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張浩拿起桌上一份文件,示意李兵:“看看,這是陳剛同誌的調查結論,我很不滿意。咱這要呈給縣委的,到時候陳華書記可會親自過目的,怎能不實話實說,就這樣編造?”/p
張浩頓了頓,順了順氣:“雖說在起草過程中,我沒有好好把關。但這就隻字不提陳剛同誌犯下的錯誤了?很很可笑嘛!就算是偉大領袖,功與過也是七三開啊!”/p
張浩明顯有些生氣,話音提起了三分高:“文風不實,這般子做法要不得。”/p
邊說,張浩邊敲桌子,目光炯炯看著李兵。/p
李兵一臉苦笑:“鎮長,有些事,您也知道,咱們都做不了主,束手束腳的。更何況機關的年輕同誌呢。要我說,這怪不得他們。關於陳剛同誌的調查結論,可能從那裏傳達過來了一些意見。”他指了指東北方向,那裏是平懷縣城的位置。/p
“難,誰不為難啊?”張浩有些疲憊的往後靠了靠,閉目想了一會又開口,語氣鏗鏘,“調查報告必須推倒重來,有些事掩蓋住了,揮霍的是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p
張浩也知道人死為大,不是他上來了股倔勁,也不是他非要揪住陳剛不放,而是陳剛辜負了興安幾萬百姓的厚望。/p
李兵點了點頭,他感受到了張浩的堅定意誌,張浩身上展現出來的一往無前的魄力,是他不曾在任何人身上感受到過的。/p
李兵感覺喉嚨有點幹,他本來有些對張浩的不服氣也煙消雲散了,尤其是在起初,張浩剛“空降”之時,他哀怨甚深,覺得憑什麽自己辛辛苦苦幹了多年,反而要被一個年輕小夥子爬到自己頭上。/p
而現在這樣一來,他隻覺得張浩能自己所不能,的確站位比自己高的多,也不像自己這麽瞻前顧後,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張浩年紀輕輕能夠淩駕於自己之上的緣故吧。/p
這般胡思亂想下來,李兵一時有些愣神。/p
“興安雖小,又是基層末梢,但從陳剛同誌的事反饋出,反腐倡廉並不是可有可無啊。”張浩繼續圍繞著陳剛的話題,引開來說下去。/p
“嗯…是啊。”李兵反應有些慢。/p
不過,他本能的很快迴過神來,看著張浩一副興趣很濃的樣子,緊跟著就正直了身體準備開口,但還是慢了半拍。/p
“咳咳…”李兵略微咳嗽兩下,連帶著掩飾著自己的走神。/p
再加上反腐倡廉工作是他的本職,他用不著思考,這麽下來,李兵幾乎讓人看不出來他有過卡頓,流暢的談了起來:“是啊。咱們身在最底層,雖說大部分同誌的政治信仰都十分堅定,革命意誌都特別堅強,氣節操守都十分可靠。但是……”/p
李兵說著說著,有些痛心疾首,似是想起了什麽,哀歎了一下繼續說道:“但是,有的幹部處在特定崗位,掌握特殊權力、控製壟斷資源,也是會迷失的啊。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年輕幹部,產生了‘螞蟻搬家式’的腐敗,有些違法違紀案子,我就親自跟過。”/p
“嗯,嗯…”張浩十指不停叩著桌麵,聽著李兵述說,他若有所思。/p
張浩能夠想象的出,一些剛進公務員隊伍沒幾年的年輕幹部,在一些小節上犯下致命錯誤,給自己,給家庭帶來巨大痛苦,也給黨和國家帶來巨大的人才損失。/p
張浩看著李兵,兩人不斷就一些深入的話題進行了探討,交流了一些看法。李兵在紀檢領域有較大的發言權和權威性,讓張浩實在是受益匪淺。/p
不過,李兵畢竟一輩子都紮根在基層,有些想法還是比較固化,讓張浩也不太認同,而且張浩是後世穿越迴來,有著李兵無法比擬的理論根基。/p
時間一點點過去,再後來,張浩看見李兵時不時看了看表,知道他還有事要處理,自己不能老耽誤人家的時間。/p
張浩在興頭上,想著再利用最後點時間,藉著自己的豐富閱曆給李兵提點些什麽,又說道:“現在我們總是強調黨員幹部要自廉自律,在保護幹部上總是過於突出精神激勵手段,在改革開放越來越蹄疾步穩的今天,我們總是避開物質利益,來談黨性覺悟,這種觀念有些落伍,做法也有欠妥當,這其實也是思想庸俗、思維僵化、工作方法簡單的表現。”/p
李兵聽著張浩的高談闊論,感覺有些新奇,張浩的話裏話外概括來講就是用利益手段來激勵同誌們克勤克廉,這是他根本不敢想到的話題,這要在早十、二十年會被扣上走資帽子的。/p
李兵聽著、聽著,雖然沒有表示不耐,但也沒當一迴事。又有些小看張浩起來,認為張浩純粹是在胡侃大山,幾乎是“一派胡言”,到底是小年輕,見識閱曆都不足,實在有些欠缺沉穩。或者說,張浩作為年輕的領導幹部,是希望一番高談闊論、故作新奇,想要震住自己、拉攏自己?/p
看著李兵沒有流露出什麽被觸動的樣子,張浩也不意外,人觀念的改變需要的時間往往是以年月來計算的。/p
他又自顧自說道:“今後必須要注意克服這些陳舊的思想觀念,要把物質獎勵用好。你看看,比如香港、新加坡這些地方,都是高額薪水薪養廉潔。如果我們也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意誌不堅定的同誌犯錯,比如說公務員難道一定是鐵飯碗,還可以是‘聘用製’嘛,這種做法我們興安可以在後續錄用的公務員上試點鋪開,不用等上麵的指示……”/p
“試點?鋪開?聘用公務員?”李兵聽著聽著,張浩這是要動真格的,不由嚇了一大跳,創新也許是好事,但步子邁太大也有可能把自己扯傷了。/p
李兵正要勸阻,抬頭看了看張浩,見張浩仰頭發呆,也不知在想著什麽,卻又在忽然之間,見著張浩低下了頭,湊巧與自己的眼睛對視到了一起。/p
“啊!”李兵輕叫出聲,張浩的一雙眼神是那麽的銳利鋒芒,目光裏更是透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與毅力,刺得自己的眼睛都有點生疼。/p
李兵心裏忽然閃過一種“說不定這樣也能行”的想法,想勸張浩的話竟一時半會沒能說出口。/p
“哎!”李兵深深歎了口氣,知道自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竟然是被張浩影響到了,他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他知道,張浩身上有種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p
他看著張浩,再一次出神,看來自己對張浩這個人,了解的還是不夠多。也許,張浩鎮長,實則遠遠比現在所表現出來的不簡單還要不簡單的多。/p
李兵離開張浩辦公司時,腦袋裏還是嗡嗡的,全是在不由自主細細品味著張浩說過的話,隻是覺得張鎮長說的話也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標新立異、那麽膚淺不堪,反而越發覺得話裏有話、立意高遠。/p
張浩這是要從製度機製這個根本出發,來解決革命隊伍中長期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李兵深深道了一聲佩服,他自己可是不敢這麽做,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p
而此時的張浩看著窗外,心事重重。/p
他知道在基層,不正之風和小官小腐始終易發多發、量大麵廣,然而重視程度上,卻不受人關注,紀檢監察實質上始終得力不討好。而自己終究會很快離開興安,離開基層,而這些問題呢,又根深蒂固,不從根本上解決隻會反彈迴潮,而他真的有必要較真嗎?/p
張浩對此是無比肯定,自己上兩世,不斷遭受構陷迫害,比平常人更加的渴望公平正義。現在有了能力後,必然會營造揚善懲惡的良好生態。/p
既然來到了興安,他就想借著後世逐漸試點推開的聘用製公務員、國家和機構改革的經驗給興安本土一場“製度風暴”,從而在自己走後,可以給這一隅之地留下些真正的東西,而不是水過無痕、雨過僅僅地皮濕。/p
興安,區區小鎮,政治風暴來得快,去得也快。/p
張浩,在剛剛過完二十二歲生日不久,就被任命為興安鎮黨委書記。在隨後召開的全委會上,興安鎮黨委也選舉產生了五名常委,分別是:黨委書記張浩,鎮長、副書記曹海,人大主任蔣濤,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李兵,副鎮長趙朗。/p
至此,興安兩派白熱化的鬥爭落下帷幕,隻要是明眼人都能夠看的出來,隨著陳剛一係的不光彩退場,興安今後無疑是強權人物張浩的天下,黨委政府班子的大換血更加使得張浩身邊聚攏起來了越來越多的幹部。/p
張浩自然之道其中良莠不齊、心思各異,但隻要有所改變,跟著自己踩準鼓點,踏齊步伐,合拍合心,他也不吝於提拔一二。若是還想著投機取巧,那自己就要給他開出猛藥,讓他好好清醒清醒了。/p
此時,是盛夏最熱的時候。/p
窗外,高大茂盛的柳樹上,知了瘋了似的嘶吼著,引得人們內心也煩躁不安。/p
</p>
張浩拿起桌上一份文件,示意李兵:“看看,這是陳剛同誌的調查結論,我很不滿意。咱這要呈給縣委的,到時候陳華書記可會親自過目的,怎能不實話實說,就這樣編造?”/p
張浩頓了頓,順了順氣:“雖說在起草過程中,我沒有好好把關。但這就隻字不提陳剛同誌犯下的錯誤了?很很可笑嘛!就算是偉大領袖,功與過也是七三開啊!”/p
張浩明顯有些生氣,話音提起了三分高:“文風不實,這般子做法要不得。”/p
邊說,張浩邊敲桌子,目光炯炯看著李兵。/p
李兵一臉苦笑:“鎮長,有些事,您也知道,咱們都做不了主,束手束腳的。更何況機關的年輕同誌呢。要我說,這怪不得他們。關於陳剛同誌的調查結論,可能從那裏傳達過來了一些意見。”他指了指東北方向,那裏是平懷縣城的位置。/p
“難,誰不為難啊?”張浩有些疲憊的往後靠了靠,閉目想了一會又開口,語氣鏗鏘,“調查報告必須推倒重來,有些事掩蓋住了,揮霍的是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p
張浩也知道人死為大,不是他上來了股倔勁,也不是他非要揪住陳剛不放,而是陳剛辜負了興安幾萬百姓的厚望。/p
李兵點了點頭,他感受到了張浩的堅定意誌,張浩身上展現出來的一往無前的魄力,是他不曾在任何人身上感受到過的。/p
李兵感覺喉嚨有點幹,他本來有些對張浩的不服氣也煙消雲散了,尤其是在起初,張浩剛“空降”之時,他哀怨甚深,覺得憑什麽自己辛辛苦苦幹了多年,反而要被一個年輕小夥子爬到自己頭上。/p
而現在這樣一來,他隻覺得張浩能自己所不能,的確站位比自己高的多,也不像自己這麽瞻前顧後,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張浩年紀輕輕能夠淩駕於自己之上的緣故吧。/p
這般胡思亂想下來,李兵一時有些愣神。/p
“興安雖小,又是基層末梢,但從陳剛同誌的事反饋出,反腐倡廉並不是可有可無啊。”張浩繼續圍繞著陳剛的話題,引開來說下去。/p
“嗯…是啊。”李兵反應有些慢。/p
不過,他本能的很快迴過神來,看著張浩一副興趣很濃的樣子,緊跟著就正直了身體準備開口,但還是慢了半拍。/p
“咳咳…”李兵略微咳嗽兩下,連帶著掩飾著自己的走神。/p
再加上反腐倡廉工作是他的本職,他用不著思考,這麽下來,李兵幾乎讓人看不出來他有過卡頓,流暢的談了起來:“是啊。咱們身在最底層,雖說大部分同誌的政治信仰都十分堅定,革命意誌都特別堅強,氣節操守都十分可靠。但是……”/p
李兵說著說著,有些痛心疾首,似是想起了什麽,哀歎了一下繼續說道:“但是,有的幹部處在特定崗位,掌握特殊權力、控製壟斷資源,也是會迷失的啊。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年輕幹部,產生了‘螞蟻搬家式’的腐敗,有些違法違紀案子,我就親自跟過。”/p
“嗯,嗯…”張浩十指不停叩著桌麵,聽著李兵述說,他若有所思。/p
張浩能夠想象的出,一些剛進公務員隊伍沒幾年的年輕幹部,在一些小節上犯下致命錯誤,給自己,給家庭帶來巨大痛苦,也給黨和國家帶來巨大的人才損失。/p
張浩看著李兵,兩人不斷就一些深入的話題進行了探討,交流了一些看法。李兵在紀檢領域有較大的發言權和權威性,讓張浩實在是受益匪淺。/p
不過,李兵畢竟一輩子都紮根在基層,有些想法還是比較固化,讓張浩也不太認同,而且張浩是後世穿越迴來,有著李兵無法比擬的理論根基。/p
時間一點點過去,再後來,張浩看見李兵時不時看了看表,知道他還有事要處理,自己不能老耽誤人家的時間。/p
張浩在興頭上,想著再利用最後點時間,藉著自己的豐富閱曆給李兵提點些什麽,又說道:“現在我們總是強調黨員幹部要自廉自律,在保護幹部上總是過於突出精神激勵手段,在改革開放越來越蹄疾步穩的今天,我們總是避開物質利益,來談黨性覺悟,這種觀念有些落伍,做法也有欠妥當,這其實也是思想庸俗、思維僵化、工作方法簡單的表現。”/p
李兵聽著張浩的高談闊論,感覺有些新奇,張浩的話裏話外概括來講就是用利益手段來激勵同誌們克勤克廉,這是他根本不敢想到的話題,這要在早十、二十年會被扣上走資帽子的。/p
李兵聽著、聽著,雖然沒有表示不耐,但也沒當一迴事。又有些小看張浩起來,認為張浩純粹是在胡侃大山,幾乎是“一派胡言”,到底是小年輕,見識閱曆都不足,實在有些欠缺沉穩。或者說,張浩作為年輕的領導幹部,是希望一番高談闊論、故作新奇,想要震住自己、拉攏自己?/p
看著李兵沒有流露出什麽被觸動的樣子,張浩也不意外,人觀念的改變需要的時間往往是以年月來計算的。/p
他又自顧自說道:“今後必須要注意克服這些陳舊的思想觀念,要把物質獎勵用好。你看看,比如香港、新加坡這些地方,都是高額薪水薪養廉潔。如果我們也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意誌不堅定的同誌犯錯,比如說公務員難道一定是鐵飯碗,還可以是‘聘用製’嘛,這種做法我們興安可以在後續錄用的公務員上試點鋪開,不用等上麵的指示……”/p
“試點?鋪開?聘用公務員?”李兵聽著聽著,張浩這是要動真格的,不由嚇了一大跳,創新也許是好事,但步子邁太大也有可能把自己扯傷了。/p
李兵正要勸阻,抬頭看了看張浩,見張浩仰頭發呆,也不知在想著什麽,卻又在忽然之間,見著張浩低下了頭,湊巧與自己的眼睛對視到了一起。/p
“啊!”李兵輕叫出聲,張浩的一雙眼神是那麽的銳利鋒芒,目光裏更是透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與毅力,刺得自己的眼睛都有點生疼。/p
李兵心裏忽然閃過一種“說不定這樣也能行”的想法,想勸張浩的話竟一時半會沒能說出口。/p
“哎!”李兵深深歎了口氣,知道自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竟然是被張浩影響到了,他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他知道,張浩身上有種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p
他看著張浩,再一次出神,看來自己對張浩這個人,了解的還是不夠多。也許,張浩鎮長,實則遠遠比現在所表現出來的不簡單還要不簡單的多。/p
李兵離開張浩辦公司時,腦袋裏還是嗡嗡的,全是在不由自主細細品味著張浩說過的話,隻是覺得張鎮長說的話也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標新立異、那麽膚淺不堪,反而越發覺得話裏有話、立意高遠。/p
張浩這是要從製度機製這個根本出發,來解決革命隊伍中長期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李兵深深道了一聲佩服,他自己可是不敢這麽做,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p
而此時的張浩看著窗外,心事重重。/p
他知道在基層,不正之風和小官小腐始終易發多發、量大麵廣,然而重視程度上,卻不受人關注,紀檢監察實質上始終得力不討好。而自己終究會很快離開興安,離開基層,而這些問題呢,又根深蒂固,不從根本上解決隻會反彈迴潮,而他真的有必要較真嗎?/p
張浩對此是無比肯定,自己上兩世,不斷遭受構陷迫害,比平常人更加的渴望公平正義。現在有了能力後,必然會營造揚善懲惡的良好生態。/p
既然來到了興安,他就想借著後世逐漸試點推開的聘用製公務員、國家和機構改革的經驗給興安本土一場“製度風暴”,從而在自己走後,可以給這一隅之地留下些真正的東西,而不是水過無痕、雨過僅僅地皮濕。/p
興安,區區小鎮,政治風暴來得快,去得也快。/p
張浩,在剛剛過完二十二歲生日不久,就被任命為興安鎮黨委書記。在隨後召開的全委會上,興安鎮黨委也選舉產生了五名常委,分別是:黨委書記張浩,鎮長、副書記曹海,人大主任蔣濤,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李兵,副鎮長趙朗。/p
至此,興安兩派白熱化的鬥爭落下帷幕,隻要是明眼人都能夠看的出來,隨著陳剛一係的不光彩退場,興安今後無疑是強權人物張浩的天下,黨委政府班子的大換血更加使得張浩身邊聚攏起來了越來越多的幹部。/p
張浩自然之道其中良莠不齊、心思各異,但隻要有所改變,跟著自己踩準鼓點,踏齊步伐,合拍合心,他也不吝於提拔一二。若是還想著投機取巧,那自己就要給他開出猛藥,讓他好好清醒清醒了。/p
此時,是盛夏最熱的時候。/p
窗外,高大茂盛的柳樹上,知了瘋了似的嘶吼著,引得人們內心也煩躁不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