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飛船上,大家在準備祭拜地球死難人員而心情沉重的時候,飛船科學院這邊,卻終於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飛船的雷達設備,終於仿製成功了!


    開發的總時常,持續了350天,將近1年。比預期的多了將近一倍。


    但飛船雷達設備的成功開發,卻預示著,他們終於可以開始建設飛船之外的太空和行星定居點了。


    有了地球號飛船上這種先進雷達設備,他們至少可以提前發現入侵的敵人。


    哪怕他們地球人類自己的武器比較弱後,也依舊還有一戰之力。


    與此同時,飛船上武器和重力產生器的研製工作,也開展的十分順利。比預期的進展還要稍微快一些。


    這主要是因為在之前的半年多裏,科學院這邊就已經有一些小型的團隊,在研究這些方麵的科技了,有一定的基礎。


    再加上如今的開發團隊,也有了之前仿製飛船食物製造機和能量護盾產生器的經驗,人類方麵的技術,也已經比過去更加進步了。


    仿製起其他設備來,自然是更得心應手。


    於是葉恆隨即便下令,飛船接下來,就不再隻專注於尋找擁有疑似宜居行星的恆星係了。


    而是所有有行星的恆星係都找過去。


    看看有沒有合適他們建飛船之外太空和行星定居點的恆星係。


    按照之前定好的條件,這樣的恆星係,最好是沒有疑似宜居行星的恆星係。


    並且恆星係內的天體係統相對比較穩定。


    類似於像過去太陽係那樣的恆星係最好。


    也就是恆星係內的各個行星都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同時恆星係的外側又有比較大型的行星,可以為恆星係內側的其他小型行星提供庇護,將一些從恆星係外側飛入恆星係內隕石或者彗星吸走,以減少恆星係內側行星遭遇隕石和彗星撞擊的可能性。


    然後在恆星係的內側,最好又要具備有像火星那樣,環境相對穩定的類地非宜居行星。


    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行星上建立更加安全的定居點了。


    隻是,這樣的恆星係,顯然也並不是很好找。


    地球號飛船在那之後,一直用了73的天時間,連續飛過了hb000438、hb000439、hb000448、hb000459、hb000477等11個恆星係。(之所以恆星係沒有連續,是因為宇宙中,也有不少恆星係是沒有行星的。另外也有一些雙星係統和多星係統本身就不合適地球人類定居。)


    最終才找到了hb000553恆星係,這個相對適合的恆星係的。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在地球號飛船出發前往hb000438恆星係的路上,葉恆則已經把飛船設計和工程建造局的吳良輔院士、葉思明教授、佛裏南·瓊斯教授,以及航天航空管理、天文測繪與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生物和農業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們都請到了一起,來地球人類太空和行星定居點相關的設計方案。


    “吳院士,大家都已經到齊了,接下來就由您來跟我們介紹一下設計和工程建造局這邊設計好的相關定居點建設方案吧!”


    會議開始,葉恆首先直接切入主體的說道。


    “好的!”吳良輔院士接著便說道:“修建飛船外太空和行星定居點的計劃,是從我們離開太陽係的時候,就一定定下來的。經過這將近一年來的初步設計、設計初選、初稿定稿和進一步的設計完善。我們現在總共設計出了兩種太空型的定居點建造方案和兩種地麵型的定居點的建造方案。”


    吳良輔院士接著微笑著說道:“接下來,我先給大家介紹第一種太空型定居點的修建方案。”


    說著,吳良輔院士便已經按下了ppt的下翻一頁按鈕。


    而會議室大屏幕上的圖片也同時立刻換了一張。


    顯示出了一個半圓柱體的圖形。


    同時,吳良輔院士也繼續開始介紹道:“這就是我們第一種太空型定居點的外形輪廓,是一個半圓柱體的結構。長16千米,寬5千米,高度3.75千米。”


    “上半部分為一個圓柱體的一半,為空心結構。內部長15千米,寬5千米,高度2.5千米。是定居點的活動場所。”


    “下半部分為一個半圓柱體的一半,高度為1.25千米,底部平行。由上至下,分別是70米厚的土層、50米高的重力產生器和能量護盾產生器設備層、50米高的農業、牧業生產層、150米高的水產養殖層、25米高的重力產生器設備層、200米高的儲水層、300高的原料儲備層、100米高的生產車間和能源製造層、125米高的軍事管製層、25米高的重力產生器設備層、155米高的武器平台。”


    接著,吳良輔院士又詳細的介紹道:“飛船下半部分最上層的土層厚度之所以定在70米,是考慮到我們將來要在定居點裏種植一些高大的樹木,所以土層厚度要比較厚一些,才可以滿足一些大型樹木根係的生長需要。”


    “同時更多的土壤,也可以涵養更多的水源,可以保持飛船內環境的潮濕度。”


    吳良輔院士繼續道:“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控製飛船內的溫度,來人為製造定居點內的天然降雨和降雪等氣候、氣象了。而不需要依靠人工灑水來降雨。讓定居點內的環境,更貼近於地球的環境。”


    吳良輔院士解釋道:“因為定居點上半部分的高度達到2.5公裏,已經能夠自然形成積雨雲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生活在定居點內,是可以看到天上有天然的白雲的!”


    “嗯!”與會的眾人都不由有些心情激動和欣慰的點點頭。。


    但這時,也有人提問道:“但是院士,我看到我們的這個設計方案裏,整個半圓柱體的定居點內,似乎就隻有正中央有一根柱子支撐定居點的頂部啊!”


    他接著繼續有些擔憂的問道:“長15公裏,寬5公裏,這麽大的內部空間,隻有一根柱子支撐,定居點的頂部不會塌陷下來嗎?畢竟我們在飛船下,放了好幾層的重力產生器啊!另外,隻有一根柱子的話,萬一這根柱子斷裂了要怎麽辦呢?飛船頂部是不是必然會塌陷下來?也是不是不夠保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流浪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夜暑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夜暑雨並收藏地球流浪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