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仙之九品


    第一次禦空飛行,對於彤彤來說非常的好奇,彤彤雖然是天地之精靈,但是實際上她也隻不過是一個剛好四歲的小女孩罷了,其心智還不健全,再加上孩子對於新鮮事物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所以這一路上彤彤這丫頭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樣,對我拋出了滿心的疑問,當然我自然是知無不言,借此機會也正好可以給這兩個孩子講解一下何謂修煉。


    而彤彤和靈兒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仙人是怎麽劃分的,平時我們都知道經過修煉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對於成仙之後,仙人因為境界不同而怎麽去劃分各自的等級基本上是毫無所知,其實修煉之初我對於這個問題也是半知半解,因此這五年來我平時做的最多的事情,除了煉丹之外就是翻閱道藏,所謂的道藏指的就是道教典籍,五年間我基本上把閣皂山所有的藏書全都熟讀了一遍,大大補充了我對於修煉常識這塊的空白。


    說到仙人等級的劃分最早的記載是出自西漢時期劉向所著的《列仙傳》,書中記載了從赤鬆子(神農時雨師)至玄俗(西漢成帝時仙人)七十一位黃老道家一脈傳承者的姓名、身世和事跡,時代跨度較大。《列仙傳》之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各種道教典籍也是如雨後春筍般爭相出爐,這之中介紹仙人等級劃分的道教典籍有很多,而我在結合了各種典籍的記述後,也總結除了我自己對於仙人等級劃分的一些心得。


    唐時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稱:在人稱人仙,在地稱地仙,在天稱天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者稱神仙。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條目中則將神仙分為九品,稱:“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真、聖之號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次第。這與《太真科》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總之,關於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後來《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


    天仙亦稱“仙人”、“飛仙”、“大羅金仙”。指居於天府、通過白日飛升得道的神仙。《天仙品》:“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抱樸子內篇、論仙》和《仙術秘庫》均其列為第一等。《墉城集仙錄》將升天之仙分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若從修煉的角度上看,天仙為修行之最上一成,修煉之最上乘。丹道中所指的“煉虛合道”的大成境界。屆時神光普照,化身萬千;一得永得,一證永證,神通恢闊,法力無邊。天地閉時而不同閉;天地開時,開辟度人。


    神仙亦稱“仙人”、“真人”,統稱“仙真”。指長生不死、修煉得道的人。道經曰:“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得本元氣,故曰煉形為氣,正性無為,故曰真人。”莊子曰:“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為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曰:“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從修煉角度上看,神仙為修煉之上成。丹道上稱為練神返虛的乳哺階段。此時煉形化氣,胎仙自化,陽神已成,脫質升舉。即運用大周天之火候,以氣合神,神氣合一,心無生滅,息無出入。重濁之形,化為輕清之氣;純陽之體,盡為神通萬化。屆時體變純陽,陽神已成,具有神通萬化之功能。


    地仙為道教仙人譜係的一種,為無神通力之仙。據《天隱子》記載,在地為地仙。《仙經》雲: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譜係中屬於中等仙人。據《仙術秘庫》載,地仙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得長生不死,而作陸地遊閑之仙,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經》認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為地仙,居五嶽洞府之中。”從修煉的角度上看,地仙為修煉之中成。丹道上稱指完成煉氣化神的胎養階段。此時能夠在長壽的基礎上得證長生,但是尚無神通變化可言,因而隻能在地上行走。此時仍需要唿吸和日常飲食,形質未能全部化為輕清。但修煉至此,容光煥發,步履輕疾,壽增無量。


    人仙也是道教仙人譜係的一種,為形體堅固、長生住世的人。《鍾呂傳道集》中曰:“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誌,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合,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稱:“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業重福薄,一切磨難,遂改初心,止於小成,行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其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貽吐納之訓錯;著采補者,笑清靜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導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於無為;采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可勝數,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傳序》曰:“補完氣血,複成乾體,複得外藥,結成內丹,此人仙也。”《武術匯宗》:“有從下關用功者,不使真氣泄於陽關,保守元氣,鎮守下田,不悟移鼎換爐之法,而安長生不老之果,或延壽於數百年,或延壽於數千年,久而不死,謂之人仙。”從修煉的角度上看,人仙為修煉之下成。丹道上稱指煉精化氣的築基階段。此時修煉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恆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肉體堅固,長壽不老。其方法有:辟穀、忘情、納津、吐納、持靜、持戒、存想、采日精月華、導引、閉息、自然、無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誌,堅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樂延年,但有形之軀最終必壞。


    鬼仙又稱“靈鬼”。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後出陰神,乃為鬼仙。《鍾呂傳道集》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入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奪舍而已。”又稱:“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識內守,一誌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誌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武術匯宗》:“一味閉目寂坐,冥心寂照,則靜中尋靜,悟人頑空寂滅矣.而未滅盡定,隻煉得一個強定之陰神,到氣滅時,印神一出.便為靈鬼,謂之鬼仙。”從修煉的角度上看,鬼仙為修煉之最下乘。丹道上稱指僅僅限於基礎的性功修煉階段。修證之時.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守,悟人頑空。到撒手了結之時,定中能出陰神,陰神屬於清靈之鬼,而非純陽之仙。在修煉之時,有人年事已高,肉體衰朽,或者環境困難,無從保障,今生修成已無望,乃用此法,可出陰神,以為下輩子繼續修證.同樣屬於鬼仙。此法有:投胎、奪舍、借屍、轉世等。


    以上是《仙術秘庫》一書中對於仙人等級的分類,總體來說這樣的劃分還是比較貼切的,隻不過劃分的有些過於籠統,而我在結合了丹清師叔的記憶後,對於真實的仙人各個境界等級的劃分有了徹底的了解,仙人共分九品,成仙前有三品,飛升後有六品,結合王重陽所著《金丹內傳》和《雲笈七簽》可以較為詳細的做以解釋,成仙前的三品其實分別對應《金丹內傳》中的人仙期,地仙期和天仙期,而飛升後的六品基本上和《雲笈七簽》中的叫法類似,從高到低分別為金仙、次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其中金仙是仙人中最高的一級,又因金仙居於大羅天中所以又被稱為大羅金仙,總體來看在所有的典籍之中雖然叫法不同,但是究其實質還是相同的,就像是上麵《仙術秘庫》中的劃分,隻不過是把飛升後的六品籠統的稱為了天仙,而其他的三品是相仿的,至於鬼仙之流,並不是不存在,隻不過非常的罕見罷了,由屍而仙說白了就是跟僵屍成就屍仙差不多,性質都是一樣的。


    兩個小家夥聽我說了這麽多,聽的都是很認真,時不時的會自顧自的點點頭,有時還會思索一番,而我也是盡量挑選重點的說,麵對浩如煙海的典籍如果不挑重點講解的話,估計要說到猴年馬月去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異仙魔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潛淵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潛淵先生並收藏靈異仙魔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