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昆侖仙境(下)
約定的日子很快就來到了,這一個月裏跟平時的生活差不多,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因為即將到來的昆侖之行而產生多大的變化,臨行之前,我雨柔先把靈兒和彤彤送到了他們爺爺奶奶哪裏,彤彤這還是第一次跟我和雨柔分離,所以很不舍得,不過這次前去昆侖可不能帶著這兩個小家夥,就算是靈猿也隻能留下來保護靈兒和彤彤的安全,對於彤彤的撒嬌我和雨柔是頭疼不已,真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了,最後還是靈兒這小子幫了大忙,讓彤彤不再纏著我和雨柔,臨走前走囑咐靈兒一定要在爸爸媽媽不在的這段時間裏,照顧好妹妹,另外要聽爺爺奶奶的話,這一點其實就算我不說,依照靈兒的性子也會這麽做的,有時候我都會在想,感謝上天賜給我和雨柔這麽懂事的一個孩子,省去了我和雨柔的不少事情,當然感慨的話還是等到以後有空再說吧。
一個小時後,隻見在這茫茫的雪山冰川上空兩道劍芒一閃而逝,等待劍芒收斂之後露出了一男一女兩道身形,這一男一女自然就是我和雨柔了,來到昆侖山範圍之後,我拿出了那塊刻在玉簡上的邀請函,這塊玉簡乃是取上品的昆侖玉製作而成,其中刻畫著一道陣法,我大致看了一下這個陣法的作用就好比是一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以後,你就可以根據這把鑰匙的指引找到昆侖仙境的入口處了,而想要進入昆侖仙境的話,還是需要這把鑰匙來打開入口處的陣法禁製方能進入。隨著我向玉簡之中注入法力,這塊玉簡漸漸的開始亮了起來,在玉簡的表麵出現了一條路線,順著玉簡指引的方向,我和雨柔禦劍緩緩的向著昆侖仙境的入口飛去,在此過程中雨柔雖然極力掩飾心中的震撼,但是激動的神情還是沒能完全掩蓋下去。
說起來這還是雨柔第一次來到這昆侖冰川之中,對於這廣袤的昆侖冰川,雨柔心中充滿了震撼,其實這也難怪,記得我第一次來到這昆侖冰川之時,我心中的震撼要比現在的雨柔還要強烈,昆侖山作為中國第一神山,橫貫我國最西麵的三個省,是亞洲中部最大的山脈,也是中國西部山脈的主幹。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另外在古代神話中傳說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故此又被稱作是“眾神之地”。
昆侖山脈按照山脈的走向大體上分為西、中、東三段,其中屬中段最為神秘,黃河、長江、瀾滄江都是由此發源,整座山遍布著沙漠或至多可以名之為草原的地方的狀況製約植被的發展。許多地區有岩石沙漠構成。偶見的死水塘為諸如藏羚羊和藏岩羚羊以及大群野驢和成群的野犛牛等數種野生有蹄動物提供水草。在較為潮潤的西部山脈,大角野羊在高處的草原吃草。青綿羊、拉達克東方盤羊及高地山羊零星分布於整個西部山區上部的岩石上。水道附近的柳叢常有棕熊;狼為當地特有,但雪豹就為罕見。許多候水鳥在季節遷徙中常出沒此處的湖泊。
在中國道教文化裏,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坐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昆侖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鬥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簷、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玉皇閣”(兩層)。此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道觀聖地。然而,在十年****中它變為一片廢墟,隨後政府雖然大力進行了修繕重建,但可惜的是已非全貌。
當然要說起世人皆知的還要數發生在昆侖山之中的種種異象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應該是昆侖山有名的“地獄之門”了,不過“地獄之門”是現代人給予起的稱號,其實所謂的“地獄之門”指的就是位於昆侖山中段中的那陵格勒山穀,又被稱為死亡山穀,相傳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寧願讓牛羊因沒有肥草吃而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讓其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穀。這個穀地即是死亡穀,穀裏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傳遞著一股陰森懾人的死亡氣息。
1983年有一群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穀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穀。一位牧民冒險進入穀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
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穀的襲擊。那是1983年7月,外麵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穀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迴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那陵格勒山穀隻不過是昆侖山眾多異象之中比較出名的一個罷了,另外還有很多奇特的異象以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解釋清楚,隻能等待以後去慢慢的弄清楚了。
跟隨著玉簡的指引,我和雨柔禦劍飛行了一個多小時,才總算是來到了玉簡最終指引的地方,而等到了這個地方看過之後,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沒想到這玉簡最終指引的地方就是這那陵格勒山穀,並且此時這山穀之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各色的虹芒了,初步估計也有二三十之數,雖然其中大部分人都用法力遮蓋住了身形和容貌,但是我還是從其中發現了幾個甚為熟悉的身影,這幾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師兄茅師兄等人,並且天麟這小子也身在其中,而我和雨柔出現時也用法力遮蓋住了身形,所以我和雨柔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我也樂得如此,因為修為高出他們不少的緣故,直到我先主動出聲跟張師兄他們打了聲招唿後,他們才認出我和雨柔來,說來我們也有快一年沒見了,詢問了一下為什麽這麽多人聚集在這入口為什麽不直接進去,張師兄說:“我們來了有一會兒了,也是來了以後才聽說,現在這山穀之中的雷擊頻率很高,需要等待一會兒方能進入,在我們之前有兩個人仗著實力強悍打算強行入內,可是結果卻是被天雷給劈了迴來,有了前車之鑒後,大家都不敢肆意行動了,隻能在原地等待。”聽了張師兄的解釋後我心裏明了了此地現在的情況,既然要等那大家就一起等吧,反正也不著急。
(本章完)
約定的日子很快就來到了,這一個月裏跟平時的生活差不多,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因為即將到來的昆侖之行而產生多大的變化,臨行之前,我雨柔先把靈兒和彤彤送到了他們爺爺奶奶哪裏,彤彤這還是第一次跟我和雨柔分離,所以很不舍得,不過這次前去昆侖可不能帶著這兩個小家夥,就算是靈猿也隻能留下來保護靈兒和彤彤的安全,對於彤彤的撒嬌我和雨柔是頭疼不已,真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了,最後還是靈兒這小子幫了大忙,讓彤彤不再纏著我和雨柔,臨走前走囑咐靈兒一定要在爸爸媽媽不在的這段時間裏,照顧好妹妹,另外要聽爺爺奶奶的話,這一點其實就算我不說,依照靈兒的性子也會這麽做的,有時候我都會在想,感謝上天賜給我和雨柔這麽懂事的一個孩子,省去了我和雨柔的不少事情,當然感慨的話還是等到以後有空再說吧。
一個小時後,隻見在這茫茫的雪山冰川上空兩道劍芒一閃而逝,等待劍芒收斂之後露出了一男一女兩道身形,這一男一女自然就是我和雨柔了,來到昆侖山範圍之後,我拿出了那塊刻在玉簡上的邀請函,這塊玉簡乃是取上品的昆侖玉製作而成,其中刻畫著一道陣法,我大致看了一下這個陣法的作用就好比是一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以後,你就可以根據這把鑰匙的指引找到昆侖仙境的入口處了,而想要進入昆侖仙境的話,還是需要這把鑰匙來打開入口處的陣法禁製方能進入。隨著我向玉簡之中注入法力,這塊玉簡漸漸的開始亮了起來,在玉簡的表麵出現了一條路線,順著玉簡指引的方向,我和雨柔禦劍緩緩的向著昆侖仙境的入口飛去,在此過程中雨柔雖然極力掩飾心中的震撼,但是激動的神情還是沒能完全掩蓋下去。
說起來這還是雨柔第一次來到這昆侖冰川之中,對於這廣袤的昆侖冰川,雨柔心中充滿了震撼,其實這也難怪,記得我第一次來到這昆侖冰川之時,我心中的震撼要比現在的雨柔還要強烈,昆侖山作為中國第一神山,橫貫我國最西麵的三個省,是亞洲中部最大的山脈,也是中國西部山脈的主幹。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另外在古代神話中傳說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故此又被稱作是“眾神之地”。
昆侖山脈按照山脈的走向大體上分為西、中、東三段,其中屬中段最為神秘,黃河、長江、瀾滄江都是由此發源,整座山遍布著沙漠或至多可以名之為草原的地方的狀況製約植被的發展。許多地區有岩石沙漠構成。偶見的死水塘為諸如藏羚羊和藏岩羚羊以及大群野驢和成群的野犛牛等數種野生有蹄動物提供水草。在較為潮潤的西部山脈,大角野羊在高處的草原吃草。青綿羊、拉達克東方盤羊及高地山羊零星分布於整個西部山區上部的岩石上。水道附近的柳叢常有棕熊;狼為當地特有,但雪豹就為罕見。許多候水鳥在季節遷徙中常出沒此處的湖泊。
在中國道教文化裏,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坐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昆侖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鬥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簷、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玉皇閣”(兩層)。此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道觀聖地。然而,在十年****中它變為一片廢墟,隨後政府雖然大力進行了修繕重建,但可惜的是已非全貌。
當然要說起世人皆知的還要數發生在昆侖山之中的種種異象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應該是昆侖山有名的“地獄之門”了,不過“地獄之門”是現代人給予起的稱號,其實所謂的“地獄之門”指的就是位於昆侖山中段中的那陵格勒山穀,又被稱為死亡山穀,相傳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寧願讓牛羊因沒有肥草吃而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讓其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穀。這個穀地即是死亡穀,穀裏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傳遞著一股陰森懾人的死亡氣息。
1983年有一群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穀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穀。一位牧民冒險進入穀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
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穀的襲擊。那是1983年7月,外麵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穀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迴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那陵格勒山穀隻不過是昆侖山眾多異象之中比較出名的一個罷了,另外還有很多奇特的異象以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解釋清楚,隻能等待以後去慢慢的弄清楚了。
跟隨著玉簡的指引,我和雨柔禦劍飛行了一個多小時,才總算是來到了玉簡最終指引的地方,而等到了這個地方看過之後,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沒想到這玉簡最終指引的地方就是這那陵格勒山穀,並且此時這山穀之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各色的虹芒了,初步估計也有二三十之數,雖然其中大部分人都用法力遮蓋住了身形和容貌,但是我還是從其中發現了幾個甚為熟悉的身影,這幾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師兄茅師兄等人,並且天麟這小子也身在其中,而我和雨柔出現時也用法力遮蓋住了身形,所以我和雨柔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我也樂得如此,因為修為高出他們不少的緣故,直到我先主動出聲跟張師兄他們打了聲招唿後,他們才認出我和雨柔來,說來我們也有快一年沒見了,詢問了一下為什麽這麽多人聚集在這入口為什麽不直接進去,張師兄說:“我們來了有一會兒了,也是來了以後才聽說,現在這山穀之中的雷擊頻率很高,需要等待一會兒方能進入,在我們之前有兩個人仗著實力強悍打算強行入內,可是結果卻是被天雷給劈了迴來,有了前車之鑒後,大家都不敢肆意行動了,隻能在原地等待。”聽了張師兄的解釋後我心裏明了了此地現在的情況,既然要等那大家就一起等吧,反正也不著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