終於不是像上一世那樣,明明是果郡王唯一的子嗣,卻被過繼出去,成為一個普通的宗室子弟。
同時,這些年皇上也一直關注著元佑的成長,這是十七弟留下的血脈,看著他不免就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十七弟。
“這孩子越來越出色了。”皇上欣慰地說道。
看著元佑被教導得如此之好,皇上十分欣慰。
於是早早地就下旨封了元佑為世子,並且他還當眾表示,隻要元佑一及冠,便可以繼承王位,成為新一任的果郡王,從他的孩子開始降爵。
孟靜嫻和元佑的日子過得十分幸福,不久元佑也遇到了心儀的姑娘。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元佑大婚,娶了他心愛的女子為妻。
孟靜嫻看著元佑成家立業,想必原主看見了也會欣慰。
“元佑啊,以後要好好對待你的福晉。”孟靜嫻叮囑道。
“額娘 ,我知道的。”元佑笑嘻嘻地迴答道。
此後的日子裏,元佑和福晉相濡以沫,兩人都非常敬重孟靜嫻,果郡王府的生活平靜而美好。
而孟靜嫻也在子孫環繞中安享晚年。
宮中的熹貴妃還在盼望著有一天能和自己的女兒團聚。
縱然是錦衣加身、玉食相伴,生活極其富貴,卻還是無法與親人相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