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風雲變幻,勝敗無憑。誰也想不到,在這一年的秋天,淮水兩岸的戰爭局勢忽然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對於這些起兵叛亂的人來說,今年似乎不是一個好兆頭。隨著吳廣、陳勝相繼被誅殺,大秦軍隊重新取得了戰場控製權。不僅一些小股叛軍相繼被屠滅,就連幾支主要的叛軍力量,也是連連敗退,不得不收縮起來,以保存實力。
誰都明白,隻要參加過叛亂的人,就絕對沒有迴頭路可走。成王敗寇!如果不能取得勝利,那麽等待他們所有人的下場,就隻能是被屠門滅戶,株連九族,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形勢緊迫,絕不甘心於坐以待斃的叛軍諸侯,開始尋求新的方法來對抗秦軍。而在不久之前,他們已經達成共識,想要組建起來一個天下叛軍的聯盟,進一步擴大力量。似乎也隻有如此,才能死中求活,避免被全部殲滅的命運了。
而在這些叛軍當中,實力最強大的無疑就是以楚國人為骨幹組建起來的楚軍了。項梁帶領著這支軍隊,以強悍無比的戰鬥力和數次打敗秦軍的經曆,已經隱然成為天下叛軍的領袖人物。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在不久之後舉行的義軍聯盟中,他肯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持者。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夠料想得到,這位威名遠震的叛軍將軍,會在一次尋常的軍事行動中殞身喪命,魂歸九泉呢!?
當項梁身死的消息在淮水北岸的大地上傳開之後,立刻引發了很大的震動。分布在這裏的幾支叛軍,士氣嚴重受挫。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大秦軍隊氣勢更盛。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叛軍的首領們終於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要說是發展力量,進而滅掉壓在他們頭頂的這個龐大王朝了。就是各自的生存,也到了極其危險的邊緣。
而與叛軍的沮喪恰恰相反。自潼關往東一直到淮水北岸的秦國軍隊,則重新振作起來。他們在大將軍章邯的統一指揮調度下,開始從不同的方向逐漸收攏,把叛軍的勢力一步一步地壓縮到一個有限的範圍內。他們的戰略目的非常明確,就算是普通人也看得很清楚。秦軍這是要集中全部力量,把叛亂者的主要勢力扼殺在淮水北岸這塊地方,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後患啊!
如果說秦軍的這個龐大目標在從前還隻是癡心妄想的話,那麽,到了現在誰也不敢否認,他們已經具有了這樣的實力。這並非是說秦軍的軍事力量又得到了大大的加強,而是因為叛軍接連損失嚴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盟天下叛軍,重新凝聚力量以對抗秦軍,便成為了勢在必行,一刻也耽擱不得的大事。
其實,叛軍當中並不缺乏眼光長遠的人。當初陳勝死後,就已經有人開始謀劃這件事了。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項梁手下的謀主範增和將軍陳嬰。
毫無疑問,已經白發蒼髯的範增在這個年齡加入叛軍,絕對稱得上是個好戰分子。沒有人知道他心中到底想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但所有人都不敢輕視於他。因為在從前的許多次戰爭中,正是因為有他的出謀劃策,才使得楚軍屢戰屢勝,成為天下叛軍當中最強的一支軍隊。
當陳勝死後,包括項梁在內的叛軍首領們都陷入彷徨的時候,正是這位範老夫子首先提出整合叛軍力量,共同對敵的大策略。而他為項梁選定的一條最簡捷途徑便是擁立一位王者,以使天下叛軍聽令。
人無頭不走,蛇無首不行!吳廣、陳勝相繼殞命,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叛軍的巨大損失。但在範增的眼中,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就在不久之前,他還曾經勸過項梁。那是一個風雨之後的黃昏,正在為未來而焦灼不安的項梁,聽到了讓他茅塞頓開的這一席話。
“陳勝那家夥,空有遠大的誌向,卻沒有實際的能力。他的敗亡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當初秦滅六國,楚國最不該亡,抵抗的也最激烈。而秦國人對楚國的殘酷,讓楚人永遠不可能真正的馴服。尤其是楚王為了顧全大義,入秦求和。而最終死在了秦國,不得還鄉。楚國父老一直感念於心,不能忘卻。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句流傳世間的讖語。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表達的正是楚國人對於秦人的仇恨,以及他們誓死也不屈服的決心……如果將軍有意,不妨扶助楚王室後裔之人為王,如此則順應民心,事半功倍,大事可成也!”
項梁立刻就接受了他的建議。並且很快就尋找到了楚王室的後裔,就在軍中把他尊立為王。而這個流落民間落魄潦倒的少年,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有狗屎運從天而降,落到他的頭上。也就是從那天開始,被尊稱為楚懷王的他,成為一個被好吃好喝供應著的傀儡人物。如果項梁沒有半途而死的話,毫無疑問,他一定會好好利用起手中的這個籌碼,來組織起更加強大的力量。
但很可惜,他就這樣死了。爭霸天下的大業剛剛展開,他卻已經失去了參加逐鹿的資格。一個死去的人,很快就會被人遺忘。不管他在這其中曾經起過多麽大的作用,也毫無區別的都會化為腐朽。陳勝、吳廣如此,他項梁自然也不會例外。
也許,他們之間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陳勝、吳廣死後便煙消雲散,沒有再留下任何值得誇耀的痕跡。而項梁卻留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以及他所創立起來的一個構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後繼有人。他的繼承者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他所開始的反叛大業發展到一個無與倫比的規模!
而這樣一個輝煌的未來,剛剛死去的項梁是沒有辦法看到了。不僅是他,許許多多參加反叛的人,都注定沒有辦法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因為,有更加慘烈的數十次大戰,還在漫漫征途上等待著他們。為之戰鬥而死去者,將數以萬千。死去的人,腐朽於草木之間。而隻有那些最優秀者才能活下去。風雲唿嘯,爭霸天下!
項梁的死,雖然暫時中斷了天下叛軍的聯合之路,但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因為秦國軍隊的強勢逼迫,讓感覺到生存危機的諸侯叛軍,加速了聯合作戰的步伐。也許,他們現在唯一欠缺的隻是一個強有力的人物領導而已。
而就在這個時間段之內。也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也許是預感到來日生死莫測,想要在臨死之前過一把癮……反正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吧!天下的各路叛軍首領,開始陸續稱王。就在短短的不到半個月時間之內,大小稱王者已經有十幾個之多了。他們的力量強弱不一,有的坐擁數萬之眾,橫跨好幾個州縣。而有的則是麾下不過數千襤褸之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封了草頭王。至於那些在這段時間內被大秦軍隊陸續消滅的家夥,就隻能自怨倒黴了。臨死之前也沒有混上個草頭王的稱號,難免讓他們的追隨者憤憤不平。
當然,在這些趁勢而起的諸多稱王者中,真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物,也不乏其人。這其中就包括出身於六國遺族的後裔們,以及原先的貴族後人。比如齊國的田氏,趙國的趙氏,魏國王室公子,韓國公子……等等。他們這些人,大多都和楚懷王的來曆差不多。都是被叛軍以各種各樣理由擁立起來,企圖借助於他們的名頭而行事方便的。
不管成就了多少草頭王,其實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想要在與大秦軍隊的較量中存活下來,最終依靠的還是絕對的實力。至於到底誰家的王者稱號名副其實,誰家是在濫竽充數,所有人也都看得很明白。當那些弱小的叛軍都被逐漸消滅,隻剩下這些實力較強的各路諸侯時,他們如果還硬撐的話,那隻能是自尋死路了。
因此,當不久之前項梁發出聯合天下叛軍的號召後,幾乎得到了每一家稱王諸侯叛軍的積極響應。有的甚至已經提前派出使者,來到了淮水北岸的楚軍中,想要探聽個詳細。
而剛剛被戴上王冠不久的楚懷王,自然就成了名義上的主持大局者。這個被狗屎運砸到頭上的少年,一臉懵懂的看著來自天下叛軍諸侯的使者,簡直是要多慌恐就有多慌恐了。
從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流浪兒,一夜之間變成了衣食無憂的王者。楚懷王也僅僅隻是想著享受幾天好日子而已。卻沒想到,竟然還要應付這麽重大的事。這讓他坐在上麵簡直連手腳都沒處放了。
好在,有聚集在他身邊的幾個楚國貴族遺老,替他出謀劃策,總算是不至於丟了麵子。然而,現在一個最緊迫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項梁死後,楚軍到底還有沒有能力保證他的地位呢?
對於這些起兵叛亂的人來說,今年似乎不是一個好兆頭。隨著吳廣、陳勝相繼被誅殺,大秦軍隊重新取得了戰場控製權。不僅一些小股叛軍相繼被屠滅,就連幾支主要的叛軍力量,也是連連敗退,不得不收縮起來,以保存實力。
誰都明白,隻要參加過叛亂的人,就絕對沒有迴頭路可走。成王敗寇!如果不能取得勝利,那麽等待他們所有人的下場,就隻能是被屠門滅戶,株連九族,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形勢緊迫,絕不甘心於坐以待斃的叛軍諸侯,開始尋求新的方法來對抗秦軍。而在不久之前,他們已經達成共識,想要組建起來一個天下叛軍的聯盟,進一步擴大力量。似乎也隻有如此,才能死中求活,避免被全部殲滅的命運了。
而在這些叛軍當中,實力最強大的無疑就是以楚國人為骨幹組建起來的楚軍了。項梁帶領著這支軍隊,以強悍無比的戰鬥力和數次打敗秦軍的經曆,已經隱然成為天下叛軍的領袖人物。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在不久之後舉行的義軍聯盟中,他肯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持者。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夠料想得到,這位威名遠震的叛軍將軍,會在一次尋常的軍事行動中殞身喪命,魂歸九泉呢!?
當項梁身死的消息在淮水北岸的大地上傳開之後,立刻引發了很大的震動。分布在這裏的幾支叛軍,士氣嚴重受挫。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大秦軍隊氣勢更盛。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叛軍的首領們終於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要說是發展力量,進而滅掉壓在他們頭頂的這個龐大王朝了。就是各自的生存,也到了極其危險的邊緣。
而與叛軍的沮喪恰恰相反。自潼關往東一直到淮水北岸的秦國軍隊,則重新振作起來。他們在大將軍章邯的統一指揮調度下,開始從不同的方向逐漸收攏,把叛軍的勢力一步一步地壓縮到一個有限的範圍內。他們的戰略目的非常明確,就算是普通人也看得很清楚。秦軍這是要集中全部力量,把叛亂者的主要勢力扼殺在淮水北岸這塊地方,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後患啊!
如果說秦軍的這個龐大目標在從前還隻是癡心妄想的話,那麽,到了現在誰也不敢否認,他們已經具有了這樣的實力。這並非是說秦軍的軍事力量又得到了大大的加強,而是因為叛軍接連損失嚴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盟天下叛軍,重新凝聚力量以對抗秦軍,便成為了勢在必行,一刻也耽擱不得的大事。
其實,叛軍當中並不缺乏眼光長遠的人。當初陳勝死後,就已經有人開始謀劃這件事了。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項梁手下的謀主範增和將軍陳嬰。
毫無疑問,已經白發蒼髯的範增在這個年齡加入叛軍,絕對稱得上是個好戰分子。沒有人知道他心中到底想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但所有人都不敢輕視於他。因為在從前的許多次戰爭中,正是因為有他的出謀劃策,才使得楚軍屢戰屢勝,成為天下叛軍當中最強的一支軍隊。
當陳勝死後,包括項梁在內的叛軍首領們都陷入彷徨的時候,正是這位範老夫子首先提出整合叛軍力量,共同對敵的大策略。而他為項梁選定的一條最簡捷途徑便是擁立一位王者,以使天下叛軍聽令。
人無頭不走,蛇無首不行!吳廣、陳勝相繼殞命,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叛軍的巨大損失。但在範增的眼中,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就在不久之前,他還曾經勸過項梁。那是一個風雨之後的黃昏,正在為未來而焦灼不安的項梁,聽到了讓他茅塞頓開的這一席話。
“陳勝那家夥,空有遠大的誌向,卻沒有實際的能力。他的敗亡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當初秦滅六國,楚國最不該亡,抵抗的也最激烈。而秦國人對楚國的殘酷,讓楚人永遠不可能真正的馴服。尤其是楚王為了顧全大義,入秦求和。而最終死在了秦國,不得還鄉。楚國父老一直感念於心,不能忘卻。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句流傳世間的讖語。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表達的正是楚國人對於秦人的仇恨,以及他們誓死也不屈服的決心……如果將軍有意,不妨扶助楚王室後裔之人為王,如此則順應民心,事半功倍,大事可成也!”
項梁立刻就接受了他的建議。並且很快就尋找到了楚王室的後裔,就在軍中把他尊立為王。而這個流落民間落魄潦倒的少年,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有狗屎運從天而降,落到他的頭上。也就是從那天開始,被尊稱為楚懷王的他,成為一個被好吃好喝供應著的傀儡人物。如果項梁沒有半途而死的話,毫無疑問,他一定會好好利用起手中的這個籌碼,來組織起更加強大的力量。
但很可惜,他就這樣死了。爭霸天下的大業剛剛展開,他卻已經失去了參加逐鹿的資格。一個死去的人,很快就會被人遺忘。不管他在這其中曾經起過多麽大的作用,也毫無區別的都會化為腐朽。陳勝、吳廣如此,他項梁自然也不會例外。
也許,他們之間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陳勝、吳廣死後便煙消雲散,沒有再留下任何值得誇耀的痕跡。而項梁卻留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以及他所創立起來的一個構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後繼有人。他的繼承者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他所開始的反叛大業發展到一個無與倫比的規模!
而這樣一個輝煌的未來,剛剛死去的項梁是沒有辦法看到了。不僅是他,許許多多參加反叛的人,都注定沒有辦法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因為,有更加慘烈的數十次大戰,還在漫漫征途上等待著他們。為之戰鬥而死去者,將數以萬千。死去的人,腐朽於草木之間。而隻有那些最優秀者才能活下去。風雲唿嘯,爭霸天下!
項梁的死,雖然暫時中斷了天下叛軍的聯合之路,但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因為秦國軍隊的強勢逼迫,讓感覺到生存危機的諸侯叛軍,加速了聯合作戰的步伐。也許,他們現在唯一欠缺的隻是一個強有力的人物領導而已。
而就在這個時間段之內。也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也許是預感到來日生死莫測,想要在臨死之前過一把癮……反正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吧!天下的各路叛軍首領,開始陸續稱王。就在短短的不到半個月時間之內,大小稱王者已經有十幾個之多了。他們的力量強弱不一,有的坐擁數萬之眾,橫跨好幾個州縣。而有的則是麾下不過數千襤褸之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封了草頭王。至於那些在這段時間內被大秦軍隊陸續消滅的家夥,就隻能自怨倒黴了。臨死之前也沒有混上個草頭王的稱號,難免讓他們的追隨者憤憤不平。
當然,在這些趁勢而起的諸多稱王者中,真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物,也不乏其人。這其中就包括出身於六國遺族的後裔們,以及原先的貴族後人。比如齊國的田氏,趙國的趙氏,魏國王室公子,韓國公子……等等。他們這些人,大多都和楚懷王的來曆差不多。都是被叛軍以各種各樣理由擁立起來,企圖借助於他們的名頭而行事方便的。
不管成就了多少草頭王,其實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想要在與大秦軍隊的較量中存活下來,最終依靠的還是絕對的實力。至於到底誰家的王者稱號名副其實,誰家是在濫竽充數,所有人也都看得很明白。當那些弱小的叛軍都被逐漸消滅,隻剩下這些實力較強的各路諸侯時,他們如果還硬撐的話,那隻能是自尋死路了。
因此,當不久之前項梁發出聯合天下叛軍的號召後,幾乎得到了每一家稱王諸侯叛軍的積極響應。有的甚至已經提前派出使者,來到了淮水北岸的楚軍中,想要探聽個詳細。
而剛剛被戴上王冠不久的楚懷王,自然就成了名義上的主持大局者。這個被狗屎運砸到頭上的少年,一臉懵懂的看著來自天下叛軍諸侯的使者,簡直是要多慌恐就有多慌恐了。
從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流浪兒,一夜之間變成了衣食無憂的王者。楚懷王也僅僅隻是想著享受幾天好日子而已。卻沒想到,竟然還要應付這麽重大的事。這讓他坐在上麵簡直連手腳都沒處放了。
好在,有聚集在他身邊的幾個楚國貴族遺老,替他出謀劃策,總算是不至於丟了麵子。然而,現在一個最緊迫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項梁死後,楚軍到底還有沒有能力保證他的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