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通信係統是思菊做的,對他來說好似自家後院一般。經過統計,確認近兩個月來自北地的通訊記錄共有五千餘條,每條內容或長或短,大多都是匯報日常訓練、兵員調動、物資使用等情況,偶爾也有中下級軍官人事變動的報備。為了降低檢索量,他專看起了賀蘭道督衛府的奏報來。
一共有五條。
第一條也就是在接獲摩格十三部造反的前一個半月發來的,說摩格十三部經過會商,鑒於皇帝國事繁忙,無暇北祭祀,特派出一支十三部族人組成隊伍,攜帶大量貢品,進京朝拜,希望大都督府知會各道,給予通行方便。接下來的的三條信息都是詢問大都督府是否有將此事奏,協**況如何等等。第五條是在收到造反信息前五天發的,是說十三部人馬已經出發,此事並已報第十二戰區大總管府,業已得到許可雲雲。
原來不是造反,原來不是!!
鳳九淵這下算是明白了,蕭可立果然在瞞報和謊報軍情,以至於釀出如此大亂來。怒氣再也抑製不住,順手將碩盤抓起,猛地在鳳案之捶得粉碎,吼道:“詔命刑部,立即捉拿蕭可立及其家人。參謀部下所有人等一律羈押待審,所有資料和來往公文信件一律封存,沒我的旨意,人不選探視,資料公文等不得查閱!”
蕭可立沒拿到,家人也早在一個月前以‘迴鄉祭祖’的名義走了,參謀部下也有多人失蹤。鳳九淵得知消息後,嘿嘿地笑道:“好嘛,一場精心準備的叛亂,旨在借摩格十三部南下朝拜之事,挑起朝廷與摩格部的內訌。蕭可立呀蕭可立,我真是小看你了,小看你了呀……”蕭可立昨天還在,即便是跑也跑不了多遠,他下旨刑部、關部、順天府、中京督衛府和禁衛軍五班衙門,限令他們不管用什麽方法,五天之內必須拿到蕭可立,若是逾期沒有抓到人,五班衙門首領一並治罪。
見路德文領旨去後,鳳九淵道:“我自登基以來,對百姓嚴苛,對待大臣素來寬仁。看來他們是覺得我軟懦可欺,或是認定我不敢拿他們下手,便越發的肆無忌憚起來了。好得很,好得很。若不再嚴加懲治,這次是掀起朝廷與摩格十三部之間的內訌,下次就不定是什麽亡國慘禍了!”說著,拿起筆來,挪過紙張,親自寫了起來。思菊瞟了一眼,見是詔命刑部捉拿蕭可立親朋同黨,督察院會同大理寺予以嚴審,寧枉勿縱的旨意,便想勸諫兩句,但想到蕭可立陰奉陽違,謊報軍情,致使國家差一點陷入空前的兵災,若不嚴審讞實,如何對朝廷,對摩格十三部,對天下百姓以交待呢?隻是她覺得寧枉勿縱這詞用在這裏顯得有些刺眼,有暗示督察院和大理寺構陷冤獄,陷害好人的意思,便冒著被鳳九淵發作的危險,道:“越是興大獄,便越是在謹慎公正才是。寧枉勿縱是不是有些過了?我知道你是怕督察院和大理寺把關不夠嚴格,但這樣一來,怕是,怕是會有許多無辜的人遭到牽扯……”才說到這裏,鳳九淵將筆一擲,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麽。”吹幹了墨,便讓思菊直接發往內閣,也不必再送交尚議文化門下審核,直接明發。
尚掌政令起草,門下掌封駁,一應不合禮製、體製、法製的聖旨、政令、公文,門下省皆可駁迴重擬,直到合格為止。內閣之政令公文,若無門下省複核便明發,是沒有任何效力的。皇帝發布命令、下達公文的形式多種多樣,由於擬旨承宣的機構與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稱便不同,諸如詔命、敕命、敕諭、敕令、諭令、諭旨、聖旨、聖令等等,多達數十種,其流程一般是:尚省草擬,門下省審核定稿進呈,皇帝批閱用寶,再由中明發,相當的複雜。
隻有一種旨意是不需經過這麽多道工序的,那便是中旨。
中旨是由皇帝親自寫,直接交付有關機構或是個人執行的旨意,完全繞過三省,其效率等到於明發聖旨。一般來說,除非遇有特殊事故,皇鮮少下達中旨,中旨下達得多了,既有損皇帝威嚴,也有損朝廷威嚴。鳳九淵登基八年,前前後後下達的中旨一隻手都數得過來,以前還都是下達給個人的,像這般下達給中樞各大機構的還是頭一次。
思菊接過輕飄飄的紙張,卻感覺前所未有的沉重,猶豫了一下,問:“你真決定了?”
鳳九淵道:“臨大事疑而不決,非大丈夫所為!去辦!”
思菊道:“這樣大的刑獄,後世之人若是知道是由一道中旨興起的,怕是會罵得你體無完膚的。”
鳳九淵哼了一聲道:“若是明發詔,你認為在當下的朝廷裏,能通得過麽?他們可是巴不得蕭可立搞死我,巴不得我這個皇帝跟摩格十三部打起來呢!”說到這裏,緊繃的臉突然鬆了下來,竟還綻出了幾分笑意,道:“他們想玩死我這個皇帝另立新君,我若不讓他們付出些代價,豈非太便宜他們了?”也不理思菊,叫來雷頓,讓他備車,說是去大都督府。
中旨一下,舉朝嘩然。無數朝臣皆反對,鳳九淵是收到折子後,看也懶得看便扔到一邊去,留中不發。
短短一天之內,便有數百大臣與將領被下到刑部大獄,受此牽連的家眷親朋人數超過五千。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皇帝在借機展開報複,若不加阻止,怕是不曉得什麽時候,自己就會被關進刑部大獄,生不如死。因此,大臣們都像被趕得慌了的獵物,一個勁地走門子,搞串連,或是,或是在正陽門外請願,或是結社抗議等等,鬧得整個中京像開了的鍋似的,沸騰得比先前遭受刀兵災禍的恐懼還讓人難以忍受。
三天裏,鳳九淵一直在參謀部查詢往來公文、信件和奏報,外麵鬧得天翻也好,地覆也罷,他全都不聞不問。
蕭可立還沒有抓到,也不知道藏匿到了什麽地方。第十戰區大總管李承祚已經在鳳衛的協助之下被緝拿,正押來中京審訊。第十區戰所屬將官,逃的逃,躲的躲,抓的抓,自殺的自殺,全都作鳥獸散了。
唯一讓人感到痛心的是,數萬南下朝拜的摩格十三部被當成亂軍,被第十戰區的軍隊圍攻了這幾日,傷亡慘重。
鳳九淵得知消息後,便質問榮謨幹什麽去了,為什麽不派兵營救。結果被告知,榮謨隻身了幾名護衛前往勸阻南下朝拜的摩格十三部人眾暫時停下來,待朝廷把一切都調查清楚之後再路,結果遭遇強賊,力戰不屈,被人割了腦袋身死。整個第十二戰區隻當他失蹤了,找了好多天,後來有斥侯發現他的戰馬守在一具被禿鷹啄食得隻剩下骨架的無頭屍體前不走,才通過腐爛的服飾辯認出是他來……
聽到這些消息,鳳九淵連哭的心情都有了,而除了下旨厚葬和賞賜一番,便沒什麽可為這位為國死難的將領做的了。
中京的大捕大拿還在繼續,朝野的恐慌情緒還在加速漫延,幾乎是人人自危。鳳九淵突然決定北巡。
這次北巡不是單純意義的帶幾個人跑到北邊去轉一圈,而是帶著全副儀仗著強大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去北方各道巡視。
旨意一下,內閣就又忙碌了起來。盡管鳳九淵叮囑儀仗和隨員從簡,隻是賞賜摩格十三部的東西一定要好,內閣還是沒日沒夜地準備了十天。十天之後,鳳九淵開始了他當皇帝以來的第一次公開巡視,帶著大批的禮物,由兩萬禁衛軍扈從,再加隨行官員和侍衛,總人數約在兩萬兩千人左右,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北巡之旅。
內閣諸相中,唯路德文隨行北巡。臨前皇帝下旨,一應軍務必須報行在,聽候裁處,內閣與大都督府不得自專。
半個月過去了,蕭可立還是沒有抓到。聽說還現身溯原南道,鼓動當地的部族武裝造反,至於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為了他,奉旨捉拿的五班衙門首腦全都被降了一級,外帶罰俸半年。而將蕭可立放走的中京督衛府參將某某某被處以斬立決,家眷也未能幸免。
臨行前,鳳九淵就對鳳衛下了嚴旨,在他抵達溯原北道之前,必須拿到蕭可立與其同黨,他要用此賊的鮮血來祭奠死難的榮謨和摩格十三部的族人。
天公作美,在決定北巡之後,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送走了折磨了人們一夏的炎暑,帶為了絲絲的秋意。
一路,鳳九淵都在想:為什麽蕭可立就能隻手遮天,玩轉朝廷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思菊說了兩點原因:一是他太信任蕭可立了;二是參謀部的管理體係的問題。像軍事通信這等重要的的機構在合眾國一直都是直轄的,沒得像這樣成為一個五品的小衙門,以至於被蕭可立隻手遮天,滿朝下皆被其蒙蔽還渾然不覺。
鳳九淵說他並非是信任蕭可立,而是一直認為蕭可立謹慎穩重,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大局意識也強,大都督府剛剛改製,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帶頭,以起到過渡作用。還說以前蕭可立在並不起眼,也無甚特殊長財,之所以從五軍都督府十位都督裏選擇了他,便是因為感覺他比其他人好駕馭。說到這裏,他就檢討說是自己太缺乏防範意識,太過於自信了,才會釀成如此大錯,說:“……看來,通信司的地位必須得提高,從現在的五品提升為四品,編製還是隸屬於參謀部,但卻隻有大都督負責。所有往來軍情公文、奏報,須和一式四份,留底一份、送呈參謀總長一份,大都督一份,我這裏一份。你覺得這樣如何?”
思菊道:“這樣倒是很穩當。但我還是建議在軍法部下設立一個內務稽查司的部門,巡檢大都督府的內部事務是否得當,是否違反了法律。你覺得呢?”
“可行!”說著,便在本子又記下了一筆。
一路走一路商量,還不時詢問遠在燭光防線的周密之的意見,待到了固原北道之時,關於大都督府機構調整的問題已經定案,詔命聞越、江懷恩按旨意執行。同時還下旨,讓祈原學再次入值大都督府,分管軍法部。另命丁秀以兵部尚的身份兼管軍令部,江懷恩負責後勤裝備和軍政兩部,聞越專管參謀部。
這一著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丁秀是內閣大臣,是科舉出身的政務係統官員,沒在軍隊裏呆過一天,把他安插進負責軍隊日常事務的大都督府,明顯就有監督掣肘的意思,避免再次出現蕭可立隻手遮天,將國家朝廷弄弄於股掌之間的情況。而兵部本就是執掌國家軍令,二者一脈相承,也方便協調,搭建起大都督府與內閣溝通的橋梁。
見他為忙這些事情,幾天都沒吃好、睡好,思菊就告訴他,與其設計出最完美的管理體係,還不如構建起完備的監督體係,隻要監督到位了,便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鳳九淵就道:“我也隻管搭台,唱戲的事還是留給下麵的人。再說,什麽事情我都大包大攬了,還要大臣們幹什麽?”
思菊嗯了一聲,猶豫了良久,才道:“按說,有件事不是我該問的,但我一直好奇!”
“什麽事?”
“周密之這人,你打算怎麽用?”
鳳九淵一愣,旋就笑了,道:“按你來看,我打算怎麽用他?”
“大都督!”思菊道:“可是?”
鳳九淵反問道:“除了你,別人也是這麽看的麽?”
思菊道:“我聽很多人都在私下裏議論,說你一把把大都督的位置空著,便是留給周密之的。如今滿朝下,也唯有周密之坐到這個位置才能服眾!”
鳳九淵哼了一聲,道:“兩年前,我要提拔周密之,結果滿朝下皆反對,現在卻又隻有他才能服眾了!”
通信係統是思菊做的,對他來說好似自家後院一般。經過統計,確認近兩個月來自北地的通訊記錄共有五千餘條,每條內容或長或短,大多都是匯報日常訓練、兵員調動、物資使用等情況,偶爾也有中下級軍官人事變動的報備。為了降低檢索量,他專看起了賀蘭道督衛府的奏報來。
一共有五條。
第一條也就是在接獲摩格十三部造反的前一個半月發來的,說摩格十三部經過會商,鑒於皇帝國事繁忙,無暇北祭祀,特派出一支十三部族人組成隊伍,攜帶大量貢品,進京朝拜,希望大都督府知會各道,給予通行方便。接下來的的三條信息都是詢問大都督府是否有將此事奏,協**況如何等等。第五條是在收到造反信息前五天發的,是說十三部人馬已經出發,此事並已報第十二戰區大總管府,業已得到許可雲雲。
原來不是造反,原來不是!!
鳳九淵這下算是明白了,蕭可立果然在瞞報和謊報軍情,以至於釀出如此大亂來。怒氣再也抑製不住,順手將碩盤抓起,猛地在鳳案之捶得粉碎,吼道:“詔命刑部,立即捉拿蕭可立及其家人。參謀部下所有人等一律羈押待審,所有資料和來往公文信件一律封存,沒我的旨意,人不選探視,資料公文等不得查閱!”
蕭可立沒拿到,家人也早在一個月前以‘迴鄉祭祖’的名義走了,參謀部下也有多人失蹤。鳳九淵得知消息後,嘿嘿地笑道:“好嘛,一場精心準備的叛亂,旨在借摩格十三部南下朝拜之事,挑起朝廷與摩格部的內訌。蕭可立呀蕭可立,我真是小看你了,小看你了呀……”蕭可立昨天還在,即便是跑也跑不了多遠,他下旨刑部、關部、順天府、中京督衛府和禁衛軍五班衙門,限令他們不管用什麽方法,五天之內必須拿到蕭可立,若是逾期沒有抓到人,五班衙門首領一並治罪。
見路德文領旨去後,鳳九淵道:“我自登基以來,對百姓嚴苛,對待大臣素來寬仁。看來他們是覺得我軟懦可欺,或是認定我不敢拿他們下手,便越發的肆無忌憚起來了。好得很,好得很。若不再嚴加懲治,這次是掀起朝廷與摩格十三部之間的內訌,下次就不定是什麽亡國慘禍了!”說著,拿起筆來,挪過紙張,親自寫了起來。思菊瞟了一眼,見是詔命刑部捉拿蕭可立親朋同黨,督察院會同大理寺予以嚴審,寧枉勿縱的旨意,便想勸諫兩句,但想到蕭可立陰奉陽違,謊報軍情,致使國家差一點陷入空前的兵災,若不嚴審讞實,如何對朝廷,對摩格十三部,對天下百姓以交待呢?隻是她覺得寧枉勿縱這詞用在這裏顯得有些刺眼,有暗示督察院和大理寺構陷冤獄,陷害好人的意思,便冒著被鳳九淵發作的危險,道:“越是興大獄,便越是在謹慎公正才是。寧枉勿縱是不是有些過了?我知道你是怕督察院和大理寺把關不夠嚴格,但這樣一來,怕是,怕是會有許多無辜的人遭到牽扯……”才說到這裏,鳳九淵將筆一擲,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麽。”吹幹了墨,便讓思菊直接發往內閣,也不必再送交尚議文化門下審核,直接明發。
尚掌政令起草,門下掌封駁,一應不合禮製、體製、法製的聖旨、政令、公文,門下省皆可駁迴重擬,直到合格為止。內閣之政令公文,若無門下省複核便明發,是沒有任何效力的。皇帝發布命令、下達公文的形式多種多樣,由於擬旨承宣的機構與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稱便不同,諸如詔命、敕命、敕諭、敕令、諭令、諭旨、聖旨、聖令等等,多達數十種,其流程一般是:尚省草擬,門下省審核定稿進呈,皇帝批閱用寶,再由中明發,相當的複雜。
隻有一種旨意是不需經過這麽多道工序的,那便是中旨。
中旨是由皇帝親自寫,直接交付有關機構或是個人執行的旨意,完全繞過三省,其效率等到於明發聖旨。一般來說,除非遇有特殊事故,皇鮮少下達中旨,中旨下達得多了,既有損皇帝威嚴,也有損朝廷威嚴。鳳九淵登基八年,前前後後下達的中旨一隻手都數得過來,以前還都是下達給個人的,像這般下達給中樞各大機構的還是頭一次。
思菊接過輕飄飄的紙張,卻感覺前所未有的沉重,猶豫了一下,問:“你真決定了?”
鳳九淵道:“臨大事疑而不決,非大丈夫所為!去辦!”
思菊道:“這樣大的刑獄,後世之人若是知道是由一道中旨興起的,怕是會罵得你體無完膚的。”
鳳九淵哼了一聲道:“若是明發詔,你認為在當下的朝廷裏,能通得過麽?他們可是巴不得蕭可立搞死我,巴不得我這個皇帝跟摩格十三部打起來呢!”說到這裏,緊繃的臉突然鬆了下來,竟還綻出了幾分笑意,道:“他們想玩死我這個皇帝另立新君,我若不讓他們付出些代價,豈非太便宜他們了?”也不理思菊,叫來雷頓,讓他備車,說是去大都督府。
中旨一下,舉朝嘩然。無數朝臣皆反對,鳳九淵是收到折子後,看也懶得看便扔到一邊去,留中不發。
短短一天之內,便有數百大臣與將領被下到刑部大獄,受此牽連的家眷親朋人數超過五千。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皇帝在借機展開報複,若不加阻止,怕是不曉得什麽時候,自己就會被關進刑部大獄,生不如死。因此,大臣們都像被趕得慌了的獵物,一個勁地走門子,搞串連,或是,或是在正陽門外請願,或是結社抗議等等,鬧得整個中京像開了的鍋似的,沸騰得比先前遭受刀兵災禍的恐懼還讓人難以忍受。
三天裏,鳳九淵一直在參謀部查詢往來公文、信件和奏報,外麵鬧得天翻也好,地覆也罷,他全都不聞不問。
蕭可立還沒有抓到,也不知道藏匿到了什麽地方。第十戰區大總管李承祚已經在鳳衛的協助之下被緝拿,正押來中京審訊。第十區戰所屬將官,逃的逃,躲的躲,抓的抓,自殺的自殺,全都作鳥獸散了。
唯一讓人感到痛心的是,數萬南下朝拜的摩格十三部被當成亂軍,被第十戰區的軍隊圍攻了這幾日,傷亡慘重。
鳳九淵得知消息後,便質問榮謨幹什麽去了,為什麽不派兵營救。結果被告知,榮謨隻身了幾名護衛前往勸阻南下朝拜的摩格十三部人眾暫時停下來,待朝廷把一切都調查清楚之後再路,結果遭遇強賊,力戰不屈,被人割了腦袋身死。整個第十二戰區隻當他失蹤了,找了好多天,後來有斥侯發現他的戰馬守在一具被禿鷹啄食得隻剩下骨架的無頭屍體前不走,才通過腐爛的服飾辯認出是他來……
聽到這些消息,鳳九淵連哭的心情都有了,而除了下旨厚葬和賞賜一番,便沒什麽可為這位為國死難的將領做的了。
中京的大捕大拿還在繼續,朝野的恐慌情緒還在加速漫延,幾乎是人人自危。鳳九淵突然決定北巡。
這次北巡不是單純意義的帶幾個人跑到北邊去轉一圈,而是帶著全副儀仗著強大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去北方各道巡視。
旨意一下,內閣就又忙碌了起來。盡管鳳九淵叮囑儀仗和隨員從簡,隻是賞賜摩格十三部的東西一定要好,內閣還是沒日沒夜地準備了十天。十天之後,鳳九淵開始了他當皇帝以來的第一次公開巡視,帶著大批的禮物,由兩萬禁衛軍扈從,再加隨行官員和侍衛,總人數約在兩萬兩千人左右,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北巡之旅。
內閣諸相中,唯路德文隨行北巡。臨前皇帝下旨,一應軍務必須報行在,聽候裁處,內閣與大都督府不得自專。
半個月過去了,蕭可立還是沒有抓到。聽說還現身溯原南道,鼓動當地的部族武裝造反,至於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為了他,奉旨捉拿的五班衙門首腦全都被降了一級,外帶罰俸半年。而將蕭可立放走的中京督衛府參將某某某被處以斬立決,家眷也未能幸免。
臨行前,鳳九淵就對鳳衛下了嚴旨,在他抵達溯原北道之前,必須拿到蕭可立與其同黨,他要用此賊的鮮血來祭奠死難的榮謨和摩格十三部的族人。
天公作美,在決定北巡之後,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送走了折磨了人們一夏的炎暑,帶為了絲絲的秋意。
一路,鳳九淵都在想:為什麽蕭可立就能隻手遮天,玩轉朝廷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思菊說了兩點原因:一是他太信任蕭可立了;二是參謀部的管理體係的問題。像軍事通信這等重要的的機構在合眾國一直都是直轄的,沒得像這樣成為一個五品的小衙門,以至於被蕭可立隻手遮天,滿朝下皆被其蒙蔽還渾然不覺。
鳳九淵說他並非是信任蕭可立,而是一直認為蕭可立謹慎穩重,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大局意識也強,大都督府剛剛改製,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帶頭,以起到過渡作用。還說以前蕭可立在並不起眼,也無甚特殊長財,之所以從五軍都督府十位都督裏選擇了他,便是因為感覺他比其他人好駕馭。說到這裏,他就檢討說是自己太缺乏防範意識,太過於自信了,才會釀成如此大錯,說:“……看來,通信司的地位必須得提高,從現在的五品提升為四品,編製還是隸屬於參謀部,但卻隻有大都督負責。所有往來軍情公文、奏報,須和一式四份,留底一份、送呈參謀總長一份,大都督一份,我這裏一份。你覺得這樣如何?”
思菊道:“這樣倒是很穩當。但我還是建議在軍法部下設立一個內務稽查司的部門,巡檢大都督府的內部事務是否得當,是否違反了法律。你覺得呢?”
“可行!”說著,便在本子又記下了一筆。
一路走一路商量,還不時詢問遠在燭光防線的周密之的意見,待到了固原北道之時,關於大都督府機構調整的問題已經定案,詔命聞越、江懷恩按旨意執行。同時還下旨,讓祈原學再次入值大都督府,分管軍法部。另命丁秀以兵部尚的身份兼管軍令部,江懷恩負責後勤裝備和軍政兩部,聞越專管參謀部。
這一著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丁秀是內閣大臣,是科舉出身的政務係統官員,沒在軍隊裏呆過一天,把他安插進負責軍隊日常事務的大都督府,明顯就有監督掣肘的意思,避免再次出現蕭可立隻手遮天,將國家朝廷弄弄於股掌之間的情況。而兵部本就是執掌國家軍令,二者一脈相承,也方便協調,搭建起大都督府與內閣溝通的橋梁。
見他為忙這些事情,幾天都沒吃好、睡好,思菊就告訴他,與其設計出最完美的管理體係,還不如構建起完備的監督體係,隻要監督到位了,便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鳳九淵就道:“我也隻管搭台,唱戲的事還是留給下麵的人。再說,什麽事情我都大包大攬了,還要大臣們幹什麽?”
思菊嗯了一聲,猶豫了良久,才道:“按說,有件事不是我該問的,但我一直好奇!”
“什麽事?”
“周密之這人,你打算怎麽用?”
鳳九淵一愣,旋就笑了,道:“按你來看,我打算怎麽用他?”
“大都督!”思菊道:“可是?”
鳳九淵反問道:“除了你,別人也是這麽看的麽?”
思菊道:“我聽很多人都在私下裏議論,說你一把把大都督的位置空著,便是留給周密之的。如今滿朝下,也唯有周密之坐到這個位置才能服眾!”
鳳九淵哼了一聲,道:“兩年前,我要提拔周密之,結果滿朝下皆反對,現在卻又隻有他才能服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