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劉玄德:若能除黃巾,死有何懼?
炎漢:立天地心,開萬世太平! 作者:山有青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知這樣的高手,皇室之中還有幾人?
念此,寧宣又啞然失笑,長生神藏境於世人乃至他而言,或許都是需要仰望的人物,可在張巨鹿麵前,未必有多少威懾。
“不登山巔,終歸隻是坐井觀天而已。”
想罷,寧宣又取出太平經鑽研起來。
這卷世人傳言的天書,其中森羅萬象,涉及符篆、雷法、醫藥、天文、軍陣等等。
可謂是一部百科全書,浩瀚如煙海,多日研究,寧宣也隻得其中皮毛。
半晌,孔德服匆匆而來。
“公子,萬山城中所有將領都已經到了。”
“好。”
等寧宣到時,堂內坐著數十人,外麵數百將領靜候。
“拜見將軍!”
眾將起身行禮。
寧宣環視一圈,自長嶺一敗,軍中上下衰頹,那一把大火,幾乎將朝廷大軍毀於一旦。
他接手時,能戰者算上傷兵都不到三十萬人,經過這段時日的恢複,總算是有些樣子了。
“諸君請坐。”
寧宣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與下方皇甫義真、董巢等人相比,年輕的不像話。
皇甫義真目光恍惚,猶記得那日寧宣初來長嶺,自己正是坐在主位,而寧宣隻是在堂下見禮。
這才多久?
對方以一介太守之身,坐上了統兵主將之位!
不止是他,其餘盧子幹、劉關張等人同樣麵色複雜。
“青霄觀供奉已到,黃巾軍中高手自有他們應對,張巨鹿亦是自顧不暇。
自長嶺一敗,我等幾乎閉城不出,休養旬月。”
說到這裏,寧宣頓了頓,看向皇甫義真:“皇甫將軍,可還有一戰之力?”
“將軍放心,末將所率十萬大軍枕戈待旦,隻求一雪長嶺之恥!”
“朱將軍,你呢?”
“十萬大軍願聽將軍調遣!”
“盧將軍?”
“某手中隻剩五萬軍,加上玄德,尚有六萬餘。”
“董將軍。”
“西涼鐵騎八萬,願拚死血戰!”
“……”
一位位被寧宣點到名字的將領紛紛開口,休養完畢,能戰士卒將近五十萬。
雖然無法與當日五百萬大軍相比,但已然足夠。
“奉孝,本將將這五十萬兒郎都交給你了,就連本將,都要遵你號令,違令者,斬!”
郭奉孝肅然領命,從寧宣手中接過兵符令箭。
“皇甫義真,朱公偉。”
“末將在!”
“命你二人統帥所部迎戰黃巾軍。”
“喏!”
“盧子幹。”
“末將在。”
“戰起之後,你率所部兵馬攻敵軍右翼。”
“喏!”
“董巢,你率所部襲敵左翼。”
“喏!”
“……”
一道道軍令布下,最後隻剩劉關張三兄弟。
“軍師,我等做什麽?”
張翼德嗓門大開。
郭奉孝笑了笑,取出一支令箭。
“素聞劉玄德手下關張二位兄弟乃絕世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某這裏倒是有一計,隻是太過危險…”
三兄弟對視一眼,張翼德一拍胸膛:“軍師隻管說,我兄弟三人何懼之有!”
郭奉孝頷首,隨後指著輿圖:“萬山城與長嶺之間有一險道,人跡罕至。
某欲讓三位將軍偷渡於此,直插敵軍後背,待雙方廝殺之際,從黃巾軍後方殺出,直取中軍大帳。
如此,黃巾縱有百萬,焉能不敗?”
盧子幹權衡道:“險道難渡,再者黃巾軍中不乏高手,此舉太過冒險。
一旦稍有不慎,便成了孤軍深入,十死無生啊!”
“正是如此,故而某才猶豫不決。”
劉玄德麵色如常,上前一步拱手:“某乃漢皇後裔,見黃巾肆虐,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早已痛斷肝腸,今日若能除之,使百姓安寧,縱死又有何懼?”
此言一出,不少人動容,長身行禮,感歎其仁義。
郭奉孝亦感歎:“劉將軍大義。”
隨後將令箭交給他。
入夜,眾將散去。
“奉孝,等戰起,我便要趕往東海,萬山城就交給你了。”
“主公,在下擔心二虎相爭,一生一死啊。”
在郭奉孝看來,自然是二虎俱亡最好。
沒了皇室高手的鉗製,尊王攘賊之策才能有實行的條件。
而張巨鹿要是贏了,天下隻怕將為黃巾所得。
寧宣幽幽道:“奉孝不必擔心,這雙方誰也贏不了。”
這是天命,炎漢氣數已盡。
至於張巨鹿,同樣注定了為王前驅,亦是天意使然。
沉默片刻,郭奉孝還是勸阻一句:“主公,東海之戰必然是驚天動地,震驚古今。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還請主公三思。”
“奉孝不必再勸,張先生於我有大用,拚盡全力我也要保他一命。”
郭奉孝點點頭,沒有再言。
“寧宣。”
張檸從殿外進來,郭奉孝拱手一禮退下。
見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寧宣笑問:“怎麽了?”
“父親雖然修為通玄,可我還是擔心他。”
“明日我也會前往東海,必要時會出手的。”
聞言,張檸連忙搖頭:“不行,東海太危險了,若是你也有個萬一,怎麽辦?”
“放心吧。”
張檸銀牙輕輕咬著嘴唇,從懷中取出一枚寸許印章:
“這是父親給我的信物,憑借此物能調遣黃巾軍所有人,我怕不小心丟了,寧宣你替我保管好。”
寧宣詫異一瞬,他自然猜到張巨鹿必然會給張檸留下後手,隻是沒想到張檸就這麽交給自己了。
思慮片刻,搖頭拒絕:“張先生早已經安排好了,我不需此物,檸兒你留著吧。”
“…好,若你什麽時候需要,自可拿去。”
……
翌日,天色大亮,隻見漢軍大營一道道飛虹直入雲霄,隨後直奔東海而去。
那每一道飛虹,都代表著一位天命境以上的強者,細細一數,竟然不下於四五十人!
這一幕,看得不少人心驚肉跳,眼皮抖動。
“文憂,大漢底蘊真是叫咱家心驚膽戰啊!”
董巢低垂著頭,原本心中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瞬間被澆滅。
其身旁,李文憂低語道:“世事難料,天意難測,嶽父大人靜觀其變便是。”
“嗯,說得對。”
與董巢一般心思的,也不在少數。
念此,寧宣又啞然失笑,長生神藏境於世人乃至他而言,或許都是需要仰望的人物,可在張巨鹿麵前,未必有多少威懾。
“不登山巔,終歸隻是坐井觀天而已。”
想罷,寧宣又取出太平經鑽研起來。
這卷世人傳言的天書,其中森羅萬象,涉及符篆、雷法、醫藥、天文、軍陣等等。
可謂是一部百科全書,浩瀚如煙海,多日研究,寧宣也隻得其中皮毛。
半晌,孔德服匆匆而來。
“公子,萬山城中所有將領都已經到了。”
“好。”
等寧宣到時,堂內坐著數十人,外麵數百將領靜候。
“拜見將軍!”
眾將起身行禮。
寧宣環視一圈,自長嶺一敗,軍中上下衰頹,那一把大火,幾乎將朝廷大軍毀於一旦。
他接手時,能戰者算上傷兵都不到三十萬人,經過這段時日的恢複,總算是有些樣子了。
“諸君請坐。”
寧宣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與下方皇甫義真、董巢等人相比,年輕的不像話。
皇甫義真目光恍惚,猶記得那日寧宣初來長嶺,自己正是坐在主位,而寧宣隻是在堂下見禮。
這才多久?
對方以一介太守之身,坐上了統兵主將之位!
不止是他,其餘盧子幹、劉關張等人同樣麵色複雜。
“青霄觀供奉已到,黃巾軍中高手自有他們應對,張巨鹿亦是自顧不暇。
自長嶺一敗,我等幾乎閉城不出,休養旬月。”
說到這裏,寧宣頓了頓,看向皇甫義真:“皇甫將軍,可還有一戰之力?”
“將軍放心,末將所率十萬大軍枕戈待旦,隻求一雪長嶺之恥!”
“朱將軍,你呢?”
“十萬大軍願聽將軍調遣!”
“盧將軍?”
“某手中隻剩五萬軍,加上玄德,尚有六萬餘。”
“董將軍。”
“西涼鐵騎八萬,願拚死血戰!”
“……”
一位位被寧宣點到名字的將領紛紛開口,休養完畢,能戰士卒將近五十萬。
雖然無法與當日五百萬大軍相比,但已然足夠。
“奉孝,本將將這五十萬兒郎都交給你了,就連本將,都要遵你號令,違令者,斬!”
郭奉孝肅然領命,從寧宣手中接過兵符令箭。
“皇甫義真,朱公偉。”
“末將在!”
“命你二人統帥所部迎戰黃巾軍。”
“喏!”
“盧子幹。”
“末將在。”
“戰起之後,你率所部兵馬攻敵軍右翼。”
“喏!”
“董巢,你率所部襲敵左翼。”
“喏!”
“……”
一道道軍令布下,最後隻剩劉關張三兄弟。
“軍師,我等做什麽?”
張翼德嗓門大開。
郭奉孝笑了笑,取出一支令箭。
“素聞劉玄德手下關張二位兄弟乃絕世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某這裏倒是有一計,隻是太過危險…”
三兄弟對視一眼,張翼德一拍胸膛:“軍師隻管說,我兄弟三人何懼之有!”
郭奉孝頷首,隨後指著輿圖:“萬山城與長嶺之間有一險道,人跡罕至。
某欲讓三位將軍偷渡於此,直插敵軍後背,待雙方廝殺之際,從黃巾軍後方殺出,直取中軍大帳。
如此,黃巾縱有百萬,焉能不敗?”
盧子幹權衡道:“險道難渡,再者黃巾軍中不乏高手,此舉太過冒險。
一旦稍有不慎,便成了孤軍深入,十死無生啊!”
“正是如此,故而某才猶豫不決。”
劉玄德麵色如常,上前一步拱手:“某乃漢皇後裔,見黃巾肆虐,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早已痛斷肝腸,今日若能除之,使百姓安寧,縱死又有何懼?”
此言一出,不少人動容,長身行禮,感歎其仁義。
郭奉孝亦感歎:“劉將軍大義。”
隨後將令箭交給他。
入夜,眾將散去。
“奉孝,等戰起,我便要趕往東海,萬山城就交給你了。”
“主公,在下擔心二虎相爭,一生一死啊。”
在郭奉孝看來,自然是二虎俱亡最好。
沒了皇室高手的鉗製,尊王攘賊之策才能有實行的條件。
而張巨鹿要是贏了,天下隻怕將為黃巾所得。
寧宣幽幽道:“奉孝不必擔心,這雙方誰也贏不了。”
這是天命,炎漢氣數已盡。
至於張巨鹿,同樣注定了為王前驅,亦是天意使然。
沉默片刻,郭奉孝還是勸阻一句:“主公,東海之戰必然是驚天動地,震驚古今。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還請主公三思。”
“奉孝不必再勸,張先生於我有大用,拚盡全力我也要保他一命。”
郭奉孝點點頭,沒有再言。
“寧宣。”
張檸從殿外進來,郭奉孝拱手一禮退下。
見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寧宣笑問:“怎麽了?”
“父親雖然修為通玄,可我還是擔心他。”
“明日我也會前往東海,必要時會出手的。”
聞言,張檸連忙搖頭:“不行,東海太危險了,若是你也有個萬一,怎麽辦?”
“放心吧。”
張檸銀牙輕輕咬著嘴唇,從懷中取出一枚寸許印章:
“這是父親給我的信物,憑借此物能調遣黃巾軍所有人,我怕不小心丟了,寧宣你替我保管好。”
寧宣詫異一瞬,他自然猜到張巨鹿必然會給張檸留下後手,隻是沒想到張檸就這麽交給自己了。
思慮片刻,搖頭拒絕:“張先生早已經安排好了,我不需此物,檸兒你留著吧。”
“…好,若你什麽時候需要,自可拿去。”
……
翌日,天色大亮,隻見漢軍大營一道道飛虹直入雲霄,隨後直奔東海而去。
那每一道飛虹,都代表著一位天命境以上的強者,細細一數,竟然不下於四五十人!
這一幕,看得不少人心驚肉跳,眼皮抖動。
“文憂,大漢底蘊真是叫咱家心驚膽戰啊!”
董巢低垂著頭,原本心中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瞬間被澆滅。
其身旁,李文憂低語道:“世事難料,天意難測,嶽父大人靜觀其變便是。”
“嗯,說得對。”
與董巢一般心思的,也不在少數。