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建設呂宋島
推翻韃清後,大明居然成了列強! 作者:大夢山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到文書司傳令的顧岩與鄧俊寶立即趕往了王府,見完禮後,朱靖坤示意兩人坐下,兩人拘謹的用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裝模做樣的喝了兩口賀小梅賀小花兩姐妹奉上的茶,以緩解自己緊張的模樣。
朱靖坤放下手中的報告,先朝著鄧俊寶道:“建設部今年做的不錯,廣西、瓊州的官道、鐵路等主幹道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永州城的重建也在緩步推進,但是江西、湖南的官道和鐵路主幹道,可要加加速了。”
鄧俊寶趕緊起身抱拳迴道:“啟稟王爺,數省的建設項目實在太多,僅僅修建鐵路就投入了三十萬苦力,學校和官府的建設更是中央下達的一級緊急項目,微臣實在不敢耽擱啊。”
“學校、官府建不過來就包出去!隻要招標流程嚴謹,審核驗收嚴苛,再由財政部監督,沒什麽不可以的!這樣,孤會給財政部下發通知,小學和村鎮級別的官府建設,統統外包,不怕多花錢,隻求把效率提升上來。”
“那就太好了王爺,小學和村鎮級別的建築,本來就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全靠人去堆,最高建築都不超過三層,外包給民間商行沒有任何問題,隻要監督到位,審計嚴格,財政和安全沒有什麽問題的!如此一來,我建設部就可結餘出來二十萬苦力和十萬勞工用來修建官道和鐵路了!”
“你別高興的太早,孤今天叫你來,就是要給你加加擔子的,呂宋島的大開發,還需要你建設部出力啊,孤準備在呂宋島上同時新建五座新城、一條環島鐵路以及大量工廠。”
朱靖坤的話將鄧俊寶嚇得一激靈,差點暈倒在地!同時新建五座新城和一條環島鐵路還有大量的工廠?這是自己手裏這幾十萬人能幹的?
朱靖坤看著鄧俊寶被嚇得小臉都白了,笑了笑安慰他道:“你別緊張,看把你嚇得,寶島第二批的五百萬土著裏,孤給你分一百萬人,再給你兩年的時間,你免費用。”
朱靖坤的話語落下後,鄧俊寶長唿一口濁氣道:“王爺啊,您可嚇死微臣了,剛剛那一瞬間,微臣連後事都想好了!”
“你啊,還是那麽膽小,不就是開發一座島嗎?孤給你人給你錢,這有什麽難的?”
“有王爺這句話就行,微臣萬死不辭,迴去就開始準備南下的人,王爺隻要規劃出來城址和廠址,建設部立馬按照王爺的要求做規劃圖。”
“城址孤已經規劃好了,馬尼拉以北是偌大的中央平原,在中央平原南端建立費城府,在中央平原北端建立瑤城府,中央平原東北方向,是巨大的河穀,河穀南端建立伊甘府,河穀北端建立加勞府,在馬尼拉東南,是巨大的半島,在這裏建立馬南府!
廠址需要工業部與大明科學院的人一同前往呂宋勘探礦產後,根據礦產的位置建立工業區,總之,呂宋需要的煤、鐵、糧需要盡快自給自足,這個任務很艱巨,但是孤還是那句話,錢,管夠,人,管夠,你隻需要規劃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基建任務完成!”
“諾!微臣拚死完成任務!”
“別動不動要死要活的,你們都是大明的棟梁,你們可不能死,你們得跟著孤,帶領大明重新站在世界之巔!”
“微臣萬死不辭!”
朱靖坤擺了擺手,讓激動的鄧俊寶走人,接著對顧岩說道:“你也聽見了,孤在呂宋島下了血本了!為的就是以圖東南亞那偌大的疆域!孤已經決定了,在呂宋駐軍!你覺得先駐紮多少人為好啊?”
顧岩嚴肅的行了一個軍禮迴道:“啟稟王爺,末將覺得,一萬海軍,三萬海軍陸戰隊,兩萬守衛軍足矣!”
“嗯,你說的不錯,東南亞全是島國,想要征服他們,還得需要適應海上生活的軍隊啊,海軍陸戰隊確實是不錯的選擇!那召迴紀陽?”
“末將覺得,複明軍用在這些土著身上浪費了,等紀軍長完成抓捕土著的任務後就召迴吧,海軍比陸軍更適合東南亞的國情,這是末將與參謀部的拙見,還請王爺參考。“
“嗯,參謀部分析的不錯,那就定下吧,常世生,傳令給彭興忠,讓海軍擴招,新增一萬名海軍與三萬名海軍陸戰隊,從南海艦隊分出2艘甲級風帆戰艦、20艘乙級風帆戰艦,成立呂宋艦隊,母港定為馬尼拉港!
傳令給守衛軍指揮使,在呂宋省招募兩萬守衛軍,與護安部一同守衛呂宋省的安全!”
在一旁旁聽記錄的文書司司長常世生立刻擬令。
朱靖坤再次朝著顧岩問道:“下一年,複明軍怎麽安排?”
“迴王爺,參謀部建議,先打雲貴,雖然雲貴的重要性不如浙江,但隻要拿下雲貴,大明將徹底占據華夏的南端疆土,雖然雲貴山多路雜,土司遍布,但是韃清此時也已經放棄了對兩省的統治,我們還是趁早解決為妙。”
“嗯,擬定作戰計劃吧,孤會考慮的。”
送走顧岩,朱靖坤來到那幅巨大的地圖麵前,還有不到二十天就過年了,大明今年不僅完成了預定的戰略目標,還打下了呂宋這個意外之喜,隻是不知道西班牙國王之後會不會和大明翻臉。
但是也無所謂了,沒有西班牙,並不會對大明的經濟有什麽影響,但是沒有大明,西班牙的黃金就隻能賤賣給其他歐羅巴的國家,再花高價從他們手裏買來瓷器和茶葉。
朱靖坤開始有些期待今年的大朝會了,今年是大明的豐收年,無論是財政、土地、人口,都迎來了質的飛躍!現在內閣和財政部正在緊張的統計之中,但是朱靖坤相信,結果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除了收獲,朱靖坤還準備在大朝會上進行改製,對內閣部委進行改製,現在的部委領導,並不是在行使部長的權利,更多的是在行使廠長、店長、隊長的權利,而現如今的大明,經過了數年的教育,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連讀書人都沒幾個的大明了!
為了增加部委的效率,朱靖坤決定,開始對部委改製!
朱靖坤放下手中的報告,先朝著鄧俊寶道:“建設部今年做的不錯,廣西、瓊州的官道、鐵路等主幹道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永州城的重建也在緩步推進,但是江西、湖南的官道和鐵路主幹道,可要加加速了。”
鄧俊寶趕緊起身抱拳迴道:“啟稟王爺,數省的建設項目實在太多,僅僅修建鐵路就投入了三十萬苦力,學校和官府的建設更是中央下達的一級緊急項目,微臣實在不敢耽擱啊。”
“學校、官府建不過來就包出去!隻要招標流程嚴謹,審核驗收嚴苛,再由財政部監督,沒什麽不可以的!這樣,孤會給財政部下發通知,小學和村鎮級別的官府建設,統統外包,不怕多花錢,隻求把效率提升上來。”
“那就太好了王爺,小學和村鎮級別的建築,本來就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全靠人去堆,最高建築都不超過三層,外包給民間商行沒有任何問題,隻要監督到位,審計嚴格,財政和安全沒有什麽問題的!如此一來,我建設部就可結餘出來二十萬苦力和十萬勞工用來修建官道和鐵路了!”
“你別高興的太早,孤今天叫你來,就是要給你加加擔子的,呂宋島的大開發,還需要你建設部出力啊,孤準備在呂宋島上同時新建五座新城、一條環島鐵路以及大量工廠。”
朱靖坤的話將鄧俊寶嚇得一激靈,差點暈倒在地!同時新建五座新城和一條環島鐵路還有大量的工廠?這是自己手裏這幾十萬人能幹的?
朱靖坤看著鄧俊寶被嚇得小臉都白了,笑了笑安慰他道:“你別緊張,看把你嚇得,寶島第二批的五百萬土著裏,孤給你分一百萬人,再給你兩年的時間,你免費用。”
朱靖坤的話語落下後,鄧俊寶長唿一口濁氣道:“王爺啊,您可嚇死微臣了,剛剛那一瞬間,微臣連後事都想好了!”
“你啊,還是那麽膽小,不就是開發一座島嗎?孤給你人給你錢,這有什麽難的?”
“有王爺這句話就行,微臣萬死不辭,迴去就開始準備南下的人,王爺隻要規劃出來城址和廠址,建設部立馬按照王爺的要求做規劃圖。”
“城址孤已經規劃好了,馬尼拉以北是偌大的中央平原,在中央平原南端建立費城府,在中央平原北端建立瑤城府,中央平原東北方向,是巨大的河穀,河穀南端建立伊甘府,河穀北端建立加勞府,在馬尼拉東南,是巨大的半島,在這裏建立馬南府!
廠址需要工業部與大明科學院的人一同前往呂宋勘探礦產後,根據礦產的位置建立工業區,總之,呂宋需要的煤、鐵、糧需要盡快自給自足,這個任務很艱巨,但是孤還是那句話,錢,管夠,人,管夠,你隻需要規劃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基建任務完成!”
“諾!微臣拚死完成任務!”
“別動不動要死要活的,你們都是大明的棟梁,你們可不能死,你們得跟著孤,帶領大明重新站在世界之巔!”
“微臣萬死不辭!”
朱靖坤擺了擺手,讓激動的鄧俊寶走人,接著對顧岩說道:“你也聽見了,孤在呂宋島下了血本了!為的就是以圖東南亞那偌大的疆域!孤已經決定了,在呂宋駐軍!你覺得先駐紮多少人為好啊?”
顧岩嚴肅的行了一個軍禮迴道:“啟稟王爺,末將覺得,一萬海軍,三萬海軍陸戰隊,兩萬守衛軍足矣!”
“嗯,你說的不錯,東南亞全是島國,想要征服他們,還得需要適應海上生活的軍隊啊,海軍陸戰隊確實是不錯的選擇!那召迴紀陽?”
“末將覺得,複明軍用在這些土著身上浪費了,等紀軍長完成抓捕土著的任務後就召迴吧,海軍比陸軍更適合東南亞的國情,這是末將與參謀部的拙見,還請王爺參考。“
“嗯,參謀部分析的不錯,那就定下吧,常世生,傳令給彭興忠,讓海軍擴招,新增一萬名海軍與三萬名海軍陸戰隊,從南海艦隊分出2艘甲級風帆戰艦、20艘乙級風帆戰艦,成立呂宋艦隊,母港定為馬尼拉港!
傳令給守衛軍指揮使,在呂宋省招募兩萬守衛軍,與護安部一同守衛呂宋省的安全!”
在一旁旁聽記錄的文書司司長常世生立刻擬令。
朱靖坤再次朝著顧岩問道:“下一年,複明軍怎麽安排?”
“迴王爺,參謀部建議,先打雲貴,雖然雲貴的重要性不如浙江,但隻要拿下雲貴,大明將徹底占據華夏的南端疆土,雖然雲貴山多路雜,土司遍布,但是韃清此時也已經放棄了對兩省的統治,我們還是趁早解決為妙。”
“嗯,擬定作戰計劃吧,孤會考慮的。”
送走顧岩,朱靖坤來到那幅巨大的地圖麵前,還有不到二十天就過年了,大明今年不僅完成了預定的戰略目標,還打下了呂宋這個意外之喜,隻是不知道西班牙國王之後會不會和大明翻臉。
但是也無所謂了,沒有西班牙,並不會對大明的經濟有什麽影響,但是沒有大明,西班牙的黃金就隻能賤賣給其他歐羅巴的國家,再花高價從他們手裏買來瓷器和茶葉。
朱靖坤開始有些期待今年的大朝會了,今年是大明的豐收年,無論是財政、土地、人口,都迎來了質的飛躍!現在內閣和財政部正在緊張的統計之中,但是朱靖坤相信,結果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除了收獲,朱靖坤還準備在大朝會上進行改製,對內閣部委進行改製,現在的部委領導,並不是在行使部長的權利,更多的是在行使廠長、店長、隊長的權利,而現如今的大明,經過了數年的教育,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連讀書人都沒幾個的大明了!
為了增加部委的效率,朱靖坤決定,開始對部委改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