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廷的事情少了趙佶呆在後宮的時間就多了,王皇後的肚子也大了起來,趙佶也經常看望王皇後,王皇後還特別貼心的為他介紹了鄭氏,希望趙佶多寵幸鄭氏。
其實趙佶對鄭氏也不算陌生,鄭氏和王皇後都是已故向太後身邊人,也都是向太後派給趙佶的,鄭氏原本是欽聖憲肅皇後向氏宮裏的女官首領,在宋徽宗還是端王的時候,宋徽宗每次來到向太後的慈德宮請安,向太後都命令鄭氏與王氏兩位女官在宋徽宗身邊侍奉侍候。後來宋徽宗即位,向太後就將兩人賜給了宋徽宗。鄭氏的弟弟就是鄭居中,也算得上比較有潛力的官員。而且鄭氏和劉娘子一樣,是後宮中的才女,自入宮,好觀書,章奏能自製。
王皇後和她本來就關係匪淺,故而向趙佶極力推薦她,同時王皇後還說到關於自己兩位寡嫂的問題,說道這個問題,趙佶自己也是頭大,自己的便宜哥哥在位時間不長,可是後宮的事情可不少,拍幾部甄嬛傳是綽綽有餘的。
現在自己宮裏還有兩位哲宗皇帝的皇後,一位是元佑皇後孟氏,另一位是元符皇後劉氏。孟氏是高太後和向太後為哲宗皇帝選定的皇後。當年孟氏才十六歲。太皇太後高氏和宋哲宗嫡母皇太後向氏都很喜愛她,教給她宮中禮儀。
元佑七年,太皇太後高氏諭令宰相說:“孟氏能執行婦禮,應當正位立為皇後。”又命學士擬旨。宋哲宗親自到文德殿立她為皇後。太皇太後高氏對宋哲宗說:“得到賢惠的內助,不是件小事。”進封孟氏的父親合門祗候孟在為崇儀使、榮州刺史,孟氏的母親王氏為華原郡君。
但是隨著高太後去世,哲宗皇帝親政,開始紹聖,盡廢高太後執政時期的各項法條,自然對高太後為自己選立的這位皇後不太滿意。而且當時哲宗自己也有寵愛的妃子就是後來的元符皇後劉氏。本來雖然哲宗就算不喜歡孟皇後,也絕對不會把孟皇後怎麽樣。
但是劉氏可不這麽想,她就是想謀取皇後的位置,而且作為女人,看看到大宋自從劉太後起,曹太後、高太後、向太後相繼垂簾,當然想坐上皇後的寶座,以後好過過垂簾聽政的癮,於是炮製了宮廷巫蠱大案。
紹聖三年,孟氏所生之女福慶公主重病,藥石罔效,孟氏之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宮醫治。由於符水之事向為宮中禁忌,孟氏大驚失色,命將符水藏之,等到哲宗到時,再一一說明原委,本來哲宗也認為是人之常情,並不怪罪。不料於公主病逝後,孟氏養母燕夫人等人為孟氏及公主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實。得到哲宗專寵的劉婕妤趁此機會,將前後兩件事情聯係起來在哲宗麵前搬弄是非,說孟皇後這是在詛咒皇帝。哲宗聽說後也開始懷疑起來,命梁從政、蘇珪調查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劉婕妤的授意下,他們逮捕了皇後左右侍女及宦官數十人,並將這些人刑求逼供,史載“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太監、宮女們不願誣蔑孟皇後,個個被打得體無完膚,割舌斷肢者不在少數。最後,梁從政等人不得不偽造供詞,才讓哲宗相信孟皇後圖謀不軌,在酷刑之下,孟氏的罪名被羅織出來。其後位於是被廢(即廢孟氏皇後之位),將她安置在被廢妃嬪出家所居的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衝真”。
廢掉孟氏後,劉氏如願坐上皇後寶座,誌得意滿,怎料天不遂人願,劉氏所生的哲宗皇帝獨子僅兩個月就早夭,哲宗皇帝也因為傷心過度一病不起,向太後垂簾,立馬為孟氏複位,稱元佑皇後,向太後對劉氏是沒有任何好感的。
然後趙佶繼位,劉氏的美夢也就到此結束的。對於劉氏,趙佶也是非常不滿。他對這種用巫蠱之事挑動宮鬥是深惡痛絕,這種事情事無法證偽的,一旦發生,寧可枉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的。劉氏用這種卑劣的手法,確實是讓趙佶不齒。
而且劉氏確實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原主對劉氏還是不錯的,但是她並不安分。崇寧二年二月初五,趙佶破例尊皇嫂元符皇後為元符太後,居崇恩宮。然而劉太後仍不安分守己,野心勃勃,再次興風作浪,百般幹預朝政,並在宋徽宗生病時企圖垂簾聽政,掌握大權,激起群臣不滿。政和三年二月,宋徽宗打算廢黜劉太後,與宰相輔臣商議後,安排婢仆們對她恐嚇辱罵,致使她用簾鉤自縊而死。
劉氏可以說得上是蛇蠍美人了,宋史對她的評價是:有盛寵,能順意奉兩宮。時孟後位中宮,後不循列妾禮,且陰造奇語以售謗,內侍郝隨、劉友端為之用。孟後既廢,後竟代焉。右正言鄒浩上疏極諫,坐竄。徽宗立,冊為元符皇後。明年,尊為太後,名宮崇恩。帝緣哲宗故,曲加恩禮,後以是頗幹預外事,且以不謹聞。
對於這種人,趙佶的太了解不過了,就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主,不知道天高地厚,總覺得自己能掌控局勢。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認清形勢,別亂說亂動。
趙佶對王皇後說道:“兩位皇嫂的事情,你是後宮之主,看著安排就好,但是元佑皇後是祖母和大行皇太後擇立,被廢天下冤之,於禮也當更重!”其實不用趙佶交代,王皇後也會更偏向孟皇後的,因為王皇後就是向太後的身邊人,自然對孟皇後更加親近,至於當年的巫蠱案,誰都知道怎麽迴事。
趙佶再把梁從政叫來,當年的巫蠱案,他可是出了大力的,趙佶說道:“當年的巫蠱案,到底怎麽迴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過既然是先帝欽定的,吾也就不再追究了,畢竟要保全先帝的臉麵,你去告訴劉氏,她若安分守己,吾自當她做皇嫂敬重,若是得寸進尺,休怪吾不講情麵!”梁從政趕緊答應下來,去轉告劉氏。
其實趙佶對鄭氏也不算陌生,鄭氏和王皇後都是已故向太後身邊人,也都是向太後派給趙佶的,鄭氏原本是欽聖憲肅皇後向氏宮裏的女官首領,在宋徽宗還是端王的時候,宋徽宗每次來到向太後的慈德宮請安,向太後都命令鄭氏與王氏兩位女官在宋徽宗身邊侍奉侍候。後來宋徽宗即位,向太後就將兩人賜給了宋徽宗。鄭氏的弟弟就是鄭居中,也算得上比較有潛力的官員。而且鄭氏和劉娘子一樣,是後宮中的才女,自入宮,好觀書,章奏能自製。
王皇後和她本來就關係匪淺,故而向趙佶極力推薦她,同時王皇後還說到關於自己兩位寡嫂的問題,說道這個問題,趙佶自己也是頭大,自己的便宜哥哥在位時間不長,可是後宮的事情可不少,拍幾部甄嬛傳是綽綽有餘的。
現在自己宮裏還有兩位哲宗皇帝的皇後,一位是元佑皇後孟氏,另一位是元符皇後劉氏。孟氏是高太後和向太後為哲宗皇帝選定的皇後。當年孟氏才十六歲。太皇太後高氏和宋哲宗嫡母皇太後向氏都很喜愛她,教給她宮中禮儀。
元佑七年,太皇太後高氏諭令宰相說:“孟氏能執行婦禮,應當正位立為皇後。”又命學士擬旨。宋哲宗親自到文德殿立她為皇後。太皇太後高氏對宋哲宗說:“得到賢惠的內助,不是件小事。”進封孟氏的父親合門祗候孟在為崇儀使、榮州刺史,孟氏的母親王氏為華原郡君。
但是隨著高太後去世,哲宗皇帝親政,開始紹聖,盡廢高太後執政時期的各項法條,自然對高太後為自己選立的這位皇後不太滿意。而且當時哲宗自己也有寵愛的妃子就是後來的元符皇後劉氏。本來雖然哲宗就算不喜歡孟皇後,也絕對不會把孟皇後怎麽樣。
但是劉氏可不這麽想,她就是想謀取皇後的位置,而且作為女人,看看到大宋自從劉太後起,曹太後、高太後、向太後相繼垂簾,當然想坐上皇後的寶座,以後好過過垂簾聽政的癮,於是炮製了宮廷巫蠱大案。
紹聖三年,孟氏所生之女福慶公主重病,藥石罔效,孟氏之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宮醫治。由於符水之事向為宮中禁忌,孟氏大驚失色,命將符水藏之,等到哲宗到時,再一一說明原委,本來哲宗也認為是人之常情,並不怪罪。不料於公主病逝後,孟氏養母燕夫人等人為孟氏及公主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實。得到哲宗專寵的劉婕妤趁此機會,將前後兩件事情聯係起來在哲宗麵前搬弄是非,說孟皇後這是在詛咒皇帝。哲宗聽說後也開始懷疑起來,命梁從政、蘇珪調查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劉婕妤的授意下,他們逮捕了皇後左右侍女及宦官數十人,並將這些人刑求逼供,史載“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太監、宮女們不願誣蔑孟皇後,個個被打得體無完膚,割舌斷肢者不在少數。最後,梁從政等人不得不偽造供詞,才讓哲宗相信孟皇後圖謀不軌,在酷刑之下,孟氏的罪名被羅織出來。其後位於是被廢(即廢孟氏皇後之位),將她安置在被廢妃嬪出家所居的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衝真”。
廢掉孟氏後,劉氏如願坐上皇後寶座,誌得意滿,怎料天不遂人願,劉氏所生的哲宗皇帝獨子僅兩個月就早夭,哲宗皇帝也因為傷心過度一病不起,向太後垂簾,立馬為孟氏複位,稱元佑皇後,向太後對劉氏是沒有任何好感的。
然後趙佶繼位,劉氏的美夢也就到此結束的。對於劉氏,趙佶也是非常不滿。他對這種用巫蠱之事挑動宮鬥是深惡痛絕,這種事情事無法證偽的,一旦發生,寧可枉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的。劉氏用這種卑劣的手法,確實是讓趙佶不齒。
而且劉氏確實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原主對劉氏還是不錯的,但是她並不安分。崇寧二年二月初五,趙佶破例尊皇嫂元符皇後為元符太後,居崇恩宮。然而劉太後仍不安分守己,野心勃勃,再次興風作浪,百般幹預朝政,並在宋徽宗生病時企圖垂簾聽政,掌握大權,激起群臣不滿。政和三年二月,宋徽宗打算廢黜劉太後,與宰相輔臣商議後,安排婢仆們對她恐嚇辱罵,致使她用簾鉤自縊而死。
劉氏可以說得上是蛇蠍美人了,宋史對她的評價是:有盛寵,能順意奉兩宮。時孟後位中宮,後不循列妾禮,且陰造奇語以售謗,內侍郝隨、劉友端為之用。孟後既廢,後竟代焉。右正言鄒浩上疏極諫,坐竄。徽宗立,冊為元符皇後。明年,尊為太後,名宮崇恩。帝緣哲宗故,曲加恩禮,後以是頗幹預外事,且以不謹聞。
對於這種人,趙佶的太了解不過了,就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主,不知道天高地厚,總覺得自己能掌控局勢。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認清形勢,別亂說亂動。
趙佶對王皇後說道:“兩位皇嫂的事情,你是後宮之主,看著安排就好,但是元佑皇後是祖母和大行皇太後擇立,被廢天下冤之,於禮也當更重!”其實不用趙佶交代,王皇後也會更偏向孟皇後的,因為王皇後就是向太後的身邊人,自然對孟皇後更加親近,至於當年的巫蠱案,誰都知道怎麽迴事。
趙佶再把梁從政叫來,當年的巫蠱案,他可是出了大力的,趙佶說道:“當年的巫蠱案,到底怎麽迴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過既然是先帝欽定的,吾也就不再追究了,畢竟要保全先帝的臉麵,你去告訴劉氏,她若安分守己,吾自當她做皇嫂敬重,若是得寸進尺,休怪吾不講情麵!”梁從政趕緊答應下來,去轉告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