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二年一月五日。


    據第一次股東大會已經過去十五日的時間。


    如今已是新的一年。


    不過和去年不同。


    為了提前為今年諸事做準備。


    劉昂,劉餉,劉興,劉秉,崔鶴等人剛過完新年。


    便陸續返迴了舟山和台灣。


    準備全新的一年。


    而對於劉建來說。


    這個新年也不算輕鬆。


    因為二月初就要童子試了。


    為了讓劉建全心備考。


    年前劉信就將劉建禁足,讓其在書房內好生溫習。


    雖然劉建極為不願。


    然父親有令,加上舉族期盼。


    劉建也沒有多說什麽。


    正好沉澱一下也無妨。


    反正童子試也就是這個時代的入門考試而已。


    對劉建來說不算太難。


    溫習之餘,在思索一番未來發展,也不錯。


    劉建輕鬆。


    劉信就沒那麽容易了。


    新年剛一過完。


    四家所要交付的流民,佃戶,傭工就要到位。


    十八家佃戶及原有收留的流民,山民等也要集中於舟山各島。


    並陸續遷往台灣安置。


    三月之後還有呂宋需要占領,蘇祿,渤尼兩國需要對付。


    雖然劉信並不怕兩國。


    然而和海盜不同,這畢竟是兩個獨立國家。


    所以劉信也不敢大意。


    當然還有永興商行新成立的各司各局各科的落實。


    也需要劉信上心。


    如今永興商行雖然新設。


    然而就內部來說,卻有舟山,台灣兩地。


    不久後呂宋,甚至整個南洋都會並入。


    加上各處加一起,預計有近三百萬人遷入南洋等地。


    當然還有如今台灣吸納的二十四萬土民,漢人和呂宋一地土民,漢人。


    永興商行一下子掌控五百萬人都有可能。


    這如何不讓劉信如臨大敵,不敢懈怠。


    更別說北方的反饋,與四家的合作,東南五省等地總行和代理商,代理人的發展,擴展。


    一切的一切。


    都讓劉信一一上心,頭疼不已。


    所幸如今揚州,鬆江兩地碼頭,房舍已經建設完畢。


    隻要人口到達,就可以就地甄選,遷入舟山,岱山,秀山,衢山安置。


    之後就會進行徹底排查。


    如果願意遷入台灣,呂宋,南洋等地的。


    一戶五十畝土地,十兩安家銀,當然還有各種農具,稻穀。


    這些會有農業司負責。


    收稅一畝一石,則由稅司負責。


    至於稅收會不會太高。


    劉信並不擔心。


    在台灣和呂宋,要是順利,一年三熟都可以。


    一次就算按兩石計,一年也是六石。


    如此算來,根本不多。


    而且劉信還打算免三年農稅,如此,也算給這些百姓一些福利。


    對於農稅,劉信和劉建也商量了許久。


    原本劉信打算按照大明的稅賦來。


    包括什麽人頭稅,田稅,夏稅,秋稅等多種多樣。


    這還僅僅是稅,還有貢賦,財賦,耗損,遙役,農役等很多。


    不過劉建對比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首先遙役和農役劉建不打算讓劉信推廣。


    如今劉家麾下收留的大部分百姓,可都是因為賦稅雜役過多的逃戶。


    還有很多是不堪重負,不得不依附如劉家這樣的豪強地主。


    所以繼續推廣大明那一套,不妥。


    還不如徹底廢除,所有農稅統一收取。


    如此又簡單,方便管理,而且百姓負擔不重,對我們劉家也必然心存感激,更願意被我們統治。


    當然農稅統一,還會帶來一個必然的結果。


    那就是稅收降低。


    像大明,如今大明一年的稅賦也就是兩千二百萬兩左右。


    看似不低,實際上平行比較一下就會發現。


    從宋元,到明清四朝。


    大明是稅賦是最低的。


    最後大明也是被窮死的。


    不過雖然大明國窮,但是大明民間富裕啊。


    從後來李自成在北京隨便抄家都抄出了七千萬兩白銀來看,就可見一斑。


    雖然農稅減少了。


    但是實際上劉建有更多的想法。


    農稅減少,自然會從其他地方補齊。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商稅。


    劉建也建議劉信,開放內部商業。


    對外自然是以永興商行為準,


    然而對內,各種私人商行也會開設。


    隻要向商業司報備,獲得許可。


    在向稅司上稅即可。


    而且統一為收入的三成收稅。


    如此還愁沒有稅賦收入嗎。


    更別說永興商行的貿易所得,各地資源收入。


    如此別說養個幾百萬人,養個幾千萬人,甚至幾億人也不是問題啊。


    何況為了保證眾人自覺上稅,劉建還建議劉信,永興商行每年也拿出收入的三成放入庫房內保存。


    就當永興商行繳納的商稅了。


    我永興商行都上稅了。


    你們其他人還敢不上稅嗎。


    當然一開始在劉信麾下,肯定沒有商業稅收入。


    畢竟最近幾年,永興商行內部都會以開荒,開拓為主。


    三五年之內,商業稅或許都沒有。


    百姓富裕了,就會有剩餘產品,多的產品自然會有人拿出去販賣,交換。


    如此商業也就產生了。


    商業稅不就有了嗎。


    當然和農稅一樣,劉信一開始也會對各私人商行進行一些減稅,免稅扶持。


    以保證內部商業快速發展。


    對內設立總行,發展代理。


    對外占領呂宋,遷移百姓。


    這便是新的一年,劉家最重要的兩件事。


    當然要是有人不願意遷入台灣,呂宋的。


    劉信也不會強求。


    那就去當劉家的佃戶,傭工,長工,夥計。


    去各地為劉家出力也行。


    不過一家五十畝的土地。


    這誘惑,無人能夠抵擋。


    至於這些土地一戶人是否開荒不過來。


    劉信更不會擔心。


    漢人忙不過來,南洋那些土著,南洋各國的那些南洋人是幹什麽吃的。


    讓他們來開荒,當勞動力不就完了。


    除去這些外。


    掃盲和學院也要一步步推廣建立。


    這些會由學司新任司長崔統負責。


    隨著造紙廠和印刷廠的設立。


    大批量印刷書籍,已經不再是問題。


    而劉建所發明,推廣的先教授一部分人,在由這一部分人去教授另外一部分人。


    以此一傳十,十傳百。


    也已被證明可行。


    而且新年之後,劉建還將自己最新整理的教材,交給了崔統。


    這崔統是崔鶴之弟。


    是十八家中,少有讀書識字,學習過儒學經典的。


    隻是沒有通過童試,沒有成為秀才。


    而崔統又不想捐錢,捐一個秀才。


    於是這任務就落在了劉建的頭上了。


    不過也正因為崔統真正讀過學院。


    所以這次學司司長選舉。


    崔統成了不二之選。


    而崔統剛一當學司司長。


    劉建就將自己所編寫的教材交給了崔統。


    讓崔統進行推廣。


    劉建所編寫的教材。


    主要涵蓋了兩個方麵。


    其中之一,便是簡化文字。


    這是劉建憑借記憶,在加上如今大明所學的繁體字所編寫的。


    眾百姓和學校內的孩童會先學簡化文字,之後再學習繁體字。


    如此循序漸進。


    更方便掃盲和學校學習。


    這本教材劉建總共編入了一萬個字。


    基本涵蓋了常用的漢字。


    隻要全部學會。


    這些百姓,孩童至少讀書可以讀懂了。


    除去簡化文字外。


    劉建所做的另一個創舉。


    便是引入了注音漢字。


    為了方便文字學習。


    給文字注音是肯定的。


    不過劉建覺得不可能直接引用後世那種漢語拚音。


    畢竟這可是拉丁文嘛,讓這個時代的大明人去學習這些泰西文字。


    哪怕最卑賤的賤民,也不會接受。


    而如今漢字以偏旁部首加簡單漢字串聯注音又太過複雜。


    所以劉建思來想去,便以如今大明所使用的南京金陵官話,也就是如今各學院內學習的洪武正韻為標準。


    引入了後來民國時期章太炎等人所編寫的注音符號為基礎。


    重新編寫了一套注音漢字。


    整個注音漢字包括三十七個漢字符號。


    其中聲母21個,韻母16個。


    如此,漢語注音,學習,便不再是難事


    打開新式教材,首先便是注音漢字。


    之後便是簡化文字和繁體文字的對照和注釋,當然各種漢字的讀音也用注音漢字一一標明。


    為了編寫這套新式教材。


    劉建很小之時就開始了,至今,用了快十年的時間。


    如今有了這套新式教材。


    百姓掃盲,學堂孩童讀書,蒙學也就不在困難了。


    新年新氣象。


    未來無限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豪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鵿並收藏大明豪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